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年上海豫园灯会,这么挤,那么美!

 海棠盈香 2024-02-28 发布于北京
终于在元宵节前夜,看上了传说中的豫园灯会!
豫园灯会举办自1995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标志性新春文化活动。
2024年豫园灯会主题为“山海奇豫记”——海经篇。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
何谓奇书呢,翻译一下就是,看不懂、看不懂,像外星人写的!正常人脑子得长成啥样,才能写出样的内容啊?!
《山海经》中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多数是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都是诸如人头鱼身、鱼头人身、九头怪物、鸟头人身等怪兽,可能属于已经被毁灭了的、史前的另一个地球文明
山海经,顾名思义,分为山经与海经,也就是说一部分记载的奇山大川其生活在其中奇奇怪怪的动植物;另一部分是记载的茫茫大海中的古古怪怪的动植物。当然,除了动植物还有国家民族等等内容。
豫园灯会“山海奇豫记”,就取材于山海经中的海经中的动植物。

园灯会,并不在豫园,而在豫园旁边的小吃N条街,街比较街两边是近现代的仿古建筑春节期间这些建筑全部装饰了各种灯,也很漂亮。
最主要的灯布置在九曲桥下面的湖中,灯在湖上,水中灯的倒影荡漾,更衬美景。
九曲桥也是最挤的地方,要从很远的地方排很长时间的队,才能上桥。
在桥上还不能停留,因为人太多啦,队伍不能停下,否则后面的人要排更久的队啊!
中国人就讲究一个“来都来了”,怎么都得看看啊!
而且,白天时断时续的下着淅沥沥的雨,到了傍晚豫园的灯亮起的时候,雨基本上停了,这真是老天爷赏灯看啊!
排了很久的队,终于上桥了!
就来看史前的另一个地球文明都诞生了怎样的物种吧

我最喜欢的有三个,一个是上面这个人鱼公主。它有着长长的尾巴,可惜我拍的角度不太好,没能展现出它的大长尾巴。

我从网上找了一张照片(下图),这大概是无人机拍的。

第二个是长着翅膀、犄角、长须,以及长尾的马。

除了身体,其他地方都像龙啊!

它的长尾有多长呢,几乎拍不下啊,上图后面粉色的全是它的尾巴。

下图,后面蓝色的部分,也还是它的尾巴,比龙的尾巴都要长了!

第三个自然就是龙了。

一条青龙,带着两只小龙在游弋玩耍,这条龙多美啊,身姿那样矫健!

黄金色的鹿角闪着金光,长长的龙须那么飘逸!

下面的广告什么鬼……

还有其他很多种动植物~

最后,是一群夹甲鱼。

夹甲鱼又被称为盒子鱼,它的躯干呈盒子形,显得笨拙僵硬。它的嘴呈吸盘状,乍一看,像嘟着嘴。

鱼灯,很写实啊!而且,把鱼塑造得可爱又呆萌!

虽然排队时间很长,但在九曲桥上看灯的时间很短……
不过,除了这里,还有很大范围的灯可看。
比如下面这个地方,九条巨龙,飞龙跃海,但它是一个立体的,要围着转一圈,才能看全,

尤其配着后面很古风的建筑,更好看!

不愿意在里面挤的,其实外面的灯也挺好看的。

最后,发我最喜欢的一处灯。

有位博主与我心有戚戚,以此处为背景,画了一张明家日常。
(感谢作者@Hiroro711 )

小少爷和阿诚哥拿着吃的,大姐手中拿着一只小巧的龙灯,阿诚拿了一只生煎要喂给大哥。此时的大哥还很瘦。
多么美好的元宵节呀!
感谢与我一起挤着看灯的小仙娥!
虽然挤的时候想,十年不想再元宵节看灯了,但看过以后,还是挺怀念的,哈哈~
最后,链接一下北京什刹海的龙灯:
>>在北京过年,来看这条百米长龙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