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隆尧,出过“五帝加一仙”

 海棠海平_行者 2024-02-27 发布于北京

尧山巍巍,泜水汤汤。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华北平原上,隆尧境内有五条河流、五条山川,被称为“北干龙脉”。

民谚道,隆尧是“五河夹五山,五帝加一仙。” 在隆尧的历史上,既出了皇帝,也出了神仙。

五个皇帝,即建都柏人的尧帝、李唐先祖宣皇帝李熙和光皇帝李天赐、后周太祖郭威和周世宗柴荣,还有一位神仙是王子乔,中国神话传说,柏人县令王子乔曾在宣务山修行,得道乘鹤升天。

隆尧是上古尧帝始封唐侯之地;公元前206年汉朝置县;是中华李氏的发祥地;是李唐皇室祖籍地,被称为“唐尧故土”; 这里涌现出战国名将李牧,后周皇帝郭威、柴荣,隋翻译家彦琮等名人志士;全国唯一以“尧”字命名的县

尧山文化、柏人文化、李唐文化交映生辉,隆尧也是全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隆尧秧歌、招子鼓、泽畔抬阁等已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隆尧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彩。

如果你去隆尧还不知道游哪里的话,那么这份清单请收好。 

隆尧县博物馆、规划馆

柏人城、柏人侯—李昙

广阿侯任敖

唐祖陵

周太祖郭威、周世祖柴荣

隆尧碑刻群

李氏祖庭

现今的隆尧县是由隆平和尧山两县合并而成。隆平县历史上属赵州,尧山县历史上属邢州,分属不同的地区,最终形成了隆尧县“东部水文化、西部山文化”的总体格局。

如果你时间特别有限,又不想错过隆尧,那请到隆尧县博物馆和隆尧县规划馆。

两馆同在一楼,博物馆在一层,规划馆在二、三层,可让你快速了解隆尧。

博物馆展厅分为毓秀唐尧、史海钩沉、文化遗存、红色隆尧、唐尧精英、民俗风物、现代隆尧六个部分。

规划馆展厅分为大美隆尧、建设成就、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城乡统筹、未来展望等6个展厅和中心城区沙盘模型。

如果你有充足时间,那请随我继续慢慢品味隆尧。 

1

远古时期

隆尧 2024

隆尧东部,是一望无际的大陆泽,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大禹治水后,大陆泽周边之地可以耕作,人类开始繁衍生息。

隆尧西部,是“三皇五帝”之一尧的始封地,是太行山余脉,因帝尧始封而得名,故称“唐尧圣地”。 泜河溯源向西便是帝尧封地,和尧舜禅让典故发生地尧山。

据传说,轩辕氏也曾带人躬耕泜河流域。在尧山一带,尧帝制定历法、发展农业、筑土为城、互易为市。先民祭祀尧帝的传统,也沿袭至今。

2

春秋战国

隆尧 2024

隆尧东部,先后属晋、赵。期间最著名的事件,就是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到5A景区大陆泽旅游,梦到一位女神,然后找到本尊,两个人过上了幸福生活。

隆尧西部,先后属邢、卫、晋、赵。 

寻踪千年柏人城

隆尧

邢国之土

晋国名邑

赵国名城

遇见一座古城,走进一段历史,这座古城,就是屡屡出现在史籍中的“柏人城”。它始建于春秋。唐朝天宝元年,一场洪水将它淹没。千古悠悠多少事,就此深埋黄土中。一千多年来,它就这样静静地躺在大地怀中。如今,从高空俯瞰,柏人城城廓依然清晰可见。保存这么好的古城墙,这在国内也是绝无仅有的。

柏人城原属邢国之邑,卫灭邢属卫,辗转属晋,晋文公时定名为柏人。目前有文字记载是公元前624年的“晋文公伐卫取邢,乃建柏人”。

三国分晋,柏人归赵。《史记·赵世家》记载:“赵幽缪王迁元年(前235年),城柏人。”柏人为赵国在邢地的重要城邑,是赵国北方仅次于邯郸的第二大城市,是当时当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也是除邯郸外,能铸造赵国货币的地方。柏人城在战国时期是柏人侯李昙的封地,李昙及其后人长期生活在这里,繁衍生息。

汉代时设为柏人县,北朝时改为柏仁县,唐代天宝元年县治东迁尧城镇后,柏人旧城遂为废城。虽然史料记载柏人在春秋时成为邑,但是根据出土的众多商周时期的文物可知,柏人城成为人类聚集区的历史更加久远

柏人城自春秋时期晋文公于公元前624年建城算起,至唐天宝元年被淹城废为止,这座繁华古城存在了1300余年。此后又经1200余年风雨,才成为今天的柏人城遗址

遗址面积4.2平方公里,北邻泜河,三面环岗,城内西北高、东南低。城廓略近方形,西北部为斜角,取古代“天不满西北”的思想。据考证和勘测,柏人城共九门:东西各三门,南二门,北一门,主要宫殿建筑集中在城内中北部。

如今虽然柏人墙历经2000多年风雨的冲刷和战乱破坏,但城墙和地下遗存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除北城墙及东城墙北部被村庄所压已无遗迹外,其余均清晰可见,是河北省罕见的战国时期古城墙之一,也是中国北方地区保存较完好的古城池之一。

柏人城遗址周围有众多战国及汉代墓,墓中出土了砂陶罐、铜镜、铜带勾、青铜剑、铁剑以及战国时期的错金铜带勾、玉璧、玛瑙等饰物。

这里还发现了战国时流行的铜质“刀币”,刀币上铸有“白(通柏)人”字样。当时赵国流通两大货币“甘丹”“白人”。“甘丹”为赵王城所铸,“白人”即为柏人城所铸。柏人城经济地位之分量,由此可见。

昔日的柏人城内发生过很多大事:赵简子围攻柏人、秦始皇柏人传位、贯高柏人刺刘邦、张敖柏人献赵姬、刘秀柏人战李育、石勒柏人谋大计等,也先后有多人因功被封为柏人侯、柏人开国侯、柏仁男、柏仁子、柏仁亭侯等爵位。

逝者如斯,古风浩荡。站在残破的城垣远眺,沃野平阔,阡陌纵横,气势磅礴。站在黄土夯就的古城墙上,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历史迷城,随着相关考古研究工作的深入,柏人城的神秘面纱正被慢慢揭开。

战国柏人侯—李昙

隆尧

李昙,战国名将。因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被赵王封为柏人侯。公元前251年,李昙会同赵国大将廉颇,在柏人城外展开了一场震惊诸侯的对燕反击战,也由此确立了赵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地位。在秦兼并六国后,更是被封为御史大夫,后官至司徒,位高权重。

李昙生有四个儿子—李崇、李辨、李昭和李玑。长子李崇,西去陇西,其子孙繁衍为“陇西李”。李昙四子李玑在此地繁衍生息,成为柏人望族,史称“赵郡李”。无论是陇西李还是赵郡李,都尊李昙为始祖,这就是隆尧被称为“李氏故里”的由来。

李昙去世后葬于柏人城(今邢台隆尧县)西。古人已长眠,空余柏人渡,无声地向今人诉说着此处曾经的繁华。

据《新唐书宗室世袭表》记载:李昙是老子李耳的八世孙。千百年来,李昙后人在唐尧大地上繁衍生息,名人辈出,先后诞生了赵国名将李牧、光武君李左车、北魏开国元勋李元忠等等,光李氏家族宰相就有17人之多。大唐开国皇帝李渊,正是李昙的第30代孙。

为保护李昙墓,隆尧县以李昙墓为中心,修建了李昙墓遗址公园。这里共发现了28座战国时期的古墓葬,其中主墓便是李昙的安息之地。墓为战国时覆斗形土丘封土,土丘坟前有李昙雕像。遗址区建筑以战汉时期建筑为特色,建有柏人渡、昙公廓、休闲广场、文化墙等。

昙公墓前昙公廓,不见昙公只见廓。李昙墓前有两个仿古建筑,加上写满李字的仿古灯柱,不禁把思绪拉回到群雄争霸,逐鹿中原的春秋战国时代。

3

秦汉时期

隆尧 2024

西汉初年,隆尧东部置广阿县、象氏侯国、武陶侯国。

草根跃升贵族,丘底疙瘩任敖墓

隆尧

丘底疙瘩是个大坟包,里面埋着一位2000多年前死的人。此人名叫任敖,沛县(今徐州西北)人。他年轻时当沛县监狱的牢头,职位卑微,却行侠仗义,为朋友两肋插刀。他与当地的典狱、政府小职员、马车夫、屠夫等关系甚密,尤其与泗水亭长(相当于乡长或镇长)、后来成了汉朝开国皇帝的刘邦很要好。

在风云际会的楚汉争霸和西汉初年,任敖的存在感并不强,但是作为刘邦的铁杆兄弟,他为汉王朝的建立和政权巩固做出的贡献,得到了历任皇帝的认可和重视。

当年刘邦在外公开造反,他老婆吕雉受到牵连被送入监狱。狱中受到不善待遇,任敖便保护大哥夫人少吃苦头。任敖后来干脆加入了刘邦的队伍,走上了“革命道路”,官拜上党郡守。他不是冲锋陷阵的将领,却擅长守城并因此立功,爵封广阿侯。广阿侯任敖在汉高祖刘邦所封的143人中位列第89位,封地广阿国就是隆尧县旧城、丘底一带。

吕后当政后,念及往日旧事,任命任敖为御史大夫,相当于最高检察院长和监察部长,汉朝的四把手。泗水亭长任上的旧日恩怨,到了帝国皇帝的时代,似乎都有所回报。

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任敖病逝。从公元前209年跟随刘邦任事到他去世的31年时间,任敖忠诚平和,死后皇赐谥号“懿侯” ,葬于他的封地广阿县。侯爵传给儿子,又传到曾孙任越人,但因犯太常庙祭酒味酸不敬罪,封国也被取消了。

狱卒出身,成为汉朝开国功臣,从草根阶级一跃成为贵族,位列三公的任敖,也算是人生赢家。

丘底疙瘩现高十余米,顶部平台中间为广阿侯石雕及其上方的仿古遮阳凉亭。墓顶立有碑刻一通,上刻“乡贤汉御史大夫广阿侯任敖之墓”几个大字,是1980年县革委会在民国二十五年立碑上覆盖叠刻上去的。

这座土封墓葬,封土高大,虽经两千余年的风吹雨打,迄今仍若岑丘,肃穆壮观。当地村民甚至将它奉为“灵山”朝拜。

如今的任敖墓已被当地政府修建为任敖公园。登上灵山,好风如水,清景无限,任敖墓的土丘兀自沉默,两千多年的历史倏忽远逝。

西汉元朔三年(前126年),汉武帝封刘贺为象氏节侯,置象氏侯国;五凤元年(前57年),汉宣帝刘询封刘朝为武陶节侯,置武陶侯国。

西汉初年,隆尧西部置柏人县。

西汉末年,理想主义者王莽篡汉,实施了一系列超前的改革,其中一项就是改名,柏人改名为寿仁;

东汉建立后,恢复原名柏人县。

4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隆尧 2024

隆尧东部,名字没有变化。

北魏末年,广阿县曾作为殷州的首府,市级行政单位;后来殷州被废,广阿县属赵州。

隆尧西部,东魏时期柏人改名“柏仁”。

南北朝时期,柏仁境内的赵郡李氏,登上历史的舞台。由于家族势力庞大,被誉为“五姓七望”,这是中国最后的贵族之一。

点击回顾:

梦回千年大唐,醉在亘古荣光(六)

5

隋唐五代

隆尧 2024

隆尧东部,这一时期的改名,比较频繁,共计4次。

第一次为了避讳太子杨广,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改名为象城县。

第二次在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改为大陆县。这段时期的大事,是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弑杀隋炀帝的宇文化及,在大陆县城外被斩首。

第三次在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恢复象城县。

第四次在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为昭庆县。至于该名的理由,是因为境内有大唐帝陵,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王君德政之碑》记载:“改象城而为昭庆,贵先祖而创嘉声”。 

五代十国最可惜的皇帝:郭威—柴荣

隆尧

周太祖郭威

五代十国是大唐之后的乱世,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交替,十个较小的政权穿插存在。由分裂走向统一,后周太祖郭威正是这个转折契机的推动者。

郭威,隆尧郭园村人,曾效力后唐,后成为后汉的开国功臣。后汉是五代中领土最小、实力最弱的政权,只有开国皇帝和末代皇帝,末代皇帝容不下功勋老臣,甚至杀害了郭威的两个儿子。公元951年,47岁的郭威起兵灭后汉,建立后周,定都汴(今河南省开封市),成为开国皇帝。

郭威登上皇位后,励精图治,简约朝政,后周政治局面趋于稳定,经济开始复苏,使晚唐至后周百余年的混乱局面开始澄清。954年,郭威在位仅3年便因病去世,在他死后获得了“明君”的美誉。郭威临终之际,把皇位传给了柴荣。

周世宗柴荣

柴荣,邢州尧山柴家庄(今隆尧山口镇山南村)人,生于后梁贞明六年(920年)。自幼随姑母(即郭威的皇后)长大,郭威以其“谨厚见爱”,过继为子。

在柴荣的统治下,后周国力鼎盛,他亲自北伐契丹,大破辽军,收复失地。百姓们衣食无忧,国泰民安。但可惜仅当政6年就英年早逝,仅活39岁。他的治国能力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很少有能与之相比的,几乎没有什么污点,他作为帝王的完美几乎是无人能及的。

柴荣在任短短六年,就为大宋江山奠定了基础。宋太祖赵匡胤延续了柴荣制定的策略一统天下,结束了兵祸连年、饥馑遍地的乱世,迎来了文化灿烂的赵宋之世。假若柴荣长寿,或许就没有之后的北宋天下。柴荣是五代乱世的“终结者”,为宋朝做嫁衣的悲情英雄。若再给柴荣10年,未尝不是秦皇汉武

6

宋元至现代

隆尧 2024

柏人县治在天宝年间东迁后更名“尧山县”,金代更名“唐山县”,民国时期因为京东唐山镇要升格为市,遂强制要求邢台的唐山县恢复唐代名称为“尧山县”。1947年将隆平、尧山两县合并为隆尧县,隶属邢台市。

隆尧碑刻群,半部隆尧史

隆尧

碑刻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它是人类自有文字以来传承历史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怀念先人、喻示后人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方式。自古以来,上至国家,下至平民,都很重视碑刻。

此次到访隆尧,在这个小县城里竟发现了一处藏着27件国家一级文物的隆尧碑刻群,还有包括21件二级文物、87件三级文物在内共计230件碑刻和石刻,现属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都是1980年成立隆尧县文化局后,将散落在各地、由民间收藏、存放的能移动的文物,经过多年收集整理,集中到文保所,形成今天的规模,建成了碑刻群。

因碑刻群是在隆尧县文物保管所的后院中,本以为春节期间会吃闭门羹,没想到抵达时大门打开,顺利入园。

进入园中的第一感觉就是素雅而宁静,迎面是一块巨石,上书“隆尧石刻群”几个大字。园中仿古亭台错落有致,大小不一的碑刻、石刻有序地排列在左右两侧卷棚顶仿古廊式建筑里,园子中间分散放置部分石雕、残碑及许多石质文物。

左侧廊下保存着自北魏至民国石碑五十余通,其中元代以前的20件。重要碑刻有北魏《杨翚碑》(也称杨宣碑);北周《李府祖夫人墓志》;唐代《光业寺碑》、《安乐寺碑》、《王珊碑》、《龙华寺碑》、《永康寺碑》;金代《三千佛碑》;元代《孔潘碑》、《光武灵应碑》、《王坚碑》、《王赞碑》、《刘友直墓志》等。

历代碑刻高低不一,大小各异,都放进看上去并不太高的碑廊中,仔细观察发现那些数米高的巨型石碑有一部分是被放进地面以下的地槽。

地槽上铺设透明钢化玻璃,四周围以护栏。

碑刻是按年代有序摆放的。《杨翚碑》位列首位,刻立于北魏延昌元年(公元512年),是邢台时代最早、具有较高史学和艺术价值的碑刻,原址在隆尧西河村,故又称“西河魏碑”。康有为盛赞过此碑,众多学界大咖、金石泰斗,甚至还有鲁迅,都纷纷对它投来关注的目光。

《龙华寺碑》成于武则天时期,上面有9个武则天造字,“年”、“天”、“地”、 “君”、“日”、“月”等。这些字仅仅使用15年后就被废弃,更是显得极为稀少而珍贵。

《光业寺碑》是隆尧县历史价值最大的碑刻,是证实隆尧为李唐祖籍最权威的文字史料。

孔子当年游学列国时来过隆尧,元代时,一位孔氏后代孔璠在孔子晒过书的地方创建孔岗书院,后以南阳知府致仕。《尧山孔氏先德之碑》记述的就是孔璠等人的事迹。

前方廊下保存了一些墓志铭石刻和许多残缺不全的历代佛像。

看着这些雕工精细,栩栩如生的佛像,扛过了漫长岁月的风霜雨雪洗礼,却没能躲过那个浩劫年代的人为破坏,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狮坚强

隆尧

右侧廊下保存了许多完整的人物雕像、大型佛像和石雕,其中还不乏道士、武士和石狮、石兽。

唐祖陵前的石狮就位列其中。

园子中间摆放着上百件历代石刻、造像和经幢、佛塔和供桌。

年代最早的当数东汉的天禄辟邪二兽浮雕,造型生动古朴,雕工洗练。

唐石塔上刻的飞天为少女形象,其凌空飘荡的质感线条非常自然流畅,堪与敦煌的石雕相媲美。

石虎,呈蹲坐状,小耳、圆眼、阔嘴,造型生动。

刘秀庙供桌为明朝石刻。

碑刻群中还有现当代的英雄碑刻,昭示着隆尧也是一片英雄的土地。

隆尧碑刻群荟萃了隆尧县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来这里,绝对不虚此行。

探寻李氏,溯源在隆尧

隆尧

关于李氏的起源,据历史记载,黄帝之孙颛顼高阳氏,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皋陶为尧的大理,主管刑律,于是因官命族为“理”氏。皋陶和尧帝一起活动在隆尧一带,在这里治理洪水,教化万民,繁衍生息。

皋陶的26代孙理徵因劝谏纣王被杀,他的妻子契和氏和儿子利贞逃命深山,摘树上的李子得以为生,因此把道理的“理”改成木子“李”。所以,李氏后裔尊皋陶为李氏血脉始祖、尊李利贞为李氏受姓始祖。这便是“十八子李”源起尧山的民间传说。

隆尧成了全球李氏宗亲的寻根问祖圣地,建成了历史文化园和李氏祖庭。李氏文化园是一处仿唐式的建筑,大殿是李氏祖庭的祭祀空间,中央安放的是昙公及四子的圣像,这里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姓氏祠堂。

研究报告显示,中华第一大姓“李”,目前占全国总人口的7.9%,李氏人口超过1亿。2018年10月,隆尧举行全球李氏祭祖大典,恰逢李氏先祖、柏人候昙公诞辰2330周年。此后每年隆尧都会举行隆重的李氏恳亲大会,成为当地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来者皆兄弟

东北话

街头烤肉×烧烤

贼拉好吃

千年隆尧,盛装归来。

一城静美,未来可期。

隆尧 2024

·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