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颐神养寿

 礼博士委员会 2024-02-26 发布于北京

按:《诗说中国》是首部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是为了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风貌,融文史哲于一体,显精气神于一言,唯愿广大青少年通过诵读后烙印于心,得圣贤精神滋养、贯通中华文脉、鼓舞华夏儿女大步前行,慎终追远以继往开来,与古今贤哲一道,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此诗由国画家陈超群绘制《彭祖颐神养寿》诗意图,本文选自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义三百图》,由著名文化学者张红星教授注解。全书365篇内容将陆续发布,每幅图之命名均为相关成语。

癸未咏彭祖七律

黄帝传承有几多?山医命卜尽包罗。

先王得道乘龙去,后裔修真驾鹤歌。

长乐无央缘素朴,延年益寿在冲和。

齿增八百仍为限,不朽精神永不磨。

黄德劲先生诗评:

彬宇先生又诗话了一个亦人亦神的人物。中国古往今来都不乏这样的圣者传奇,而时代愈久远,形象愈高大,传说愈丰饶。何也?固然因时光可以消弭有形,使一切变得难以确证,任由想象飞翔。但根本还在于不朽的精神力量,深邃的智慧滋养,历千秋百代依然辉耀人心,造福世界,而被经久传颂也。

彭祖便是这样的人物。彭祖,姓彭名铿,又名籛铿,是中国古代最具盛名的长寿之星,活了八百多岁,古代养生学鼻祖。谨以“黄帝之胄”“长寿在朴”“不朽彭祖”简析彬宇先生咏彭祖七律。

“黄帝之胄”

“黄帝传承有几多?山医命卜尽包罗。先王得道乘龙去,后裔修真驾鹤歌。”首联与颔联,彬宇先生道出了彭祖的“血脉传承”。一则生理基因之血脉,一则文化道德之血脉。

黄帝,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本姓公孙,后改姬姓,名轩辕。 彬宇先生曾有《壬辰岁咏黄帝》:

海内千秋未见君,但闻故事说纷纭。

中华统绪原尊大,异代传承更出群。

悲悯苍生威德至,提携天地太初文。

微言远播惊雷起,下济光明绝世勋。

诗文对黄帝的伟大贡献给予了极高评价。张红星教授的赏析写道,传说中的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人,是奠定中国文明的第一座基石。在他以前,人类虽已脱离蒙昧,对事物已有很多发明;但是有了他,才有一个时期的激剧发展。黄帝悲天悯人,不仅教民礼乐、耕种,还将向广成子求教的内容记录下来传给人民,教会大家懂得卫生、养生、摄生的道理,还创造了最为古老的文字(太初文)。

黄帝的思想和学问传承下来,不论是哪个时代的人,学习了黄帝之道,都能有益于当时,历史上许多杰出的人物都是黄帝之道的传承人。传说后来他在首山采铜,荆山铸鼎,鼎成后引得一条神龙前来接驾,文武百官紧抓不舍,“攀龙附凤”而去——“先王得道乘龙去” 。

《黄帝内经》言: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得道乘龙”去的黄帝,首创“大一统”观念并最早实践,在族统、神统、政统、物统、道统等诸人文方面,成唯一提纲挈领、发凡起例、开物成务、率先垂范、作始成统之伟大人物形象(《黄帝形象对中国“大一统”历史的贡献》·杜贵晨)。

孙中山先生在《祭黄帝陵文》中高度赞扬和概括了黄帝的开创精神: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毛主席也在《祭黄帝陵》中写道: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圣睿的黄帝,开启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之先河。司马迁用十二个字赞扬黄帝的功德:

“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

黄帝不遗余力地造福于人民,当时和后世的人们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许许多多的新发明、新创造归功于黄帝。

他留给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学问有多少呢? “山医命卜尽包罗”!黄帝播五谷,植草木,务农桑,制衣冠,造舟楫,改进弓箭,发展医药,开创物质文明;别尊卑,定礼乐,创官制、财产、嫁娶和丧葬等制度,在社会进步方面有开创之功。而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卓越贡献则有:发明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等。

彭祖便是黄帝的直系后代。虽然历史已经极其遥远,但史籍对彭祖世系的记载十分清楚。《史记·楚世家》《五帝本纪》《三代世表》《大戴礼记·帝系》及《五帝德》《世本》等皆有记述

《史记·楚世家》: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根据史载,彭祖世系表如下:

黄帝(轩辕)——青仆(昌意)——高阳(颛顼)——老童(卷章)——吴回——陆终——籛铿(彭祖)

对于彭祖的身世起源,《彭祖文化探源》(彭铁元主编)一书有一章十分有意思的记载:

《我做毛泽东卫士十三年》这本书,是毛泽东卫士李家骥回忆、作家杨庆旺整理而写作的。按中央办公厅的规定,对毛主席到各地的重要指示和讲话,随行人员必须准确记录在案。其时,毛泽东到徐州视察,他对当地领导人的指示和讲话,包括《论彭祖》这样重要的精辟论述,李家骥作为毛泽东卫士所做的记录,是无可置疑的。

一九五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夜,毛泽东乘专列来到徐州。第二天上午,罗瑞卿通知徐州领导干部到专列上来见见面。10月29日上午10点,毛主席在专列上用过早饭后,让罗瑞卿部长通知徐州市领导来专列见见面。因为徐州的领导知道毛主席到来,已等待接见。主席与市委书记华诚一、市长张光中等领导握手后就座……

“我们徐州,可是很有看头、很有听头的。”一位市领导介绍起徐州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4000年以前,大禹把全国九片陆地命名为九州,你们徐州即为一州。”毛主席赞扬道。

“另外,我们徐州应是养生学的发祥地。尧时有位叫篯铿的,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养生学家。尧封他到大彭,也就是徐州市区周围这块地方,建立了大彭国。这位篯铿就是彭祖,是这块土地的开山人物。”

讲古代的历史、传说故事,大概谁也说不过毛主席。一提到这位历史传说人物,毛主席就风趣地讲了起来:“你们徐州的这位篯铿可不是简单的人物。据说他是黄帝的后裔,颛顼的玄孙,祝融吴回的孙子,陆终氏的第三子。他的母亲女聩氏是鬼方人。这鬼方是华夏民族西部、北部的强梁外族,也是犬戎、猃狁、匈奴的前身。陆终氏和女聩氏的结合,也许是民族和解的结果。传说这位女聩氏分娩时难产,打开两肋,生下六子。大概因为剖腹产留的创伤太重,不久这位母亲就去世了。后来发生了犬戎之乱,篯铿流离西域,受尽磨难,并学会养生之道。据说他在尧帝生命垂危之际,曾进献雉羹,也就是野鸡汤,治好了尧的病,因此给尧留下很好的印象。

“彭祖为开发这块土地付出了极大的辛苦。他带头挖井,发明了烹调术,建筑城墙。传说他活了80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长寿之人,还留下了养生著作《彭祖经》。他建的大彭国,在夏商时期比较强大,后被殷商武丁灭掉,前后存在八百年。大彭国灭亡后,彭城后来曾属宋、齐、楚,其都史称彭城。”

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孔夫子就非常推崇他。庄子、荀子、吕不韦等都曾论述过他。《史记》中对他有记载,屈原诗歌中也提到过他。大概因为他名气太大了,到了西汉。刘向在《列仙传》中竟把彭祖列入仙界。”

毛泽东《论彭祖》的这篇精辟论述,是一代伟人对彭祖的全面肯定和高度评价,开创了现代研究彭祖和彭祖文化的先河。

以上内容,无论确否,都十分符合毛主席对历史人物及地方史志极其熟稔的风格特点,也足以证明彭祖文化的代表性,以及彭祖形象的深入人心。钱文忠教授在《彭祖文化研究综述》一文中总结道:

彭祖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养生学家,也是第一位长寿之人,又是道家先驱,因此受到世人敬仰。

彭祖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支,影响深远。其中的精髓,也最为后人追捧的,是彭祖的长寿养生文化,概括来说即三大养生术:膳食养生术、导引术和房中术。“膳食养生术”是将饮食养生和健康长寿有机结合的一种饮食方法;“导引术”是中华武术、气功之源头,是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形式;“房中术”是中国古人研究性科学的学问。对彭祖文化的研究古已有之,自先秦起关于彭祖及其思想的记载就有很多。

从历史来看,孔子对彭祖推崇备至;庄子、荀子、吕不韦等先秦思想家都有关于彭祖的言论;《史记》有文,道家有奉,西汉刘向《列仙传》则直接把彭祖列入仙界,成为神话人物。

总而言之,作为人文初祖黄帝的后裔,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人物之一,彭祖其人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且以长寿养生等“神迹”,成为世人眼中的高人、真人、神仙,值得后人不断研究、探讨、学习。

“长寿在朴”

“长乐无央缘素朴,延年益寿在冲和。”彬宇先生此一联,道出了人生至乐与延年益寿的真谛,那就是“素朴”与“冲和”。

老子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又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欲得长远之快乐,长久之生命,除了涤尽繁华,淡泊平和,别无他途。这是一种摆脱了欲望束缚,回归内心安然的状态。一切外在的纷纷扰扰,安乐忧患,富贵贫贱,既不患得,亦不患失。庄子言,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与天地共休戚,而无嗔无喜。彭祖的学问与修养,正凝于此。

《神仙传》记述“彭祖少好恬静,不趋世务,不营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治身为事。”《道藏》记有彭祖关于养性说,彭祖认为柔弱忧畏者神强,鼓怒骋志者气强。“神强者长生,气强者易灭。”意思说,人之思虑言行,衣食起居,皆须有所节制,不可过极,极则伤生。是故养生之法,不远唾,不骤行,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疲,卧不及极,寒而后衣,热而后解,不甚饥,不过食,不甚劳,不过逸,冬不极温,夏不极凉……一切皆得中不偏,则可保五脏魂魄不受损伤。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彭祖对仙人并不感兴趣,指出“然有此等,虽有不亡之寿,皆去人情,离苦乐,有若雀之化蛤,雉之为蜃,失其本真,更守异器,今之愚心未之愿也”。人对于生死确实不应太拘泥,虽欲求长寿,但只要有真实的人生历程,寿之长短尽可委之天命,不必多虑。

专家总结彭祖长寿文化的精髓,是四大术,八字阙。

彭祖在研究养生和长寿中做出了两大贡献:一是身体力行的寿星。在距今3300年前的上古时代就实现了长寿的愿望,对个体经验进行整理并传播,使人类追求健康长寿变为现实;二是创立了长寿文化的养生学。彭祖长寿文化全面系统,自成体系,并把它上升到生命哲学的高度来认识,比历史上的其他长寿养生之道更贴近现实,对现代人的长寿养生更具指导意义。

彭祖养生长寿思想,从创立之初就是一个较为完备的体系,并不断丰富和完整,是中国的一个博大的长寿文化体系,不仅具有很高的思想性、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它的精髓在于四大养生术:导引行气术、调摄疗养术、膳食养生术和房中养生术。同时,彭祖还总结了长寿八字要诀:适身、通神、一志、导心。

这四大术、八字阙可以说是囊括了人体生存健康的全部领域。其中导引行气术最为根本,就是使人体阴阳之气与天地阴阳之气和谐一致,使人体场和宇宙场协调同步,抓住了人体和谐的核心——天地合一。导引行气术与其他三大术围绕人体协调和谐这个核心,互联互补,吐故纳新,共成一体,使之成为健康长寿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彭祖长寿文化不仅强调从生理方面进行调节、保养,而且强调从心理方面加强自我修养、调理,体现了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一种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在当今注重养生的“长寿时代”,彭祖的生命哲学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导引行气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少在历史上有影响的中国古代文人,对此都曾有过论述。导引者,“引体令柔,导气令和”。这是中国独有的动中有静的形体修炼方法。而行气的核心,在于使人体自然之气与天地自然之气同一,以达到人体健康之目的。彭祖导引术是上古导引术之一种,影响较大,春秋战国时期成为流行的保健和养生方法。彭祖导引术分坐引、卧引两种。《道藏》尽字三号《彭祖导引图》已有详细方法。后人在彭祖导引术的基础上,发展出八段锦等保健功,对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发挥了很大作用。

调摄疗养,一是重在形体适四时以应之,二是重在心境与情绪的保养。这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尤其重要。

膳食之义,本在于吃。而彭祖将膳食上升为“术”,也就是养生之术,则正是东方中国有别于西方的最大不同。膳食养生术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谨和五味”“食欲有节”;二是建立在中国“药食同源”基础上的食物保健原则。

彭祖的房中养生,尤具特色和令世人惊奇。从历史文献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资料可以看出,早在几千年前,彭祖在男女性卫生和性保健方面,就做出了令后人惊异的探索和总结。虽然其中也有些不太合理之处,但总体来看,却是很具理性的。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彭祖就房事养生问题与王乔的对话,都足以证明彭祖在这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

彭祖养生长寿法从创立之初就较为完整。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先驱者。彭祖的整个养生之道,经后人的扬弃、检验和发扬,影响后世几千年,乃至于今。其影响的范围,不仅及至华夏,还包括整个东方国家,乃至全世界。

比如:阴阳运气,令人长寿。

欲登天上补仙官者,当服元君太一金丹,此道至大。其次,当爱精养神,服食草药,可以长生。其次,阴阳运气,导养屈伸,使百节气行,关机无滞,此可以无使病所侵。思神念真,坐忘炼液,皆可以令人长寿,若泝流补脑之要。此甚难行,有怀棘履刃之危,又非王之所为也。吾所闻道浅薄,道止于此,不足宣传。

此即言寡欲少思,不慕荣利,远害全身;调合四时,修身养性,慎于起居;服食药物,作为滋补;服气炼形,屈伸导引;慎于房事,接阴采补。他曾总结说:“但知房中之道,闭气之术,节思虑,适饮食,则得道矣。”

比如:养寿之道,但莫伤之。

人生于世,但养之得宜,可至百余岁。不及此者,皆伤之也。又曰:“人之受气,虽不知方术,但养之得宜,当至百二十岁,不及此者,皆伤之也。小复晓道,可得二百四十岁;能力之,可至四百八十岁。尽其理者,可以不死,但不成仙人耳。”

按照彭祖的说法,人活个百八十岁,完全正常。如果活不到,那就一定有所“伤”。怎么算“伤”呢?彭祖提出:

“大醉、大喜、大怒、大温、大寒、大劳、大极,皆伤也;至乐、至忧、至绕、至躁、至奢、至淫,皆伤也;甚饥、甚渴、甚思、甚虑,皆伤也;久坐、久立、久卧、久行,皆伤也。寒温得节,饥饱适宜,无思无为惟清惟静,此可与言修身耳。已得其寿,复养之得宜,则宜长寿。”

养寿勿伤的基本要求,即有所节制,合于度量。彭祖说:

“冬温夏凉,不失四时之和者,所以适身也;美色曼态,不至思欲之感者,所以通神也;车服威仪,知足不求者,所以一其志也;八音五色,不至耽溺者,所以导心也。凡此之物,本以养人,人之不能斟酌得中,反以为患。”

可见其中关键,就是“得中”,节欲制心。彭祖要求人们尽量无欲无求:

“道不在烦,但能不思衣食,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曲直,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形勿极,而兼之以导引行气不已,亦可得长年,千岁不死。凡人不可无思,当以渐遣除之。”

人是很难消除思虑的,那就慢慢来,“渐遣除之”。

如:调气导引,可得长年。

爱精养体,服气炼形,万神自守,其不然者,则荣卫枯瘁,万神自逝,非思念所留者也。

彭祖十分重视修炼气功,认为这是长生的主要途径:

“人身虚无,但有游气,气息得理,即百病不生;若消息失宜,即诸病竟起。善摄养者,须知调气方焉调气方,疗万病大患,百日生眉须,自余者不足言也。”《庄子·刻意篇》介绍说,彭祖得以长生,主要靠行气导引:“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彭祖还介绍了具体的调气法:

“和神导气之道,当得密室,闭户,安床,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卧,瞑目,闭气于胸膈中,以鸿毛著鼻上而不动,经三百息,耳无所闻,心无所思,如此则寒暑不能侵,蜂虿不能毒,寿三百六十岁,此邻于真人也。”

彭祖还有一种按摩养生法:

“清旦初,以左右手摩交耳,从头上挽两耳,又引发,则面气流通。如此者,令人头不白,耳不聋。又摩掌令热,以摩面,从上向下二七过,去疳气,令人面有光,又令人胜风寒时气,寒热头痛,百疾皆除。”

如:慎于房事,不失其和。

欲求长生寿者,服诸神药者,须先断房室,亦斋沐浴熏香,不得至丧孝家及产乳处,慎之慎之!古之学道者所以山居者,良以此也。

彭祖在房中术方面是先驱人物。他认为要长生不老,必须断绝房事。但彭祖本人并未妄求长生,仍行房事,自述生平云:“仆遗腹而生,三岁父母,遇犬戎之乱,流离西域,百有余年,加以少估,丧四十九妻,失五十四子,数遣忧患,和气折伤……”可见他从未禁绝男女交接。

对于男女交接,彭祖是肯定的,曾说:“不知交接之道,虽服药无益也。采女,能补阴阳者也。”他认为,人的各种嗜欲,包括食欲都应当节制,不能独怪色欲夭寿,其云:“阴阳不交,伤人。人所伤者甚众,而独毒房室不亦惑哉!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也。所以道养神气,使人不失其和天地得交接之道,故无终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残折不期。能避众伤之事,得阴阳之术,则不死之道也。”

但是彭祖特别提出:

“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色使目盲,声使耳聋,味使口爽。苟能节宜其宜适、抑扬其通塞者,可以增寿。”

说到底仍然是两个字:“有度”。

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批帛书和部分竹简、木笺,其中有15部医书,其中属于房中术的有5种。内有专家命名的《彭祖之养阴治气之道》。由此文献可知,彭祖主张节制房事固精不泄,虽前者有理,后者可议,但确实道出传统房事养生的基本观点,为后世所尊奉。

“长乐无央缘素朴,延年益寿在冲和。”天地的大道,便在于“素朴冲和”,而不在于秾华过度,交战征伐。彭祖的养生之术,不论导引行气,调摄疗养,膳食房中等等,皆以此为本。

“不朽彭祖”

“齿增八百仍为限,不朽精神永不磨。”八百岁就是多了吗?多么长寿算长寿呢?彬宇先生之尾联,寓意深刻:真正的长寿,不是八百岁,千岁万岁,而是“不朽的精神”,是“死而不亡者寿”。彭祖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们一直追随奉行的不朽精神:爱生,养生,素朴,冲和,道乘龙,修真驾鹤。

正因有此“不朽之精神”,千百年来,有关彭祖的传奇传说、研究探索,历代不绝。尤其彭氏、钱氏作为彭祖后裔,做了大量搜集整理工作。《彭祖传奇》(朱浩熙著)的记录全面、可读,谨择数篇如下:

彭祖与武夷山的传说——《五姨婆》

大约四千六百多年前,八百多岁的彭祖一个人来到八闽大地,隐居于明山秀水之间,住在荆南山幔亭峰下一个石洞里。

彭祖虽然年纪很大,但由于一心求道,酷爱养生,注意阴阳平衡,所以,看上去并无龙钟老态,而还是一副壮年人的模样。他常说,天地阴阳结合,才能生育万物。人也是一样,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男女搭配,才能天长地久。所以,来到此地不久,他就经人撮合,娶了大山的姑娘五姨为妻。

五姨并不是她的真名。她生在一个巫医世家,祖辈、父辈都在山里行医,为山民治病。她长大后便继承祖业。当地山民因她是位姑娘,巫医长、巫医短地喊来喊去,就喊成五姨了。嫁给彭祖之后,五姨一边行医,一边跟随丈夫修炼养生。

住在大山之中,彭祖、五姨夫妻二人饥食灵芝,渴饮瀑泉,在云雾山中,垦植山田,栽培茶树,日子过得既充实,又优雅。五姨谙熟医道,十分疼爱丈夫。彭祖老而弥壮,人活得也越来越显得年轻。

荆南山山川壮美,风卷云飞,生机盎然,钟灵毓秀。五姨和彭祖结婚不久,就怀孕了,次年春天,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孩子一生下来,既不哭,也不叫,一个个却咧着小嘴眯眯笑。一阵山风吹来,两个儿子能开口说话了,这个喊爹,那个叫娘,喊得彭祖和五姨心里像喝了蜜糖似的,甜着呢!一阵春雨洒来,两个孩子就能互相搀扶,颤巍巍地站立起来了!彭祖从自己栽培的茶树上采下三片嫩叶,沏碗香茶,给儿子一口一口喝下。两个孩子一抬腿,就能下地走路了,神奇啊!

彭祖深爱五姨,也疼爱两个孩子,在给两个儿子起名时,就以彭为姓,把妻子的名字五姨二字拆开,用其谐音,一个叫彭武,一个叫彭夷。

彭武、彭夷聪明伶俐,热爱劳动,从小跟着父母开山种田,培植茶苗,栽植竹木果树。长大以后,小哥儿俩继承父业,在彭祖的指导下,开山劈石,拓溪导洪,重新安排山河,一年又一年奋斗不息。终于,他们用智慧、勤劳和汗水,浇灌出一条青凌凌的九曲溪。

接着,弟兄二人又带领山民,广植茶树,垒砌梯田,不分昼夜,出力流汗。又过了很多年,昔日的荒山野岭,面貌发生巨变,茶园叠翠,梯田堆金,山民们过上了鸡犬相闻、幸福安宁的好日子。

大山里,家家种茶,彭家茶尤其香淳味美,提神怡人,享誉八闽州县。百姓十分感戴彭祖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儿子,便以彭祖、五姨和彭武、彭夷的名字命名荆南山。从此,荆南山不称荆南山,就叫武夷山了。

彭祖全家感激百姓对他们的一片盛情,在武夷山扎下根来,毕生精力都贡献给武夷山。他们的子孙也在武夷山繁衍生息,从此,福建才有了一代又一代彭姓子孙。

水有灵气,清泉长流,山有灵气,葱翠摩天。彭祖父子在武夷山当年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年年开花结果,使大山变得越来越漂亮,越秀丽了。武夷山跻身中华名山之列,享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成了天下游览胜地。武夷山和它的名字一样,威武挺拔,高耸入云,又平和近人,招揽人气。在山民印象中,武夷山就像个小伙子,一年一年也在长哩,而且越长越高,越长越壮,越长越帅气,主峰黄岗山年年上长,长啊,长啊,长到足有三四百丈高,成了雄视八闽的“第一高山”。

武夷山风景优美,引来八位仙人。一天,钟离权、吕洞宾、曹国舅、张果老、何仙姑、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一起来到这里,都夸这里是人间仙境。

八仙走后,彭祖就不见了。有人说,八仙回到天界向玉皇大帝禀报,说彭祖全家治理大山有功。玉皇大帝十分高兴,提拔彭祖上天做了神仙啦!

现在,武夷山还保存很多彭祖和彭武、彭夷的遗迹。游山不忘开山虎,饮茶不忘种茶人。人们为了纪念彭祖父子,在武夷山塑了彭祖父子像,筑了彭祖衣冠冢和彭武、彭夷墓,墓前竖立铭刻彭祖父子功绩的石碑,年年感恩,香火祭祀。时过几千年,风雨剥蚀,石碑早已风化,但名字依稀可见。

彭祖父子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像武夷山一样巍然挺立,永远不倒。

彭祖八百多岁的传说——《天赐寿》

一日,玉皇大帝在天宫理事,突然闻到温馨浓郁的香味,缕缕飘来,沁入肺腑,令人陶醉,便抬头张望,却并未发现异常。他看了看身边的太上老君,问道:“这是什么香味,如此温馨诱人?”太上老君嗅了片刻,一甩拂尘,说道:“此味确实好闻,不同寻常,天界无有,似从人间飘来。待我打探一番,弄清情况,奏明圣上。”说罢,太上老君驾起祥云,出了天宫,下到人间,转了半个时辰,了解清楚,才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奏道:“人间有一位篯铿,是祝融氏之孙,擅长调和滋味。他因向唐尧进献雉羹,受封大彭氏国,称为彭祖。刚才天帝所闻香味,即是彭祖雉羹的香味。”

玉皇大帝一听,不禁流出口水,说道:“既然雉羹味道如此鲜美,何不请上天宫,让彭祖当面一试身手,让朕和各路神仙都来品尝一番,岂不是好?”

天厨闻听,马不停蹄,驾起跟斗云,下到人间,盛情邀请彭祖去了。听说玉皇大帝相请,彭祖不敢怠慢,连忙备好野鸡、稷糁、野菜等雉羹原料,随天厨上天。

天厨把彭祖带到银河边上,让他把野鸡毛褪掉。彭祖说:“仙人有所不知,褪鸡毛须请准备一锅热水,方能褪净。”

天厨摇摇头,说:“天上银河水,一洗毛自褪。”

彭祖听了,半信半疑。哪知天上银河,原来是圣洁的神水,把野鸡没入水中洗一洗,用手轻轻一捋,野鸡毛就自然脱落了。彭祖非常惊喜,连呼“奇怪”,三下五除二,一转眼工夫,把野鸡毛褪得干干净净,天厨又把彭祖带进厨房,一边当下手,一边留心观察彭祖熬制雉羹的方法。这里,各种作料应有尽有,需要什么,顺手可取。彭祖先把光鸡大火煮熟,再打捞出锅,用手撕成鸡丝,然后配上作料,大火熬开,小火慢炖,经过一个时辰,熬出汁水,香味飘出,才盛满御碗,点上芝麻油,撒上芫荽嫩叶,捧给玉皇大帝。

哪知雉羹一出锅,浓郁的香味就飘满整个天宫。玉皇大帝一闻这香气扑鼻,浑身酥软,迫不及待地站起身来,满面春风地迎候。他刚嘬一口,抿嘴细品,丝丝下咽,就觉馨香温润,全身热络,浑体通泰,于是情不自禁地叫好。接着,他一边嘬饮,一边赞不绝口。一碗雉羹下肚,玉皇大帝精神一爽,红光满面,遂敕令各路神仙共享此羹。众神侍立一旁,早已垂涎三尺,捧碗在手,大口小口地喝了起来。大家把嘴一抹,无不夸赞雉羹味道的鲜美,便七嘴八舌地议论道:“如此美味佳肴,实在难得,人间芸芸众生尚可享受,天上仙界也应能经常品尝才是啊!”

玉皇大帝听了此言,频频点头,指令天厨将雉羹列入每日必备汤点,虚心拜彭祖为师,学习雉羹制作方法。各路神仙感谢彭祖熬制这么好喝的雉羹,互相挤齉鼻子挤眼睛,你戳戳我,我捣捣你,争相为彭祖请功,奏道:“人间帝王享用彭祖的雉羹,封他做了大彭国的国王。玉皇大帝和众位仙人也不能白白享受吧?也该有所表示。”

玉皇大帝一笑,说:“应该,应该,只是应该如何表示呢?请众仙出谋献策。”

太上老君说:“天增岁月人增寿。世间之人,都追求长寿。依下官意见,赐他一些寿命好了。”

玉皇大帝一听,言之有理,但又一琢磨,话好说,可是,该赐给彭祖多少寿命呢?总要有个凭据啊?

这奖励寿命,能有什么凭据?众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推说:“要说凭据,得问天宫厨师。”

天厨磨叽半天,蹭到玉皇大帝跟前,诚惶诚恐地奏道:“要说凭据,也是有的,光褪下的野鸡毛就有一大把。这可以作为凭据吗?”

众仙一听,哈哈大笑,说:“一大把鸡毛又是多少?总不能奖励一大把寿命吧?”

天厨辩解道:“一大把鸡毛也有数啊!一根一根地数就是了。”玉皇大帝马上会意,便吩咐彭祖说:“老人家,你快到银河边上,查一查褪掉的野鸡毛。有多少根鸡毛,就赐你多少年寿命好了!”

玉皇大帝此言一出,众仙一致赞成。

彭祖感激不尽,向玉皇大帝拜了又拜,又向众位仙人一再行礼,出了大殿,抬腿就往银河边上跑去。银河边上,不少鸡毛已被河水冲走。他把岸边的鸡毛收拢起来,一根一根地细数,不多不少,整整八百八十根。

彭祖捧着野鸡毛,向玉皇大帝禀报。玉皇大帝一言九鼎,就说:“天宫无戏言。既然有言在先,那就赐你寿命八百八十岁好了!”彭祖高兴极了,高兴过后,想想还有些后悔呢!他怪自己褪野鸡时粗心大意:“嗨,早知如此,褪野鸡毛时,把鸡毛都捋在岸上,那不知还要多活多少年呢!”

后来,彭祖果然活了八百八十岁。

彭祖与钱氏的传说——《钱镠王》

《百家姓》是中华民族姓氏通俗读物,第一句就是“赵钱孙李”。一般人奇怪:就全国而言,钱姓本是一个小姓,人口很少,为什么排在《百家姓》第二位呢?

这事儿与钱氏先人的贡献密切相关。

从源头上说,中华民族的姓,从字的构成就能看出,姓是从母系社会开始的,女人所生嘛!母亲姓什么,子女就姓什么。后来,一个家族大了,就分离出去。为区别同姓的支派,又有了氏。氏,也就是支脉的意思。

钱姓是怎么来的呢?追根溯源,钱姓来源于彭,是彭祖的后裔。彭祖原名为篯,他的一部分子孙就姓了篯。这个篯字,既难写,又难认,彭祖一部分后人为了省事,就把篯字去掉竹字头,姓了钱。说来也巧,周朝初年,彭祖的一个后代子孙彭孚,做了钱府上士,遂以官为姓,改名钱孚。其后世子孙就名正言顺地姓钱了。

钱姓是怎样成了《百家姓》第二姓的呢?在唐宋之间,有一个五代十国。江南有一个吴越国,吴越国出了一位雄藩之主钱武肃王钱镠。这位钱王,就是把苏州、杭州打造成天堂的奠基人。钱武肃王妻室六房,生子三十三人。他执掌吴越国后,派出子嗣,分赴各州,充任一方之长。钱武肃王死后,由其第七子钱元瓘继承王位。后来,钱元瓘又将王位传给儿子钱弘俶。

十国后期,后周大将军赵匡胤南征北战,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以武力消灭了八个小国,最后,只剩下吴越国了。吴越国当时经济发达,非常富庶。钱弘俶在赵匡胤强大的兵力面前,为使百姓免遭涂炭,做出一项痛苦而明智的选择:取消王位,纳土归宋。钱王的这一决定,为国家和平统一做出巨大贡献。从此,钱弘俶一家被接到京城汴梁定居,其子孙又在河南一带繁衍生息。

宋朝建立后,文人学士编写《百家姓》,把众多中华姓氏以四字韵文编排成篇:“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赵姓排为第一,当然是因为皇帝姓赵,是国字第一姓;那么,钱姓为什么能排为第二姓呢?主要是因为赵匡胤武力统一八个小国,死伤无数,而钱王和平纳土归顺,不仅顺应时代潮流,而且顺应民心,得到人民的拥护。

从此,钱姓就成了中华第二姓。

最值得说的,还应该是彭祖与钱氏大科学家钱伟长的故事。据《彭城钱》——

1993年4月14日晚九点四十分,一辆专列缓缓驶进徐州站。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际著名力学与数学家钱伟长来到徐州,参加在中国矿业大学举行的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并顺便到地方考察。

钱伟长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9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1942年获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和喷气推进研究所任研究员。他于1946年回国,长期致力于力学、应用数学研究。他提出的浅壳理论的非线性微分方程,被国际同行定名为“钱伟长方程”。钱伟长为中国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周恩来生前把他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为“中国三钱”,视之为国宝级人物。

钱伟长已年届八十,童颜鹤发,精神矍铄,上下天桥,如履平地,思路敏捷,谈锋甚健,他说:“来到徐州,我感到无比亲切。”

4月17日,钱伟长结束了在矿大的工作,参观徐州汉画像石馆和即将竣工的三环路工程,并登上新落成的徐州电视塔,俯瞰古城新貌,高兴地说:“彭城,源自彭祖开创的大彭国。彭祖是颛顼帝的玄孙,陆终氏的第三子,姓篯名铿。我所姓的钱字,就是篯铿的篯字去竹字头而来。钱姓的祖先是彭祖。我的祖籍是彭城。”他亲切地对徐州的同志说,“我是彭城钱!到了徐州,我就回到老家了。咱们都是老乡啊!”一番话,说得人们心里热乎乎的。

徐州的同志介绍说,彭祖是中国烹调的始祖,其手创的名点雉羹,用鸡丝、麦米等熬制而成,很有地方风味,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钱伟长说:“饮食文化很重要,要好好发展。至于野鸡,一些偏远的山区还有。搞一些来,在徐州周围的山林里放养。野鸡飞不远,易于繁殖,且具观赏价值,养得多了,也可以用来做雉羹,弘扬彭祖饮食文化嘛!”

钱伟长向徐州的同志询问还有哪些彭祖遗迹,表示要另外安排时间,专程来徐州考察。

1996年7月6日,钱伟长夫妇再次来到徐州,专程考察徐州历史文化,重点考察彭祖文化遗迹。次日,他来到铜山县大彭镇大彭村,在村口驻足良久,看着村后连绵起伏的山岳,询问获水当年流经之处,深情地说,古大彭国背山面水,山水形胜。不过,大彭国遗址当不止一处。钱伟长察看彭祖井,又来到彭祖墓前,肃然站立,表示礼敬,之后,又来到彭祖庙,在院中徜徉,留影纪念。回京之后,钱伟长为鼓励彭祖文化研究工作者,专门书写了一个条幅寄徐州:“研究彭祖即对华夏开创文化之探索。”

2000年10月8日,钱伟长出席中国矿业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第三次来到徐州,并安排时间,找《彭祖》一书作者进行长谈。他说,上次回京后,把《彭祖》一书仔细读了一遍,又查阅《史记》《世本》《竹书纪年》等文献史料,脑子形成一种印象,即彭祖不仅是一位养生学家,还是一位军事学家。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写点文章。当时,大彭国军力强盛,能征善战。夏商王朝常调动大彭国的兵力平定叛乱。彭祖被誉为商贤大夫,不是偶然的,说明彭祖当时很有影响。正因为大彭国太强大了,商王朝越来越感到威胁,后来才调动军队,消灭大彭国。他还对《彭祖》一书的修订提出宝贵意见。

钱伟长谈起关于彭祖的话题,滔滔不绝。徐州的同志问他:“为什么一谈起彭祖,就说个没完?”他开怀一笑,神采飞扬地回答道:“哈哈,谁叫我是彭城钱呢!”

有如此伟大之先祖,后代必然人人荣光。而黄帝为民族之先祖,彭祖为养生之先圣,身为中华儿女者,谁人不以此为傲,而可以付出终生学习追随?“黄帝传承有几多?山医命卜尽包罗。先王得道乘龙去,后裔修真驾鹤歌。长乐无央缘素朴,延年益寿在冲和。齿增八百仍为限,不朽精神永不磨。”再读彬宇先生诗,愈知民族之精神不朽,赖有圣贤在;而成才成就在我,当自奋发也!

(本文多参考《彭祖文化探源》彭铁元主编;《彭祖传奇》朱浩熙著

张红星教授注:

包罗: 包含、网罗、容纳。汉·赵岐 《<孟子>题辞》:“著书七篇……包罗天地,揆叙万类,仁义道德,性命祸福,粲然靡所不载。”宋·陈亮 《题喻季直文编》:“其文蔚茂驰骋,盖将包罗众体,而一字不苟,读之亹亹而无厌也。”

修真:道教谓学道修行为修真。唐玄宗 《送道士薛季昌还山》诗:“洞府修真客,衡阳念旧居。”明·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画人物必分贵贱气貌、朝代衣冠。释门有善功方便之颜,道像具修真度世之范。”

长乐:永久快乐。 《韩非子‧功名》:“以尊主御忠臣,则长乐生而功名成。”汉·焦赣 《易林‧小畜之夬》:“如鱼逢水,长乐受喜。”清·龚自珍 《以金石文字拓本寄秦恩复》诗:“如作器者言词良,长生长乐乐未央。”

无央:无穷尽。 《吕氏春秋‧知化》:“今释越而伐 齐,譬之犹惧虎而刺猏,虽胜之,其后患无央。”汉·霍去病 《琴歌》:“国家安宁,乐无央兮。”

冲和:语本《老子》: “冲气以为和。”后指冲淡平和。晋·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此子神气冲和,言合规矩,高才妙识,罕见其伦。”南朝·梁·沈约 《雍雅》之二:“属厌无爽,冲和在御。”明·宋濂 《<田氏哀慕诗集>序》:“卷中诸诗,丰缛而纡徐,粹雅而沖和,固皆一时之杰作。”

—————————————————————

《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仪叁百图》为廖彬宇先生古体诗集,《礼记》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彬宇先生汇集历年吟咏往圣先贤及其事迹的古体诗365首,透过圣贤事迹来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发扬礼乐文明。该文献简单易记,大雅斯文,使圣贤精神能够让人口耳相传,深入人心。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血之作。既是歌颂古今贤哲,致敬圣贤,也是献礼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绵薄之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