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铎行草书法作品集第二十九期:气格俊迈,行草王首推王铎

 鸿墨轩3dec 2024-02-28 发布于内蒙古
首发2024-02-12 15:59·汉府古文化

文◎赵磊

导读

言及元明时期的书法风向,后人往往借用了“尚态”这一标签,以概括其时书法的整体风貌。不过,这种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压缩成一个笼统概念的做法,在学术上显然缺乏精准性,也不足以涵盖所有书法现象。特别是在晚明,由王铎、黄道周、倪元璐、张瑞图等人引领的“尚奇”思潮,就明显跳脱了“尚态”这一局限性更强的描述,展示出了独特的艺术追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尚奇”作为一个艺术倾向,代表着对于常规审美的挑战,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巧思。这一思想对于王铎来说,无疑是有着深刻影响的。实际上,王铎的书风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尚奇”潮流的熏陶。但王铎在书法艺术的革新之路上,并未盲目追求新奇,而是始终在“变法”与“尚古”之间找到了一种微妙而独到的平衡。

在王铎的书法实践中,他并不满足于简单模仿古人,而是力图在理解取法对象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演绎。王铎的艺术嗅觉,使他能够在把握古法本质的同时,对其进行巧妙的扩展和拓展,让古人的书法在他手里重放异彩。同时,在自己创新书法的路径上,王铎所展现的不是一种无迹可寻的变化,而是在确立了规则之后的合理变革,这种有根有据的艺术实践,使得“变法”不再是一种盲目的方向,而成为一种有迹可循的艺术探究活动。

在“尚奇”如潮的时代背景下,王铎的书法艺术既不失时代感,又保持了个性的独立性,展现出了高度的艺术智慧和审美情趣。他的作品中,“奇”的成分并非是目的本身,而更多是在传承中不断探索与创新的结果。通过这样的艺术实践,王铎为后代树立了一个范例,即如何在艺术的进步与传统的保持之间,找到一条和谐统一的道路。

王铎在书法艺术上的“变法”既不是随波逐流,也不是背离传统,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寻找到适合自己艺术追求的变革之道。这种在“奇”与“古”之间寻找的平衡点,不仅体现了其书法艺术的深度与广度,也昭示了一种独立于时代潮流之外的个人创新和艺术成熟度。王铎书法气格俊迈,无怪乎黄道周评价其:“行草王首推王铎。”。

作品一

作品二

作品三

作品四

作品五

作品六

作品七

作品八

作品九

作品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