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排病反应”需要足够的阳气,人体本身就是一剂良药

 TangMouXiong 2024-02-23 发布于江西

表寒麻黄、里寒干姜、肾寒附子肉桂、整体机能不足以红景天、生晒参、党参为主导(反之热象亦是如此,顺应机体,以利气化畅通)。在调整一段时间后,我们就能看到身体的变化了。这个变化就是气化得以打开,水路得以通畅,人的精气神明显改善。反之,一身的病只晓得盯着化验单等报告。

阳气充足,排病反应相对会更积极。反之,阴霾不去,激荡不起来。这其中也需要阴液的参与,但对于慢性问题本身看,阴液处在辅助地位。毕竟还有很多的阴液紊乱引起的水路系统病变需要处理。

后背一晒,机体很快就给出反应,上痰、背暖、身安、思睡。这就是阳化气,阴邪得散(是否适合晒背,晒多久,因人而异)。

寒在鼻窍,早晨总要打几个喷嚏,这是机体在排出鼻窍里的寒,此寒若无力去必然下行。如果这个喷嚏打不动了,基本夜间就要鼻塞了,所以夜间鼻塞的基本是内虚无力外出。像老慢支的患者,初期发病,早晨都要咳出积攒了一夜的痰液,这也是气化的一个表现,等无力排出的时候,基本胸闷就非常明显了。还有的早晨一睁眼,一动就开始往厕所跑,感觉肚子疼痛,但上完立刻好转,实际这也是在排寒。寒留肠间络脉,得天阳而出。

为什么机体能够在由静转动的时候做出反应,这就是机体借助了天阳之力排出体内异物的过程。不论鼻涕、还是痰、还是早晨的大便,均为阳气振动阴邪的病机。只是正常人不会有,身体太差的也不会有,只有处在相对阶段的体质才有此现象。

所以,排病反应的基础就是阳气得充足,才能有所反应,有能力反应。六经辨证,三阳经是如何调整阳气,三阴经是如何驱寒复阳。阳气病了按三阳调治,阳气不足了按三阴扶助。但阴阳二气,绝对不是分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是相对而言“阳为主,引为从”。

排病反应,有自排,就是机能还能够在受到邪气侵犯后做出反应。所谓“正邪不相象”,正与邪本就是矛盾体,就看谁能压过谁。我们之前讲晚上少吃饭,饮食结构简单,不要总盯着营养学,练练八段锦内家功法调气等等,实际就是保护我们机体的方法,不至于,病邪未到先自损八百。但还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实在可惜了,浪费了人体这个良药的作用。非得等到十几年,几十年后躺在那个插满管子的床上才明白“未病先防”的重要性吗?

能在自排的时候,稍微加以调整即可获得很好的变化。西医也有此方面论述,比如“糖耐量阶段”,就是已经出现了血糖异常了,但如果能够做好饮食控制,运动规律,可能就不发展为糖尿病了。但具体的思想高度,方法,我认为还是中医更有优势。

当自排不行的时候,就得通过药物介入了。实际上,大部分人还是处在这个阶段。人体是复杂的,每个人情况是不一样的,这也要求我们中医大夫看诊一定要辨证论治。靠一个方子是不可能解决所有复杂的问题。所以,这个治疗时间长短,用药轻重都是因人而异的。像我治疗鼻炎,有的可能一周之内就已经痊愈了,有的可能需要一个月,两个月。但最终是好的。只是这个过程因人而异。为什么有的患者总看不好一个病,原因很多,但没看几天就换个大夫,这种急病乱投医的心态还是很影响的。真正遇到了良医,就要根据具体病情,了解得当后坚持下去。

体质不同,那么对疾病的反应从本质上就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人就是痰湿体质,容易多瘤发作问题,同样生气,别人没事,而此类人群长期生气极其容易诱发反复多瘤问题。这样我们在了解到病史后,会增加疏肝解郁,化痰祛湿的力度。而其治疗后的排病反应一定也是比较强烈的。这就是人体的体质差异对排病反应的影响,以及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有的患者认识中医就是从经方开始的,所以对中医的认识就应该就是那几味药的方子才是中医,对后世的方子不屑一顾。这里面具体又分到单味中药剂量大小的问题。而有的患者一开始接触中医是那个大夫开了30多味药的,所以认为中医是这个样的,方子太小了,能治病吗?实际上呢,从部分层面看,还是自己的认识先入为主了。当然,方子小,药味少,还能快速治愈疾病才是更好的。如果有这么好的疗效,我相信这个患者一定对这个大夫就比较信服了。实际上,我们看诊这么多年,这种事经常遇到。但临床是复杂的,并非都能如此。我想一定不要先入为主,还是实事求是,按部就班的调整。

在中医看诊中,不论过去的医案,还是我手头的案例,都曾不断出现过“大力出奇迹”或“四两拨千斤”的病案。这一点不稀奇,只是我们很少公布出来,你只是不知道而已。比如治某个疾病,单味药的药量就达到100克。又治某个疾病,方子总量还不过10克。

就拿排病反应说,有的顺势而为可能就是总方“10克”即可,有的则需要面面俱到,又要迅猛出击,就得量大一些。到底多少,根据疾病而来。但我极度反对的是明知可以小方解决的问题,非得开一堆药,这跟中医无关,纯粹是个人行为,是德行问题。

发病之后,我们不只是看当前,一定要了解病史,自身的体质状态。具体到看的某个病种多了,实际对体质的把握也就最重要,最充分了。比如我看诊鼻炎,原来当做一个病治疗,现在就是以体质为核心了。因为看的越多,越发现这个体质实在太重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