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8年群众向医院举报一拾粪老人,领导见后惊呼:他可是开国中将!

 快乐老年435 2024-02-25

前言

1958年,初秋,还未退散的暑气,蒸笼一样,炙烤在湖南长沙,这座红色革命的城市。

高照的艳阳下,大地上的气温越来越高,而此时长沙军区医院南墙外,还散发着刺鼻的臭味儿。

循着这味道走过去,发现了源头,竟然是一位瘦骨嶙峋,身形佝偻的老者,背着一个比自己后背都要宽的竹筐,与其说是竹筐,不如直接说是粪筐。

老人家粪筐里装了大半筐的马粪了,看起来一定很重,让老人本就完全的后背,几乎弯成了九十度。

人们走近之后,味道就更浓了,甚至有的从身边走过,还会被熏到,这老人家眉头都不会皱一下,依然在自顾自的捡着马粪。

医院的门口,人群来来往往,都觉得老人家这样的形象,这样的行为,在公共场合不妥当,以为是医院雇的专门做清理的,于是找到医院负责人,说这样有点影响城市形象,说老人家这一筐的马粪,散落在地上可能不明显,这一但堆积在一起,那就是活脱脱的“生化武器”。

听了群众们的反应,医院领导这才说出了实情,原来,那并不是什么清理工,而是我们国家的开国中将,何德全。

何德全

开国中将为何要去拾粪?这位上将有过哪些光辉过往呢?

贫苦出身,热血参军

与大多数的革命者一样,何德全也是穷苦人出身,作为劳苦大众的一员,小小年纪就知道,能活下去就好。

1897年,何德全出生在湖南长沙的一个小村庄,日子虽然清贫了些,可家人尚且健在,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可就连这少得可怜的幸福,没想到,都如此短暂,年仅三岁,母亲就离他而去,从小没有得到过太多母爱的何德全,是在父亲和姐姐的照看下长大的。

生计所迫,是随时就跟在姐姐身后,走上了大街小巷,沿街乞讨,遇见好人,能吃上个馒头,遇见恶人,免不了遭一顿毒打。

好不容易有人收留他们做工,砍柴挑水,喂马,吃东家的剩饭剩菜,睡东家的马棚,或许也是从小闻多了马粪味儿,以至于后来对于捡马粪这件事,没有任何的抵触。

自己吃点苦,受点累,对何德全来说,都还能忍受,可他不能忍受的是看着相依为命的姐姐被打,看着弱小的姐姐身上的累累伤痕,何德全心疼的落泪。

因为吃不饱,营养不良,姐姐病了,奄奄一息的时候,东家不仅不理不睬,还把姐弟两个赶出了家门。

那一刻何德全瞬间觉醒了革命思想,推翻这种阶级的压迫,要让千千万万像自己这样穷苦的人们,不再遭受这种困难。

1914年,17岁的何德全,见证过了清王朝的消失,也见过了辛亥革命掀起的革命浪潮,军阀之间的混战,孙中山先生的坎坷革命之路,亲界局势的动荡,这一切,何德全都亲眼见证了。

不管谁成功了,谁失败了,何德全只意识到了一件事,要改变现状,唯有革命,带着这样的信念,何德全加入了当地的湘军。

在湖南,那是湘军的发源地,在湘军的核心理念里,中国要自救,唯有坚持共产主义。

在湘军生活的八年时间里,不断用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刻苦训练自己的体能,还要深入学习军事知识,苦是苦了些,但革命的理想始终扎根在心底,那是在痛苦磨难中,依然坚持下去的信念。

从湘军出来,何德全转身继续进入讲武堂深造。

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已经任职国民革命军第二军连长的何德全,真真实实开始投身到了革命的实战中。

1927年,四一二政变的爆发,让何德全认识到了国民党根本就是与人民群众背道而驰的,与人民背道而驰,也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眼看着蒋介石一次又一次的把沾满共产党员鲜血的魔爪伸向更多的共产党人的时候,何德全再也无法忍受,决定与国民党彻底脱离关系。

这时想起了自己当年在讲武堂学习的时候,身边的旧友彭德怀,那时的彭德怀已经任职中国工农红军师长,三军团总指挥,军事委员会的副主席。

彭德怀

1930年,何德全找到彭德怀,讲明了自己的来意,表达了自己想要加入红军队伍的想法。

彭德怀自然知道何德全的为人,实实在在是一个为百姓着想的人,而且在国民党迫害共产党期间,多次帮助共产党人逃脱。

就连来找彭德怀表明要加入共产党,何德全都把自己多年来攒下的枪支弹药都拿了出来,如数上交给彭德怀。

彭老总对于这样的革命战士加入共产党自然是欢喜的不得了,也就是在那一年,何德全也真正的走上了争取的革命道路。

战争时期,功绩累累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何德全的实力,大家有目共睹,官职也是一路高升。

真正让何德全一战成名的,还属是在高虎脑战斗中,那是第五次反“围剿”进展到第三级阶段的时候发生的一场战役。

正常战役从开始到结束,僵持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拖住国民党南进的进度,为我军主力部队战略转移争取更多的时间。

面对国民党的飞机大炮一轮又一轮的狂轰乱炸,红军在何德全的带领,敌人每日不下四五次的冲锋,最多时候一天轮番冲锋八次,都被红军守了下来。

国民党军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失败,信心彻底被打败了,只能停止了进攻。

这场战役打下来,歼灭敌军四千多人,我军牺牲1415人,好在守住了阵地,主力部队的顺利转移也就相对安全了许多,何德全也因此拿到了加入共产党后的第一枚勋章“英勇指挥”。

同年十月,何德全也加入到了漫漫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征程中,随队伍顺利到达了陕北。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何德全作为八路军教导大队的大队长,又加入了全面抗日的战争中。

参与了樊坝,以及朱庄战役,何德全的领导才能,军事才干,以及坚定的革命信念,一切都让他渐渐朝着自己的理想走去。

何德全打仗是一把好手儿,谁也没行到,种地搞生产原来他更在行。

1941年,延安大生产的时候,在当时皆有任何的科技狠活儿的年代,就靠经验,何德全愣是种出了46斤重的南瓜,这么大的南瓜,大家根本都没见过。

能扛枪上战场,也能扛锄头下地,心灵手巧的他还能自己创造工具。

他是最忙的,他也是最积极的,每日早出晚归,田里有任何问题,战士们都会来找他帮忙看,再难治理的庄稼他也能打理的井井有条,在难垦的荒地,他也能一镐一镐的抠出一片绿地。

除了种地,在毛主席“自给自足”的提议下,还学会了针线活儿,缝缝补补,甚至是纳鞋底,缝衣裳,何德全都学会了。

学会了针线活儿,做完的鞋子还要拿到集市上卖,卖回来的钱也都全部上交,用于军队内的花销,延安城“何部长卖布鞋”的故事,说的就是何德全

在他的带领下,将近一千亩的荒地,被开垦成了能种粮食收粮食的良田,军内的粮食问题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和平年代,不忘初心

走过了战争年代,那进入和平年代对于何德全来说,更加的懂得这一切的来之不易。

他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而是回到了老家,多年在外征战,从未回过家,从小就缺少父母陪伴的儿子,如今已经29岁。

何德全和妻子选择回老家弥补儿子,虽说对儿子有愧疚,但何德全依然坚守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行事准则。

不依靠自己的身份为孩子谋捷径,自始至终还是教导儿子,要靠自己的实力去拼搏,到任何时候都不能给国家添麻烦,要做一个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人。

和平年代的何德全,把自己曾经坚守的革命意志,以身作则,再次传递给下一代。

儿子何罗生也很懂事,他明白父亲的所作所为,他不埋怨父亲不帮他谋生,反而庆幸父亲用这样的方式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让自己的人生有了奋斗的方向,那就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从那之后,何罗生开始扎根在农村老家,凭借着实实在在为人,因为年轻又能学习先进的农业知识,带领大家共同发展致富,何罗生被推举为村里的支部书记。

时光一点一滴的流逝,从何德全那一辈就开始的革命精神,传递给了何罗生,又传给了下一代,何树根。

何树根小小年纪就立志,以后要像爷爷一样,保家卫国,为了这个理想,何树根努力学习,最终考上了海军学校,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海军战士。

除了这一身的红色革命精神,何德全留给后辈的,还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己虽然节俭,但省下来的钱,他都用来寄给自己曾经的牺牲的战友们的遗孤。

就连在1958年因病住院的时候,他都觉得,躺在床上养病,浪费了大把时间,耽误了赚钱。

看着医院门口每天路过的牛马车落下的粪便,他又来了兴致,捡多了,交给生产队,又能换钱了。

就这样,长沙军区医院的门口,就多了一个弯腰驼背的老人家,背着大大的竹筐,每天不辞辛劳的弯腰捡一块又一块的牛马粪。

群众得知了这位捡马粪的老人家,竟然就是开国中将的时候,纷纷鞠躬,这是对这样一位功成不居的,勤俭节约,默默奉献的国家功臣,崇高的敬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