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崛起:冠亚讲书第26期

 王冠亚 2024-02-26 发布于湖北

这是我的第366篇原创文章

大家晚上好,“冠亚讲书”第26期又跟大家见面啦!本期我们分享的好书是天南老师翻译、唐朝老师推荐的《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崛起》,本书是“巴菲特投资案例集”的第二部,讲述了巴菲特从身家1亿美元到10亿美元的历程。本书讲述的十大案例,发生在巴菲特46岁~59岁之间,可以划归巴菲特投资生涯中期。

巴菲特的过人之处,早在他投资生涯早期就显露无疑。1957年~1969年,巴菲特合伙公司连续13年跑赢道琼斯指数,连续13年实现正收益,年化收益率高达29.5%,即便是扣除所有费用后,给有限合伙人创造的净年化收益率也有23.8%,可谓是“德才兼备,公子无双”。遗憾的是,巴菲特早期的本金不多,即便收益率“逆天”,他到48岁“才”跻身亿万富豪之列。

前不久,伯克希尔A股超过60万美元/股,市值超过8800亿美元。如今的巴菲特,身家已达千亿美元。遗憾的是,伯克希尔的规模实在是太大太大,大到可以容纳它巨量资金的优质企业屈指可数。最近10年,伯克希尔的业绩几乎跟标普500指数持平。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伯克希尔持有的一揽子重仓股,基本上就是美国整体经济的代表。

巴菲特早期所奉行的“捡烟蒂股”策略,后来连他自己都不常用了;巴菲特后期并购的那些大企业,除了投资的维度以外,更多的是考虑其容纳巨额资本的能力。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而言,最值得学习的,其实就是巴菲特投资中期的那些案例。

此时的巴菲特,已经逐渐摆脱了“捡烟蒂股”的桎梏,开始积极拥抱好公司;此时的巴菲特,虽然很有钱,但还没有那么有钱,只要自己看上的公司,大多还是能买得进去,并不会对股价造成显著的影响。在我看来,这真是巴菲特人生中非常美好的一段岁月,让我们乘坐时光机,一起回味巴菲特当年的金戈铁马、叱咤风云吧!

1

盖可保险

作者在介绍盖可保险的案例时,用了三个“良性循环”来概括:

一是运营的良性循环。

众所周知,保险业是个同质化非常严重的行业。公司与公司之间,产品与产品之间,几乎很难有很大的差异。对于客户来说,买哪家公司的产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格而非品牌。我现在买车险就是这样的,人保、平安、太平洋都行,哪家便宜选哪家。

在这样的行业,如果你想做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就意味着你要跟同行不一样。盖可保险的创始人利奥·古德温和妻子莉莲就发现:大多数保险公司是不挑客户的,毕竟没有谁会跟钱过意不去;另外,为了尽可能地扩大保费来源,保险公司会依靠代销,为此会支付大量的销售费用。于是,古德温夫妇决定反其道而行之:

首先是将客户限定在政府雇员身上,给自己的公司命名为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overnment Employees Insurance Company),这一人群收入稳定,素质较高,出险率较低,妥妥的优质客户。那么相应地,盖可保险收取的保费也就较低。其他保险公司的客户,由于鱼龙混杂,它不可能针对某一群体的客户专门降价,那么其中的优质客户相当于是“被平均”了。盖可保险相当于是做了非常垂直的客户细分,降低了客户的成本,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其次是采取邮寄或电话销售的方式,直接面向客户销售保单,相当于省去了保险中介的费用。代销费用大约要占到保费收入的10%~20%,盖可保险就通过这一招,再次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省下来的钱,同样也是让利给客户。此时,呈现在优质客户眼里的保险产品,盖可保险公司的是显而易见的便宜,这就相当于硬生生给自己挖开了一条“护城河”。

还有一点,是平时书上讲得较少的,我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下:盖可保险的主打产品是车险。说来有趣,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湖北保监局财产保险监管处从事车险监管。对于财产保险公司而言,车险保费收入通常占到70%以上的比重。美国号称是“车轮子上的国家”,选择从车险起步,市场本身是足够大的,而且客户对车险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也省去了引导和培育客户的成本。

我们很早以前就在“冠亚讲书”之《竞争优势》中讲过,同质化的产品,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低成本”。我们看盖可保险的打法,直销也好,面向特定客群也罢,其目的都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最终降低客户购买保单的成本。

那么问题来了,其他保险公司为什么不效仿盖可保险的商业模式呢?原因说起来并不复杂,只搞直销,那就相当于损失了渠道这一块带来的保费收入;只面向政府雇员,那就意味着将其他类型的客户拒之于门外,并不是所有保险公司都有这个魄力,也并不是所有保险公司都有“长期主义”的经营理念。特别是对于那些一贯依靠渠道代销的保险公司而言,它不可能去革自己的命。

如此一来,盖可保险的良性循环就形成了:只面向低事故率的驾驶员直销→公司的低运营成本→客户的低保费成本→带来更多的客户→公司可选的优质客群更大→只面向低事故率的驾驶员直销……所以,只要这个完美的商业闭环跑通了,盖可保险就可以走上越来越好的良性轨道。

直销+选客,对我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有启发。如果将来我自己做私募,我也倾向于从公众号的读者、视频号的观众孵化出未来的客户,与他们直接建立联系,而不是花上不菲的费用找券商招徕客户;此外,我也不是谁的钱都要,谁的钱都管。你委托我投资可以,你先看看我的文章和直播,确保是理念认同、三观一致了再投。

如此一来,我可能也会形成与投资人之间的良性循环:只面向三观一致的投资人直销→公司的低运营成本→客户的低委托成本→带来更多的客户→公司可选的优质客群更大→只面向三观一致的投资人直销……当然,可能还要加一条:业绩良好,就更完美了。运用盖可保险的理念,从事经营和投资的中国实践,想想还挺激动人心的。

二是信心的良性循环。

时光回到1976年,当时的盖可保险正挣扎在生死的边缘线上。究其原因,是因为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盖可保险抛弃了它赖以生存的两大核心竞争优势:1973年,盖可保险取消了对投保客户的职业限制,并在全国设立了123个地区办公室,雇佣了大量人员来销售保单,导致展业成本飙升,原来的“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公司渐渐陷入了严重亏损的境地。

此时此刻,要想拯救盖可保险,必须找到金主向它注资,这样金融市场或许会认为盖可保险还有一线生机,进而促进它重获投保人的信任,进而吸引更多的金主入场提供资金支持。但是,谁愿意冒这个风险呢?

1976年5月,杰克·伯恩开始担任盖可保险CEO,巴菲特与他会面之后,给出的基本判断是:盖可保险很可能存活下来,并再次成为低成本汽车保险领域的领导者。可以说,巴菲特是看中了伯恩的管理才能,才下决心投资盖可保险的;而正是巴菲特的出现,让伯恩手里多出了一张“王牌”。巴菲特和伯恩就像一起走夜路的两个人,相互壮胆,互为倚靠。

如此一来,信心的良性循环就出现了:巴菲特对盖可保险竞争优势的认可,伯克希尔对盖可保险提供的资金支持,很快提升了盖可保险在业务质量和财务稳健方面的声誉,这让盖可保险重新获得了通过再保险业务转移风险的能力。1976年~1980年,巴菲特累计向盖可保险投入4570万美元,持有盖可保险33%的股份。

我们做基金管理这一行,其实也和信心息息相关。遇到熊市,股市下跌,资产缩水,此时如果客户还在不顾一切地拼命赎回,那么对基金和基金经理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伤害,形成“越跌越卖”、“越卖越跌”的恶性循环。挑选合适的客户,如果他在熊市的时候依然能够选择坚守,直到股市回暖,其实就让管理人和投资人重新回到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是财务的良性循环。

众所周知,保险公司可以利用浮存金来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上,浮存金被归为保险公司的负债,但它却可以充作投资资产之用。注意,浮存金本身是中性的,它只是为长期投资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本金,但如果投资是亏损的,造成浮存金的损失,那将严重损害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巴菲特依靠盖可保险做投资,就实现了良性循环:巴菲特稳健经营盖可保险→盖可保险盈亏平衡或略有盈利→浮存金成本为零或为负→巴菲特和辛普森利用浮存金投资并获取高回报→盖可保险浮存金增长→承揽更多保险业务→巴菲特继续稳健经营……

作者做了一项非常详细的统计,1967年~2018年,伯克希尔的保险业务有33年是赚钱的,总体的浮存金成本为负。巴菲特相当于利用保险公司赚了两道钱:一是承保利润,二是投资收益。截至2022年底,伯克希尔拥有的浮存金规模已高达1640亿美元,为巴菲特的投资事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弹药”。

2

《水牛城新闻报》

巴菲特对报业的青睐,不仅仅是因为他小时候做过报童,对报业有着特殊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报纸拥有极佳的商业模式:在网络出现以前,报纸是美国民众的主要信息来源。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报纸还是谋求一份工作或了解当地超市商品价格的重要渠道。

由于本地信息的重合度很高,所以大多数美国家庭,并不需要两份本地报纸,看一份报纸就够了。读者当然会选择新闻和广告页面最多的报纸,而广告商则喜欢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这种循环其实就导致了报业的“丛林法则”:大者生存。当一座城市存在两家报纸时,较强的一方会逐渐占据上风,最终的胜利者会获得整个市场。

读者越多,发行量越大,报纸实力越强,广告商开价越高;广告商开价越高,报纸实力越强,发行量越大,读者就越多——这其实就是我们在“冠亚讲书”之《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提到的“双边效应”。如今,这种现象仍然很常见。比如,刷抖音的人越多,流量就越大,拍短视频的大V就越多;拍短视频的大V越多,流量就越大,刷抖音的人就越多。网约车的司机和乘客,也是同理。

巴菲特和芒格四处搜罗报业的并购机会,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布法罗晚报》(后更名为《布法罗新闻报》)身上。其实,当时这份报纸面临众多不利因素:第一,当地有两家报纸,竞争激烈,都不赚钱;第二,工会势力强大,劳资关系紧张;第三,《布法罗新闻报》没有周日刊,而这恰恰是广告商和读者最看重的;第四,布法罗这座城市正在走下坡路。

那么,巴菲特为什么要买呢?首先,《布法罗新闻报》的家庭订阅率很高。我们知道,流量×转化率=GMV(商品交易总额),虽然布法罗人口有限,但转化率很高,总体上发行量还是不错的;其次,《布法罗新闻报》以高质量新闻而闻名,拥有良好的业界声誉;最后,《布法罗新闻报》的报价并不贵。

1977年,巴菲特和芒格以蓝筹印花为主体,花费3550万美元收购了《布法罗新闻报》100%的股份。自此以后,由于《布法罗新闻报》和《信使快报》两强相争,导致《布法罗新闻报》陷入了长达5年的亏损。直到1982年,《信使快报》撑不住了,宣布退出市场,《布法罗新闻报》才迎来春天,仅仅花了三年时间就收回了初始的投资成本。

3

内布拉斯加家具城

内布拉斯加家具城的创始人罗斯·布鲁姆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B夫人”,将手里的一把“烂牌”打得精彩绝伦。我们来看看她的人生经历:1894年,B夫人出生于沙俄治下明斯克附近的一个小村庄,连温饱都成问题;1900年,6岁的B夫人就开始帮助母亲料理杂货店;1916年,B夫人从沙俄边境进入中国东北并取道日本,最终搭乘一艘货船颠簸来到西雅图。初到美国,B夫人甚至都没学过英语。

1937年,43岁的B夫人以500美元起家,租了一间地下室,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B夫人的策略跟盖可保险的古德温夫妇类似,她说:“如果你拥有最低的价格,顾客就会发现你,无论你在哪个角落。”举个简单的例子,地毯的进货成本是3美元/码,竞争对手要卖到7.95美元/码,而B夫人只卖3.95美元/码。超强的成本管控意识,让内布拉斯加家具城很快获得了“物美价廉”的口碑,甚至连审案的法官都到她那里买了1400美元的地毯。

1970年,财经作家乔治·古德曼经由本杰明·格雷厄姆介绍,结识了巴菲特。当时古德曼去拜访巴菲特,他俩开着一辆车在奥马哈的街道上行驶。路过内布拉斯加家具城时,巴菲特对它的营业面积、年销售额、存货、资产周转率如数家珍、脱口而出,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古德曼问巴菲特为什么不买下来,巴菲特说它还没有上市。

可见,不晚于1970年,巴菲特就发现了内布拉斯加家具城是家好企业,但B夫人家族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想要出售的迹象。直到1983年,此时的B夫人已经89岁了,当时家族成员各有各的诉求,各有各的打算。为了减少继承权的纷争,维护家族团结,B夫人决定出售自家产业,变现之后子女可以自行安排去处。

这里其实也可以看出,巴菲特极具耐心。一家自己心仪的企业,巴菲特可以等上至少13年。在此期间,巴菲特并没有贸然行事,这其实是对B夫人的尊重。直到B夫人确实想出售了,巴菲特才去谈交易。巴菲特给我的感觉是:顺其自然,决不强求;时机合适,水到渠成。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在不合适的时候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企图心,反而会引起对方的戒备心,甚至渐行渐远。

1998年,B夫人以104岁的高龄辞世。回顾B夫人的这一生,她取到了一手烂牌,但她通过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最终给自己换来了一副好牌。B夫人去世时,有12个孙子、21个曾孙参加了她的葬礼。让我们重温一下B夫人的名言:“你奋斗、你努力、你希望,有时候梦想成真,有时候不能……我的梦想实现了。”

我今年35岁,对比B夫人35岁时的境况,我觉得自己方方面面的条件都胜过她。B夫人最终活成了“人生赢家”,我又有什么借口不好好努力呢?大家也可以拿B夫人作为参照系,看看你现在的条件,是否胜过当年的B夫人,她能做好,你为什么不能做好呢?多给自己一些励志的榜样,你也一定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4

大都会/ABC/迪士尼

大都会:1964年,汤姆·墨菲就任大都会总裁;20世纪60年代末,巴菲特与墨菲相识。墨菲的经营理念、管理风格,跟巴菲特如出一辙,让巴菲特甚为激赏。巴菲特对墨菲的评价是:“汤姆·墨菲不仅仅是伟大的管理者,还是你希望将女儿嫁给他的那种人,与他交往是一种荣幸。”1986年,巴菲特以172.5美玉/股的价格买入了300万股大都会的股票,耗资5.2亿美元。

ABC:紧接着,大都会和ABC的合并被提上日程。大都会向ABC股东支付的总价是35亿美元,其中包括大都会借款筹集的21亿美元,出售电视台筹集的9亿美元,以及巴菲特提供的5亿多美元。1993年,伯克希尔出让100万股参与了大都会/ABC的回购;1994年,大都会/ABC按照10:1进行了拆股,伯克希尔持有的股份从200万股变成了2000万股,市值17亿美元。

迪士尼:1996年,迪士尼决意收购大都会/ABC,伯克希尔持有的2000万股大都会/ABC的股票,最终换成了12亿美元的现金+13亿美元的迪士尼股票。巴菲特特别看好迪士尼的商业模式,因为唐老鸭和米老鼠没有经纪人,也不会像明星演员那般要求涨片酬。1998年~2000年,随着美股泡沫泛起,巴菲特逐渐出清了迪士尼的股票,最终收到的现金约有20亿美元。

5

斯科特-费泽

斯科特-费泽跟伯克希尔有点类似,都属于多元化的控股公司,旗下有很多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压缩机、电动机、百科全书、真空吸尘器、拖车挂接装置,等等。巴菲特和芒格对斯科特-费泽的评价是:易于理解、规模庞大、管理良好、收入丰厚,很多业务在各自领域都居于领导地位。

1984年4月,著名的华尔街之狼、杠杆收购商伊万·博斯基提出,以60美元/股的价格收购斯科特-费泽,公司整体估值约4.2亿美元。斯科特-费泽CEO拉尔夫·沙伊极力抵制,最终博斯基被迫放弃;1985年10月,拉尔夫和巴菲特约在芝加哥见面,当晚就达成了协议;1986年1月,巴菲特以3.15亿美元的总价收购了斯科特-费泽。

这里有个小插曲,可能大家听说过:斯科特-费泽在寻求出售时,曾与一家投行签订委托书,约定交易成功后向投行支付250万美元咨询费,哪怕是买家主动找上门也要支付。投行为了显示自己做了很多工作,向巴菲特提供了一份关于斯科特-费泽的调研报告,结果芒格很不客气地说了一句:“我情愿给你250万美元,也不愿意看这本报告。”

斯科特-费泽的净资产收益率简直“逆天”。巴菲特提供了一组数据,1986年~1994年,斯科特-费泽的累计税后利润达到5.55亿美元,而它给伯克希尔的分红居然高达6.34亿美元。原因在于,斯科特-费泽在被伯克希尔收购之前,就有很多留存收益。1986年,也就是并购的当年,斯科特-费泽的税后利润约4030万美元,给伯克希尔的分红居然高达1.25亿美元。

1986年,斯科特-费泽的净资产约1.73亿美元,RoE约23%,这已经是一份相当不错的成绩。随着斯科特-费泽不断地大额分红,到1994年,斯科特-费泽的净资产下降至9070万美元,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它的盈利能力,当年它的税后利润高达7930万美元,RoE达到了惊人的87%。直到现在,斯科特-费泽依然是伯克希尔的子公司之一。

昨天我解读202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也引用过巴菲特对好公司的定义:抛开价格不谈,最优质的企业,往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能以很高的回报率使用大量增量资本。最糟糕的企业则恰恰相反,即现在或未来以极低的回报率持续使用越来越多的资本。不幸的是,第一类企业很难找到:大多数能产生高回报的生意对资金的需求相对较少。如果公司以股息的形式分配大部分利润或进行大量的股票回购,则通常公司的股东会因此而受益。

你看,斯科特-费泽就是这样的,它的RoE很高,但实际上它对资金的需求很少。这个时候,如果想维持较高的RoE,但又用不上那么多钱,怎么办?分红。通过分红降低净资产,让股东拿着资金自由选择去处,同时公司的盈利能力不但不会削弱,反而有可能进一步增强。

6

范奇海默兄弟公司

从1982年起,巴菲特就在致股东的信里,明确列出了并购企业的六大标准:企业规模大,税后利润至少要达到500万美元;盈利能力强;资产收益率高;管理层优秀;业务简单易懂;提供合理的报价。1985年,巴菲特将税后利润的标准提高到1000万美元以上,以适应伯克希尔日渐庞大的规模。

1986年1月,伯克希尔的长期股东、范奇海默兄弟公司董事长罗伯特·赫尔德曼致信巴菲特,表达了出售企业的意向。范奇海默兄弟公司主要是生产各种各样的制服,客户包括美国的海军部门、警察部队、消防部门、邮政部门和公共交通部门。根据美国法律,军队、警察和邮政等部门的制服,必须在美国本土生产,这相当于将国外依靠低价劳动力成本取胜的服装企业排除在了竞争的大门之外。

1986年6月,巴菲特和芒格在与赫尔德曼会面后,以5500万美元的整体估值,买下了范奇海默兄弟84%的股份。1987年~1996年,范奇海默给伯克希尔创造的累计净利润约7390万美元,已经远远超出了巴菲特当初的投资成本。唯一遗憾的是,范奇海默兄弟的规模太小了一点,对伯克希尔几乎无法产生重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双方达成并购协议之前,巴菲特并没有到范奇海默兄弟公司位于辛辛那提的工厂去参观;获得范奇海默兄弟公司的控股权以后,巴菲特此后20年也从未到工厂去视察过。现在很多投资人热衷于现场调研,当然,这是个人习惯问题,无关乎对错。但想想巴菲特买整家公司都不去现场,那么买一点点股票,现场调研是真的必须和必要的么?

7

所罗门兄弟公司

众所周知,1982年美股开始走牛,此后股市连年上涨。1982年~1987年,标普500指数年度收益率分别为21.4%、22.4%、6.1%、31.6%、18.6%、5.1%,累计收益率高达259%;同期伯克希尔涨幅更是惊人,六年间的年度收益率分别为38.4%、69%、-2.7%、93.7%、14.2%、4.6%,累计收益率高达527%,整个市场都沉浸在喜悦和乐观的气氛中。

久经沙场的巴菲特,却嗅到了一丝丝风险的气味。他说:“梅·韦斯特宣称,我只喜欢两种男人——国外男人和本国男人。我跟她的观点刚好相反。目前,我既不喜欢股票,也不喜欢债券。”截至1987年底,巴菲特超过5000万美元的普通股持仓仅剩下三家:盖可保险、大都会/ABC、华盛顿邮报公司。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1987年的巴菲特,一边手握着大量现金,一边却苦于股市的暴涨,一直找不到股票或债券的投资机会。知道这个背景,有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巴菲特会选择在1987年选择买入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可转换优先股。这是一种“可进可退”的投资工具:如果公司表现不及预期,至少能获得类似债券的收益;如果公司表现良好,则可以转换成普通股分享其收益。

巴菲特对华尔街一向持负面和批评态度,他愿意投资所罗门兄弟公司,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和所罗门兄弟公司CEO约翰·古特弗罗因德的交情。我们今天讲的第一个案例,盖可保险在20世纪70年代遭遇危机时,是古特弗罗因德力排众议,为盖可保险承销了7600万美元的可转换优先股,助推盖可保险成功走出泥潭。

巴菲特这样评价古特弗罗因德:“他是我和芒格都很喜欢、欣赏和信任的人。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76年,当时他在盖可保险摆脱濒临破产的困境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后,我们多次看到他引导客户远离那些不明智的交易,而那些交易原本可以给公司带来不菲的收入。这种超越自我的自觉意识,在华尔街极其少见。”

1987年,巴菲特斥资7亿美元买入了所罗门兄弟公司的优先股;1991年,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债券交易员保罗·莫泽多次违反规定,超额竞购美国政府债券,造成极其恶劣的市场影响;更要命的是,所罗门兄弟公司的高层在知情后,选择隐匿不报,试图掩盖事实。丑闻曝光后,所罗门兄弟公司受到了监管、市场和舆论上的多重打击,形势岌岌可危。

1991年9月4日,在国会调查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小组委员会上,巴菲特发表了著名演讲,其中最广为人知的金句莫过于:“如果一位不太友善但很聪明的记者,写了一篇关于我们的报道,发表在一份全国性报纸的头版头条,我们会不会乐见其文?如果无法通过这一标准,那么这件事就不能做。我们可以承受金钱的损失,甚至大笔的金钱损失,但我们无法承受名誉的损失,哪怕一丝一毫都不可以。”

每年5月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在正式开场之前,会场的大屏幕都会播放这一段VCR,以作为对伯克希尔全体员工的警示。每次视频播完,现场40000名股东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藉此表达对巴菲特这种价值观毫无保留的赞同。

8

可口可乐

从6岁开始,巴菲特就跟可口可乐结下不解之缘。当时巴菲特从爷爷的杂货店里批发半打可乐,然后单瓶加价20%再卖出去,赚得了人生的第0.1桶金。但此后巴菲特最喜欢的碳酸饮料并非可口可乐,而是百事可乐。直到1985年,可口可乐总裁唐·基奥致信巴菲特,建议他尝尝可口可乐的新品——樱桃可乐,巴菲特才改变了自己的偏好。

可口可乐之所以能风靡全球,原因至少包括:

第一,能带来即时的快感。炎炎酷暑,当我们饮下一口可乐时,那种冰爽的口感、咖啡因和糖对味觉的刺激,瞬间会让我们感到“爽”感;

第二,随时随地都能买到。可乐属于快消品,很少有人会囤可乐,大多是感到太热了或者口渴了就想立即消费。可口可乐拥有强大的销售网络,几乎在任何便利店都能买到;

第三,牢牢占据顾客心智。2018年可口可乐营业收入达到318亿美元,其中用于促销和营销的费用就高达43亿美元。我们经常会看到可口可乐和高校联名组织的音乐节等活动,其实也是为了在大学生的心智中占有一席之地。

20世纪70年代,是可口可乐“失去的十年”,其间股价不涨反跌。1981年,郭思达就任董事长,唐·基奥就任总裁,两人密切配合,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优化分销流程,推出健怡可乐,杀入新兴市场,重新回归主业……1988年,公司经营表现非常强劲,而此时的股价已经自1987年10月股灾以来下跌了1/4,巴菲特出手了!

时至今日,可口可乐依然是伯克希尔股票投资组合的前五大重仓股之一。也就是说,36年以来,巴菲特并没有找到很多绝佳的机会,来替代可口可乐的仓位。相信时间的价值,相信耐心的价值,相信复利的价值,终将获得丰厚的报偿。

9

波仙珠宝

波仙珠宝的创始人瑞贝卡·弗里德曼,是B夫人的妹妹。瑞贝卡拥有和B夫人相似的品质:坚忍不拔、积极乐观、充满热情。波仙珠宝的经营理念也与内布拉斯加家具城颇为相近:低成本,低价格,高周转率……

1989年,巴菲特和弗里德曼家族仅仅交谈了10分钟,就顺利地达成了收购协议。据说,巴菲特仅仅问了五个问题:1.销售额多少?2.毛利率多少?3.成本费用如何?4.库存如何?5.是否愿意继续留下来工作?后来,巴菲特还经常开玩笑说:“我真是糊涂,当时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城时,忘了问B夫人一句,你家还有像你这样的人么?”

每年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期间,都会在波仙珠宝安排一系列官方日程。前些年,巴菲特每年还会出现在波仙珠宝,和兵乒球冠军邢延华切磋一下球技,再和国际象棋冠军切磋一下牌技,其乐融融。2019年、2023年我两次去奥马哈,都曾到访波仙珠宝。股东们在购物现场其乐融融的场面,令人难忘。

10

吉列/宝洁/金霸王

20世纪80年代,吉列公司屡屡受到华尔街掠食者的狙击。这些“门口的野蛮人”无意经营吉列,他们只想拿下控制权之后拆分或出售获利。吉列四处寻找“白衣护卫”,但去哪儿找手头上有上亿美元的人呢?

吉列公司有个董事叫约瑟夫·西斯科,刚好也是盖可保险的董事。巴菲特通过他,询问吉列公司是否接受伯克希尔的投资。由于巴菲特在并购市场拥有极佳的声誉,双方相谈甚欢。1989年7月,伯克希尔出资6亿美元,认购了吉列公司新发行的优先股。

1991年,巴菲特将吉列的优先股转换成1200万股普通股;2005年,吉列和宝洁公司合并,巴菲特将吉列股票换成了宝洁股票,后来逐渐卖出;2016年,巴菲特以伯克希尔持有的42亿美元宝洁股票,换取了金霸王电池的全部股权。时至今日,金霸王的身影依然还出现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购物节的现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