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权治国”跳不出历史的“轮回圈”

 思想者札记 2024-02-26 发布于北京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一、四 晚上20点发布2原创文章。思想性和时事性相结合,期望为读者提供一个精神家园,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欢迎投稿敬请关注、阅读、分享、评论!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自媒体的诞生,曝出的“任性的权力”事件越来越多,有人直呼现在又回到了“以权治国”的时代。因为在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三个社会治理阶段,分别是“以德治国”、“以权治国”和“以法治国”。尧、舜、禹时期是圣人“以德治国”,此后,随着朝代建立,开启起了“以权治国”时代。但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各个朝代建立之初,大都推行“以权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近现代以后,我国逐渐与西方社会接轨,开始了“以法治国”模式,但由于“以权治国”时代漫长,影响深远,“依法治国”的进程是曲折的。

其实,无论“以德治国”,还是“以权治国”,都只不过是少数人专权或集权的结果。世界各国都从这两个阶段走过,我国这个阶段尤为漫长,从原始社会末期的邦国时代算起,大概经历了四五千年,仅封建帝制社会就有两千多年。

“以权治国”时代,君主或者帝王是所有统治阶层的最高集权代理人,这种社会下,权力呈现出金字塔结构,它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治国方式,之所以朝代频繁更迭,主要是人性所致。“以权治国”源于人的社会属性,但又与人追求自由的自然属性相悖,这种矛盾让历史中总是重复交替。为了彻底解决这种深刻的社会矛盾,延安时,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曾就这个问题,问共产党执政后,如何跳出历史的循环圈,伟人用“人民民主专政”回答了李鼎铭先生的历史之问。

“人民民主专政”无疑是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社会政治形式。它利用多数人的权力,监督少数人的责任,把社会权力和责任统一起来,符合辩证法本质。第一,从人民主体看,不同时期的人民,群体是不同的;但不管任何时期,历史的主体都是大多数,他们代表才是国家的共同利益。第二,从民主性质看,我们的民主和西方的不一样,我们的民主以大多数人为基础的、国家利益的实现方式,而西方社会的民主则强调个人权利。第三,从制度设计来说,它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而不是少数人的“集权”。这与古代的少数人专权有本质的区别,它用民主的形式来实现国家、人民、社会的共同利益。

古代“以权治国”是君主的个人意志取代了社会和国家意志,它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以权治国”是家天下,无论是军队还是政府官员,实际上都是君主私有。军队是君主个人的,所有的大臣都是君主的家臣。

第二个特点,所有官员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君主对官员的控制靠权力而不是靠制度。为了控制各级官员,在机构设计时,古代君主都有一套完善的系统,大概类似于现代的公检法司、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以及国安等部门的综合体,它在不同朝代的叫法也不一样,这个机构由皇帝直接领导。

第三个特点,是权力之间相互牵制,但君权神授,君主是超越一切约束的。君主任命官员,官员之间相互牵制,但为了突出权力的优越性,士大夫和官员们违法违纪时,一般都享有豁免权,也可以将功折罪。说白了“以权治国”的社会里,是允许权力任性的。

这些特点在一个新的朝代出现时,由于社会还没有固化,阶层矛盾还不太突出,一旦时间久了,很容易官官相护。这造成了我国历史中很有趣的一种现象,就是所谓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断改朝换代。由于人性作用,“以权治国”所导致的权力任性最终结局,必然会使统治者背离开疆拓土时的初衷,把少数人的利益凌驾于社会之上。

近年来,我国尝试了民主进程,但由于“以权治国”的历史痼疾,进程艰难。第一次是辛亥革命后,废除了帝制开启了民主进程,但人性自古难改,漫长的“以权治国”旧思想影响,社会转变的道路注定是曲折的。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开了历史倒车后,让国家陷入混乱,但老路注定是走不通的,历史的长河不可能永远倒流,最终国民党迎来了被西方社会称为“民国黄金十年”时代。但在民族危难时,面对外敌侵略,国民党的私心转变为独裁,采取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也因此丧失了民心,国家意志完全沦为独裁者的个人意志。

历史再一次证明,由于人性的作用,“以权治国”是跳不出历史轮回的。虽然现在社会进入法制时代,然而,旧思想的余孽仍然未除,比如“马树国举报事件”为何仍在发酵?其实就是“权力”与“法治”两种力量的对决,民众是向往完全法治的,但少数人往往“以权代法”,动辄用权力抓人,这实际上是“以权治国”的变种,如果任其蔓延,不仅会让私欲泛滥、权力任性,民众的安全感荡然无存,社会无信,开“历史倒车”的现象还会重演。

欢迎大家提问、留言、评论、转发!

醍醐灌顶,五则禅宗故事感悟心灵的自由
人人都是自媒体:这是一个表达的好时代
提倡科学减肥,别被“贾玲减肥”误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