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会谈邓史】李从镒与李煜关系考证

 零存整取 2024-02-26 发布于北京

文/邓林会,字垚之,号聚源堂主人

据《姓氏考略》陈廷炜著邓: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是为邓侯。后以为氏。望出南阳。安定。见[广韵]。[急救篇注]邓。古国名。本曼姓。其后称邓氏。又南唐李从鎰。后主李煜第八子。封邓王。宋太宗诏捕南唐宗室甚急。其子天和逃。以父封为氏。
那么关于李改邓的这段记载是否正确呢?答案是不正确的,据《南唐书元宗本纪》记载李璟生十子;
1.长子  李弘冀南唐文献太子,南唐元宗李璟长子,后主李煜长兄,李煜在《即位上宋太祖表》中称之为“从冀”。曾任吴王,历东宫,后被废。他为人猜忌严刻,却颇有军事才能。当时元宗李璟将政务交由皇太弟齐王李景遂全权处理,李弘冀遂与李景遂爆发皇储之争,李弘冀入主东宫后毒杀叔父李景遂,李璟以其残害亲叔叔而废除其太子之位。
2.次子 庆王 李弘茂,年18卒。
3.三子 名不详,早夭
4.四子 名不详早夭
5.五子 名不详早夭
6.六子 南唐后主违命侯 李从嘉(李煜)
7.七子 韩王 南楚国公 李从善
8.八子 邓王 江国公 李从镒
9.九子 吉王 鄂国公 李从谦
10.十子 文阳郡公 李从信
李从镒应该是李璟的八子,而非李煜的八子。
李煜在长兄被废太子,其他四位兄长早逝的情况下继承皇位,李煜曾在送别邓王李从镒出镇宣城时曾作《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御筵送邓王》《送邓王二十六弟牧宣城序》二诗一文,来表达兄弟之情。李从镒在同宗之兄弟中排行第二十六,因而题目中的“二十”应该是“二十六”之错误。
《送邓王二十六弟牧宣城序》原文如下:
秋山的翠,秋江澄空,扬帆迅征,不远千里,之子于迈,我劳如何?夫树德无穷,太上之宏规也;立言不朽,君子之常道也。今子藉父兄之资,享锺鼎之贵,吴姬赵璧,岂吉人之攸宝?矧子皆有之矣。哀泪甘言,实妇女之常调,又我所不取也。临歧赠别,其唯言乎,在原之心,於是而见。噫,俗无犷顺,爱之则归怀;吏无贞污,化之可彼此。刑唯政本,不可以不穷不亲;政乃民中,不可以不清不正。执至公而御下,则忄佥自除;察薰莸之禀心,则妍媸何惑?武惟时习,知五材之难忘;学以润身,虽三馀而忍舍。无酣觞而败度,无荒乐以荡神,此言勉从,庶几寡悔。苟行之而愿益,则有先王之明谟,具在於缃帙也。呜呼,老兄盛年壮思,犹言不成文,况岁晚心衰,则词岂迨意?方今凉秋八月,鸣根长川,爱君此行,高兴可尽。况彼敬亭溪山,畅乎遐览,正此时也。
《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原文如下:

且维轻舸更迟迟,

别酒重倾惜解携。

浩浪侵愁光荡漾,

乱山凝恨色高低。

君驰桧楫情何极,

我凭阑干日向西。

咫尺烟江几多地,

不须怀抱重凄凄。
结论;不管是从《南唐书元宗本纪》中还是从李煜的诗中都能看出李从镒是李煜之弟而非《姓氏考略》中的八子。

2024年2月26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