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瓜瓜斋 | 扁和斜是苏轼书法的表象,精致才是内核。

 瓜瓜斋 2024-02-23 发布于广东

众所周知,黄庭坚和苏轼,是能互相开对方玩笑的好朋友。黄庭坚讥笑苏轼的字是石压蛤蟆,又说苏轼枕腕写字导致的左秀而右枯,正像西施捧心而颦,虽然是病,“乃自成妍。”听着像夸,又像讽。的确,苏轼的字,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是扁,有时还要加上肥。第二是斜。

以扁为例:

这是苏轼写的《李白仙诗卷》开头四行。蓝圈是比较典型的扁扁字。像首行的“雲”字,雨字头本已很宽,底下的“云”又收得极窄,加剧了字的扁势。第四行的“奥”字,下部的“大”压缩到变态。“量”字既扁又肥。

不过,如果我们逐字察看,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字都扁。红圈的字,从绝对长宽比上看,显然是垂直大于水平,属长方。但是,这些字却并没有那种洒脱的纵长之感、纵逸之势。为何呢?原来这些字的下部或末笔,都是收势,而不是放势。比如“若”字,下部完全是慢行,收笔不出撇,反而顿住。再如“青”字,虽然整字是长形,但下部的“月”写得很扁,跟我们习见的结构不同。

这就导致整行字、乃至整篇字看着是横势,而非纵势。传世的苏轼大部分墨迹,都是这样的势。倒是最出名的所谓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比较特别。《寒食帖》里有不少纵向出锋的抒情性长笔画,强化了章法的纵势。但《寒食帖》又有堆挤在一起的字。《寒食帖》走得很远,比较孤兀,不是苏轼书法的主体形态,但偏偏成了苏体字最有名的代表。有意思。

至于第二点,苏体的斜势,也是显而易见的。限于篇幅,不再举例。我想着重说的,是学书者在练习苏体字时,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即一味追求苏字的扁、斜等姿态,而忽略了苏字的精致。

精致主要在用笔。有人不同意这点,说苏轼自己都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可见他的笔画是由着性子来的。不然,不然。苏轼有时爱说俏皮话、风凉话,千万莫被骗了。苏轼还说过:“我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这几句里最要紧的是哪几个字?当然是“通其意”。通什么意呢?通笔意啊。说白了就是通笔法。搞清楚了笔法原理,再点画信手,不愁不合辙。这里的信手,可不是胡来,而是“自由”的意思。

我们细看苏字的笔画,那是真的几乎没有一笔不合辙。比如他年轻时候的字:

《宝月帖》,苏轼28岁时书

这字是一团一团的,不是很自然,风格尚未成型,但笔画的精致是不缺的,而且一望而知。

我们再看他45岁时抄写的《赤壁赋》的几个单字:

什么叫精致,这就叫精致。笔画里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就是精致。再后来的字, 风格更强烈些,写得也更自如,精致的呈现,就跟年轻时不同了。不妨把成熟的苏体的精致跟赵孟頫做对比:赵孟頫的精致,是内外皆精、一望便知、美不胜收。苏轼的精致,往往被歪斜、肥腴、方扁所掩盖,要涵咏多日,方能觉察。所以呢,能真正看懂苏轼的字的人,不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