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地支是什么,风水学中十二山是什么?

 小枫林舍 2024-02-25 发布于福建

在风水学里面,,有“十二山”的概念,当然,这“十二山”当然不是说什么十二座山,而是指十二个方位。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风水学上称为十二山,又表示地平方位,亦即“地理”方位,亦即天文图上的十二月的月建方位。

十二地支是什么,风水学中十二山是什么?

日出的地平方位,冬至日最北,夏至日最南。用圆图表示,又以二十四节气分配四方,则冬至正北,春分正东,夏至正南,秋分正西。以四时的中气(即二分二至),居于四正方。这样,子午线和卯酉线又是地平的坐标线。

“子午卯西”对应一年的话,就是“二分二至”了,子午对应冬夏至,卯酉对应春秋分。

在罗盘中,方位是用十二地支“子丑卯辰午未申酉成亥”(从北方数起),风水学上称为十二山,其中:子=北方;午=南方;卯=东方;西=西方。

十二地支是什么,风水学中十二山是什么?

而且在罗盘上东南西北的次序,是南方在上,北方在下,这是风水学计算方位的次序,要小心不要搞错。因为将太阳周日视运动在平面上表示,也就是测日影时所观察到的方位,即:左为东,上为南,右为西,下为北。加十二时辰,为日出之卯,日入在西,日中在午,夜半在子所以,罗盘上的方位是南方在上,北方在下,对应太阳视运行方位。这就是“子午为经,卯为纬”的由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