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地方的「武德」和「人情」

 麦子熟了juypzh 2024-02-26 发布于四川

其实从去年开始,我就老往两个小县城跑,一个是我出生的地方,一个是我嫁过去的地方。从整体地理位置来说,一个在川东,一个在川南。

从成都出发,去这两座小县城的距离和时间都差不多,由于自己本身是自由职业,所以经常是说回家就回家。

回家的次数多了,就容易去反刍城市之间的共性与差异,今天主要想分享的也是自己切身体会到的一些「地方特色」。

年前照例回了一趟川南老家,每次回家,肯定得带上我的东道主,加之他们这座酒文化极其浓厚的城市,就算你悄咪咪回家了,也会被三朋四友、左邻右舍给串了消息。

于是很多时候,还没到家,就有电话来说今晚怎么安排了,你以为这是什么大人物才该有的待遇,那就真的误解了这小县城。

可以这么说,表弟一个月3000 的工资,每个月基本在这样的「安排」下,至少得花上6000,这一点都没夸张,别问这差价是怎么补上去的,没点「依靠」怎么会回老家,去接受这样的收入与支出呢。

通常最「流水化」的「安排」就是:喝二两、龙门阵、KTV、烧烤、龙门阵……当然,醉麻将也是常有的娱乐项目。

对于一个没有半分酒量的人来说,这种局我去就只剩下尬聊,我家东道主在场的话,不仅能缓解我的尬,还能顺带帮我挡挡酒。

对于一个喜静的人来说,其实很多时候都排斥这种「匪里匪气」的场合,总觉得要得多无聊才会总是喝酒聊天,但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小地方的美食确实是绝的,尤其是整个川南地区,整体对吃都还是比较刁的,这也与他们本身生活在美食城有关。

这也是我常回家的动力之一,毕竟就算是家里长辈随便露的一手,也不比成都馆子里的差,我这30年来一直处于两位数的体重,就在和我家东道主结婚不到一年就破防了。

很多时候,压力一大,就想往小城老家跑,或许是因为美食可以解压,也或许是因为老家这种不太有压力的生活气息,甚至有时都动摇过,干脆回到老家来发展。

但这种想法很快就打消了,说两件我见识的事儿。

年前,小地方的人基本早早就回来了,家家户户门口基本也都停起了私家车,我们这一茬又临着主干道,所以很多都把车停在自家院子里。

这天早上,起早刚好遇见邻居家的车倒出去,本来速度也挺慢的,应该也就是避免主干道的来车,但巧的是,一个不留神,主干道飞驰而来的环卫车与这车相撞了。

算不上老司机,但也常开车的我一看,心想,完了,这私家车全责啊。在确认双方人员都无大碍的同时,环卫车与私家车的驾驶员也都相互碰了面。

在成都这种情况见多了,以为不就是双方下车拍个照,看私了还是交警。这小地方就是不一样,双方把刚的事故撩一边,先来了个热情的问候,从近况到孩子的发展,如果不是因为亲眼看着这发生的一幕,旁观者是很难把这追尾和这俩人联系到一起。

一般这种没有速战速决的追尾现场,通常情况都默认在等待交警的到来。几支烟过去,环卫车还拉着私家车的驾驶员热情告别,顺便还约了下一场酒局。

后来我才从家人口中得知,私家车驾驶员曾为那位环卫人的子女解决过读书的问题,这也算是撞到了熟人,即使明知是私家车全责,也不会闹到交警处。

并且从家人口中也听得出,小城市基本都不靠什么交警,通常都是靠一通电话,倒不是说谁有那么大的官威,而是习惯性打电话,看看熟人能不能解决类似的纠纷,通常联系的就是自己那个人脉广的朋友,于是左右一合计,最后大家都是某某的朋友,这事儿也就好办了。

小城市的人,比起FZ意识,更愿意依靠「武德」和「人情」来解决纠纷。

说个自己家遇到的事儿。

我们家父母是常年在外地务工的,也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老家,尤其我们这年轻的一辈。我们老家这种小地方,本来就不大,交通要道也不宽,一到过年,整条街道的交通就特容易瘫痪。

加上外地车的聚集,从街头到街尾这不到3公里的路程,可以堵上半小时以上,很多都是把车临停在路边,然后去买走人户的年货去了。

弟弟的车就是这临停的一员,当交警过来,看到外省的牌照,话也不多说,直接让我弟把车钥匙交上去,那架势好像是要把车都给扣了。

先不说这种执法合不合理法,毕竟还是那句话,小地方有小地方的维护方式。当我弟把这事儿给我爸说了以后,我以为最多是喊了个哭闹的救兵来。

结果见我爸给那交警上了一支烟,当然人家此时也还敌对着,并没有接下老爸手里的烟,于是老爸开始慢慢聊起了他们值班的事儿,大意是体谅他们维护交通的不容易,小孩子们临停也不是多大的事儿,表态说以后不添麻烦了。

但这交警还是没有要还钥匙的意思,还不断指责这种乱停乱放的行为,这一点我们也都承认,所以才一边接受着批评教育,一边做着承诺。

也不知老爸一直在给什么亲戚打电话,还一直在复述现下发生的情况,说完也就不再做任何挣扎了,似乎在等待着下一步的结果。

当然,结果就是20分钟左右,交警归还了我们的车钥匙,还客客气气说下次有啥事儿直说就行。

回到家我才追问父亲怎么回事儿,他才得意地说自己几大姑的哪个侄子,在我们这个小地方主管着啥。

我对父亲说,你这个工地搬砖人,还怪懂这老家的门门道道呢。老父亲发出了同样的感悟,在老家,人情和武德才是大家遵守的潜规则,主打一个「办事高效」。

连我父亲这样底层的社会一角,也能左右腾挪点人情出来,最后靠着东拼西凑出来的「情面」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更何况是那些有着绝对优势的人呢。

父亲一直选择外出务工,而不是留在本地,我想这也是我却步的原因。

至少在大城市,我们这些平平无奇的普通人,相对更容易被公平对待。说这个话题,不是去评论大城市和小地方的优劣,而是想说如果哪天我们真的在大城市混不下去了,小地方我们也未必能混下去。

总之,现在大环境都很卷,在哪儿混都需要各有各的道行。

喜欢就点个【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