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1年,李敏到38军驻地考察期间,一张珍贵的留影,难得一见

 城北十五里666 2024-02-28 发布于北京

七十年代初的河北,一张老照片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照片中的李敏,正在聚精会神地听取当地支书关于生产工作的报告,身边的驻军干部们严肃而庄重。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只留下那些熟悉的面孔在镜头中一一浮现。

前排左二的刘成斋师长,眼神坚定而刚毅,仿佛能穿透岁月的尘埃,看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而前排左四的刘文清政委,则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如同春风拂面,让人感到温暖而亲切。

然而,众人的目光却不约而同地被照片中的李敏所吸引。身穿军装的她,显得格外庄重和认真,与平日里那个低调谦逊的形象判若两人。许多人不禁好奇,那时候的李敏究竟担任着什么职务呢?

原来,此时的李敏在总参下属的国防科工委工作,已经是一位副军职领导。如果要用军衔来比喻,她大概相当于大校级别。在地方上,她的级别则相当于厅局级干部。这样的身份和地位,无疑是对她多年来努力和奋斗的肯定。

然而,作为伟人的女儿,李敏却从未忘记父亲的教诲。她从小就知道,自己不能因为身份而骄傲自满,而应该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因此,无论是在北师大攻读化学专业期间,还是在国防科委工作期间,她都始终保持着勤奋刻苦的态度和优异的成绩。

李敏的婚姻生活也十分幸福。她的丈夫孔令华同样出身于军人家庭,是一位优秀的人才。两人自由恋爱并走到了一起,共同组建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他们生育了两个孩子——孔继宁和孔东梅,这两个名字都承载着外公的期望和祝福。

然而,在李敏的心中却一直有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那就是在父亲病重直至去世的四五年时间里,她和丈夫的处境也异常艰难,无法经常去看望和陪伴父亲。这使得她错过了与父亲相处的宝贵时光,成为了她一生中无法弥补的遗憾。每当想起这段往事,李敏都会忍不住泪流满面。

尽管历史已经远去,但那张老照片却永远定格了那个时代的记忆。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为了理想和信念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和家国情怀。而李敏作为那个时代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之一,她的故事和经历更是成为了一段珍贵的历史回忆。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