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半山记 2024-02-26 发布于陕西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王铎 行书《作官文语》,局部


艺术自媒体/ 同古堂、 撰稿人/ 林妹妹、图/ 北京保利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王铎(1592-1652),字觉斯

明崇祯十二年(己卯,1639),时王铎48岁,因家中接连变故,其两度上疏归家省亲,遂返孟津,居住在孟津县的崝嵘山房。“崝嵘”古同“峥嵘”,谓之高耸,亦有险峻之意,似乎也暗示着王铎以后的人生有曲折,亦有坎坷。

同年,王铎行书《作官文语》,赠予“郭完老亲丈”。文曰:“作官不论卑崇,务敦其厚信。去其猛鸷。仁而济义,俾民处睱,即尊膴何隆替焉。故匪懈之,万合绅绥,无所逭也。”款识:“己卯,王铎走笔而言”。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Lot 0422

王铎(1592-1652)行书《作官文语》

立轴 水墨绫本 1639年作

237×50 cm. 93 1/4×19 5/8 in. 约10.7平尺


题签:王铎尚书法书真迹。东官梁柏如藏。钤印:柏如。

题盒:王铎书法书立帧。钤印:丽子草堂真赏。

题识:作官不论卑崇,务敦其厚信,去其猛鸷。仁而济义,俾民处睱,即尊膴何隆替焉。故匪懈之,万合绅绥,无所逭也。郭完老亲丈一笑,己卯,王铎走笔而言。

钤印:王铎私印

鉴藏印:东官梁氏、柏如秘玩

出版:

1.《止叟珍藏孟津墨迹》,上海华商书局,1931年。

2.《书道艺术》第九卷,第25页,中央公论社,1976年。

著录:薛龙春著《王铎年谱长编》第二册,第602页,中华书局,2020年。

说明:

1.韩国均、梁柏如旧藏,梁柏如题签。韩国钧(1857-1942),字紫石,亦字止石,晚号止叟。江苏省海安镇人。在北洋军阀时期,他与南通的张謇,位高望重,同被誉为苏北的两大名贤。历任江苏省民政长、安徽巡按使、江苏省省长、全国水利委员会副会长、全国黄灾救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2.梁柏如为民国时期广东东莞籍收藏家。

RMB: 6,000,000-8,000,000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王铎故居

此《作官文语》大意是,王铎告诫友人为官须无论官职高低,务必要持有敦厚仁义之心,为民排忧解难,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最大的荣耀,同时也要安抚好乡绅,万万不可懈怠,亦不能逃避。

当时王铎任礼部右侍郎,亦为经筵讲官,又在京师戒严,分守大明门,自然是位高权重。笔者揣其书赠《作官文语》的语境,或可知此为临别之际,王铎所书,故曰“走笔而言”。

上款人“郭完老”应正要迈入仕途,或为官未久,年纪亦颇大。“走笔”款识可参见“王铎草书赠藐山公论诗墨刻二通”,其一款识署“己卯走笔奉赠,洪洞王铎”。

结合“卑崇”(指官职大小)、“俾民”(指治下百姓)、“绅绥”(指安抚乡绅)等词,应可进一步推知友人官职亦不高,最大的可能是一方父母官,即县令。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王铎 行书《作官文语》,局部

“学而优则士”,天启二年(1622)三月,家境贫寒的王铎南宫报捷,殿试名列二甲,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一起金榜题名的还有倪元璐、黄道周,后来三人被誉为晚明书坛的“三株树”。这一科的状元是文徵明的曾孙文震孟。

史载王铎“少年时期,贫居乡里,一日不能两粥”。或是曾生计维艰的缘故,步入仕途的王铎对于百姓的疾苦,总是心有所契,常常流露同情之心。

崇祯五年(1632),王铎奉旨出使山西,途经太行返回家乡时,遇到河口决堤,孟津的百姓流离失所,溺死无数,遂深感民生不易,作诗十四首以记。诗前,王铎序云:“壬申夏秋,吾郡霪雨七十余日,倾圮庐舍,伤人害禾,因忆辛未雪五尺,冻死数百人裁盛异事。”亦是同一时间,第一代“闯王”高迎祥连破山西州县,境内“杀焚之惨,嚏血为川,林积其尸”,王铎愤而痛哭,又疾呼道:“拯民而之出水火,谁乎?良可流涕也。”

笔者尝想,如果身逢盛世,王铎应该会成为一位清廉守正的大臣,受人景仰。刚入翰林院时,王铎与黄道周、倪元璐、文震孟、陈仁锡等同年,便有着鲜明的“东林党”立场。

此后宦海,所结交的乔允升、吕维祺、孙承宗等友人,亦皆是“东林党”的中流砥柱。其亦曾言:“坏我国家者,皆十七年之所以谄事欺蒙、刑名雕刻为能事,卖官剥削为勋劳。”直接将倾危社稷的责任指向腐败的吏治与秽行累累的权臣。

这时候的王铎,无疑是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能臣、贤臣。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王铎 行书《作官文语》,局部

可惜,在弘光元年(1645)五月十五日,一切都改变了。这一天,风雨大作,王铎与钱谦益等南明文武大臣匍匐在南京玄武门外的泥沼之中,向清军跪地乞降。随着豫亲王多铎缓缓而至的马踏声响起,王铎曾经的壮怀炽热,亦被彻底击碎。

成为贰臣的王铎,自此亦在彷徨与悔恨中度过余生。在钱谦益为王铎所作墓志铭中,这样写到:“既入北庭,颓然自放,粉黛横陈, 二八遁处, 按旧曲, 度新歌,宵旦不分, 悲欢间作。为叔孙昭子耶?为魏公子无忌耶?公心口自知之,即子弟不敢以间请也。”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王铎 行书《作官文语》,局部

苦闷的王铎亦曾试图为自己降清辩解过,说到:“是上剥下,下亦剥上也。操锷而自剚其躬也,不克以天下为心。故君择臣,臣亦择君,孰肯以其身徒劳于是非黑白混淆之世,以性命日待于汤镬之前欤?”这其中自然不免有矫饰的成分,“大节有亏”注定是王铎无法抹去的耻辱。

然而笔者相信,六年前王铎对“郭完老”的为官告诫,应是十分诚恳的。毕竟,晚明的官场黑暗,贪官鱼肉百姓,随意欺凌的情况,王铎亦是极为清楚的。事实上,在为官方面,王铎一直都算是晚明腐败吏治中的一股清流。

在《己卯初度》的诗中,王铎诗云:“屡辱朝中命,归心仿若皤。幸今尘事少,其奈隐心多。久视天无定,余生日又过。如人安可望,岂厌紫芝歌。”可见其并非是贪恋权势之人,继续为官的缘由也是希望百姓能有平静的生活。

在《王铎年表》中,载顺治三年(1646)八月,王铎为“完老临书轴”(香港虚白斋藏),当与本幅上款“郭完老”,为同一人。上文笔者曾言及《作官文语》有可能是王铎为“郭完老”即将赴任而作,官职约莫为县令品级。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参考:王铎《完老临书轴》,香港虚白斋藏

考光绪《曹县志》载,郭万象,字一章,陕西高岭人,甲戌(1634)进士,崇祯十二年(己卯,1639)四月任山东曹县知县,曾修《曹县志》(崇祯十三年)。或可作参考。“万”字与“完”同音,未知是否有类似字号,明人取字号,不乏有以谐音或拆字之人。

是年春季王铎已经回到家乡山西孟津(今山西洪洞县),而后又奉旨出使山西潞安府(今山西长治潞州区),这些地方相距曹县都不算远,友人许久未见,故揣郭万象或特地登门拜访。又正好是年郭万象出任曹县知县一职,王铎书赠文语,亦是情理之中。

此外,郭万象与王铎素有交谊,《拟山园选集》卷五十八“答郭函九”中,王铎称郭万象有扶摇之志,顺治七年(1650)四月初六日,又为作《唐五律九首》。郭万象至长沙任佥事,王铎又书自作诗三首勉励,可见二人常有诗文书画往来。郭万象在南明以及入清后,仕途亦渐任高位。

是轴《作官文语》,水墨绫本,尺幅阔大,逾十平尺,对于王铎的人物形象丰富,有直接的文献价值。书法则纯任自然,行笔潇洒,涨墨风格典型,字体奔放,体态优美苍劲,如群鹤游天,变化多端,雄奇自现,是王铎少有的书法佳制。韩国均、梁柏如旧藏,梁柏如题签。又附早期出版,则更是可珍。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Lot 0423

王铎(1592-1652)草书临王徽之《得信帖》

立轴 水墨绫本 1640年作

251×47.5 cm. 98 7 /8×18 3 /4 in. 约10.7平尺


题签:明王铎临晋王徽之草书真迹。

题识:得信承嫂不减,忧灼宁复耳。吾便欲往,恐不见汝等。湖水泛涨不可渡,遂复隔绝。不然寻己往彼,故遣诸,知吾远怀不具。徽之等告。晋王徽之帖。庚辰,王铎。

钤印:王铎私印、觉斯父

鉴藏印:古仪封李祥佛珍藏章

出版:《中国书画名品编目:抗古斋藏品》,第119页,大冢巧艺新社,2009年。

著录:薛龙春著《王铎年谱长编》第二册,第663页,中华书局,2020年。

说明:带文物商店标签,文物商店旧藏。

RMB: 2,200,000-3,200,000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此“王铎临王徽之《得信帖》”草书,水墨绫本,作于1640年,时王铎49岁。王徽之为东晋名士,亦是“书圣”王羲之第五子。其性情卓荦不羁,自幼追随父亲学习书法,诸兄弟中惟有“徽之得其势”。《得信帖》为其传世名帖,又名《承嫂病不减帖》,收录于明代《宝贤堂集古法帖》,亦是明人喜爱常临习宝帖之一。

是轴带文物商店标签,文物商店旧藏,尺幅亦同样逾十平尺,材质亦是绫本。绫是一种斜纹织法的真丝织物,细密有光泽,又轻薄柔软,颇为书画家所喜。《中国画学全史》亦有载“古画本多用绢,宋以后兼用纸,明人又继以绫。”尤是晚明至清初,文人以“绫”为材,挥毫行笔,亦是盛极一时,颇具时代特色。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晋王徽之得信帖》(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王铎的笔墨妙意,得益于天资卓绝,亦临池不辍。其自十二岁时,始临王羲之《圣教序》,才三年,便字字逼肖。其曾言“《圣教》之断者,余年十五,钻精习之。”而后,其又规规摹拟前人书帖,日复有一日之境,遂至蜕变。

是年三月初三,王铎书《临王羲之丘令帖轴》,而其对于王徽之的书法亦极力临摹。在《琼蕊庐帖》临《晋黄门郎王徽之书》后,王铎即曾言:“徽之书法,温润绵密,有远水流烟之致。惜不多见,载之古今,寥寥数行耳。极力摹写,瞠乎其后,始信书法非易事也。”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王铎草书临王徽之《得信帖》,局部

王徽之的《得信帖》挥洒自如,妍美流畅,尤是在线条的连绵方面,书法造诣很深。王铎亦曾多次临写。王铎的草书之所以有明显的气势磅礴之感,典型的特征之一便是对线条的经意行笔,包括对原帖中并没有牵丝映带的多字进行连笔,故而形成贯通的气脉。

此外,王铎的草书亦往往可见落笔成点,顿折铺毫,正锋行笔,并在字形的结体上并非一味忠实于原帖,转以“拓而为大”,并营造如龙蛇盘绕飞舞之险峻雄浑。

是作书法用笔爽利,章法舒朗跌宕,线条亦是老辣苍雄,如“涨”“绝”“怀”“徽”等字欹侧险峭,而“得信”“遂复”“不可渡”“寻己往彼”等则连笔潇洒,犹如长流一泻千里,亦有虎跳熊奔之势,通篇视之,又浑然各有其位,穿插层叠自然和谐,极见功力。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王铎草书临王徽之《得信帖》,局部

关于王铎的书法,钱谦益曾赞其:“秘阁诸帖,部类繁多,编次参差,蹙衄起伏。趣举一字,矢口立应,覆而视之,点画戈波,错见侧出,如灯取影,不失毫发。”可见王铎对于二王或东晋诸家之精熟,或亦可见此草书当为其背临而作。

是年九月,王铎受命南京礼部尚书,官务愈忙碌。然其对于书法的热情,却从未曾稍减。其自己也说:“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大抵临摹不能间断一日耳。”

也正因王铎对临古之执著,又变化神出,终在书坛上大放异彩,并被誉为“神笔”,时更有称其“胜过二王”之说。启功亦赞言:“觉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言指“五百年来一王铎”。而吴昌硕则目其为明代书法第一人。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Lot 0424

傅山(1605-1690)草书杜甫《宴王使君宅题二首》之一

立轴 水墨绫本

184×51 cm. 72 1 /2×20 1 /8 in. 约8.4平尺


题签:傅青主先生字,鹤邨藏。

题盒:1.唐拾七号。傅山五言律草书。絖本条幅。钤印:广俭堂。

2.明傅山五言律诗絖本条幅。钤印:广俭堂、星岛氏清赏。

3.明治戊戌(1898)暮春半田客次观赏并题函,日下鸣鹤。钤印:东作。

4.傅青主,名山,明末人,至清朝不仕,隐医以终,盖遗民也。与孙夏峰、顾亭林、魏叔子诸公相善,父子相率,卖药为活,死后其名重于人间,伪迹甚多。此幅诗书双秀,先生晚年得意之作

也。后学滑川达拜题。钤印:达印。

5.明傅青主五言律诗行草书絖本条幅。鹤村藏。

题识: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吾徒自漂泊,世事各艰难。逆旅招邀近,他乡思绪宽。不材甘朽质,高卧岂泥蟠。傅山。

钤印:傅山之印、青主

说明:1.日下部鸣鹤、滑川达题盒。日下部鸣鹤(1838-1922),本名东作,字子旸,号东屿、翠雨、野鹤、老鹤、鹤叟,别署兰石山房,墨皇室等。日本近代书道之父、鸣鹤流派的创始人、日本明治时代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与中林梧竹、严谷一六并称为“明治三笔”。1891年日下部来华收集碑帖拓片,并与俞曲园、张祖翼、吴大澂、杨见山、吴昌硕等清末文人交往密切。日下部鸣鹤再将其收集珍藏的拓片碑帖传授其弟子,这些弟子中不乏有日后成为日本书法界大家。

2.滑川达,字澹如,东京人,工书画,精篆刻,博学能文。曾侨居上海,与吴昌硕为至交。

RMB: 2,800,000-3,800,000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明末清初,鼎革之际,如黄宗羲、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俱是坚贞典范,碧血可荐轩辕,所书亦是笔墨清芬,高山可仰,而傅山当是其中最为博学之人

其精研道学、哲学、儒学、佛学,深有所得,医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亦几乎无所不通。同时,经史之外,傅山又兼通先秦诸子,涵养极为深厚。

更可敬的是,傅山所坚持的民族气节,如白云拂崖,亦可谓是“气骨独具,真山难老”。

有人说:“世人皆以青主字好,岂不知字不如诗,诗不如画,画不如医,医不如人。”亦可见自觉成为遗民的傅山,身处离乱之中,却始终不作丝毫俗媚姿态,品行殊为高洁。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傅山 草书杜甫《宴王使君宅题二首》之一,局部

此作诗文内容为杜甫《宴王使君宅题二首》之一,为大历三年杜甫流寓江陵时,与王使君相友作。诗中,杜甫提到了汉朝君主追悼韩信和苍生为谢安所起事,随后言及自己漂泊在外,世事亦艰难等。整诗表达了一种对乡园故土的思念之情以及在逆旅中不愿意受限的决心。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而傅山亦身逢乱世,又对故国时刻怀念,自当是心有所契,亦曾多次书写杜甫诗。

此诗中“吾徒自漂泊,世事各艰难”亦可谓是傅山作为遗民,漂泊如浮萍的内心真实写照。而“不材甘朽质,高卧岂泥蟠”则可见傅山忍辱负重,宁死不屈的精神信仰。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傅山 草书杜甫《宴王使君宅题二首》之一,局部

是作书法大字草书,有巍然浩荡之气。笔势相连,如行云流水,线条亦富有粗细浓淡变化,章法则纵逸奇宕,点划亦腾挪跃动,连绵婉转,疏密相间。局部亦可见涨墨,可见对涨墨的运用应是晚明颇为流行的一种书法艺术尝试,不仅增加了自然流离的挥毫效果,更加强了字与字之间的对比张力和书法观赏的戏剧性效果。

傅山的书法,有“清初第一写家”的美名。其幼时即临钟繇,而后又学二王、颜真卿,行笔有拙味,无巧媚。而后又力挽时弊,追求“大巧若拙,天机自然”的审美旨趣。全祖望在《阳曲傅青主先生事略》中亦称:“(傅山)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

王铎:我曾经也为大明江山殚精竭虑

傅山 草书杜甫《宴王使君宅题二首》之一,局部

此作经日下部鸣鹤、滑达川题盒,二人皆为吴昌硕好友,并与清末诸多文人名家互有往来。前者为日本近代书道之父、鸣鹤流派的创始人、日本明治时代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后者亦是工于书画篆刻,亦博学能文。题盒中,二人或言“观赏并题函”,或称“此幅诗书双秀,先生晚年得意之作也”,亦可见对于傅山精湛书艺及品行之钦服。


▲ 同古堂坚持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