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文观止》:熟读古文两百篇,传承优秀人文精神

 在山清泉水 2024-02-24 发布于北京

《古文观止》与《唐诗三百首》被赞誉为清代诗文选集之“双璧”。我国很多现当代文学大师,诸如鲁迅、巴金、朱光潜、金克木等都深受其影响,并盛赞之。

《古文观止》是由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候叔侄二人编纂的一部古代散文集,共12卷,222篇名作。佳作选编上自春秋战国,下至明末,极具思想性与艺术性。

吴氏是浙江山阴(绍兴)人,是两名普通的乡村老师。然,志向远大,熟读经史文集,且立志要编出适合初学者的教材。

他们做到了!

这套文集自清代问世以来,备受青睐,长盛不衰,也证明了二吴采用的书名“观止”一词的自信——中国古代散文的编选,这套书最好,没有之一。

全书按时间顺序和文人巨擘的作品编撰,以散文为主,骈文、散文兼顾。涉及史传、书信、策辩、书信、游记、寓言小说等题材。

儒家经书、诸子散文并未选入。只因,在当时,儒家经书是官方规定的必读书,已无编选必要。诸子散文代表不同的哲学思想及政治立场,如节选个别篇章,难免断章取义,有失偏颇,故未选之。

其次,《古文观止》选文,主要聚焦于《左传》《战国策》《国语》《史记》,司马迁、唐宋八大家、以及少量的西汉、东汉、蜀汉的雄文。

就此来看,吴氏在题材的宏观把控上独具匠心。

纵观,选文中既有洋洋洒洒的长篇,也有短小精悍的短篇。或借景抒情,或记史叙事,或咏物明志,或用喻反讽……

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学习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

读韩愈的《进学解》,时刻提醒自己“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读苏东坡的散文,不仅能领略他思想活跃,立论新奇,行云流水的行文,更能沉浸在他诗意盎然的意境,并体悟他豁达洒脱的人生境界。

读王阳明的《尊经阁记》,能助力现代人对儒家经典“六经”,搭建认知框架。

可谓是,一书在手,既能学习文言文使用的艺术,文人巨匠谋篇布局的巧思,也能知中国哲学,文体变迁、人情世故及人文精神。

全本+全注+全译,并配以200多幅古代全彩名画,是这套《古文观止》的特色。

它在带给读者沉浸式阅读体验的同时,也是对建立文言文的感性认知,传承优秀人文精神的金拐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