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焦山一座老山门,穿越镇江100多年时光

 镇江风情 2024-02-27 发布于江苏

镇江焦山最大的寺院,始建于东汉年间,原名普济禅寺。到了明代进入全盛。

康熙南巡来游焦山,御赐寺名为“定慧寺”,皇帝驻跸过,又御赐了寺名,定慧寺的山门就修得不同寻常了。

老山门是康熙时行载和尚募建的,山门重檐歇山式方亭结构,下层东西两面有墙,中间是大门通道,朱漆彩画,庄重典雅。

老山门前有一对明代石狮,威武森严。门楼左右两侧,是光绪年间一位四川巴州名士廖纶题写的楹联:“长江此天堑,中国有圣人。

目前,我找到的焦山老山门照片,上面都能看到这幅对联,都是光绪(公元1875年至1908年)之后的了。

百年岁月,沧海桑田。

01

这张是1910年前后的:

这张照片里,可以清晰的看到两尊石狮子和山门右侧的楹联。

山门前就是寺庙自建的泊船码头,在1910年前后,游人们就是乘坐照片里的小船,来到江中的焦山,踏过码头的台阶,来到定慧寺拜佛的。

02

民国建立后,大约二十年代,当时人剪了长辫,长褂布鞋。

游人需要乘坐一种帆船,才能踏上这座小岛。

03

过去,焦山的山门前江流湍急多险,但进入山门就成清平世界,所以山门西边有一块刻石,上有“中流砥柱”四个大字,是清道光年间越河15岁少年王燮和书写,书法老到,笔力刚劲,人们往往把它看成门楼楹联的横批。

上世纪二十年代,日本人在中国搜集情报,而焦山不仅是风景名胜,还是江中的军事要塞,所以日本画报上经常出现焦山。

旧时老山门前的码头只是一座小码头,游客多在华严阁前的码头上山。

04

1937年12月10日,日军攻陷了镇江。

佛门本是清净之地,但也难逃“兽军”暴行。焦山沦陷后,日本兵在古寺烧杀后,将山上所藏字画掠取一空。

古老的定慧寺山门,成为了这场战争浩劫的见证物。

05

上世纪四十年代,经历了战火的焦山处处断壁残垣,只有镇守山门的石狮子依旧。

1945年,一位叫“今觉”的小和尚乘坐小船,迈过老山门,进入焦山佛学院进修。

在还有半年就能毕业的时候,因为对院方的改制不满,今觉放弃了毕业典礼,写信获得师父志开上人同意后,今觉迈出山门,离开了焦山。

当他离开时,连一个手提袋都没带走,只有留下一句话给同寮的同学:你们喜欢的话,就分别拿去吧!

一年后,今觉翻看一本《王云五大辞典》时,看到了书中一幅壮阔的“星云图”,心中一动,把法号改为“星云”。

风起云涌的年代,长江天堑南涨北塌,山门前,慢慢涨出一条滩涂大道。

06

时代掀过新的一页。

1953年,焦山办事处成立,隶属镇江市政府建设科,定慧寺负责人茗山法师任主任。第二年,镇江市政府成立了园林管理所。

1959年,焦山公园划归园林管理所管理。

老山门也重焕了青春,成为了焦山公园的大门,门前种植了杨柳,通往新码头的道路非常平整。

07

由此,古色古香的老山门成为焦山标志性的建筑,游人们都喜欢在这里拍一张合影,以作旅游纪念。

08

七十年代,山门前的绿树已成荫。

1972年,园林管理处成立。七十年代,从象山渡口眺望焦山,可以看到对面的焦山渡口。

09

八十年代,来到焦山旅游的人络绎不绝,山门前的石板路直通游船码头。

这是山门后的景色。(陈大经提供)

1986年的焦山航拍图,可以看到焦山渡和老山门全貌。1987年,园林管理处改为园林管理局,为市政府管理的二级局。

游船码头建立廊亭和配套,亭名“待渡亭”,是镇江书画家梁荷轩书写。

10

1983年金山、焦山、北固山风景区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后,焦山由公园想旅游风景区方向转变。

九十年代处的焦山、象山汽渡码头。

11

1995年,象山顶到焦山西峰之间建成了空中箱式索道;山顶的万佛塔于1999年9月11日建成。

2010年,因索道基站影响焦山山体稳定、焦山东滩通过焦南坝已经与陆地相连等原因,索道被拆除。

12

因为焦山人流量逐渐加大,原先象山脚下的大门日益接待不了增多的游客,改迁移到象山之东面,建了一座广场大门。

原来的象山脚下的焦山公园大门。

焦山公园东大门。

2001年有茗山法师决定,黄选能筹措,金山方丈慈舟法师捐款修建的新山门。2002年9月竣工。

从此,老山门不再使用。

13

2013年7月8日,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一行抵达镇江,特别重回了焦山。

老山门前,他感慨万千:没有焦山,就没有我星云。

14

如今,我们从东大门乘船上焦山,出了山门殿,经过左右钟鼓楼和中间的景观亭桥,就能看到这座又改为临水的老山门。

15

白驹过隙忽百年,沧桑巨变天地间。经历一百多年的岁月,这座老山门成为了镇江的网红风景打卡点,每天都有许多游客寻找它。

站在这座老山门前,我突然想到:历经百年时光的磨砺,镇江风景的价值却没有减少半分,而是增加了更多价值,就像我刚刚看到的一款非常靠谱的信托产品(广告)

这正是:

影像见证历史,历史链接未来。

一座焦山老山门,

一段厚重的记忆。

虽经历风云变幻、兴亡更迭、历史变迁,

但镇江美丽的风景,

始终闪亮着岁月的光芒,

伴随我们走过风雨,增值保值,

走过四季,走向未来。

点击分享:(部分照片:陈大经、杨宪华老师)

郑板桥在镇江焦山写的家书,别峰庵中悟透了家国道理

老镇江           镇江女婿白岩松

陶玉玲,永远的镇江“二妹子”

印青:军旅走出的镇江籍音乐家

解放后第一任镇江市长何冰皓

这,就是镇江的“辛丰镇”啊!

你好,这是我的家乡,镇江!这是我的新名片

伯先公园,多少镇江人珍贵的童年!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