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山

 黑贝999zpcy0i3 2024-02-25 发布于北京

景点

❖ 黄山风景区

黄山风景区里有壮观的72峰,惟妙惟肖的怪石,缥缈翻飞的云海,终年不绝的温泉,构成了著名的“黄山四绝”。景区基本划分为温泉、云谷、北海、白云、玉屏、松谷六大区域。

地址: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
到达方式:可在屯溪汽车站乘坐由黄山发往汤口的客车,车前面写有“黄山—汤口”,只需1小时的车程,每5分钟就有一班车;火车站门口也有直接到汤口(黄山大门口)的班车,车前面写有“黄山—太平”,票价在15元左右
开放时间:6:00-15:00
门票:3月1日至11月30日230元;12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150元
电话:0559-5561111
www.

景区内交通

黄山景区目前有4条索道,分别为:玉屏索道(慈光阁—玉屏楼),云谷老索道(云谷寺—白鹅岭),云谷新索道(云谷寺—小梦幻),北大门的太平索道(松谷庵—丹霞峰)。黄山风景区索道运行时间为冬季8:00-16:00,其他季节6:30-17:00。索道旺季单程价格80元/人,淡季65元/人。

n白云景区

西海大峡谷
“千帐莲开映碧空,两峰壁立断长虹。只容白鹤双飞入,直接星河一道通。”峰上有“笠人石”、“狮虎争食”等奇景,峰下有云门源、云门溪,水自“门”中流出,向东南而去。大峡谷位于西海的群峰之中,它将伟、奇、险、幽兼容并蓄,景区内美丽纷呈——奇松林立,怪石遍布,石峰簇拥。

云门峰
云门峰位于黄山的西南部,石柱峰南面,海拔1645米,为36大峰之一。云门峰岩壁分开如门,高入天际,似乎只有飘忽的云才能从中穿过,故名“云门峰”。因两壁对峙,似一把剪刀,又名“剪刀峰”。明代文学家谢肇有诗曰:“寒流泱泱草蒙茸,翠壁丹梯千万重。天外云门相对出,居人指是剪刀峰。”明代龙膺亦有诗曰:“千帐莲开映碧空,两峰壁立断长虹。只容白鹤双飞入,直接星河一道通。”黄山浮溪野生猴谷位于黄山浮丘峰和云门峰之间的峡谷内,这里有飞泻而下的瀑布,有欢快舞动的溪水,两岸重峦叠嶂,一片苍翠。

圣泉峰
圣泉峰为36大峰之一,海拔1627米。此峰两端较大,中间窄小,形如腰鼓,险不可攀。清康熙十三年《黄山志》记载:其顶有汤池,虽人不能到,但登邻峰之巅远望,可见“池中波浪腾沸”,从池中涌出一水,向峰顶东南而下,入场泉源,下桃花溪。《周书异记》亦云:中峰之顶,上有汤池,其味甘美,可以炼丹煮石。这里所说的汤池即指在圣泉峰的这座温泉。因泉在峰顶,人不能至,又加上神奇的传说,故有“圣泉峰”之名。

牌坊峰
牌坊峰属于西海群峰之一,海拔1500米,不列在72峰之内。此峰宛如一座巨石牌坊拔地而起,故得此名。该峰位于西海门左群峰中,排云亭前方。近旁有“仙人晒靴”、“武松打虎”等巧石景观。

仙人晒靴
仙人晒靴位于黄山西海。在排云亭的前右侧,有二石平行,宛如一双石鞋,整齐地放在峰台上,似在晾晒,故名“仙人晒靴”。

仙人踩高跷
在排云亭前远瞰正前方,可见有一石,下端极细,好似一根根绳子立在地上,上端像一人的身子向前微倾直立,形象酷似民间游乐节目“踩高跷”。每当云雾缭绕时,则像仙人踩着高跷,在西海峰壑中览胜,故名“仙人踩高跷”。

仙女绣花
在黄山西海门前的一座高峰上,有一处引人入胜的奇景,叫做“仙女绣花”。一石形如仙女,身着古装衣裙,于如烟如梦的云雾之中亭亭玉立,仙女的胸前有一株顶圆如盘的奇松,像一架绣花的花绷。

仙女弹琴
在西海排云亭前高峰上,有一巧石形状如人,在它的前方紧挨着一块石如琴。石人酷似仙女,石琴宛若平放的凤凰琴,仙女坐在琴旁,微俯着身体,正在聚精会神地抚弄琴弦,故名“仙女弹琴”,俗称“仙女打琴”。

武松打虎
西海排云亭前右数峰腰,有一石似勇士振臂而立,威风凛凛;下方有一石如猛虎,昂首怒吼。猛虎后爪蹬地,两只前爪扑抓勇士,勇士则用左手抵住猛虎下颌,右手举拳欲击,形似“武松打虎”,故名。

回音壁
过飞来石东侧道旁凉亭不远处,可见对面峰上有一峭壁陡立如削,面对石壁大声高呼,声音就会从峰壁、深谷返回,回音将响彻山谷,不绝于耳,故名“回音壁”。这里是聆听回音的最佳处。这个大自然造就出的回音壁,是任何人工建造的回音壁都难以媲美的。

n玉屏景区

莲花峰
莲花峰位于玉屏楼北,海拔1864米,气势雄伟,是黄山第一高峰,因宛若初绽的莲花,故名莲花峰。从莲花岭至莲花峰顶约1.5公里,这段路叫做莲花梗,沿途还可欣赏飞龙松、倒挂松等黄山名松及黄山杜鹃。莲花峰顶处中间有香砂井,置身于此,遥望四方,有千峰竞秀之景。在万里晴空时,可东望天目山,西望庐山,北望九华山。雨后,观赏八面云海,更为壮观。

鳌鱼峰
从莲花峰下山,过龟蛇二石和百步云梯,再穿过莲花洞,就到达了鳌鱼峰。此峰海拔高1780米,峰似其名,那巨大高昂的鲸首,大有鲸吞天地之势。下鳌鱼峰便是天海。在这海拔1750米的高山盆地中,生长着众多国内外罕见的植物物种。

天海
天海位于黄山前、后、东、西海之中,处于黄山中心的位置上,可谓交通要道。现在是黄山气象站所在地。若由排云亭出发,经光明顶可到天海。出天海后,过鳌鱼峰、百步云梯可到达黄山最高峰——海拔1873米的莲花峰,路上可看到老僧入定、鳌鱼吃螺、指月岩、龟蛇二石、鳌鱼驮金龟等黄山巧石。

百步云梯
百步云梯在莲花峰西北麓的峭壁上。离莲花梗不远处有两块巨石,一石形如龟,一石形如蛇,两石平行。在石壁上凿成的100多级险峻陡峭的石阶从两石间穿过,从对面鳌鱼洞观看,就像倚靠在峭壁上的长梯。因常有云雾缭绕,地势非常险要,故名“百步云梯”。龟蛇二石又恰在梯口,如同把守着云梯入口,故又名“龟蛇守云梯”。

天都峰
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部,距玉屏峰约1公里,与莲花峰、光明顶合称黄山三大主峰。天都峰高1810米,同时也是黄山三大峰中最险峻的山峰。过了蓬莱三岛,从一线天处就可以望到一条狭长的石阶小路,趴附在悬崖绝壁之上,仿佛一架云梯从天而降,这就是天都峰上著名的天梯,全长1.5公里,有石级1664个,沿路有铁索链作为保护。沿山路而下,途中要经过一块警戒碑,讲述的是天都峰上曾因游人吸烟而引起的一场大火,烧毁了8000多株杜鹃和珍贵的松树。

鲫鱼背
鲫鱼背在天都峰上,是天都峰最险要处,以奇险著称。从天都峰脚沿天梯攀登1564级台阶,即到达海拔1770米处的鲫鱼背,这里是登峰顶的必经之处。鲫鱼背长10余米,宽仅1米,两侧是万丈悬崖,深邃莫测,形似出没波涛之中的鲫鱼之背,故名。石阶自上而下,坡陡达85°左右,若遇一阵强风,仿佛山摇地动,攀登变得尤为惊险。清人许全治有诗记其险:“无意吞舟归北海,何心借水跃昆明。游人尽是批鳞客,竹杖芒鞋脊上行。”1937年,安徽怀宁石工队历尽艰险,开通此道,并以石柱铁索护之。

迎客松
如果自慈光阁登山,经天都峰,穿过渡仙桥与蓬莱三岛后,就可以看到大名鼎鼎的迎客松。迎客松高10米,树龄800年,是黄山乃至安徽省的标志性景观,且每天有专人看护。迎客松挺立在玉屏楼左侧,右侧有送客松,楼前有陪客松、文殊台,楼后是玉屏峰,著名的“玉屏卧佛”就在峰顶,头左脚右,惟妙惟肖。

玉屏楼
玉屏楼地处天都峰与莲花峰之间,这里集黄山奇景于一身,所以还有“黄山绝佳处”之称。玉屏楼是四星级宾馆,前身是一座文殊院,建于明万历年间,旁边的巨石是文殊台。

松鼠跳天都
站在玉屏楼前向东望去,可看到耕云峰顶一块酷似逗人小松鼠的巧石,它拖着长长的大尾巴,想跨越万丈巨壑,跃上高耸入云的天都峰。这也就是“松鼠跳天都”之名的由来。

孔雀戏莲花
在莲蕊峰腰,有一块巧石形如一只美丽的孔雀,雀身及那漂亮的尾巴附着在莲蕊峰的峭壁上,头向着好似新莲初绽的莲花峰,像在与之嬉戏玩耍,故名为“孔雀戏莲花”。今人诗云:“珍禽得意浴朝霞,百里黟山处处家。头翘屏开身矫健,云中日日戏莲花。”此景又名“金鸡采玉莲”。金鸡即“孔雀”,玉莲指的是莲花峰顶即将成熟的莲子。

仙人飘海
在石笋与仙人峰间的沟壑之中,有一块巨石,它的下方似有一蒲团,上方似有一人直立。从玉屏楼或天都峰向北远眺,只见他身上衣带随风飘动,潇洒飘逸,当四周云海翻腾时,好似一人立于蒲团浮在云上要漂洋过海,故被喻为传说中的“仙人飘海游蓬莱”。今人有诗记:“浮云涌处山环水,顽石乘风浪里飘。遥望天涯何处是,不如黄海看秋潮。”

一线天
一线天位于文殊洞下方。登玉屏楼途中,过渡仙桥,有一处两壁夹成的狭长石巷,宽不过2米,窄处仅半米,中间盘道有80多级,只可容一人通过。走在中间,抬头仰望天空,无边无际的天仅存一线,故名为一线天。清人李斐有诗云:“云里石头开锦缝,从来不许嵌斜阳。何人仰见通霄路,一尺青天万丈长。”

n松谷景区

道人峰
道人峰位于黄山北侧,在五老峰与醉翁峰之间,海拔988米,为36小峰之一。传说,从前太平县有个叫胡爱九的县令,原为朝中东台御史,因直言进谏,得罪了皇帝,被贬到太平县做了七品芝麻官。由于对朝廷不满,心中郁闷,胡县令很少再过问政事。一天他来到黄泥尖,遇一老道,结为朋友,此后便天天来此与老道饮酒作诗下棋。与胡县令饮酒对弈的老道人便住在此峰的道观里,后人便把这座山峰称为“道人峰”。

关公挡曹
在上升峰腰,直立着两块如人的巧石,一上一下,互相对峙。上者如气宇轩昂的武将;下者头戴平顶官帽,身穿袍服,似一文官。因此人们就联想到《三国演义》中关羽华容道挡曹操的故事,名之为“关公挡曹”。远看“关公”居上,威武雄壮,“曹操”处于下风,好像弯身说情。两块奇石形神兼备,是自然赐予这里的一处佳景。

轿顶峰
轿顶峰在松谷道中,紧邻书箱峰,海拔1032米,为36小峰之一。山峰的形状好似轿顶,故名。相传,古代一个恶霸欲强占民女水英为妾,水英不从。当花轿行至松谷庵时,水英说要停轿观赏风景,迎亲的人与轿夫只得停下来。众人正在指手画脚地看景时,水英在轿中暗暗祷告,请求神灵相助。她刚祷告完,一股狂风突然刮起,将轿夫和迎亲者吹得无影无踪,而花轿连同水英本人在瞬息之间则变成了青翠欲滴的轿顶峰。

翡翠池
翡翠池又称古油潭,位于芙蓉峰麓1公里处,五龙潭的上方。东为枕头峰,西为芙蓉峰,是黄山一处著名水景。池长15米,宽8米,深10米,池边皆石,松谷溪水直入池中。池水碧如翡翠,故名“翡翠池”。但池水异常的冷,虽夏日也不可游泳,以免发生危险。池旁有一巨岩,上面镌刻着一个直径3米的“佛”字,还有“福”、“寿”、“南无阿弥陀佛”等摩崖石刻。全长约13公里。到钓桥庵后与云门溪水合二而一,向西流去。

松谷庵
松谷庵原名松谷草堂,又称松谷禅林,位于黄山北部叠嶂峰下,始建于南宋宝祐年间,创建人为松谷道人张尹甫。明代宣德年间重建,改观为寺,名松谷庵。

宝塔峰
宝塔峰位于黄山北部,在书箱和望仙两峰之间,海拔1314米,为36小峰之一。此峰浑然矗立,如巍然耸立的主塔。尤其在它因风化而倒塌半边山岩后,一眼望去,更加惟妙惟肖。当出现云海时,“宝塔”便露出它的“尖峰”,更似迷雾中点亮的灯塔。从松谷庵登山,去往狮子林途中,有一条道路绕过此峰,但无法攀登。

五龙潭
五龙潭位于离翡翠池不远的松谷溪中,有五块巨石,形似巨龙。头伸入潭中,尾铺展溪岸,如五龙吸水,故名“五龙潭”。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这样描述:“青龙潭,一泓深碧,更会两溪,比白龙潭势既雄壮,而大石磊落,奔腾乱注,远近群峰环拱,亦佳境也。”

乌龙亭
乌龙亭位于黄山松谷庵景区乌龙潭下方的巨石之上,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四角亭。亭子依山傍水,周围景色安逸、清幽,若月夜在小亭内,更觉恬静动人。亭子正面两根石柱上的对联“四面云山绕二水,一潭星月照邓亭”,便是对周围景色最形象的总括和描写。

白云溪
白云溪位于黄山西部,源于西海排云亭下的深谷之中,汇西海群峰和石柱、鳌鱼、云际、九龙诸峰之水而成。

n温泉景区

黄山温泉
黄山温泉古称汤泉、朱砂泉。温泉位于紫石峰南,汤泉溪北岸,海拔650米,位列黄山四绝之一。黄山温泉有两个出泉口,温泉主泉泉口的平均温度为42.5℃,副泉泉口水温为41.1℃,水温还随气温、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温泉的最大流量为219.51吨,最小流量为145.23吨。据宋景祐年间的《黄山图经》记载,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曾在此沐浴,褶皱消除,返老还童,温泉因此名声大振。因其确实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黄山温泉又被称为“灵泉”。

人字瀑
人字瀑古称“双龙瀑布”,海拔660米,背后有高耸入天的天都峰,故人们又称它为“天都瀑布”。危岩百丈,石挺岩腹,温泉临紫石、朱砂峰间,一源二流,形如“人”字。瀑长50米,每当雨季,瀑布水量会急剧增加,这个巨大的“人”字就变得强劲十足,宛如颜鲁公之楷书;而当久旱水少,瀑布变得缥缈苍轻,又如李阳冰之“铁线篆”。观人字瀑须在雨天或雨后,久晴不雨则很难见到。1965年董必武同志游此处,留诗云:“晴望诸奇峰,雨看两飞瀑。黄山当吾前,晴雨皆悦目。”瀑床间岩石凿有云梯磴道,名“罗汉级”,古人由此登山。桃花峰半腰的观瀑楼,为观看人字瀑的最佳位置。

紫石峰
紫石峰邻近青鸾峰,又与桃花峰隔溪相峙,海拔1122米,为36大峰之一。因整个山峰铺满了紫色的花岗岩体,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故名为“紫石峰”。

桃花峰
桃花峰位于黄山南部,西连云门峰,与紫石峰隔汤泉溪遥遥相望,海大美黄山黟山人摄微图提供拔1460米,为36大峰之一。此峰土质肥沃,草木繁盛。早先因生长了很多桃树,人称“十里桃花峰”,至今桃树仍久盛不衰。每年的3至4月,桃花层层开至峰顶,如同锦霞,分外艳丽。

桃花溪
桃花溪位于黄山桃花峰下,上自桃花源,下至名泉桥,汇集莲花、朱砂、白云、天都、阴坑等地水流,一直流淌到汤泉溪。如果把中段的汤泉溪和下段的逍遥溪一并算起来,全长约10公里。溪内有不少深潭浅穴,还有许多巨石散布其中。两岸竹林茂密,处处是名贵花木,非常美丽。传说桃花峰下沿谷曾有上万棵桃树,花盛时满山皆赤,花谢时落红满溪,霞光艳影,清潭峰极为美丽。

虎头岩
虎头岩又名山君岩,位于温泉至汤岭关路旁。它背山而立,昂首咆哮,因形似虎头,故名。此岩张口怒目的样子,让人感到气势逼人。岩下有一石凳可坐,好似老虎张口吞人。自然造就的景色,令人流连忘返。

清潭峰
清潭峰位于逍遥溪北,温泉至云谷寺道旁,近紫石峰,海拔1512米,为36大峰之一。清潭峰西面有瀑布水源,顺势而下的山泉自千尺悬岩而下,形成了一条百丈瀑布,瀑下为清潭和百丈潭,潭水流入逍遥溪,因此峰以潭而得名。清代太平县令贾有福有诗云:“净逼清霄彻底看,碧琉璃下雪翻澜。重岩细细花如镜,纵近温泉骨亦寒。”

醉石
醉石位于温泉至汤岭道中,鸣弦泉的左侧。传说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来这里饮酒赞诗,乐而忘返,醉卧石头,故名“醉石”。关于醉石,还有这样的说法:李白在此喝酒吟诗,醉后曾绕石三呼,把剩下的酒泼于石上,李白醉卧石旁,巨石也跟着醉了,故名。

金鸡叫天门
在半山寺前仰观天都峰山腰上的老人峰,有一石形如雄鸡,头朝天门坎,展翅欲鸣。半山寺路旁的岩壁上,刻有“空中闻天鸡”五字。

朱砂峰
朱砂峰位于黄山东南部,青鸾峰南,海拔1370米,为36大峰之一。峰上皆纯石,宛如削成一般,且成赤色,因而得名朱砂峰。峰上生有苍松,在月光映照下,色彩斑斓。

立马峰
立马峰大石壁在登山途中可见,由慈光阁前行约2.5公里,来到立马桥头,在桥头眺望对面的立马峰,可见悬崖上的一大峭壁凌空而下,这个峭壁就是立马峰大石壁。石壁“两厢直削,下临无底”,可谓“禽鸟难飞度,猴猿愁攀登”。但就是在这样的一块石壁上,竟然刻有“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十个大字,堪称全山石刻之冠。

n云谷景区

百丈瀑
百丈瀑又名百丈泉,位于清潭与紫石峰之间。百丈瀑高近百米,宽约50米。瀑水顺千尺悬岩而下,形成百丈瀑布,是黄山三大瀑布之一。枯水季节时,潺潺细流,如轻纱缥缈。每当雨季,巨大的悬崖上,瀑水飞泻百米,如银河落地,气势非凡。近有百丈台,台上观瀑最佳,台前建有观瀑亭。

白鹅岭
白鹅岭在白鹅峰与贡阳山之间,是东海和后海的分水岭,岭从峰名。从北海经黑虎松右行即可到白鹅岭,岭南悬崖峭壁,沿壁辟有石级山路,因有400多个台阶,俗称“四百踏”,可一直至云谷寺。今有诗人写道:“崖壁千般峻,岩泉百丈深。

龙源九龙瀑
龙源九龙瀑瀑水源于天都、玉屏、炼丹诸峰,汇为云谷溪(丞相源),然后在香炉和罗汉两峰之间的悬崖上飞流而下,长达300米。

云谷寺
云谷寺海拔890米,位于黄山风景区东部。明万历年间在此建掷钵禅院,崇祯时改名云谷寺。周围松竹繁茂,有千年银杏、异萝奇松、狮子抢球、千古石、仙人榜、灵锡泉等景点和钵盂、眉毛、罗汉、香炉诸峰。

n北海景区

光明顶
“不到光明顶,不见黄山景”。黄山的第二高峰光明顶,海拔1860米。因为这里空旷高阔,日光照射久,故名光明顶。顶上平坦高旷,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也都尽收眼底。

梦笔生花
北海散花坞的左侧方向,有一孤立在此的石峰,好似笔尖朝上的毛笔,峰顶巧生奇松如花,故名“梦笔生花”。据说有年春天,诗人李白来到黄山,见到北海山峰竞秀,景色奇美,禁不住昂首仰天,高声吟道:“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这声音惊动了狮子林禅院的长老,他走出山门,只见一位风度翩翩的白衣秀士,便上前施礼,问其尊姓大名。得知这位不凡之客原来是“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诗仙李白,长老急忙吩咐小和尚抬来用清泉酿制的米酒,还拿来文房四宝。长老亲手盛满了一杯酒并双手捧上,敬给李白。李白双手接过,一饮而尽。二人席地而坐,纵谈诗文,开怀畅饮。李白深感长老待人诚恳,意欲草书诗作以相赠答谢。小和尚们急忙研墨、铺纸,李白趁着酒兴,奋笔疾书。长老和小和尚们分站两旁,目睹那遒劲的大字,赞叹不已。李白写毕,还有三分酒意,便将毛笔顺手一掷,毛笔翻了几翻,从空中落下插入土中。长老回过头来,不禁大吃一惊,刚才李白掷下的毛笔已化成一座笔峰,笔尖化成了一棵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

始信峰
始信峰海拔1683米,三面悬崖,空谷临风,因附近松树多而有“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之说,是黄山的一处代表性景观。此处还有曙光亭,距曙光亭约200米处是著名的清凉台,也是三面临空,对面山上是“十八罗汉朝南海”。

黑虎松
黄山十大名松之一,长于白鹅岭索道站下坡至始信峰岔路口海拔1650米处,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松主干粗壮,针叶苍翠,气势雄伟,一派虎气,且冠顶浓绿近于黑色,似一只黑虎卧于坡下,故称“黑虎松”。

连理松
连理松在自黑虎松去始信峰左侧的途中。松树拔地而起,在离地面2米处树分两干,齐肩扶摇而上,直至顶端,且粗细、高低几乎一模一样,至今仍生机盎然。

龙爪松
龙爪松位于始信峰上,树龄约400年,黄山十大名松之一。5根主侧根裸露土表,粗大,且像扇形似展开,如苍龙之爪,苍劲有力,深深扎入岩中。从连理松前行,过一拱形石桥,上坡约百步即到。

接引松
接引松是黄山十大名松之一。接引松所在景区始信峰三面临风,只有东南方向与另一峰相隔不远,早先砍掉树木作为桥,用以渡过游客。此松生在两座山峰隔谷边缘,清代有诗记述:“北岸有松横,枝直抵南岸。”

石笋
石笋矼位于始信峰与仙人峰之间。矼上怪石嶙峋,犹如雨后春笋般络绎不绝,有“十八罗汉朝南海”、“立佛石”等名胜。“罗汉”有高有矮,参差不一,有的举伞前行,有的蹲立山中,有的持杖缓步。在“罗汉”的前方,怪石遍布,有的像野兽蹲在那里,有的像飞禽刚刚落下,形态逼真。

狮子峰
狮子峰在北海,东临始信峰,南近贡阳山,海拔1690米,为36大峰之一。山峰极像一只伏卧着的雄狮,头朝西尾向东,狮头向着丹霞峰、铁线潭的上空;清凉台则是狮子的腰部;曙光亭又是狮子的尾巴;狮口张向的地方是庙宇狮子林精舍。附近有宝塔、麒麟等奇松,蒲团、凤凰等古柏,又有四季喷涌的天眼泉和参天的古木万松林。

清凉台
清凉台又名“法合石”,在狮子峰腰部的位置。自曙光亭一直西行约200米,即有一岔道口,继续西行20余步,便到了清凉台。此台方正平削,突出在一处三面凌空的危岩上。1954年在原址上以水泥重修加固,宽3米,长5米,围水泥栏杆以让游人可扶栏远望。台前是变幻莫测的后海,台下则是十八道弯的石阶盘旋而上,右侧上方排列着犬牙般的石笋和惟妙惟肖的“十八罗汉朝南海”,这些景致可在这里尽收眼底。

曙光亭
曙光亭原名文光亭,位于北海景区内北海宾馆对面狮子峰的背尾部,下临散花坞,面冲始信峰。亭子是由水泥石料建造而成,面积约10平方米,造型精致,小巧玲珑。在这里可观日出、看曙光,故改名为“曙光亭”。站在亭旁,可观东面始信峰与上升峰之间的“十八罗汉朝南海”等奇峰怪石;可看北面汹涌的云涛,还可览西面狮子峰诸名胜。

麒麟松
麒麟松在狮子峰腰,靠近狮子林精舍。此松在树高1.5米处分作两干,分别朝东、西的方向斜向生长,高低错落有致,高枝如麟角,低枝似麟尾,主干的树皮如麟甲斑斑,酷似麒麟,故名麒麟松。

排云亭
排云亭为西海大峡谷的出入口,过西海门即到达排云亭,据说是黄山上看云海最好的地方。站在亭前向前望去,看到的是黄山的巧石博物馆。景观左起为:仙人晒靴、仙女弹琴、天狗听琴、负荆请罪、猫头鹰、武松打虎、文王拉车、仙人踩高跷、天女绣花。亭前深壑名为西海大峡谷。

飞来石
在平天矼西端的群峰中,有一巨石耸立在岩石平台之上。巨石高12米,长7.5米,宽2.5米,形态奇特,这样的一块巨石却竖立在一块长12-15米,宽8-10米的平坦岩石上,实在令人惊叹。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巨石好似从天外飞至此,故名“飞来石”。1984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拍摄的顽石就是黄山上的飞来石。

双龙松
双龙松在西海门回音壁的对面。古松也是分作两干,从石壁的隙缝钻出,盘旋缠绕在悬崖峭壁之上,形似双龙在云海松涛之中嬉戏玩闹,故名双龙松。

卧龙松
卧龙松在仙人屋下的大竹园内,从仙人屋向下走去,顺着盘旋曲折的山路可到达大竹园。这里竹林繁茂,翠影万竿。在深翠而素雅的色调中,卧龙松别具一格。它全长14米,主干8米,围粗1.2米,树身披满鳞甲,出土后贴地而长,曲曲折折,蜿蜒8米后,昂首直上,似卧龙欲腾飞上天,故名卧龙松。

扇子松
于清凉台俯视,可以看到扇子松像一把展开的折扇,扇面平整,松针青翠如染,故名扇子松。游人见了,无不叹服。

犀牛望月
“犀牛望月”在风箱峡下段的长江北岸,盔甲洞东面的山顶上。北山虽不高,但却峰峦峥嵘,远远望去,只见一只犀牛站在山头望着西天,形似犀牛望着夔门秋月,故得名“犀牛望月”。“犀牛”山色铁青,在蓝天的衬托下,如同一幅剪影悬挂在峡中。

n西海景区

石床峰
石床峰海拔1574米,为36大峰之一。据康熙十八年(1679年)《黄山志定本》中记载,峰顶有石床,长一丈三尺,宽五尺,如白玉琢成般,其平如砥,行住坐卧皆可。还有三张紫石床,三个碧石枕。传说是容成、浮丘二仙陪同黄帝游憩之所,石床峰因此而得名。

石人峰
石人峰位于石床峰西,靠近石柱峰,海拔1310米,为36大峰之一。峰体既小又险,峰顶有貌似两位相对而坐的老人的巧石,餐风饮露,任时光变迁,始终不改,峰因此而得名。宋人焦翠峰有诗曰:“石为肌骨应成假,铁作肝肠未必真。当日容成丹就去,何当点化作仙人。

丹霞峰
丹霞峰位于石床峰东北,石鼓峰至西海门的途中,海拔1664米,为36大峰之一。其峰壁为红褐色,霞光照在上面色彩斑斓,因而得名丹霞。

翠微寺
翠微寺原建于882年。明嘉靖年间,由僧佛悟等重修。1598年,山洪暴发,寺宇被毁。1645年高僧心空在翠微峰麓重建翠微寺,规模较原寺大,曲径通幽,环境雅秀,一时名士高僧云集此处,香火旺盛。

松林峰
松林峰海拔1310米,为36大峰之一,为太平索道的下一站。东北连丹霞峰、近排云亭,因漫山为松林覆盖,其中无杂木,不露峰顶,故名“松林峰”。峰下有松林溪和作为黄山黄连重要产地的黄连源。

步仙桥
步仙桥又名济川桥。一座小小的拱桥在两座峭壁之间悬空而架,桥下则是万丈悬崖,虽险峻但乐趣无穷。步仙桥将梦幻景区和天海、白云景区连接在一起,一头通向黄山西大门钓桥庵,一头可通天海。

❖ 其他景区

n芙蓉谷

芙蓉谷又称春谷,是黄山北麓一道神秘的大峡谷,也是黄山的主要景观之一。峡谷上至黄山北海和西海,下至黄碧潭,全长10公里。谷中群峰嵯峨,怪石罗列,原始森林茂密,谷中有大小潭池100多个,不仅形态各异,而且池潭碧如翡翠,波光闪烁,令游人流连忘返。芙蓉谷在芙蓉峰下,是由北路登山的必经之地。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耿城镇
到达方式:芙蓉谷大门位于城区通往黄山北大门的甘芙公路旁,沿谷中观景石道上行5公里,可至松谷登山索道站
门票:98元
电话:0559-8551518

n翡翠谷

这是个听起来就很悦耳的名字,是黄山东海最长的一条峡谷,纵深约20公里,深约5000米,谷内有溪,名“碧玉”,另有100多个大小不一的清澈水潭,风景幽静美丽。1988年此谷尚未开发,从上海来此游玩的36位青年男女因在这里相互扶持、同甘共苦的经历,回去后竟有10对结为终身伴侣,故此谷又名情人谷。李安导演的电影《卧虎藏龙》中许多外景地就在这里。

地址: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山岔村翡翠谷
到达方式:位于黄山东南部,从汤口出发,乘出租车来回
门票:75元
电话:0559-5577655

n太平湖

太平湖位于泾县桃花潭镇东面,南傍黄山,北靠九华山,是从九华山进黄山的必经之处。太平湖是青弋江上游一座很大的人工水库,其有“黄山情侣”、“东方日内瓦”、“未经雕琢的翡翠”等美誉。太平湖本以防洪、灌溉、发电为主,兼有航运、水产养殖之利。

地址:黄山市黄山区太平西路
到达方式:屯溪距太平县128公里,车次很多,末班车17:00左右,路经汤口;再由太平县转乘到青阳或贵池方向的车,行30公里至太平湖码头,14:00最后一班;太平县城距黄山北大门21公里,也可从这里上山
门票:30元

n齐云山

齐云山古称“白岳”,是一处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齐云山景区面积110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面积150平方公里,1994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齐云山素有“黄山白岳相对峙,绿水丹崖甲江南”之称。清乾隆皇帝赞之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齐云山索道票价为单行35元,往返70元。

地址: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休宁县城西约15公里处)
到达方式:从屯溪汽车站乘车1小时可达;也可从黄山火车站向东走10分钟,到黄山汽车站乘坐到齐云山的客车,一天有多班车往返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周六至周日7:30-17:30
门票:每年3月1日至11月30日,75元;每年12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55元
电话:0559-7560203
www.

n呈坎

呈坎古名“龙溪”,始建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居民半数以上姓罗。村子被四面的山所包围,中间有一条由北向南的河流,整个村子在四山夹一河的盆地当中,类似八卦之坎方,于是后人按照《易经》的理论布局建造,形成“二圳五街九十九巷”,更名为呈坎。目前村里有明代建筑36处、清代建筑100多幢,建筑类型有祠堂、社屋、民居、桥亭、更楼、过街楼等。99条小巷全部用石板铺路,纵横交错,外人走在村中如在迷宫,经常要向村人问路。

进入呈坎村,便可看到气势恢宏的宝纶阁,其原名“贞靖罗东舒先生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祠堂的一部分。整个祠堂占地约300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进,五层山墙,层层升高,气势威武。第一进为仪门,中间建有天井,两边靠墙处有碑亭,两扇仪门上有彩绘门神像。第二进为庭院、露台和享堂,享堂的檐口巍然耸立着6根方花岗石柱,堂内立着24根圆木大柱,上面檩梁重叠,横直交错,接缝紧密,正中的冬瓜梁粗大庄重。现堂上还挂着一块匾额,上书“彝伦攸叙”四字,为明代董其昌所书,两边的墙上挂着写有族规的8块字牌。大厅高大的板门照壁后又是一个天井,其后第三间才是宝纶阁。宝纶阁是整个祠堂的精华部分,也是祠堂最神圣的地方,过去用于放置祖宗牌位和朝拜桌案、跪垫,比前明堂高出3米。“宝纶阁”匾额为吴士鸿手书。

最精彩的部分是天花板下几十段横直排列的梁柱,不仅有盘斗云朵雕、镂空的梁头替木和童柱、荷花托木雕,横梁上还饰有优美的彩绘图案,虽经400多年,至今颜色仍绚丽完好。宝纶阁左右两边为登楼楼梯,共32级木台阶,上面的阁楼是呈坎村的最高点,据说以前是放皇榜、诰命的地方,如今已是空空荡荡,只有一早一晚倏忽而过的阳光了。呈坎村里最古老的建筑是位于前街90号的长春社屋。社屋分为门屋、正堂、后寝三部分,主体建筑是明代建的,后寝则是清代改建的。

每年正月初七举行花灯大会,正月十四为社稷寿诞日,全社居民纷纷起大早到社屋祝寿,每人手提灯笼,在社公菩萨前将红蜡烛点着,装上灯笼,祭拜后提着灯笼鱼贯而出,不言不语(意为闷声大发财),直到回到家中吃枣和栗子汤(意为儿孙早早得利),吃鸡蛋肉包(意为进元宝),这种习俗保留至今。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
到达方式:去呈坎比较方便,游客可以在屯溪、徽州古城乘坐出租车或三轮车前往

n唐模

唐模村历史悠久,其始建于唐,培育于宋、元,盛于明、清。村内的建筑清新脱俗,中街潺潺的流水、檀干园平沙落雁般的清幽,使其如山野间的兰花,暗香幽然。唐模村落的形成与命名,是徽州人重视风水与忠君思想结合的产物,忠君铸造了唐模,尽孝则成就了闻名遐迩的檀干园。由东面的沙堤亭进入唐模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檀干园,这是一座非常典型的徽派园林,也是徽州园林的最佳代表。相传是清初唐模一位许氏富商斥巨资依照杭州西湖的景致来筑造的,以方便母亲足不出村就可以看到西湖的美景。因园中遍地种的是檀花,又有一泓小溪流过,按《诗经》“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之意而命名为檀干园。

“确皋精舍”是园内的主体建筑,规模宏大宽阔,由上廊和下廊两部分构成。园内小瀛洲即镜亭,是全园的中心所在,亭内四壁用大理石建筑,上嵌有宋、元、明、清各朝的苏、黄、米、蔡等18位名家真迹长短石刻18块,楷、草、隶、篆诸体皆备,镌工技艺十分精湛。檀干园东边有一棵生长了400多年的古树,它就是电视剧《天仙配》中做媒人的老槐荫树。不远处的沙堤亭,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一座用青石打造的八角亭。由沙堤亭沿白色鹅卵石铺成的甬道再向前去便是同胞翰林石牌坊;经许氏宗祠与水口,最后到水街入口处高阳桥。现在高阳桥连同其上的廊房已改建为徽菜馆,入内休息片刻,也是别有情趣。沿街还筑有40余米的避雨长廊,廊下沿河设有“美人靠”,供来往的人休息聊天。有时间不妨在高阳桥上闲坐一会儿,听听人们的闲话家常,看看洗衣浣纱于檀干溪边的人们。遗憾的是水街两旁的古民居大部分已改建成新式楼房。

地址: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
到达方式:歙县汽车站有直达唐模的班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