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即将35岁的西安人,决定继续“卷”考研

 江船看雨 2024-02-29 发布于陕西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如期放榜,作为400多万考研大军的一份子,参照往年的复试分数线,我不出所料的已经沦为了300多万落榜考生中的一员。

作为一名即将年满35周岁的中年人,自己之所以会选择踏上这条漫漫考研路,原因已不再像上大学那会,单纯来自父母及身边人的循循善诱。这一次,只是简单来自肉眼可见、深有体会的“卷”。

01

就业机会“卷”

在一次和朋友的聚会上,朋友酒足饭饱后突然问我“有没有打算考公或换个工作试试”,当时,我只是笑着说了句“都快35的人了,还蹦跶个啥”,话题就此结束。

过了几天,无意间在头条上刷到了省考的公告,朋友的那句灵魂问题又一次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就抱着看一看的心态点开了岗位表。

映入我眼帘那最刺眼的就是“XX岗位研究生学历、XX岗位研究生学历…”要求,符合自己能报考的本科学历岗位,基本都需要眯着眼睛瞅,我毫不犹豫的切入了抖音模式。

一顿疯狂的点赞与收藏过后,我又打开了那几个热门招聘APP,选择性搜索了国企及头部民企,“XX岗位研究生学历、XX岗位研究生学历…”要求,又一次直戳我的双眼。

我不禁感叹,研究生学历什么时候竟然已成了“门槛”要求?那一刻,考取研究生学历的想法已让我蠢蠢欲动。

图片

■ 图源网络

02

职场发展“卷”

自己作出考研抉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职场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压力。

正如绝大多数普通上班族一样,比起那种2.2亿一夜暴富的神话传说,升职加薪才是我们改善生活的现实选择,但论起升职加薪,不同属性的单位情况也许大相径庭,却又如出一辙,有的考验你的技能与体能,有的考验你遇到贵人的几率,有的只需要你有一个过硬的圈子……

我们每个人都属于其中的一种,我也不例外,而且是不具有先天优势的那种,唯一能做的就是和身边的同事一起卷考研、升学历,以确保自己当下不掉队,沦为一名所谓的职场“差生”。

03

考研群体“卷”

用陕西方言来形容我,就是一个比较能谝闲传的人。出于天性使然,考研当天,我在交大的考场外,很快就和身边的小弟小妹、大哥大姐们打成了一片。

当然,我们所能谝说的也就是考研那点碎碎事,从中也感觉到了人人身上的“卷”,和其中三个人的对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一个是商洛的女孩,她是2023年应届毕业生,她的同学有80%都在毕业前考公考研,由于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今年已是她第二次上考场,并打算再专职备考一年。

另一个是刚上班2年的西安娃,小伙子说自己在一家私人单位上班,每个月挣得钱不多、破烦事倒是挺多的,打算考个全职研究生,再回学校过渡几年,到时再出来找个好一点的单位上班。

最后一个是40多岁的老大哥,定居西安的甘肃人,也是一个国有设计单位的中层干部,说受这两年房地产行业经济下行影响,自己单位业绩也开始走下坡路了,看着单位现在新招的985、211及海龟研究生,自己明显感觉到了后生压力。

图片

■ 图源网络

……

作为一名上学那会的学渣,我内心还是比较庆幸的,还好自己毕业的早,没有被这已经演变成二次高考的考研潮所淹没。

但作为一名即将年满35的职场中年人,我内心又多了份职场焦虑,在这个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大就业环境中,稍有闪失,也许自己也将被“卷”入尘埃。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人会自愿“内卷”,只是在整体大环境的影响下,时代的浪潮会推着我们不断地往前走、被“卷”着往前跑……

虽然,这次我是裸考式的“卷”别人,但参与这场考研“卷”潮也绝非无意义,至少还可以激励鞭策我,在未来前行的路上,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淘汰。

2024年,是否要加入“卷“的队伍?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答案一样?

作者 | 民间闲谈客 | 陕西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