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学森导师冯·卡门:82岁一生未娶,却带出3个中国弟子个个不简单

 海纳溪流 2024-02-22 发布于河南

1935年,为了建设新中国,钱学森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优异的成绩争取到了出国留学深造的机会。

他远渡重洋,不远万里来到大洋彼岸学习航空航天,他最先就读于麻省理工大学,一年后转到了更为专业的加州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这里他拜入了冯·卡门教授门下,和航天航天领域的奇才人物一起探索航空航天领域的奥妙。

图片

一生未娶的科学界大拿

1881年,在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里,一个小婴儿呱呱坠地,这个人正是冯·卡门。冯·卡门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在浓厚的知识氛围的熏陶下,冯·卡门从小就展示出了异于常人的学习天赋,在他6岁时就能成功计算出5位数的乘除法。

然而卡门的父母却并没有因为儿子的天赋而高兴,反而是认为家庭里的压力导致儿子早熟,使得他无法和同龄人一起享受童年。于是卡门的父母就禁止卡门再钻研数学,收走了他的一切教材,让他出门去和同学玩耍,这才是小孩子该过的生活。

图片

在卡门逐渐长大以后,他的数学天赋依旧熠熠生辉,在老师的眼里他就是千载难逢的数学天才。老师多次向卡门的父母建议,让他去学习更高阶的数学,却被他的父母婉拒了。

他们并不喜欢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格格不入,于是压抑住了卡门的天赋,强行让他将精力放在人文社科上,开始系统的学习诗歌并且小有所成。

虽然卡门并没有在数学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但是他的数学表现依旧是非常的亮眼,并且获得了布达佩斯皇家理工综合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毕业后选择了留校任教。

图片

冯·卡门的导师是著名的力学大师普朗特,名师出高徒,他成为了美国最富盛名的航空动力学家,他将空气动力学推到了新的高度。

1963年,82岁的冯·卡门去世,他将自己的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航空航天事业,自己则一生未娶。除了冯·卡门著名的“卡门涡列”理论能够流传百世,另外值得人称赞的还有他教授的三个中国学生,个个都是人中龙凤,能够独当一面。

图片

钱学森——互相影响的学生

1937年,钱学森到加州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这里他有幸拜入了冯·卡门教授的门下,加入了冯·卡门的研究组。此时的钱学森已经发表过几篇火箭方面的论文,在学术界里小有名气。但他的成就跟冯·卡门相比还是不值一提,冯·卡门已经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军人物。

因此拜入冯·卡门的门下成为他的学生,能够给钱学森带来学术上非常大的突破。

即使冯·卡门已经对钱学森有所耳闻,但是亲眼见证到钱学森本人以后,他当即就被侃侃而谈的钱学森折服,他敏锐的察觉到钱学森的成就不会低于他。

图片

钱学森与其说是冯·卡门的学生,他们之间的关系其实更像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成就,亦师亦友的关系,他们共同研究发表了数篇论文,比如《航空科学》、《应用力学》等,并且推导出了一条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公式——“卡门——钱学森公式”,系统的阐述了飞机飞行速度与压强的关系,丰富了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成果。

在卡门的回忆录里,给予了钱学森高度的评价,认为钱学森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学生,能够遇到钱学森做他的学生他的人生可以说是非常的幸运。

图片

当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大放异彩,向他追赶的时候,他却从不会将钱学森的成就归结于他的教导,并不会在自己的脸上贴金以此来进一步拔高自己的地位。

冯·卡门一生未娶,膝下无儿无女,他就将钱学森看作了自己的儿子,毫无保留的将自己所有的知识传授给钱学森,并且真情实感的为钱学森的成就感到骄傲。

钱学森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任职,为美国的航空航天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美国的空军科学顾问团将他奉为上宾,给予了他丰厚的待遇。

然而钱学森虽然身在美国,但心中一直都牵挂着水火之中的祖国,他期盼着有一天能够回到祖国,用他的毕生所学报效祖国。

图片

1948年,新中国即将成立,钱学森准备安排好在美国的工作后尽早回国,于是辞去了在美国军事方面的职务,期待着不久后就能重返祖国。

然而他的回国之路却遭到了美国方面的阻挠,钱学森对美国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科学家,绝不能放他回中国。于是将钱学森扣留在了美国,长达5年之久。

在钱学森最困难的时候,是冯·卡门向他伸出了援手,并且助力了他的回国之路。

1950年,中国提出用朝鲜战争中的战俘来交换钱学森,美国方面则非常动摇,要不要用战俘换钱学森呢?

图片

为此,美国方面邀请了国内的顶级科学家,希望他们能给出一个权威的建议,是否赞成用战俘交换钱学森。冯·卡门作为业界的泰斗,自然也在开会的名列之中。

冯·卡门和钱学森亦师亦友,是科学探索中的灵魂知己,他理解钱学森的爱国热情,于情于理他都应该支持钱学森的回国,于是他赞成用战俘交换钱学森。

1955年,在被美国扣留了5年之后,钱学森登上一艘轮船,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祖国,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获得了祖国授予的两弹一星功勋勋章。

不过自从钱学森登上了归国的邮轮以后,就再也没有和冯·卡门见过面。

图片

钱伟长——在应用数学的力学方面的天才

1940年,钱伟长前往加拿大多伦多留学,最开始他学习的是应用数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他的导师意外的发现他在物理方面更有天赋,就和钱伟长一起探索物理方面的研究。

他们共同完成了一篇论文“弹性板壳的统一内禀理论”。他的导师就将这篇文章发给了好友冯·卡门,希望能够获得更专业的意见和指导。

图片

冯·卡门发现这篇论文中钱伟长负责的部分非常精彩,他作为刚刚转行学物理的新人,已经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天赋,冯·卡门非常欣赏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和他一起共事。

在钱伟长在多伦多的学业结束以后,立马就收到了冯·卡门向他发出的邀请,诚恳的希望他能够到加州理工深造,和他一起做研究。

图片

收到冯·卡门发来的邀请,钱伟长非常激动,当即就接受了他的邀请来到了加州理工,加入了冯·卡门的队伍。

钱伟长研究的方向是弹道计算和空气动力学设计,由他首次提出了人造卫星在轨道运行消耗能量的简便计算方案,这项方案打响了钱伟长的名气,他在美国航空航天方面的名声越来越大。

图片

钱伟长在美国的事业蒸蒸日上,但他一直在等待着一个时机,他一定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带回去奉献给他最敬爱的祖国。

1946年,钱伟长告别冯·卡门,回到清华大学任教,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贡献给了祖国。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正是钱伟长这样的人才给祖国的发展带来了希望。

图片

郭永怀——近代力学的奠基者

另一位学生叫做郭永怀,他和钱伟长相识,二人是同一批来到多伦多求学的同窗。

其实郭永怀比钱伟长还要早一步拜入冯·卡门门下,他并没有像钱伟长一样在加拿大读完博士,而是一年后就来到了加州理工大学深造,加入了冯·卡门的研究组。

图片

祖国遭受日本侵略的痛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日军惨无人道的轰炸和残害同胞,让郭永怀心中产生了强烈的执念,他一定要研究出稳定先进的飞机,学成归国后帮助中国组建一支强大的空军。

郭永怀在冯卡门的研究组学习时,认识了研究组里的另一个中国留学生——钱学森,钱学森此时已经在美国颇具名气。只要一想到自己是在和如此优秀的行业大拿一起做研究,郭永怀充满了斗志。

图片

在冯卡门的推荐下,郭永怀来到康奈尔大学的航空航天学院,并且两年后就创建了自己的研究项目,解决了跨声速气体动力学的难题,提出了奇异摄动理论,在科研界名声大震。

新中国成立以后,郭永怀义无反顾的申请回国,和钱学森一样他的归国之路受到了重重阻挠,但有惊无险的他还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图片

很多人都只知道钱学森获得了两弹一星勋章,其实郭永怀也在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中贡献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也被授予了两弹一星勋章。

不过遗憾的是,1968年12月5日凌晨,郭永怀从青海基地返回中国时,乘坐的飞机在即将降落时失事了,坠毁在了首都机场外的一块玉米地里,事发时郭永怀69岁,正是一个科学家最黄金的年纪,他的离世是中国的一大损失。

图片

冯卡门将自己的毕生心血都贡献给了科研,他一生都未曾娶妻生子,专注于他伟大的事业。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能够投身在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门下,是他们的幸运,也是中国的幸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