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才华横溢,为何文革期间创作的这首诗30年后才发表

 老卖年糕 2024-02-24

荣哥说历史2024-02-21 16:00河北

毛主席热爱写诗,在幼年之时就开始创作诗歌。然而,在他辞世之前的十年间,他动笔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毛主席写的这首诗是一九六六年六月,公开发表的时间却是一九九六年九月,已经过去了30年!

首先,请大家先欣赏一下这首诗——

《七律·有所思》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这首诗是毛主席在湖南韶山滴水洞写的。他的滴水洞之行一直充满神秘,很多东西还没有解密。

一九六六年六月十八号,伟人秘密回到自己的家乡韶山。然而,与上次回到家乡不同,伟人这次没有公开旅行,也没有会见家乡的任何人。相反,他独自住在滴水洞里11天。就连中央的许多人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好像他突然消失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伟人写下了这首诗。

第一行诗说的是当时北京发生的重大事件,也就是说,一部历史剧《海瑞罢官》引起了一场大讨论,进而直接引发了十年特殊时期。

正是在这场文化大革命刚刚兴起的时候,伟人回到了自己的湖南老家,说是“踏芳枝”,其实是在反思这场大革命。

第二行“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其中的“青松”象征着革命小将,“败叶”则象征着走资派,生动地突出了两者的不同命运。

第三行“一阵风雷震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也写了这场革命,将像风雷一样席卷全国,震惊世界,街道和小巷将充满红色游行的人们,势不可挡!

第四行“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伟人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滴水洞刚下雨。他听着雨声,想起了全国人民的命运和未来。

这首诗充满了典型的毛派风格,对比强烈,慷慨激昂,充满了必胜无畏的革命精神。有人评论说:“这首诗融化了情感、风景、事物和理性,造语纯熟,在豪迈中看到苍凉,在深沉中寓意轻快。”

史学界基本认为,伟人在滴水洞的11天终于下定决心要发动一场大革命,彻底根除走资派的反击倒算,“天下大治”。这首诗是在这期间写的,所以很明显伟人的想法对这场革命充满了期待。

伟人离开滴水洞后,还给江青写了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想法,写道:“如果中国发生反共右派政变,我断定他们也是不得安宁的,很可能是短命的,因为代表90%以上人民利益的革命者都不会容忍。……结论:未来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至于这首诗,伟人从来没有公开发表过,除了他身边的人,没有人知道这首诗。

直到1996年,中央文献出版社要出版《毛泽东诗集》,收录了这首诗,才终于出版了。

参考:《毛泽东诗词鉴赏》《毛泽东传》《历史天平上的毛泽东》等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