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点水九什么字,氿怎么读,宜兴的湖为何叫做“氿”!

 zzm1008图书馆 2024-02-25 发布于上海

想象一下,你漫步在古代的山间小径,偶然间发现一股清泉从岩石旁边悄悄流出,这就是“氿”——一个古老而生僻的汉字,它如同那隐秘的山泉,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和意义。

在探索氿字的深层含义和历史渊源时,我们不得不从古籍中寻找线索。

这个字的独特之处不仅体现在其多音多义的特性上,更在于它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和历史。

图片

氿字,拼音为guǐjiǔ,注音为ㄍㄨㄟˇ和ㄐㄧㄡˇ

是一个由水部首和“九”组成的形声字。

在字形上,氿字左边是三点水,象征着水的属性;

右边是“九”,这种结构在汉字中属于典型的左右结构。

在古代汉语中,氿字的意义和用法颇为丰富,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理解。

图片

“氿”字的读音为guǐ

在《说文解字》中,氿字的三点水的写法很像是一条河,九字盘卧在水边。

氿被定义为「水厓枯土也。从水九聲。《爾雅》曰:“水醮曰氿。”居洧切」这里的解释揭示了氿字与水相关的本质特征。特别是“水厓枯土”的描述,可能指的是水边干涸的土地,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描述。

《尔雅·释水》中对氿的解释则更加具体:“氿,泉穴出,仄出也。注:“从旁出也。””这里的“氿泉”指的是从洞穴或于狭窄处流出的泉水,与常见的直接从地下涌出的泉水有所不同。这种泉水的特点是从侧面涌出,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观。

在《诗经·小雅·大东》中,氿字的使用更是生动形象:“有冽氿泉,无浸获薪。”这里的“氿泉”指的是清澈见底、从旁边流出的泉水,还用“洌”来描述清澈的样子,形象地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美学赏析。

其实我觉得这个guǐ音,与“”有关。《释名·释水》:“氿,轨也,流狭而长,如车轨也。”很形象的描述了氿作为水域描写的形状,如车轨狭长。

图片

“氿”字读作Jiǔ时,是中国的湖名。特指是小于湖而大于河的狭长水面。

宜兴地处太湖以西、滆湖以南、铜官山北麓,属于山区丘陵地带,这里的水系都是由山水从西向东流入太湖而汇集而成的。因此,宜兴人将形状像“氿”字的湖泊称为“氿”。

清代宜兴籍进士潘宗洛曾写:「南山傍水蜿蜒走,万派泉水汇作氿。」

查慎行《从洴浰出西氿》:「到此无风也自凉,绕身四面是湖光。」

关于“氿”字的由来和含义,还有一些其他的说法和传说。有人认为,“氿”字是“酒”的简化字,因为宜兴人喜欢饮酒作乐,所以把湖水比喻为酒。

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是,之前的名字是西溪、东溪,因为九条河流汇聚而成,所以被称为西九和东九,然后慢慢变成了“西氿”“东氿”

图片

1924年,郭沫若在宜兴写《到宜兴去》听说是九条小河汇成的,所以叫做'九’,城东的是'东氿’,城西的是'西氿’。

宜兴的东氿、西氿和团氿,俗称“三氿”,是宜兴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最富想象力和魅力的一大课题。它们不仅是宜兴的璀璨明珠,也是宜兴人的骄傲。东氿和西氿相互连通,是宜兴的主要水系,从西南部山区接收来水,向东流入太湖。西氿靠近老城区一段的湖面较宽,呈圆形,因此被称为“团氿”。

三氿最开始出现在《嘉庆志》,里边出现一种三氿命名说法,就是最远一侧的氿距离县城为三九二十七里,所以用“九”来称呼。这就是“路程说”,后边的地方志以及《道绪志》等都是沿用这个说法。

如果有机会来到宜兴,不妨去“三氿”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宜兴的山水之美和氿字之奥。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