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荧屏中的“东北风”为沈阳出圈再添一把火

 在有意无意之间 2024-03-01 发布于辽宁

转自:沈阳晚报

  “南来的、北往的,佳木斯的、鹤岗的,棉纺的、工厂的,马上接班上岗的……来让一下啊……”今年开年最受瞩目的电视剧《南来北往》近日迎来大结局,无论是马魁的牺牲让观众泪目,还是姚玉玲的结局引发全网争论,都让这部剧收官后热度不减。而最令观众津津乐道的还是剧中的东北元素,20世纪80年代宁阳铁路大院中朴实又幽默的生活气息和充满人情味的故事深深打动观众的心,剧中对于东北风景、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东北地域文化的展现,为沈阳、辽宁乃至东北的火热出圈再添一把火。

  铁岭调兵山进行取景

  剧中地名“宁阳”“平岭”太亲切

  《南来北往》讲述了1978年白敬亭饰演的青年警察汪新,在去哈城的宁阳火车上遇上了丁勇岱饰演的老警察马魁,两人从误解不断到默契配合,通过一列火车的人生百态,宁阳铁路大院邻里间的人情冷暖,展现新老铁路干警薪火相传的故事。而剧中“宁阳”“哈城”“平岭”等地名让东北观众直呼“太亲切”!“宁阳就是'辽宁沈阳’,哈城就是'哈尔滨’,平岭就是'四平铁岭’,这些地方都太熟悉了。”

  《南来北往》是辽宁籍编剧高满堂的又一部力作,其独特的创作背景和深入人心的剧情如一阵“东北风”般激起观众的热情和喜爱。据悉,拍摄期间剧组在辽宁省铁岭市的铁岭站,调兵山市的大青站、郝家沟站分别取景,复古的五斗橱、碎花套袖等用心的“服化道”更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辽沈市民的日常生活。该剧导演刘璋牧曾透露,剧中的五斗柜、立柜、壁橱都是出品人邹文从沈阳淘来的老物件,特别具有历史感,剧中方方面面的细节传递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让观众领略了浓郁的东北风土人情。

  创作团队大多是东北籍

  为年代剧注入了东北式幽默

  电视剧《人世间》的火热,似乎成为年代剧的高峰,难以超越。而《南来北往》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东北式幽默把有着40年跨度的年代故事娓娓道来,让观众重新认识了那个时代的东北和东北人民。据悉,《南来北往》创作团队大多来自东北,出品人邹文是沈阳人,编剧高满堂、主演姜妍来自大连,饰演丽丽的王鹤润是沈阳姑娘,吴长贵的扮演者张瑞涵是辽阳人,牛大力的扮演者刘冠麟和蔡小年的扮演者宋家腾来自黑龙江省,陆红星的扮演者唐旭来自长春……“别扒拉我”“妥妥的”“饺子就酒,越吃越有”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台词,还有王小利李琳夫妇在火车上演唱二人转,原汁原味的东北方言以及东北民俗都让整部剧幽默感十足,令观众捧腹。

  这部剧既有惊心动魄的刑侦线,更有东北幽默式的喜剧线,更有打动人心的人情线,将东北喜剧、人情味和普通人的生活融为一体,为观众呈现了一部既欢喜又厚重,且能催人泪下的年代大戏。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影视作品与文旅碰撞出更美火花

  从穿梭平原的蒸汽机车到烟火鼎盛的东北大院,从林海雪原到黑土大地,电视剧《南来北往》展现了东北的山川美景和光辉岁月,通过荧屏让人们对这片黑土地更加向往。“山海有情,天辽地宁”“沈水之阳,我心向往”,这个春节在央视春晚沈阳分会场的牵引带动下,沈阳乃至辽宁文旅市场延续了去年的火热态势。而《南来北往》中展现的铁路大院,讲述的“宁阳故事”也激起更多人来沈阳、辽宁走走看看的兴趣。一部剧带火一座城,通过电视剧《南来北往》展现辽宁地域一城一地的厚重感和历史感,让观众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这座城的气质和面貌。影视作品与文旅碰撞出的绚丽火花,也为城市文旅营销带来了新的启示,希望《南来北往》的列车从荧屏开进现实,通过影视作品链接南北的文化交流,为辽沈地区文旅产业注入新的动力。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 张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