分享

福州火车南站的胪峰陈氏祠堂

 流星雨刘鑫 2024-02-22 发布于浙江

         福州火车南站的胪峰陈氏祠堂

2024216日傍晚,浙江省百姓家谱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刘鑫与兰溪市寒溪文化研究会会长方协庭及会员胡星火、邓亚平、章文捷一行五人自莆田来到福建省省府所在地福州市,下榻于福州火车南站附近的舒鑫泊曼酒店。

我们一行五人来到舒鑫泊曼酒店对面的福州南站阳光天地广场里的小吃店吃了晚餐,便在广场附近游玩。

我和邓亚平与我的妻子章文捷一道迈步在福州火车南站附近,不经意间来到了一座像农村祠堂的建筑。这座建筑就叫胪峰陈氏宗祠。

福建福州胪雷村胪峰陈氏宗祠,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的古老建筑。当我走进这座宗祠,仿佛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

在祠堂飞檐翘角、耸峙壁立的青砖大墙前,端坐着一对石狮,昂然雄踞。抬头望,门墙顶部的青石上镂刻着泥塑浮雕,彩绘着历史典故,人物栩栩如生。

祠堂正面直书日本明治大学博士陈昌瑞先生题写的“胪峰陈氏祠堂”,显著位置摆放着陈氏家族的名人先贤的牌匾,他们代表了这个家族的荣耀。

陈氏祠堂外墙灰白相衬,门口两头石狮嬉戏列座,雕龙画饰忝列于屋檐之上。后座祠堂的正门额有蒋中正为陈绍宽上题“中流砥柱”的牌匾,以及陈景润“本支百世”、“景润永不忘家乡情”的手书,还有三十多面金字牌匾悬于雕梁之上。陈康渠说,这是胪雷村辉煌的见证。

回廊上挂着不同年代陈氏家族的名人画像。祠堂正门上方悬有日本明治大学博士陈昌瑞先生题写的“胪峰陈氏祠堂”。双侧石鼓镌刻着不同人物、云图花纹。

据胪雷村陈氏族谱记载,陈氏祠堂按照传统规格的设计,采用“三进三天井八扇七全扛梁砖木结构”,祠厅之内,14对石柱40多副楹联依次排列,堂厅神主龛前安置供桌,两侧灯笼与宫灯四悬。

祠厅内还搭有戏台,逢年过节或者海外华侨省亲归来,都会于此搭台唱戏,并摆席设宴款待曾经的乡邻。

宗祠内的陈设简洁而庄严,处处透露着陈氏家族的庄重与尊贵。在夜晚灯光的照射下,更显得鲜艳夺目。我注意到墙上挂着一些古老的照片和文献,这些都是陈氏家族历史的见证。我不禁对这些珍贵的资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深入了解这个家族的历史和文化。

胪雷村位于福州市乌龙江畔的城南城门镇,这是拥有七百多年历史的村落,在当地算是比较富裕的村庄。胪雷全村皆陈姓。始祖陈国初宋末时期,为了躲避战乱从福州东门易俗里徙居胪峰山内,据《福州百科全书》记载:“因村在胪峰内,简称胪内,方言谐音为今名。”

     胪雷村曾走出无数知名“乡贤”,明清两代秀才、举人、进士者几十人,近代也是人才辈出,近现代最著名者有两个:国民党一级海军上将陈绍宽和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陈绍宽(1889-1969) ,字厚甫,汉族,1889年生于福建省闽县,曾任民国海军部部长、海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海军一级上将。父亲原先是一名箍匠,后加入晚清海军,担任水手。由于家庭堂,攻读航海技术。毕业后,加入清朝海军服役。后归附国民革命军。在任期间曾规划4大战区,提出20艘航母计划。并且指挥了著名的江阴海战19455月,他赴美国参加联合国大会,参与制订《联合国宪章》。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是全国政协第1届委员、全国人大第123届代表、民革中央副主席。

1969730日,陈绍宽病逝,终年79岁。

陈绍宽一生致力于发展中国海军,被誉为中国近代航母事业的先驱,中国航母第一人。

陈景润(1933522—1996319日),男,汉族,福建福州人,当代数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陈景润在逆境中潜心学习,忘我钻研,取得解析数论研究领域多项重大成果。1973年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详细证明,引起世界巨大轰动,被公认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国际数学界称之为陈氏定理,至今仍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华罗庚数学奖等。

1996319日下午110分,陈景润在北去世,年仅63岁。

201812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陈景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激励青年勇攀科学高峰的典范。

    从胪雷村走到台湾的名人也举不胜举,协助梅贻琦在台创办并继任台湾清华大学校长的陈可忠;1945年被派往台湾接受日本投降的台北地方法院首席检察官、后任台湾高等法院首席检察官陈丞城;1981年从台湾去美国在洛杉矶创办《国际日报》的陈韬。

    即便当今,该村里也出了很多政界、商界和学术界的人才,更是著名的侨乡,旅外华侨遍布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闽江可以称为福建人的母亲河,发源于闽西北山区,流经闽侯侯官处便分为两支:一支称乌龙江;另一支仍叫闽江,穿城而过。在闽江将要入海的地方形成了一个江心岛,福州人称之为“南台岛”,而在“南台岛”的东南端,就是号称为“福州人才村”的胪雷村。

    胪雷村的陈氏家族是闽中望族。陈景润被称为“胪雷之子”。在陈氏宗祠中庭,气宇轩然,依次悬挂着三块大匾,第一块上书:陈氏定理。那是褒扬陈景润的。第二块上书:教育部长。那是纪念民国时期的教育部长、化学博士陈可忠先生的。第三块上书:海军上将,陈绍宽。这三位陈氏后人给胪雷村增添了骄傲的资本。

     作为从胪雷走出的教科书级“偶像”,陈景润的出身不差,他的大伯父曾任中国邮政总局考绩处处长。二伯父是中高级邮政职员,曾任福建省邮政视察室主任。他的父亲陈元俊,职位最小,只担任一个三等邮政局的局长,收入并不丰厚,家境状况并不是太好。

      陈景润的父亲并不住胪雷,而是住在福州南台。不过,按照目前的资料可知,陈景润是在1933522日出生于胪雷村。少年时代的陈景润,是常去故乡胪雷的。在陈景润的堂兄陈栾光眼里,他除了读书,似乎“不太爱说话,也不怎么喜欢体育运动,就是特别喜欢看书,当然也会玩一些躲猫猫的游戏”。

      胪峰陈氏祠堂经历几次修缮,1947年由陈绍宽亲自主持修缮,名列福州众多宗祠之首。改革开放后,由海外宗亲再度集资修缮。故此,祠堂充当了和海外华侨联系的纽带,但凡村里组织祭奠先祖的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陈氏后人都会不远万里奔赴至此,寻根叩祖。

      陈绍宽是陈氏祠堂起到至关重要的人物。因为没有常年住在胪雷村,所以村里面跟陈景润有过交道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一种价值层面的认同。而对于胪雷村真正产生影响力的还是陈绍宽。

     2009916日,在全国首映的电影《建国大业》中,著名影星李连杰扮演的那个角色就来自福州的胪雷村,他叫陈绍宽,民国知名的海军上将,胪雷人的行为范本和“精神偶像”。

       陈绍宽的父亲陈兆雄共有六个兄弟,他是老大,他和最小的弟弟陈兆汉(萨镇冰的女婿)曾投身于清末北洋海军,常年在外。他留给陈绍宽的人格教育就是“孝悌、忠君、义气”六个字,这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

     陈绍宽拥有极强的语言天赋。在格致书院读书时,他就在很短时间内熟练地掌握了英、法、德、西班牙等几国语言,这使得他终生受益。在格致书院读了两年后,他又被推荐到了江南水师学堂,从此开始了他的海洋军旅生涯。

       当时胪雷陈氏族人都十分团结,虽然偶尔邻里之间会有些矛盾,但因为都念在一个家族的情份上,再大的矛盾最后都能迅速化解。在化解家族矛盾当中,祠堂就充当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陈绍宽也意识到了祠堂作为家族精神纽带的作用,所以他返回胪雷村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缮祠堂,他本人担任董事长,陈康渠的叔公陈立卿担任副董事长。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九,胪雷村都会在陈氏祠堂里举办“拗九节”,为全村五十岁以上的老者庆祝,上千人规模,上百桌酒宴,还有戏曲演出。逢村民添丁加喜也要在祠堂摆席设宴,在供桌上点灯,向祖上进香,以示告知。

数百年文脉不断薪火相传,胪雷陈氏祠堂已有700多年历史,是福州市最大祠堂之一,祠堂是胪雷村人的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