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勤:家庭养育的五大冲突

 五千韧月 2024-02-27 发布于河南
图片
2月25日下午,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问向实验室、中译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家庭养育环境研讨会上,《家庭教育蓝皮书(2024):中国家庭养育环境报告》正式发布。全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三个部分。总报告基于三十四万全国各地家长的调查数据,对中国家庭的养育环境进行分析比较。

图片

卢 勤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原总编辑 

家庭养育的五大冲突及解决妙语

——在“家庭养育环境研讨会”上的发言


孩子是种子,家庭是土壤。种子长得好不好,土壤是关键。《家庭教育蓝皮书(2024):中国家庭养育环境报告》中有句话说得好:家庭养育的环境,对孩子心理的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以及日常生活行为影响巨大。
什么样的人最可能成为人生的赢家?围绕这个主题,美国哈佛大学做过一个调查,选择当时正在哈佛就读的268名本科生作为对象,持续研究了76年,花费2000万美金,研究结果出乎意料:爱、温暖、亲密的关系,才是美好生活最重要的开场。
今天我们的孩子们正遭遇什么样的家庭养育环境呢?我认为正面临着五大冲突。

01

期望的冲突: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


近日,北京一位中学副校长上初中的儿子在自家的洗手间上吊自杀,留下了四分钟的视频,主要讲的是父亲对他期望过高,他无法实现。所以不要以“爸爸妈妈都是为你好”为理由去逼孩子,逼子成龙,龙就会变成虫。解决这个冲突,有句妙语:太好了。父母要以“太好了”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给予孩子飞翔的天空,给予孩子乐观的心态。
我的妈妈送给我最宝贵的人生礼物,就是这三个字:太好了。我考试考好了,妈妈会说:“太好了,你的努力没有白费!”如果没有考好,妈妈会说:“太好了,你知道自己哪不会了!”竞选干部我选上了,妈妈会说:“太好了,你可以继续为大家服务了!”如果没选上,妈妈会说:“太好了,你把成功的机会让给别人了!”妈妈给予我的永远是希望。

02

保护的冲突: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


现在的父母充满了焦虑,生了男孩怕学坏,生了女孩怕受害。父母恨不得天天呆在孩子身边,但是意外的伤害还天天在发生。很多父母包办了孩子一切,培养了一个又一个的巨婴。长大了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依赖父母,这些孩子没有生存能力,只能成为啃老族。
家庭养育孩子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如果孩子只会做题,不会做人,那是无法承担国家大任的。
解决这个冲突,有句妙语:我能行。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只有父母对孩子放手、放飞、放心,让孩子大胆去做事,孩子才能看到自己的力量,真正喊出“我能行!”

03

爱的冲突:过分的溺爱,让孩子变得无情


父母“极度的关爱”“过分的溺爱”“无限的纵容”增长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因而失去了伙伴,没有了朋友。
人生下来有两个基本需求:一是物质需求,另一个是精神需求。不少父母对孩子物质需求可以无限满足,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很漠然。结果就是不仅给自己带来情感的折磨和痛苦,还会造成孩子心灵世界的荒芜,甚至形成孩子人格方面的缺失,走向社会以后,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有的甚至走向犯罪。
从小教会孩子分享,在独享中长大的孩子自私冷漠,在分享中长大的孩子爱人爱己。我妈妈从小教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学会分享,她用的一句话“给妈咬一口!”,明明有七个人,我妈只买六根冰棍,要求每个孩子的冰棍给她咬一口。哥哥姐姐都很主动,排行老五的我每次都躲在后面,希望妈妈咬小一口,或一口都不咬,可妈妈每次都咬一大口,我可心疼了。慢慢习惯了,好吃的先让妈妈吃,好像妈妈没咬一口东西就没那么好似的。
妈妈临终时,最想吃两样东西:豆汁和柿子。我跑遍京城,终于在隆福寺买到豆汁,送到医院,妈妈喝了两碗,说好喝,我可高兴了。买不到柿子,我大姐买了两个橙子,对我妈说:这是柿子!我妈尝了尝说:这年头柿子都变味了!一次我去朋友家,要了几个小柿子,我妈吃了两个,连连说:好吃!好吃!我很有成就感。几天后,妈妈去世了,她没有留下遗憾,她吃到童年最爱吃的东西。从此,分享成了我家的家风,我们兄弟姐妹六个从未吵过过架,我们的孩子也学会了分享,一家人其乐融融。
让孩子有情感的妙语是:我帮你。改变情感就改变了生活。

04

交往的冲突: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


世界上最难懂的是孩子的心,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孩子也变了,变得和我们小时候大不相同。所以,懂孩子胜过爱孩子。
有位母亲对我说:“儿子上初中了,一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不出来。我刚走进去,孩子就瞪着两眼说,你给我出去,你不出去,我就出去!”这位母亲怎么也不理解,自己从小带大的孩子怎么变得这么陌生?
青春期的孩子有秘密,需要尊重,需要好好维护他们的隐私权,给他们自由的空间。如果不信任他们,就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反感,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我对这位母亲说: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有八个字: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今天的孩子渴望被大人读懂,从物质世界来看,他们的家庭收入已达到了小康,但从精神世界来看,他们的心灵却处于饥饿状态。他们需要被理解、被信任、被肯定,他们缺的不是教育,而是关怀,他们需要的不是物质享受,而是能够抚慰他们心灵的沟通。
与孩子沟通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孩子:让儿女帮你做事,信任他们,把责任交给他们。
解决这个冲突的妙语是:有我在。改变责任就改变了未来!
我经常跟父母说,有两句话很灵验:享受你的儿子,对儿子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欣赏你的女儿,对女儿说“有个女儿真好!”

05

评价的冲突: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孩子最大的渴望是得到父母的认可。电视剧《人世间》很值得看,周秉坤是对这个家付出最多的人,但他一直没有得到父亲的认可。直到有一天,父亲说了一句:“三个孩子中,你是我最满意的孩子!”秉坤泪如雨下,这句话成为他努力工作、挣钱养家的最大动力。
其实,每个孩子最在乎父母给他的评价,如果父母总是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自己的孩子就没有希望了。孩子们每天都在寻求别人的理解,期盼公正的评价,人对生存价值的需求,比生存本身更加强烈。当但孩子被贬损得一无是处,就会表现出鲜明的抑郁,不仅影响健康,还会使孩子产生厌世情绪,甚至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极端行为。
有位矮个子的部长做客一家网站,一位网民调侃说:“部长,您的才华我们很佩服,但您的长相我们不敢恭维。”部长幽默地说:“我妈不这么认为!”
是啊,天下的人都瞧不起我,可是我爸妈瞧得起我这就足够了!所以解决评价的冲突,也送大家一句妙语:你真棒!改变角度就改变了关系。父母眼中有光,才能发现孩子的高光时刻!
图片
图片
《家庭教育蓝皮书(2024):中国家庭养育环境报告》(下称报告)正式发布。近年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与问向实验室对近百万家庭中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健康进行数据收集,深度分析家庭养育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品质以及日常生活行为的影响,联合编撰《家庭教育蓝皮书2024:中国家庭养育环境报告》,并由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对外正式出版发行。
此书由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顾明远指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过对于家庭的养育环境以及家庭中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学术研究仍有待提高。

全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三个部分。总报告基于三十四万全国各地家长的调查数据,对中国家庭的养育环境进行分析比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