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肛裂偏方

 淡月隐庐 2024-02-28 发布于广西

偏方治疗肛裂便秘真有效

中药莱菔子,就是萝卜子。我用它治疗几例肛裂便秘病人,皆收良效。
我遇一女患,因分娩后患肛裂而便秘、便血,疼痛难忍,经常发作已经20年,后经某医院手术,术后仍然便秘,影响刀口愈合。故来求诊,以炒莱菔子治之,果真有效,刀口很快愈合,高兴而归。之后继续治疗几例,同样取效。
诊余之暇而思其理,为何其他药物未愈而莱菔子一味即奏效?书载此药性平无毒,味辛甘,长于利气,能治风秘,气秘。生用能升,可降气化痰,平喘止咳;熟用能降,可润燥通便,不伤正气,故须炒熟,研碎,有油脂溢出,始能滋润肠燥,软便通下而奏效。而大黄、番泻叶之类,乃以泻下通便为主。轻快一时,过后便秘反重,长期应用,有伤正气之弊。至于莱菔子用量,可视病情加减,一般用15克,研碎,白水送下,早晚各一次即可。正因其不伤正气,故术后可常规服用,以减轻术后便秘,排便之苦。颇受病人欢迎。

评注:

所有肛肠科的疾病都要注意通便的问题,炒莱菔子在肛裂便秘的治疗里面,照理讲应该是治疗便秘而不是治疗肛裂的,只是便秘消除,肛裂自愈。

古代本草里面,《本草新编》谓:“莱菔子即萝卜子,味辛、辣,气温,无毒。入胃、脾二经。却喘咳下气甚神,解面食至效。治风痰,消恶疮,善止久痢,除胀满亦奇,但宜少用之。补气之药得之,而无大过之忧;利湿之剂入之,而有善全之妙。多服则损气,久服则伤阴也。”生用莱菔子古人多认为其性猛烈,朱丹溪讲“莱菔子治痰,有冲墙倒壁之功。”诸家本草亦沿用这一说法。但是莱菔子炒熟用,可大大削减其猛烈之性。著名的“三子养亲汤”治疗痰壅气滞证,其中莱菔子也是“微炒”
除古人经验之外,现代用炒莱菔子治疗便秘的报道很多,主要用在老年人习惯性便秘,小儿便秘,还有用在西药氯氮平所致的便秘等。根据临床实践,莱菔子用于肛裂便秘每能收效,其他肛门手术患者当亦可选用。概因莱菔子富含油脂、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对便秘有较好效果。
来源  金风玉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