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977年3月28日 东风轮抵达本航次目的港-阿尔巴尼亚都拉斯港
2024-02-28 | 阅:  转:  |  分享 
  
1977年3月28日 东风轮抵达了本次远航的目的港-都拉斯港



东风轮2月16日正式离开上海到3月28日到达阿尔巴尼亚的都拉斯港整整开了42天。这42天自始至终铭刻在我的心中,在我的记忆中这42天好像始终会跳处、跳到我的大脑中,现在想想这42天其实很普通的,对我来说除了有一次海上24小时的抢修之外,并没有其他什么大的事件发生,也许就是因为是我的第一个海上生涯、第一次出国记忆特别强盛吧。

我们船3月28日到都拉斯锚地,上午到、下午就进港了,当时在都拉斯港的锚地至少有十几条挂中国五星红旗的中国船舶在抛锚等待进港,我们船一到就进体验到了一点优待。之所以有优待是因为我们船这次去阿尔巴尼亚多少带有一点说不清的政治任务。

阿尔巴尼亚曾经是中国的“情同手足的兄弟国家”,是欧洲社会主义的一盏明灯。1961阿苏关系破裂以后,中国政府在自己遭受封锁、存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加大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文化大革命”时期,援助更是达到了最高点,仅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就向阿方无偿援助了十几万吨粮食、2.5亿元外汇和大批的专家,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要知道,当时我们国内的老百姓也并不富裕,但为了两国友谊,我国老百姓还是勒紧裤腰带支援他们。

1966年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谢胡访华期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邓小平曾陪同谢胡主席到上海的江南造船厂视察并登上“东风”轮。当时谢胡曾高兴地说,这么漂亮的船什么时候开到阿尔巴尼亚去,周总理说一定要去的。

到了1971年,随着中美建交和阿国内自身矛盾,阿尔巴尼亚领导人对中方先进行内部指责,继则公开影射,进而阿尔巴尼亚媒体发表不点名批判文章。阿方不仅把反对的矛头指向中美关系的改善,说中共搞机会主义,而且批判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从此中阿关系走向了低谷。1976年毛泽东和周总理逝世后,中国政府还是想尽力维护中阿之间的关系,便有了借实现周总理的生前遗愿、东风轮前往阿尔巴尼亚一说。

东风轮靠泊都拉斯港码头的当天晚上,都拉斯的阿中友好协会安排在码头不远的一个酒店(或是港方的一个什么礼堂)举行欢迎茶话晚会,邀请我们船的大部分船员,包括在码头上另外二条中国船的船长、政委、轮机长等高级船员一起参加,当时码头上的中国船有一条船名是“国际轮”,当时“国际轮”的政委是李庆伍,一年多后国际轮改名为赤城轮,政委李庆伍提升为上海远洋运输公司的党委书记。

记得那条晚上,我们的船员都是千遍一律的统一的蓝色或灰色中山装,茶话会其实很简单,就是所有的人都围着一个大长桌站在那里,台子上也就放了一些小点心、糖果和红葡萄酒,糖果还都是中国的,我们船政委居怀礼代表中方讲了一些客套话后,阿方的什么人也叽里咕噜讲了一大堆,无非就是珍惜中阿友谊等,站了一个多小时茶话会结束了,反正也没吃饱也没什么东西吃,回到船上后大伙又再补吃了一顿。

3月30日、3月31日,东风轮全体船员又分二批,由阿方的阿中友好协会安排到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地拉那附近的一个旅游景区等地游玩了一天,陪同我们的是当地阿中友好协会的一个官员或是翻译,近40岁的一个女翻译、小小的个子、一口流利的中文。

在都拉斯卸货期间,我们吃了晚饭都可以随时下地走走,在都拉斯真正感受到了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都拉斯的道路是我们熟悉的中国大马路、都拉斯道路两旁的建筑是我们熟悉的中国式的火柴盒建筑、大街上行驶的车辆大多是中国的解放牌卡车、商店里销售的大都也是中国的产品,到了这里如果不看路边上行人的脸只看大街、建筑你感觉不到是在国外,我们船这次装的是煤,也有其他的中国船装的大多数也是我们国内生活都急需的物质,而在我们国内这些物资都不一定得到充分供应的物质。

当然我们在都拉斯市区行走,也还是能感受到阿尔巴尼亚的群众对中国人的友好热情,我们经常会受到一些人的热情打招呼,用中文说“你好”!我们也在都拉斯的街头与阿尔巴尼亚的老百姓、儿童拍照。

在都拉斯,一船煤整整卸了18天,4月16日东风轮离开了都拉斯港码头,到锚地抛锚等候公司的指示,4月18日接到公司的指示开往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港(CONSTANTA)装化肥回中国。



献花(0)
+1
(本文系漂流的大山原创)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