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徽州古镇

 黑贝999zpcy0i3 2024-02-25 发布于北京

黟县

黟县最负盛名的便是宏村和西递了,其实在黟县境内,还星罗棋布着许多各具特色的古村落,这些村落或宁静致远或游人喧嚣,旅行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安排行程。黟县境内景点繁多,但黟县县城却略显乏味,对旅行者来说,黟县县城是前往其他古村落的交通枢纽,但等车间隙,不妨逛逛车站旁特色的小店。

n黟县古城

黟县古城,今黟县县城,设碧阳镇。背倚东岳山,滨临漳河水,四周群山环抱,清溪回流,风光毓秀。该城旧称“县街”,古建筑闻名遐迩。黄山旧名黟山,县因山而名。黟县古城旧称“县街”,古建筑闻名遐迩。宋筑城时,设有六座城门,明成化年间改建四门,嘉靖年间增至五门,直至民国,复为六门。城垣周长3600米,城高6.6米,厚4米。建国后,由于县城扩建,城墙逐渐拆除。县城尚保护有始建于南宋的通济桥,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程氏宅,以及建于清嘉庆年间的碧阳书院和清代民居等。清代著名学者俞正燮的故居座落在城中北街。县衙正堂亦保护完好。古街道有直街、东街、西街、南街、北街、郭门街、麻田街。直街为主街道,与北街相接呈“丁”形,是古今商业闹市。东街、西街、南街、郭门街、麻田街为住宅区,其间设有店铺和栈房。店房均是典型徽派传统建筑,铺面敞开,额顶悬挂招牌,排门旁开有5寸见方的洞口,作为夜间小市之窗。

n宏村

宏村与西递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乘着摇晃的长途汽车抵达目的地,亲眼看到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称的宏村后,才知道这样的名称的确不是虚传。它恬静而美丽,在偏僻的深山一角散发出迷人的风采。沿着南湖南岸溜达,眼睛能看到的地方都是一幅幅山水画,这里也是宏村出镜率最高的地方之一。湖成弓形,湖堤古树参天,树干上青藤盘绕,很多鸟儿在此鸣唱。湖面上绿荷摇曳,鸭群、白鹅嬉水游戏。整个湖面如同一面镜子,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树荫羞花,明暗协调,动静相宜。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村内建筑布局似“牛”形,是古人依据仿生学原理建造的一处奇迹。宏村村头有红杨、银杏树各一棵,均为有400多年树龄的古树,算作牛角。这样便形成了“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的牛形村落。“牛胃”四周地势开阔,光线充足,是汪氏大族富户的聚居地。明万历年间,汪氏宗族再次在风水先生指点下将村南百亩良田开掘成南湖,作为另一个“牛胃”。与南湖不同,月沼是当地老人聊天、妇女洗衣服的生活空间,晚饭后当地人依旧聚到这里。在月沼北畔有乐叙堂,宏村当地人大都姓汪,而这里就是汪氏总祠,此建筑与月沼组成宏村八景之一的“月沼风荷”。走进村子里会看到志道堂、文昌阁、会文阁、启蒙阁、望湖楼、祗园等,结构严谨,建筑上的木雕非常生动。深入村子会发现,古巷悠悠,处处是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处处是白墙黑瓦的徽式老建筑。过敬修堂就是承志堂,这里被誉为“民间故宫”,是宏村最大的一座民房,为清末大盐商汪定贵的住宅。过外院、内院,进入前厅,这里是该建筑的精华所在,在正对中门的前厅横梁上雕有一幅“唐肃宗宴官”,在中门上方阁楼护板上雕有“三国演义戏文”,在中门上部雕有“百子闹元宵”,前厅上方的拱棚上有“倒立双狮戏球”式木雕棚托,这些木雕人物之众、层次之多、手法之细腻,堪称木雕中的精品之作。走到后堂,这里是长辈的居所,因此每根柱子的基石上都刻有一个“寿”字。此外,这座建筑内除了大户人家都有的东厢、西厢、书房、鱼塘厅等处所外,还有搓麻将的排山阁等。在承志堂的西边还有德义堂、桃源堂、树人堂等建筑,可以仔细观赏。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黟县
到达方式:黟县汽车站去宏村,15-20分钟发车一次,循环发车,车程20分钟,票价2元,最晚一班大约到17:30;也可在黄山市汽车客运总站乘坐旅1路公交车
门票:104元(学生票半价,购票起三日内凭票进出村庄)

注意事项

宏村旅游业已被旅游公司承包,如果你要在这里盘留数日,请保管好门票备查。

n木坑竹海

竹海位于塔川东南1.5公里处, 距宏村4公里。漫山的竹林,郁郁葱葱, 由于前往游玩的游客不多,非常安静。 称其木坑,是因为从前村子附近的山 上栽了各种树木;又称竹海,则是因 为所有树木曾在一场灾难性的山火中 被全部烧光,生活在木坑的祖先们认 为竹子不会发生火灾,遂改种竹子。竹子繁殖能力极强,至今已形成漫山遍野、蔚为壮观的竹海,即使冬天也满山翠绿。电影《卧虎藏龙》中李慕 白与玉姣龙竹林斗剑的镜头就是在这 里拍摄的。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木坑
门票:30元
电话:0559-5546918

n西递

西递是一个已有近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旧名西川。现有明清祠堂3幢,民居300余幢,其中保存完好的有124幢,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整个村落平面呈船形,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占地16公顷。村前的胡文光牌坊是船的风帆,村西头的银杏树是船的桅杆,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是整个船身。村内有横路街、正街、后边溪街3条主街巷,90多条支巷纵横交错,60余口古井星罗棋布。村中古民居非常值得参观。清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另一古宅“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为临街亭阁式建筑,原为观景用,楼额上可见“桃花源里人家”六字。

地址:黄山市黟县城东8公里处
到达方式:黟县汽车站换乘汽车到西递的汽车,每20分钟一班车,车票2元
门票:104元(学生票半价,购票起三日内凭票进出村庄)
电话:0559-5154030

n归园

归园景区在黟县的西递和宏村之间。景区内有赛金花故居,还有赛金花故居资料陈列馆,以及一位富商赠予赛金花的一处徽州园林——归园。陈列馆内展示了从国内外收购的大量历史资料、赛金花不同时期的照片,以及刘半农、鲁迅、夏衍等名人对赛金花的评说,这些史料充分展示了赛金花扑朔迷离的一生。归园采用了徽州传统的造园手法,通过女儿墙、漏窗,将园外的田园风光装扮得淋漓尽致,让人充分感受到人工山水园与自然美景的完美结合。园内亭台楼榭、假山池桥、曲径漏窗、修竹古樟与傍水而建的直廊、曲廊、爬坡廊,共同勾勒出一幅醉人的江南山水画。园中一处叠石假山——耸逸峰,其峰、峦、洞、壑、涧、泉相映成趣,叠制技法巧妙,构造独具匠心。站在峰顶,归园全景一览无余。放眼望去,可见远处青山、近处田野、周边的古民居村落与整个景区融为一体,自然协调。

地址:黟县宏村东边井12号
到达方式:从县城到归园的班车最晚17:30
门票:50元
电话:0559-5541162

n卢村屏山

屏山被当地人称为“风水村”。徽州地区过去非常讲究风水,村落的选址、布局、朝向,原则上都要以山为屏,流水环绕;而村口和水口是各村风水命脉所在,其位置最为关键,水口处要建桥以锁住风水。村落的布局和街巷分布讲求和谐,要与周围的地貌山水相融合。而卢村屏山就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屏山的木雕楼非常有名,凡是见得到木头的地方全用雕刻做装饰,令人惊叹。院内厅堂分为前、后、侧厅,其中最精彩的雕刻集中在前厅,一共有20多扇雕刻精美的门板,分成眉、腰、裙三部分;眉板上还雕有别处少见的龙头花纹;腰板面积较小,雕刻内容主要是一些典故、故事、戏文和渔、耕、读、织等内容。裙板的雕刻是精华所在,手法有透雕、浮雕、浅浮雕、立体雕,构图巧妙,布局合理,极为精美。整座木雕楼在皖南地区民居建筑中可谓独树一帜。可惜现在只剩下几幅图案尚完整保存,如今已成为民间雕刻艺术的珍品。除木雕楼外,卢村古民居保存不多,但也值得转一下。尤其秋日里小村背靠青山,村口有座古桥,还有残存的“美人靠”,溪水自桥下流过,四周红叶浸染,绝对是一幅悠然世外的民间山水画。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黟县
到达方式:在宏村北面约一公里处,不用坐车,沿着大路走一会儿就到。
开放时间:淡季7:30-17:30,旺季6:30-18:00
门票:50元

卢村元宵灯会

卢村每年元宵节都举办灯会,灯的种类主要有龙灯、狮子灯、凤灯。龙灯最长时一条龙有三十四节,一般要出九条龙灯,以形成“九龙出海”之势。

n塔川

塔川村又名塔上,距离宏村仅2公里,是黟县众多美丽富饶的自然村落中一个独具魅力的山间村落。它背倚黄山的西南余脉黄堆山,遥对水波荡漾的十里奇墅湖。飞檐翘角的二三十幢古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像一座巨塔,这是村名中“塔”的来历。高庵与低庵两峰之间,一条清澈的溪流潺潺而下,穿村中而过,直奔秀美的奇墅湖而去,此为村名中“川”之来历。在村口可以看到数棵巨大的古树,分别为樟、榧、枫等树,这就是塔川第一景“五树参天”。进入古木林,绿荫蔽日,青草遍地,在此可感受到塔川村的古朴和谐。穿过这片空气清新的古木林,沿溪顺石阶拾级而上,就进入了塔川村。漫步村中,既可领略山间村民古朴的生活,又可观赏“溪绕前屋”、“竹山莺啼”、“塔川洞天”等绝妙景观。塔川是摄影师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塔川村整个都在山谷间,住宅依山势与坡度建造,呈现出高低错落的美感,颇像古代传说中隐士所居之处。去塔川最好在秋季,因为古人在塔川附近种了大片的乌桕树,一到深秋季节,漫山遍野的乌桕叶色彩斑斓、灿如朝霞,给掩映在树丛中的小山村平添了无数妩媚。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黟县际联镇塔川村
到达方式:从宏村沿宏泗公路步行大约半小时便可到达
门票:30元
电话:0559-5541727

n南屏村

南屏村因西南背靠南屏山而得名,村中主要有叶、程、李三大宗族,由于当年三姓皆努力进取,以求光宗耀祖,故至今保存着相当规模的宗祠、支祠和家祠。叶氏宗祠“叙秩堂”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占地近2000平方米,是张艺谋拍摄《菊豆》的重要场地,老杨家染坊的牌匾至今高挂祠堂上方。祠堂共由80根粗大圆柱支撑,分上、中、下三进大厅。大厅为享堂,中厅为祀堂,下厅是吹鼓奏乐之地,也可搭台演戏。建于明弘治年间的叶奎光堂是当年叶姓祭祀的会堂,李氏支祠则是祭祀晚清徽商李宗眉的。除祠堂外,位于村庄上首的“半春园”又名“梅园”,建于清光绪年间,是村中富商叶自璋为子女读书建造的私塾,园内有三大间书屋及半月形庭院。因清代著名散文家、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的《西园记》而遐迩闻名的“西园”,原来坐落在叶氏宗祠前,可惜现已毁坏,只留下石雕“西园”两字大门额及西园溪、西园桥、古樟等遗迹。

地址:黄山市黟县县城西南4公里处
到达方式:黟县汽车站有直接到南屏村的中巴
门票:43元

n关麓

关麓村地处武亭山麓、西武岭山脚,因西武岭有“西武雄关”之称,而该村地处雄关东麓而得名。关麓别名“官路”,是黟县地区经祁门到安庆的必经道路。村中有建于清代中期的8幢古民居,是一家汪姓徽商的8个兄弟居住的地方。8家相对独立,每个单元各成一体,各有天井、厅堂、花园、小院,同时又互相连通,形成一个整体。在这8座建筑的老屋中都有精致的木雕和典型的徽州摆设,虽然木雕上的图案有些已破损,但余韵尤存。8家古民居以清代画家汪曙的故居“武亭山居”为首,由北向西依次是“涵远楼”、“吾爱吾庐”书斋、“春满庭”、“双桂书室”、“问渠书室”、“安雅书屋”、“容膝易安”小书斋。因为过去都属于书斋,装饰大都富丽雅致。户户都用清一色的铁皮大门和莲花小门通开,相连过道处的门户都极为狭窄。关于这8家古民居的设计意图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因为徽商的勤俭持家,为了节省屋墙和地基,所以把8家住宅连成一体;有的认为当时族风、家规森严,将房屋连在一起是为了便于管教八房儿媳,这样老公婆足不出户就能顾望四方八家。如今这8家分别为不同人家居住,各家已独立门户,将原来的通道全都堵死了,但陈迹仍清晰可辨。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关麓村
到达方式:在黟县汽车站乘坐到达关麓景区的班车
门票:35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