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宪章||何以无极(续)

 稷下问学 2024-02-25 发布于江苏
    在《何以无极:<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观后》一文中,我们简要回顾了赵无极深受印象派影响,并由此超越“印象”、以“色”绘“光”、转“色”为“光”,从而开始了专注于光色、聚焦于“光”的存在与表现,进而形塑“无极”的历程。同时,在这篇短文的开始,我们还引用了《圣经》开篇关于“要有光”的神意,意指赵无极之所以选择这一主题,完全是为了迎合《圣经》文化。换言之,在《圣经》文化的语境、环境中,赵无极首先需要生存,并试图在此占据一席之地;如是,他就必须“入乡随俗”,深切体验和把握异乡的审美经验——这就是西方世界潜意识中对于“光”的崇拜和向往。这一崇拜与向往表征于俗世,便是“透明”的社会运作与“透明”的人际关系。
赵无极画展-1
    与西方相对而言,中国传统不像《圣经》文化那样崇拜“光”,尽管它也有关于太阳、关于火的神话传说,但其性质与起因完全不同。后羿射日是因为十个太阳造成农田干旱,“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淮南子·本经训》)《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尸子》云:“ 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火被人为控制是先民的重大发现,“追想未有火之先,凡肉皆生食,其有害于人而夭折者,不知凡几,且不知味。及得熟食,肉之腥臊者忽馨香矣,草木实之淡泊寡味者忽甘腴脆关矣,水之冰者可燠饮,居之寒者可取温矣。至黑夜燔柴以御虎豹,犹后也。”(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
赵无极画展-2
    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阳”与“火”,尽管与“光”有关,但是并不是“光”本身,只是“光”的来源;并且,这些神话传说的指向都是人的生存,全以有益于现实生活为目的。所以,中国社会与人际关系的原则,直到“轴心时代”之后才被确定下来,那就是以儒学及其“人治”为主导、以道释为补充的主流意识形态。
赵无极画展-3
    就中国绘画史而言,基本上也与“光”及其“明暗”透视无关,郭熙的“三远”法揭示了它的基本原理。中国画的“黑白逻辑”是笔墨的逻辑,文人画的“留白”是“图说”为“言说”与想象留下的空间,与“光”及其明暗透视无关。中国画里的人物没有阴影,唯一出现人影的绘画是乔仲常的长卷《后赤壁赋图》,那却是因为苏轼的《后赤壁》文中,有“人影在地”之文字表述,完全是为了“文图对应”,而非西画那样基于“光”的明暗透视
[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局部)
    ——这是必然的,不同的文化必然孕育出不同的艺术。
    由此反观赵无极画展开始后的相关评论,多将其定位于“中西文化的汇通”,不能不让人大跌眼镜!即便其个别作品之局部与中国画的笔墨相似,例如《赵无极画展-3》,它所表达的意义也与国画的笔墨没有任何关系。《赵无极画展-3》中的笔墨,同样是其光影的部分或衬托,表现“光”的存在及其样式仍然是其主旨。
赵无极画展-4
    国内画界无视赵无极对于“光”的独特感悟与表现,硬性将其与中国文化与中国绘画扯上关系,实乃“先入为见”所致。当然,此“先入为见”也有其考量,那就是使赵氏及其作品获得大陆“通行证”,更是为了迎合某种口味,但却与艺术事实无关。艺术事实是:1948年赵无极留学并定居法国之后,极力融入西方社会与《圣经》文化,以富有韵律的光感营造了浪漫与抒情的绘画空间,触动了法国与西方受众的隐秘心灵,并且得到了积极回应。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赵无极已经“全盘西化”了,没有西化的部分不是没有,那就是他的肉身——此乃思考与表现的源初。

稷下问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