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日课002:拿人当人,首先是拿自己当人

 老玉米棒 2024-02-28 发布于广东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1.2》)

图片

本章是讲孝弟乃立身之本,人能对父母兄长孝弟,他的内心必然是和顺的,也就很少有冒犯领导的。不冒犯领导,就不会作乱,违法犯罪,危害国家社会。孟子所言“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与有若所讲是一个意思。

生活中,对于那些不尊重师长、领导,扰乱团队秩序的人,常被称之为“没有教养”、“没有家教”。所以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这里就牵涉到一个问题,正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有子是孔子的学生,名若。字子有。鲁国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有若少孔子三十三岁”。《论语》中对孔子弟子称“子”的,只有有若、曾参、闵子骞、冉有四人。孔子死后,弟子认为有若像孔子,卜商、言偃、颛孙师就一起推举他代表孔子,接受弟子的朝拜。但是曾参拒绝参与。

《论语》中的抽象概念,往往都会有很多具体的表现或实例,让人能切身感觉到。比如本章讲孝弟是仁的根本。《论语集注》中说:“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为仁,犹行仁。”仁是抽象的,关键在于行,要落实在行为上,那就是孝弟。具体如何才是孝弟,在《论语》后面的其他章节中会陆续讲到其具体的体现。

图片

仁是儒家的核心概念,据李零先生统计《论语》中的“仁”字,共有109个。那么什么是“仁”呢?用李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拿人当人,首先是拿自己当人,其次是拿别人当人。讲得直白,一语中的。孔子讲的就是人道。那些愚忠愚孝是不把人当人,当工具,是孔子所不取的。因为“仁者爱人”。

清代学者宦懋庸《论语稽》对仁与孝关系的比喻很形象,阐释得也很有趣,摘录如下:

“仁者,人也”,《说文》人象形字,人旁着二谓之仁,如果中之仁,萌芽二瓣。盖人身生生不已之理也。仅言仁,故不可遽见。若言仁本事人,则即于有生之初,能孝能弟上见能孝弟乃成人,即全乎其生理之仁。不孝弟则其心已麻木不仁,更何以成其为人?

对父母尚且不能尽孝,对社会、对国家、对朋友也就可想而知。

另外不妨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作为人生箴言,提醒自己打好基础,不要被周围的浮躁乱了方寸。追求仁要重基础,做任何事情也都要如此。君子凡事专门用力于根本,根本端正牢固以后才能有大成就。正如树木根本牢固,枝叶才能繁茂;盖房子地基扎实,才能起万丈高楼。

图片
   
通过本章我们可以看到,论语不是一部简单的哲理语录,里面随处可见亲易的、可感的、甚至的可爱的形象。正是因为这些生动的形象,让《论语》少了《大学》《中庸》的抽象说教,让人能新生亲切感,细细品味论语中的对话,确实心生新意。对青少年的入门而言,《论语》更合适。

图片

尔雅书苑

微信:eryashuxuan

传承经典  涵养性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