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雅琴 | 从“念念不忘”到“久别重逢”——甲辰龙年正月初五高中同学聚会侧记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4-02-23 发布于浙江




从“念念不忘”到“久别重逢”




——甲辰龙年正月初五高中同学聚会侧记

文/叶雅琴

这是潜心策划的一次盛会。

从过年倒计时起,有同学就琢磨着正月约聚的事。金同学一直是同学中的“组织部长”,热情、负责、肯奉献,组织能力毋容置疑,这次亦不例外。而在外地的高同学日里万机,亦抽时间将全班女同学的组织任务给主动承担了起来。还有安同学,对同学活动一向热情又慷慨。他们仨雷厉风行,联系、建群、策划、议程安排、老师邀请等,一个吐沫一个钉,得到了老师同学大力的支持,那叫一个高效。

作为退休主力军,正好是赶趟儿被职场“清退”的高峰期,彼此一两岁的年龄差基本忽略不计。渐次丛生的华发,书写了一代人奋斗不息的强劲足音,而恣意纵横的沟壑,记录了60后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我们需要总结,也需要分享,更需要抱团,一起朝“夕阳无限好”的未来迈进,而高中同学,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六十甲子,少年同学,不少生活在外地的同学毕业后便失去联系,有的虽生活在同一县城,以车代步后,平时碰到的概率更小,这回微信群联系上,大家那个亲切和兴奋劲,“某某你好,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其中既有白云过隙的感慨,亦有“你在、青春在”的念想,更有“幸好我们都很好”的欣慰。

四十年,整整四十个春夏秋冬过去,多少风霜雨雪,多少潮起潮落,那些留在校园的青春回忆,那些隔山隔水的互相牵念,那些回首往事无愧于心的自豪与安慰,那些对彼此工作、家庭、子女状况的揣测、关心与祝福,种种情绪交织,于正月初五这个春和景明、万家团圆的美好日子,在遥相对视的那一刻,在互唤姓名、绰号的那一瞬,在急切握手的那一分,在紧紧相拥的那一秒,得到了纾解。

约好下午3点半茶聚,高同学和我几乎是踩着点过去,徐同学与居杭返里的潘同学早我们一步。然后其他同学三三俩俩陆续到来,有的隔几年会碰到一次,而有的毕业至今未曾谋面,说从青春期到更年期的距离都嫌不够。

你看,学霸娄同学来了,带了彼地咖啡请大家品尝,高高大大的班长胡同学来了,毕业分配在舟山的赵同学也终于来了,还有西店两位高同学,这几位自毕业我便没见过,尤其赵同学,每年春节我与返乡的高同学碰面总会提起,并向其他同学打听是否有她的联系方式。他们有的胖了一圈,有的高了一截,当然也都留有岁月的印迹,或多或少添了白发、皱纹、老年斑等,但轮廓还在,神情照旧,熟悉感和亲切劲依然,仿佛大家只是过了个假期又聚在一起,没有丝毫生疏的感觉。遗憾的事,甬城郭同学、于同学两位女同学有事没能前来,希望下次另外找机会约上。

因为餐桌的限制,安排三楼女生一桌,二楼男生一桌。高中三年教我们英语的班主任,我们敬爱的陈老师,上午还在地里种洋芋,下午却在金同学等陪同下来到三楼。较之我们同学,大我们十来岁的陈老师似乎没啥变化,依然是那么腰板挺拔、面色红润、目光坚定,依然是说话干脆、做事利落、走路带风,气场两米八的职场女王范十足。随后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陈老师几乎是不打磕巴地把全部女生的名字给一一叫了出来!此时鲜花是如此娇艳,掌声又是如此的热烈,“永远可以相信陈老师的好记性”是在座女生的共同心声,这不是单纯的职业素养可以涵盖,所以陈老师最后可以执一县教育之牛耳亦在情理之中。

新春佳节,恩师在上,美酒佳肴,笑语欢声,每个女同学都发自肺腑向老师汇报自己40年来的工作、生活与家庭情况,同时认真聆听老师的教诲。男同学一次次上来“打扰”,被我们一次次“驱逐”。端的是酒杯,传递的是岁月,是温暖,是情怀,“酒不醉人人自醉”,四十年前的尊敬依旧,四十年前的友谊流传。

当然,我们最终没能留住陈老师,陈老师被男同学“绑架”到他们那一桌,他们那桌更“吵”,也更“闹”,女同学去敬酒,他们可是一点“绅士风度”都没有。也许,酒是男人的“利器”,用以表达他们没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正如我们可以用歌声表达情感一样,“今夜无眠,今夜无眠,让欢乐穿越时空,激荡豪情无限”,“人生最美的珍藏,正是那些往日时光,虽然穷得只剩下快乐,身上穿着旧衣裳”……

而线下的相聚和线上的问候分享同步进行,满满的都是感恩,感恩相遇,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同桌的你,感恩同学的你。

从“念念不忘”到“久别重逢”,我们走了整整40个年头!

较之高歌“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精神抖擞的那些银发教授们,我们有幸赶上改革开放列车,或考上大学人生开挂,或国企招工稳扎稳打,或商海搏击一路闯关,或振兴乡村以技旁身,当然也有下岗下乡、自谋职业等,不一而足,但同学们大都能牢牢抓住命运的缰绳,不骄不躁,有风骨有节操,有担当有作为,活出了各自的风采,其中既有专家、学者,也有行业骨干、单位领导,甚至某些尖端科技的引领者,更多的是各行各业本色“出演”的行家里手、平凡劳动者。

宁海台州式硬气的地域文化积淀,当年城关中学现柔石中学笃实、守信等校风的训导影响,与诸师尊的无私奉献、谆谆教诲,为我们走出校园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石,让我们在跌宕起伏的人世间行走,大节不亏,不致迷失方向,而是足够踏实,足够努力,从而也收获了各自的成就与内心的宁静,实现了或大或小的光荣与梦想,内对得起自己良知,外无负学校老师的栽培与期望,平凡如我,亦与有荣焉。

这是一次幸福的聚会。

从当年合唱“百灵鸟从蓝天飞过,我爱你中国”的满腔热血,到如今再唱“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的激情豪迈,回想高三一起爬枫槎岭领略什么叫“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又多了一些新的感悟。关于当年高低分班,各任课老师的教学风格,各同学的趣闻逸事,等等等等,太多共同话题,太多的回忆杀,满满的是时光的印记,是岁月的馈赠。重温那些曾经的美好,我们的青春被不断放大,又不断被拉长。

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就是当命运的齿轮转动到某一刻时,一定会在某一天要给我们一个惊喜,而甲辰龙年正月初五这一天,便是命运的齿轮转到的那一刻,那是隐藏在时间深处的幽微奥义,而幸福就蕴涵其间。

谢谢阅读


作者简介

叶雅琴

草世木本名叶雅琴。乃叶的繁体字拆分,取草木无华与岁月不羁之意,县、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暨跃龙诗社副社长,亲山乐水,偶尔涂鸦。

□编辑:海燕文化
□ 图片:愚者多闻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