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秋说 || 不建议强迫儿童过早识字

 麦芽公益悦读馆 2024-02-28 发布于广东


当胎儿还是母腹中时,Ta的听觉和视觉几乎同时在发育,不过由于囿于子宫的缘故,视觉要等到离开母体后才发挥作用,而胎儿在大约三个月时,就已经可以使用听觉透过母体感知世界了。——这也是胎教的基本条件之一。

胎儿也好,婴儿也好,他们一开始都是通过听觉来接触外界的,听觉对他们来说,就像雷达,感应、吸收、转换信息,从而理解信息。

学龄前的儿童,几乎把一切的行为,都视作——玩。世界是很新奇很奥妙的,然而,小小的人儿还在摸索着、熟悉着这一具自己可以操控的工具——身体。他会在“玩”的过程中,慢慢地熟悉、适应、习惯自己的身体。

Ta们会有意无意地锻炼着自己的操纵,比如伸屈小拳头,见什么抓什么等,当声带与唇齿还没合上拍时,他们会更热衷于对身体的探索。在此,建议家长们不要总把婴儿捆扎得结实,要让他们有舒展的空间为好。同时,爬行对婴儿绝对是有好处的。手和脑是有联系的,手得到了伸展,脑部也会得到训练。

孩子四肢的协调能力是在这个时候慢慢地锻炼出来的。在这个过程里,也是孩子长身体的时候。当某天后孩子掌握了一些口语,Ta只会提出他最原始的,最迫切的需求。这个需求是和他Ta的情感没有关系的。Ta还不懂得爱,但Ta明白是谁提供了食物给Ta,Ta在哪里才能得到安全感。如果儿童总是哭叫不停,说明Ta的需求和所得并不相等,而这份表述已经超出了Ta的表达能力,只能用哭来表示不满。

当婴儿慢慢长大,渐渐地适应、掌握了操纵身体的“诀窍”后,Ta会很兴奋。记得儿子第一次自己在没人帮扶的情况下走上一小段的斜坡时,他“咯咯”直笑,一个人挥舞着小手,上上下下走了好久,然后,跌跌撞撞地小跑向我,一边笑着,一边回头指着那段斜坡。我想,如果他这时能够用词汇来表述的话,一定是想告诉我:“爸爸爸爸你看你看,我自己走上来了!”

语言的表达,是我们的本能。它通过母体,在我们还是胎儿阶段时就因着母亲的声音传达给了我们。当我们学会了操控身体后,身体内外的机能都会出于本能地去模仿我们的亲人的声音、动作……

所以,语言的表述能力是在本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在成长过程中,它成了一种必需的工具。我们通过它了解未知,和人沟通,表达自己……它是为了满足我们的生存条件而存在的。也因此有天生听觉缺陷的婴儿,往往第一伤害的就是他的语言能力。

说,是本能;说,从听出发。听得多了,就熟能生巧,产生欲望去说。在人类产生文字之前,只靠“说”这种表达,已经足以满足他们当时的生活需求了。

当了解这个世界越来越多,脑部储存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后,人们发现记忆跟不上了。记忆跟不上,就可能导致在继替的过程中,产生失误。只靠语言的传承,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同时,遗忘也在一边搅和。

这时候,人们需要更好的工具来保证传承的准确性。于是文字就出现了。文字出现,代表了文明的出现。

因此可见,文字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文明的需要。但文字并不是个人的必需。

只有当需要强烈到一定的程度后,才会产生行为去实现。从听到说,就是一个需要从弱到强的过程。从说到写,也是如此。

当个人意识到“他想”的时候,他会专注地主动地去学习去应用。

不要在孩子“说”的阶段里去让孩子“写”,这是拔苗助长。跨过这个阶段,直接进入到“写”,就好比从襁褓后直接要让孩子走路一样。失去了爬行的过程,会让孩子很难达到“手足协调”,会摔跤的。

在孩子学龄前,建议多和他讲讲故事,读读绘本,不要强求他识字,不要强求他写字,让他讲。是的,就是让他讲。无论他讲得怎么样都好。

孩子在“讲”的过程,就是在累积需要的过程。当他这份述求达到了一定饱和的时候,他会主动去认字,去识字,去写字。请注意:这个时候,他是愉悦的。

还有什么比在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更容易的吗?那一定是更愉悦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