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告诉您,病从何来

 彩虹鱼书屋 2024-02-23 发布于山东

在日常健康咨询工作中,最常被问的是: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生病,精心照料的孩童为什么反复生病,等等。

到底病从何来? 中医西医各有说词。

《黄帝内经》是中医始祖,其上说: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又说:百病生于气也。寥寥数语,从中医角度说尽了人所有疾病的源头。

一、     病生于风、寒、湿、暑、燥、火,俗称六淫/六邪/外邪。

外界的恶劣气候风、寒、湿、暑、燥、火会导致疾病,这个很容易理解。现代社会,在原本的外界自然致病因素上又加上了人为因素。如风扇、空调等都包括在风、寒的范畴,暖风、暖器等都包含在燥、火的范畴。空调、暖气的普遍使用,导致人体在短时间内要承受太大的温差变化,容易逆气而行。具体表现为,夏季毛孔开泄排汗时被空调冷风侵袭直入筋骨,冬季毛孔闭塞敛阳时却被室内燥热鼓动。由此导致最常见的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症状繁杂多样,寒热难分,用药效果不好,或愈后极易复发。

二、     病生于阴阳失调。

  

古人描述的阴阳范围极为广范,包含在工作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今单讲人们最容易理解的阴阳男女,男为阳,女为阴。

家庭中的阴阳侧重于夫妻,阴阳和谐,也就是夫妻和谐,阴阳不协调是疾病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相互埋怨,相互猜忌,相互怨恨,这样的阴阳就不协调,对双方都会有损伤,包括身体的和精神的。

健康体检中查出的一些疾病,如甲亢、子宫肌瘤等,很大原因跟夫妻关系不和谐有关。阴阳不调致病后的治疗在调不在治

三、病生于喜怒。

这里的喜怒不是今人理解的开心/生气,而是指情志无常,也同于WHO定义的心态失衡。

《黄帝内经.》说,百病皆生于气。现代心理学说,90%的疾病跟心理因素相关。保守估计,至少有50%的疾病是由心理行为不健康造成的。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可归纳为五点:怨、恨、恼、怒、烦。身心疾病可以是身体疾病引发心理疾病,如中风/恶性疾病者的情绪暴躁/抑郁等,也可以是心理疾病引发身体疾病,如抑郁症的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

四、病生于饮食。

饮食致病是最容易理解的,暴饮暴食、饮食不足、进食时间不规律、高盐高油、荤素不搭、食物不卫生、寒温不节制、嗜酒等,都可以致病。夏季嗜好冷饮,导致脾胃不和的大人、孩童很多。现在,十人九虚,体虚的人尤其应该戒冷饮冷食,因寒凉会伤阳气。众所周知,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等)的重要高发因素。

五、病生于居处。

居处,古人强调的是睡眠的地方,也可以说,疾病生于睡眠不好。按我们的理解,居住环境影响居住的人,心身安处,睡眠自然好。

人体分阴阳,阴是物质基础,阳是脏器功能,阴阳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人才能健康不生病。人体阳气耗散的途径很多,一行一动、一切思维都在耗阳气。补充阳气的途径很少,睡眠几乎是从根本上养阳气的唯一方式。所谓的黄芪、大枣、枸杞等养阳,均不是本质。就如炖鸡,重要的是鸡,而不是盐、花椒、大料等。

睡眠好才能阳气足,身体不容易生病。

《黄帝内经》,在3000年前就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方可少生病或不生病,并提出健康靠不靠。它的超前健康思想值得医者和常人仔细琢磨,并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

2024.2.23整理。

(全文结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