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的朋友应该听过附子里中丸和桂附地黄丸,一个是补脾阳的,一个是补肾阳的,很多粉丝会反映说,明明是阳虚,但这两个药效果都不好,是怎么回事? 这可能是因为你属于脾肾阳虚,有明显的怕冷、手脚发凉的症状,容易腹胀、大便稀等脾阳虚的症状,也有腰酸背痛、腰和腿凉、精神差、拉肚子等肾阳虚的症状。 这时候我们不能单纯补脾阳,因为这两个脏腑之间的阳气是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的,所以要补,就要一起补,这个时候可以尝试附子理中丸和桂附地黄丸配合使用,建议早上用附子理中丸,晚上用桂附地黄丸。 因为早上七点到九点是脾胃经运行时间,这个时间用附子理中丸可以更好的消化吸收,而下午五点到七点是肾经运行的时候,所以这个时间用桂附地黄丸,可能更好补充肾阳。 二者配合使用,可以同时补充脾肾阳气,更好帮助脾肾阳虚的病人把阳气补到根上。 但是我们也知道,脾肾阳虚后,容易出现体内水液无法被融化、蒸腾化气的情况,所以就容易产生痰湿,这时候舌头伸出来,舌苔比较滑润,好像挂了一层水,或者是白厚腻,这种情况千万不要直接去补阳,不然容易出现上火的情况。 建议先用六君子丸或者二陈丸把痰湿给清一清,等到舌苔没有那么厚腻的时候再去补阳,效果会更好。 当然了,如果情况比较复杂,比如还出现了肝郁,舌头两边鼓胀,心情不愉快,或者是淤血重,舌下青筋粗紫,身体内有淤点,口唇颜色暗,身上容易刺痛,还需要疏肝化瘀,不然肝郁克脾,淤血阻碍气血流动,影响药物吸收,效果也会不明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