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方今用三甲散——陆芷青教授经验介绍

 仁哥文档 2024-02-29 发布于湖南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一期第18

浙江中医学院  程志清

〔内容提要〕本文对三甲散的处方来源及组方将点作了比较分析,并就陆老运用三甲散治疗内科疑难杂病的经验举例作一介绍。

三甲散原载吴又可《瘟疫论》卷二“主客交”条下,方用鳖甲、龟甲、穿山甲、地鳖虫、生牡蛎、蝉蚕、白芍、当归、甘草组成,主治客邪胶固血脉所致“肢体时疼,胸胁锥痛,脉数,身热不去,过期不愈”等症。薛生白将是方改为六味,治疗暑湿证,邪入厥阴,络脉凝瘀,心主阻遏,灵机不运所致“口不渴,声不出,……,默默不语,神识昏迷”等症。陆师用三甲散,一是取其本意,凡脉症相符者,即可投之,如曾以薛氏三甲散治愈乙脑失语;二是据其方义,拓展其用,不囿于一药一症相符之见。陆师认为两方虫类药十居六七,意在取异类灵动搜风剔邪,祛瘀通络,其犁庭扫穴之力非草木石类所能匹敌。以配伍来看,吴氏方以鳖甲与龟甲、牡蛎同用,其滋阴潜阳、熄风镇痉之力明显增强,陆师常用于肝肾阴虚,厥阴风动,痰瘀阻络的内科疑难杂病。薛氏方去龟甲、牡蛎、蝉蜕、当归、白芍、甘草,加柴胡、桃仁,其意取柴胡引三甲直入肝经,化瘀软坚散结,陆师常用于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取效显著。

兹举例说明如下:例一:吴氏三甲散治疗风心脑梗塞王某,女,36岁,1993年3月20日初诊。胸闷心悸心慌十余年伴舌强言謇左侧肢体麻木一年。患者宿恙“风心二狭二闭”,一年前,突然偏右头痛,左侧肢体活动障碍,经住院CT检查,诊断为“右侧基底节脑栓塞”,治疗一月,好转出院。刻诊:神清,两颧绯红,言语賽涩,左手脚活动欠利且肌肤较右侧偏冷,舌红,舌下瘀紫,脉细涩偶有间歇。病因风湿入络,内传于心,以致心气内虚,心阴耗损,阴虚风动,瘀阻络脉,治拟育阴熄风,化瘀通络,佐以益气通脉:

炙鳖甲30克,炙龟板30克,生牡蛎30克(以上均先煎),炮山甲5克,地鳖虫10克,郁金12克,当归5克,丹参30克,黄芪30克,党参30克,麦冬12克,降香5克,五味子5克,赤芍10克,炒天虫10克,生甘草5克,川芎5 克,七剂。二诊:药后自觉舌体转动较前灵活,尚感头痛,四肢麻木,胸闷心悸,舌红舌下瘀较前减轻,脉细涩,拟育阴平肝、祛瘀通络。原方去生黄芪、潞参、麦冬、五味子加地龙10克,桑枝15克,丝瓜络12克,七剂。三诊:四肢麻木消失,舌本转动灵活,头痛亦瘥,左手脚活动也见好转,心悸未平,舌红舌下略瘀紫,脉细治拟原法,上方去桑枝、丝瓜络加生芪15克,生地15克,桃仁10克。按:本案以舌强言謇,头痛肢麻,左手脚活动障碍为主症,西医诊为风心脑栓塞。前医叠用益气活血通络无效。陆师辨治,认为此乃阴虚风动,痰瘀阴络,吴氏三甲散正中肯綮,故一年痼疾,经治而获显效。三诊头痛瘥,肢麻除、手脚活动较前灵活,去桑枝、丝瓜络,加生芪、生地益气养阴,桃仁祛瘀通络,以图根本。

例二:吴氏三甲散治愈上腔静脉阻塞综合 症案。夏某,女,57岁,住院病人,1992年4月26日初诊。颜面及两上肢、颈胸部严重肿胀伴右上肢偏废及阵发性抽搐三月。患者因头痛恶心呕吐严重于1992年1月15日住院,至1月18日开始出现口角左歪,右太阳穴抽搐,右上肢偏废不用,西医拟诊“脑梗塞”,给予对症治疗,病情略有好转。至4月上旬,家属见病情起色不快,遂自敷草药于右手部,之后局部出现肿胀水泡,4月16日颜面红肿,次日色转紫暗,张口、吞咽困难,紫肿迅速蔓延至两上肢及上半胸部,专家会诊与CT检查提示:“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脑梗塞”、“颅脑左侧颞顶部脑动脉畸形可能”。X线胸片报告“纵膈阴影明显增宽”。骨髓检查:“粒系明显增生有感染现象”。血检:WBC4.4×10/L,Hb131/L,BPC330×10/L,未见幼稚细胞。给予地塞米松、先锋必等治疗一周,病情未见起色,已下病危通知,家属力邀会诊。

刻诊,患者精神萎靡,声低懒言,颜面高度肿胀呈暗紫色,双目红赤,因胞脸肿胀成线缝状,双上肢及胸上部肿胀发亮呈紫红色,触之有硬实感,两手心有白色鸽蛋大小水泡三、四个,两寸口因肿胀无法切脉,纳呆便溏,唇紫,舌体瘦薄色绛紫光剥少津。阴液枯涸,胃气大伤,瘀血内阻,以致气化失司,瘀水互结,治拟养阴活血佐以益气助运法,面部紫肿略退,至5月14日病人又出现头部与右上肢相引抽掣,舌又转红绛少津,寸口脉无法切得。此乃肝肾阴虚,瘀血阻络,经脉失养,厥阴风动之证,急拟方如下:炙龟板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炙鳖甲20克(先煎),全蝎5克,炙地龙12克,生地30克,赤白芍各24克,丹参30克,水蛭粉5克(分吞),羚羊角粉0.5克(分吞),钩藤15克(后下)。

5月9日复诊:改投三甲散后,病情日见好转,肿胀减退,抽搐减轻。上方再服七剂肿胀明显消退,头及右手抽搐筋掣消失,肿胀部位的肤色已趋正常,血象检查也有好转:WBC12. 0×10/L,N68%,L29%,单核3%。上方去羚羊角,钩藤,服至6月7日,面、肢肿胀已基本消退,右上肢活动较为灵活,已能下床走动,至6月29日颜面上肢浮肿全部消退,行走如常,于7月6日出院。继予中药调理。随访至今未发。

按:本案属多发性脉管炎引起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初诊时两上肢高度肿胀,触之硬实感,肤色光亮红紫,双目因肿胀而呈线缝状,其症实属罕见,根据肤色红紫,血小板,红血球,血红蛋白增高,唇紫,舌绛紫少津特征,瘀血阻脉无疑,其病乃因患者素体阴虚阳亢,火灼津血以致瘀阻血络,加之外敷草药,客邪入脉,诱使病情加重。初拟养阴清热、活血通脉之剂获小效,药虽对症,但力所不逮,病情未得控制,之后又见头与右上肢相引抽掣,肝肾阴亏,风阳内动之征显露,改投吴氏三甲散,以异类灵动之品加强育阴潜阳,熄风止痉,祛瘀通络作用,药后病势顿挫,以至痊愈出院。例

三:薛氏三甲散治愈肝胆管结石案颜某,男,41岁,技术员,1991年5月22日初诊。

胆囊术后一月,又见胁痛,寒热,黄疸至今二月有余,经输液后寒热虽解而目黄未退,右胁隐隐刺痛牵引腰背,转求中医诊治。刻诊精神萎糜,白睛黄染,形寒手足心热,舌红苔薄黄,舌下脉络瘀紫,脉弦涩。B超复查右肝内胆管结石1.4×0.9,并见慢性胰腺炎。

证属湿热久蕴,肝胆失疏,肝阴亏虚,瘀热内结。治拟疏肝化瘀、益阴清热,拟薛氏三甲散化 裁:

柴胡9克,鳖甲30克(先煎),地鳖虫9克,炮山甲9克,蓬术5克,金钱草30克,制军12克,黄芩9克,茵陈24克,制元胡12克,五灵脂9克,赤芍12克,银花15克,鸡内金12克,七剂。

6月26日二诊:药后形寒手足心热已除,遂自以原方连服一月,胁痛已止,目黄亦退,惟感腹胀,苔黄腻,脉弦,原方去制元胡、五灵脂、银花,加藿香、枳壳等。

7月3日三诊:药后腹胀减轻,黄腻苔退,继以原法出入,上方去藿香、黄芩。一个月后B超复查两次,肝内胆管结石减少到0.4×0.9,再拟原方出入。三个月后,两次B超复查肝内胆管结石消失,诸症悉瘥。

按:肝内胆管结石,其症属“胁痛”、“黄疸”范畴,其治一般多用疏肝利胆、清热化湿法。陆师认为本病辨证应注意二个方面,一是湿热久蕴肝胆于耗伤肝阴;二是久痛入络,多兼瘀血阻滞,治疗时应注意养阴清热、化瘀软坚。本案胁痛日久,痛如针刺,舌下瘀紫,脉弦涩,邪入厥阴瘀血阻滞之象明显,手足心热,舌红,右胁隐痛,肝阴亏虚已露端倪,目黄,苔薄黄,湿热内蕴肝胆之征,故以薛氏三甲散合金钱草、茵陈、黄芩等疏肝利胆、化瘀软坚,益阴清热而收全功。

笔者曾用陆师这一经验治疗30例肝内胆管结石,结果15例痊愈,足以证明经验的可重复性。

参考文献[1]陆芷青。浙江中医杂志,1980;(7):326[2]程志清等,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5);26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