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接父亲来养老,老伴让我留一手,我斥责她自私,5年后我悔不当初

 自由的柒月 2024-02-29 发布于山东

作为子女,我们都应该孝顺父母,不仅仅是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是给儿女们做榜样,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保障。

如果是多子女家庭,在照顾父母的时候也要学会“留一手”,因为即使是有着血脉亲人之间,也会因为一些家庭琐事,影响彼此之间的和谐相处。

“留一手”不是耍心机,而是要正确处理好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没有边界感的相处有时候反而会伤害一家人之间的感情。

66岁的张大爷,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他独自照顾中风的父亲5年后,却被全家人说不孝顺,就是老伴也说他是自找的。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听一听张大爷的经历或许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启发。

张大爷还有一个姐姐、两个弟弟,母亲去世后父亲独自一个人生活,父亲平日里身体不错,张大爷兄妹几个轮流回家看看父亲,生活倒也是没有啥负担。

张大爷59岁那年,父亲突然中风卧床了,如何照顾父亲就成了摆在兄妹间的难题。

大姐说,她年纪大了还要帮儿子带孙子,而且作为女儿,照顾老父亲也实在不方便。

两个弟弟说自己还要上班,也没时间照顾父亲。

张大爷老伴提出把父亲送到养老院,但是张大爷却带头反对,老父亲也说不想去养老院。

大姐说,张大爷老伴已经退休了,让张大爷把老父亲接回家照顾。

张大爷老伴一听就恼了,说大姑姐亲生女儿照顾都不方便,她一个做儿媳妇的就方便?

大姐被怼的一声不吭。

后来,张大爷兄妹商定请个保姆照顾父亲,兄妹几个人轮流回家陪父亲。

一开始还行,后来两个弟弟经常出差,大姐说她要照顾孙子累的腰酸背疼,就直接给保姆打个电话,也不过去了。

张大爷就让老伴经常回家看看,说反正也不用老伴干活,只是回去看看保姆照顾的如何。

老伴看张大爷为难的样子,也不忍心,于是隔三差五回家照顾公爹。

或许是因为突然从健康到突然卧床不能自理,父亲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差,对保姆非常挑剔,因此就频繁的换保姆。

这让张大爷姐弟疲惫不堪。

后来,张大爷的女儿生孩子后,老伴要去照顾女儿坐月子,老父亲就只能和保姆天天生活在一起。

有一天,张大爷回家看到父亲每天心情不好,在他的追问下,才知道保姆为了省事,每天给张大爷减少了饭量,也不给他喝水。

有时候张大爷的父亲觉得不舒服想让保姆给他捏捏腿,可是任凭张大爷父亲怎么叫,保姆都假装听不见。

张大爷只好一再要求保姆尽心,或者是给父亲不断的更换保姆。

因此,张大爷退休后第一件事就想着把老父亲接自己家伺候。

老伴却不同意,说张大爷如果想要照顾父亲可以住到父亲家里,如果接到自己家里,其他兄弟姐妹想要照顾父亲也不方便。

老伴还说女儿也经常会带外孙回家住,如果老父亲住过来,家里房子小,女儿一家就没法回来住。

老伴还说张大爷,即使要孝顺老人,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也要学会“留一手”,要和姊妹们一起分担伺候老人的任务,费用也要一起承担;

不要和住在一起,要和老人适当保持距离,和老人朝夕相处,难免会有矛盾,更重要的是姊妹轮流照顾父亲,谁孝顺老人心里自然有了比较。

张大爷听了老伴的话,很生气,他斥责老伴自私,说老伴就是没把自己的父亲当成亲爹,照顾父亲就不能计较太多,老伴就是不舍得出钱、出力。

张大爷说,他相信自己的孝顺兄弟姐妹一定会理解,再说孝顺怎么能攀比?

老伴也很生气,说她并不是不让张大爷尽孝心,只不过是提醒他兄弟姐妹之间孝敬老人要有个平衡。而且张大爷年纪也大了,自己一个人照顾老父亲也很辛苦。

如果张大爷累病了,还是要自己伺候他。

张大爷却不肯听老伴的话,坚持把老父亲接到家里自己照顾。

老伴干脆住到女儿家,帮着女儿照顾外孙了。

就这样张大爷开始了独自照顾父亲的生活。

真正和老父亲生活在一起,张大爷才知道照顾一个病人的辛苦。

老父亲吃饭很挑剔,不是嫌弃淡了、咸了,就是嫌弃饭做的硬了、软了,只要他不高兴,甚至直接把饭碗摔倒地上。

每天不管天气如何父亲都要下去遛弯,张大爷每天把父亲从床上抱到轮椅上就累得腰酸背疼。但是父亲却经常是刚刚躺下就要坐到轮椅上,刚抱到轮椅上,又要去床上躺着。

每天无数次的折腾让张大爷疲惫不堪。

张大爷给父亲洗澡,父亲经常大喊大叫,还用一只能动的手抓挠张大爷,有时候把张大爷的脸都挠花了。

张大爷把父亲接回家后,姐姐和弟弟们都觉得松了一口气,只是给他打个电话,偶尔来看父亲,也是提一箱牛奶几个水果,站一会就走了。

可是每次老父亲都说姐姐和弟弟们孝顺,因为他们来了后,父亲说什么他们都不会反驳,甚至父亲想吃什么他们就给父亲吃啥。

但是张大爷却在家里限制父亲的饮食。

父亲喜欢吃肥肉、口味还特别重,这些饮食习惯对他的身体健康都是百害无一利。

张大爷还会逼着父亲每天要学着锻炼走路,姐姐和弟弟们来了却说练不练的无所谓,能坐轮椅就行。

这些都让父亲觉得张大爷就是对自己不好,不如其他孩子贴心。

父亲还要吃药、去医院做复查和康复训练,而父亲的工资根本不够,张大爷和姊妹说过后,姐姐和弟弟们都说让他先记账,到时候再算账。

可是,说过后,姐姐和弟弟们都再也没有提过老父亲医疗费和生活费的事。

有一天,小弟弟来看父亲,破天荒的坐下来陪老父亲吃了顿饭,吃饭时一边给父亲夹菜、一边给父亲擦嘴。吃完饭后,又给父亲捏了捏肩膀。

第二天,父亲开始说小弟弟的孝顺,去楼下遛弯时更是和邻居说小儿子最孝顺。

邻居说张大爷也很孝顺,每天都伺候他。

老父亲竟然说,张大爷孝顺他是应该的,可是张大爷老伴不孝顺他,自己住在张大爷家,这个儿媳妇一个周要有4天在自己女儿家就是不想伺候他。

老父亲还说,自己的退休金都在张大爷手里拿着,女儿和两个儿子来看他带来的好吃的好喝的都被张大爷两口子吃吃喝喝了,张大爷两口子也跟着自己沾光了。

父亲说张大爷嫌弃自己,对自己态度不好。

张大爷听了这话很是伤心,姐姐和弟弟一年拿不了几箱奶、几个水果,自己给父亲买的奶和营养品父亲竟然只字不提。

自己的老伴只要从女儿家回来,就帮着自己照顾老父亲,给父亲做饭、洗衣服、推着老父亲下楼遛弯,竟然父亲的一句表扬都没得到,还落了个不孝的名声。

张大爷想起老伴最初的话,他决定重新和姐姐、弟弟们商量父亲的养老。

姐姐和弟弟极力想要劝张大爷继续留父亲在家里养老,张大爷说自己这5年时间,确实很辛苦,现在心脏、腰椎都不好。

他说如果姐姐和弟弟们不能接父亲回家轮流养老,那就把老父亲送到养老院。

弟弟们选择了把父亲送到养老院。

张大爷每天去养老院陪父亲吃完午饭后就回家午休,慢慢的也觉得自己的身体开始好转。

他也开始明白了老伴最初的一番苦心。

有句话说得好:“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所以,学会处理好家庭关系也是一种大智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