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揭秘 赵慕鹤——把学习当作信仰的“青春模范” 修改稿

 garyhyz 2024-02-24 发布于广东

《民国风度2》里介绍了一位传奇老人,66岁从台湾高雄师范学院退休后,当起了“背包客”,在不会外语的情况下,独自周游欧洲列国。86岁为鼓励从大陆来台湾的孙子考大学,他竟然和年轻人一样拼命苦读,第一年双双落榜,第二年两人都考上大学,这在当时轰动了整个台湾。

   而他在应考过程中发现,学习是保持青春的一大秘诀“脑子动,人就活”,在大学里的日子里,他从不倚老卖老,从不迟到早退,在其91岁时,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全班第一个顺利毕业的学员。96岁,挑灯夜战,准备了3个月考上了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98岁拿下硕士学位,创下了世界上年龄最大研究生吉尼斯世界纪录。103岁,又到清华大学旁听中国文学史,105岁的赵老仍希望考取清华大学博士。

   日常生活中的他,在老伴去世后,就一直过着“单身汉”的生活,平时写写字,去社区做义工,学电脑,学英语,有朋友和他开玩笑:“你都要死的人,还学什么电脑?”他说:“可是,我现在还活着呀。”

   他就是赵慕鹤,一个把学习当作信仰的“青春模范”。回首曾经讲过的人物,有“时间的敌人”的李佩、“有生之年,誓不挂笔”的来新夏、“灵魂没有皱纹”的杨敬年等等。这些长者他们迟滞岁月磨损的办法都是始终保持思考,怀抱欣喜之心去学习。

   而我则认为学习是一个人对抗焦虑、犹豫、恐惧以及不想陷入萎靡停滞日子的不二法门,因为这样的生活会给人带来质感而非虚度。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在墓志铭上写着:“终生成长,从未长大。”可能是对把学习当作终身习惯的最好诠释。

  如何将学习一以贯之?

  让我们回到“学”字本身。学的繁体字“”: 臼。

“子”:代表学习的时间(when,可以理解为孩童时期。孩童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之所以李佩、杨敬年、赵慕鹤等到老年还保持着学习习惯,与他们的孩童时期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他的书法作品被拥有250年历史的大英图书馆永久收藏,可见其精深的功力。

   记得曾经我问过一位美术大师一个问题:像我这样的门外汉,怎么能学会欣赏美术作品?

   美术大师很同情地看了我一眼“到了你这个年纪,可能是学不会了,因为你成长的年代根本就看不到什么好作品,不像现在的年轻人,看到的多了,就知道什么是好的,你得看过,才知道它的好。”此时我突然想到末代皇帝溥仪,在他晚年的时候,不管什么古董玉器,拿在手里一眼就能看出真假,而且次次都能说对。大家很是好奇,问起诀窍,他就说,哪有什么诀窍,因为和我从小见到的不一样。这就是见识与底蕴。

   在当下中国正在爆发一场“颜值革命”,这是一股阻挡不了的潮流,上了年纪的人很难理解。因为审美是一种童子功,每一代人的审美都是由他们的童年记忆塑造的,对年轻一代,美将是一种必需品,是空气与水,是清洁空气中特有的一股甘甜,是纯净的水里特有的一种顺滑。他们已知,并能鉴别,他们对美好生活有自己的定义与主张,于是未来会有一批新兴行业为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服务。而这些服务就是我们这群学美术孩子的机会,如果能抓住机会乘势而上,他们将大有可为。

   因此职业选择就是把自己的目标放进未来的大势中,你才能感受到笃定与踏实,而不是犹豫与徘徊。现在赛道业已清晰,剩下的就交给努力的自己。

   如同米兰昆德拉所说:生活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需要长在时代的沃土中。

  从哪里学?(where)。学习不仅学习知识,其实学习更多的是善于与这个外部陌生世界接触的过程,是一种认识自我,丰富自我的方式。赵慕鹤周游欧洲、重返校园、到医院做义工,都是不将自我封闭,而是选择勇敢地拥抱外部世界,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

   去年B站五四青年宣传短片,莫言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故事并不传奇,但非常朴实。莫言说在艰难时刻里,给他带来力量的是一本书和一个人。 

   一本书,是《新华字典》,童年的莫言是个苦孩子,当其他孩子学习玩耍时,只能孤零零的一个人放牛割草,一个被排除群体外的孩子是靠什么度过这些孤独时刻呢?对莫言来说,是靠一本《新华字典》,在那时书很少,人们都把书视为珍宝,轻易不外借,这本巴掌大的字典,就是他打开外部世界的一把钥匙。

   一个人,是莫言的爷爷。莫言讲述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小时候去和爷爷割草,回来时遇到大风,用莫言的话来讲“一根飞速旋转着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莫言很惊慌,但爷爷却淡淡的说,使劲拉车吧,孩子。

   莫言被风刮倒在地,双手死死地抓住地上的牛筋草,这时的爷爷双手攥紧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爷爷与大风对抗着,车子没有前进,也没有后退,看到这幅景象,小小的莫言陷入了思考:在大风中,我们没有前进,换句话说,我们没有战胜风暴,那么我们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

   莫言最终想通了答案,他说风来时,最起码爷爷没有躲避,而且尽管风把草刮得只剩下一棵但我们的车还在,我们没有倒退,那我们就是胜利的。

   莫言说就是这一本书,一个人给他未来生活带来无穷的精神动力。

   其实从哪里学,从身边拥有的资源,从生活中的小事去领悟。

   这个故事的启发在于,过去我们都觉得,每个人的人生叙事,都是一条独立的线。就像电影里的,一个主角,一切事情围绕他展开。但是现实世界哪里是一条线,他是一张由无数人的故事线,交织出的大网。你的力量来源,也许正好来自别人生命中的一句话、一个片段、一个画面。别人人生叙事里一个不经意的时刻,可能就成为你人生故事的转折点。

   正如我们当下讲的这些民国人物,可能现在觉得离我们好远,但是他们的过往已经与大家的精神世界发生了链接,在人生的艰难时刻,有他们的陪伴,你不孤独,你不彷徨。

how,双手捧持,恭敬、专注。上大学的赵慕鹤从不迟到,认真专注于自己所学的课程,最终在自己的努力下,顺利毕业。由此我想到《狂飙》中的高启强的扮演者张颂文,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什么叫专注与信仰。

1.要学会坚守,明天始终都在,那么希望就始终都在。

   葛存壮老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张颂文虽屡被剧组拒绝,但只要有角色可以出演,即使是小角色,他也要全身心投入,用自己全部的生命体验去表达。

   在没有戏拍的日子里,他就藏进平常百姓家,跟人一起卖菜、做饭,和大爷大妈闲聊,细致入微地体察不同身份的人,常年的积累,让他仅凭一个眼神就能体会对方的内心所想。

   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对演戏的执着扛住了生命的重负。他曾说:“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演戏,但我会用自己全部的生命,让角色进入我的身体,侵蚀我的灵魂,然后再把那个角色活出来。”是啊,人只有全情投入,坚守自己挚爱的事业,任何人都会成为这一领域的翘楚。

2.学会规划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有人问张颂文:未来的演艺生涯如何规划?他说:“我把我的演艺生涯一直规划到我死的那一天,所以任何时候,我都不急,慢慢来。”

   一直与自己死磕,一直在精进努力,这样与时间达成了和解,此刻他褪去了浮躁,留下了平静,在岁月里打磨自己,在角色中观照自己,读他的故事,你会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东方甄选的董宇辉也说:我不是天资聪颖的人,我只是慢而已,又不傻,只是理解得比别人缓一点,我又不蠢,不要担心你比别人慢。时间是长期主义者的朋友,请用马拉松的心态去过这一生,在自己的时区里,一步一步,慢慢走。

爻 学什么 what是天地万物变动、生生不息的规律。其实学什么内容不重要,而是在学习过程所得到的品格、信念、意志这更重要。

   最近王开东老师讲了一个《犟龟》的故事,一只小乌龟陶陶,去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途中很多动物都劝乌龟放弃,因为太慢了,绝对赶不上狮王的婚礼。

   可是陶陶却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凭着自信和韧劲,克服了无数障碍,经受了无数考验,面对无数的冷嘲热讽,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参加了狮王二十世的婚礼。

   其实她去参加狮王的婚礼并非单纯为了见识婚礼庆典,而是勇敢的走出一成不变的自己,他是为自己出发,他是为寻求超越自我而努力。所以能否准时参加婚礼,并不重要,因为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己全新的开始。

   最终有幸参加了隆重的婚礼,这不过是一个意外的奖赏,其实只要上路,总会有隆重的庆典,一个人的成长,就是我们唯一的目的,此外并无任何目的。

   其实我们学习不应只是根据对我们是否有用去学习,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但是也要从人的品格、信念、意志以及一生的成长去衡量。孙悟空一个跟头就能取回的经书,与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的经书是不一样的。

   所以外人看我们苦哈哈的、没有周末、没有假期、可能还没有结果,都认为我们不值,但我知道,这段历程才是你们最美的人生。因为奋斗的青春是最美的。

   总结:把学习当作一种信仰,其实其核心作用就是它能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一种秩序,继而实现我们内心的和谐,无需再把精神能量浪费在犹豫、怀疑、后悔、担忧以及恐惧之上,而是可以把精力聚焦和投入在人生有益的方面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