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奥斯卡10部最佳影片简评及大奖预测

 星期五文艺 2024-03-01 发布于山东

文:野人五
编辑:Mr.Friday
图片:网络
*【提名名单】:
1.《利益区域》2.《过往人生》3.《花月杀手》4.《可怜的东西》5.《坠落的审判》6.《奥本海默》7.《芭比》8.《音乐大师》9.《美国小说》10.《留校联盟》
【星期五言】:抛开类型、题材、风格,单从好莱坞和美式主流这个基准而论,我认为本届奥斯卡大奖提名影片表现出了整体剧本质量缩水的局面(不知这跟去年的编剧大罢工有无关系)。这种局面首先体现在了名单的“欧美式体系”分布上——大家可以看到名单的前五部电影均来自去年欧洲电影节的参奖片(包括戛纳、威尼斯电影节等)
而名单的后五部电影即便反应的是美国主流价值体系,但它们的故事结构俨然在传统“三段体(即开端、高潮、结局)”上弱化了(“阿凡达”、“壮志凌云”那种大片不复存在)。用电影圈更流行的话说就是这些电影看起来更“文艺”了(注意:文艺不代表质量高,质量高也不代表不商业)
在这种思路下再看这10部电影的类型,你会发现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反类型”。包括《过往人生》、《留校联盟》、《美国小说》这类生活化的电影,包括《音乐大师》这种传记框架电影,当然也包括《利益区域》、《花月杀手》这种纯粹艺术化及电影化思维的电影。
▲《利益区域》电影剧照,2023
剩下个《奥本海默》、《芭比》、《坠落的审判》、《可怜的东西》,我认为这三部电影再好不过地反映出了“类型与反类型杂糅并进”的情况。但“反类型(或者说文艺)”在这里更像是《奥本海默》和《芭比》的一种伪装,它俩的核心还是“商业类型化”以及“主题思想化”的框子(注意《芭比》、《可怜的东西》的冒险模式,《奥本海默》的开端高潮结局三段体),只不过这个框子不那么明显罢了。
▲《可怜的东西》电影剧照,2023
《坠落的审判》恰恰相反——“悬疑类型化”在片中更像是一种伪装或载体,载体之后是更为艺术化的思维。不管怎么说,“杂糅并进”让这四部电影的客观娱乐性高于了其它六部。
此届提名名单最后表现出来的整体性特点是它们对主流价值观、热点话题、政治正确的迎合性。这些迎合对象包括战争、和平、女权、人权、种族主义、自由等等。脱离这些元素完全独立的电影很难跻身于此。但这一特点很可能是“参赛者主动性”加“审核者选择性”共同造成的结果。
下面我们会对10部电影逐一进行点评,文末将会用排除法给出【星期五文艺】的大奖预测。
【单片点评】
1.《利益区域》

原名:The Zone of Interest

国家:英国

导演:乔纳森·格雷泽
「点评」:《利益区域》的过人之处在于创作者在“二战”这个题材下开辟了“另一个视角”和空间,这个视角和空间有点像《索多玛120天》,但较之更为温和与隐蔽。换句话说,电影中若非还存在一个画外空间(集中营)的话,你看到的将会完全是一个温情脉脉的“家庭故事”。
在我看来这一拍摄风格再好不过地诠释了“平庸之恶”这一概念。

2.《过往人生》

原名:Past Lives

国家:美国/韩国

导演:席琳·宋
「点评」:电影讲述了一个平淡无奇的中产韩国家庭移民美国的故事。而正是这个“平淡无奇”,将这部电影跟名单其它提名影片区别开来,原因很简单:电影并没有塑造出一个“美国梦”式的励志故事线,也没有去突出移民者的肤色、性别与阶层,仅仅是围绕两个发小间难以割舍掉的情感展开叙述。
可以说这是一部将镜头纯粹对准了“人”(而非外部社会)的电影。

3.《花月杀手》

原名: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

国家:美国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点评」:《花月杀手》并没有在现实、人性、故事概念以及艺术实验上走得太远,却在故事结构、叙事空间以及电影语言上发挥的炉火纯青,因此我要说这是一部“教科书”级别的电影,是研究、拍摄电影之人学习参考的绝佳资料。另外这部电影还能带你了解很多关于上世纪早期白人殖民及印第安人被同化的事情,不失为了解美国“黑”历史的一个入脚点。

4.《可怜的东西》

原名:Poor Things

国家:爱尔兰 / 英国 / 美国 / 匈牙利

导演:欧格斯·兰斯莫斯
「点评」:从色彩、结构、服装、尺度等概念上来看,这部电影很酷很华丽,英式味道十足。甚至有点“特瑞·吉列姆”那种奇幻冒险的感觉(如《时光大盗》、《十二只猴子》等)。但仔细琢磨故事走向,你会发现它更像是美版的《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赫尔佐格,1974),讲述的是一个低幼成人逐部融入文明社会、认清现实社会的过程(非英式的荒诞与讽刺)
而如果你能再进一步分析每个段落的内容,你会发现创作者着实借着“贝拉”的冒险旅程把当下热点蹭了个遍,包括人权、女权、父权、贫富不均、同性等等等等。可谓迎合性、艺术性、娱乐性兼顾。难怪此片如此受奥斯卡青睐,一举拿下十项提名。

5.《坠落的审判》

原名:Anatomie d'une chute

国家:法国

导演:茹斯汀·特里耶
「点评」:这部电影像蚕丝剥茧一般将一场“坠楼死亡”事件解剖开来,从律师介入到庭审再到场外调查,层层深入,步步巨细。而这个过程所剖析出来的人性、家庭内部、人物心理乃至司法上的东西,其细腻程度,让人瞠目。观看后不觉有一种刨根问底般的过瘾与释怀,这种释怀有来自于夫妻间的微妙隐私情感展示,有来自于孩子内心世界的解构,也有民主国家庭审思维的漏洞纠正。
从结构角度上来说,正如前文所述,这部电影借“类型”的体将情节演绎开来,明里在讲故事,实则在展示、论辩、实验、思考。这也让这部电影同时兼备了娱乐性与思想深度。

6.《奥本海默》

原名:Oppenheimer

国家:美国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点评」:(以下引自【星期五文艺】往期文章“”之前言部分▼)
不可否认《奥本海默》对诺兰来说具有挑战与突破。原因在于他过往的片子从未涉及到政治、法律题材及类型。而政治、法律题材电影跟那些科幻、悬疑、战争片有什么不同?在我看来:后者是视觉、动作在先,前者是语言在先。二者所涉及到的拍摄技术与编剧技巧截然不同。这便是“理科男诺兰”要面临的挑战了。
但这对好莱坞团队真的不是事儿。事实证明,全片从剪辑到配乐再到台词节奏把控,以及三条故事线的逻辑衔接、角色对位、矛盾冲突与戏剧张力的营造,所有这些电影要素基本找不到什么瑕疵,可以说这是好莱坞完成度较高的商业作品,体现出了美国电影工业体制下创作团队的高技术素养。
但要知道,技术不等于艺术,从电影语言运用以及故事叙述方式的角度而言,《奥本海默》只能用四平八稳来形容,它的手法和结构在同类电影中早已司空见惯,运用成熟。比如说多时空、多角度下的平行交叉叙事,这早在之前的《刺杀肯尼迪》(奥利佛·斯通,1991),《社交网络》(大卫·芬奇,2010),《成瘾计量》(美剧,2021)等影视里都有代表性且成功的展现;而同题材语言类影视作品成功案例就更多了,从上个世纪的《十二怒汉》、《大审判》、《尼克松》到本世纪的《华盛顿邮报》、《副总统》、《风骚律师》(美剧)、《芝加哥七君子》等等。这些片均在类型片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开创性。
如此,我们可以说《奥本海默》是一部信息量庞大,创作团队功底、实力雄厚,电影各环节精工细作的优质产品。但我们决不能说它是一部有特点,有创意,有实验性且对电影史有推动力的作品。总结一句话:技术尚可,创意欠佳。

7.《芭比》

原名:Barbie

国家:美国

导演:格蕾塔·葛韦格
「点评」:我认为《芭比》是一部形式大于逻辑,口号强于理论,结构架空故事的电影。如此看来它更像是一场盛大的关于女权的综艺晚会。当然这场晚会里充满了策划点、舆论点及说教点,达到了一种媒体和观众即便看不懂看不下去也会追议、铺张、站队的效果。
其它没什么好说的了。

8.《音乐大师》

原名:Maestro

国家:美国

导演:布莱德利·库珀
「点评」:这部《音乐大师》几乎跟上一届奥斯卡提名电影《造梦之家》一脉相承——同为传记体(以个人经历做故事线),同为励志走向,同样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作后盾,同样是美式家庭观的塑造与宣扬……不得不说,尽管此片没有什么华丽前卫的拍摄手法,尽管其在结构和人物设置上四平八稳,但它绝对是一张可以在好莱坞市场上打优的高质量“考卷”。基于此,此片绝对值得我们的主流编剧好好学习一番。

9.《美国小说》

原名:American Fiction

国家:美国

导演:柯德·杰弗森
「点评」:《美国小说》像是低配版的《美国骗局》,挑衅的是美国的文化出版业及作家业,同时也对作家的生活以及创作动机做出了一定的阐释。概括的说那就是一场“美国梦的荒诞展示”。至于电影的风格,那像是一场黑色幽默里包裹着含情脉脉、轻喜剧式的家庭生活戏。
而关于男主角的肤色,这里不得不说,用非裔演员来对美国文化进行挑衅,进而去触碰一些敏感的政治、种族问题,通常是风险最小的。那近似一种负负得正的效果。这也多多少少体现出了一点电影背后创作上的“黑色幽默”。

10.《留校联盟》

原名:The Holdovers

国家:美国

导演:亚历山大·佩恩
「点评」:《留校联盟》几乎囊括了所有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叛逆、追求自由、个性解放、信仰宗教、热爱家庭、反战、励志美国梦……在这个基础上诞生出了一个失足少年跟一个孤僻单身老师的故事。
故事将几个重要人物封闭在一个孤立的空间里(即圣诞假期留校),让那些性格完全不合的人进行矛盾碰撞,进而又让两个主角踏上一条“公路”故事线,去寻找快乐。这便是此片的娱乐价值所在,看来让人轻松舒缓加平静。但同时此片说教式的价值观植入,又让这部电影落入传统一般“文艺片”的俗套范畴。
(点评部分完)
【大奖预测】
(注:此部分纯属娱乐,切莫纠结于结果,毕竟高层思维不是我等能揣摩的)
我们不妨用排除法来对大奖进行预测(排除理由请参考【星期五文艺】往年关于奥斯卡预测的文章内容,见文末相关文章链接)——
* 首先排除三部纯粹欧式反类型片:1.《利益区域》2.《过往人生》3.《花月杀手》
* 其次排除三部四平八稳的片子(本人称之为陪跑片):8.《音乐大师》9.《美国小说》10.《留校联盟》
* 再次排除一部戛纳大奖片:5.《坠落的审判》(本人认为像《寄生虫》那种戛纳、奥斯卡大奖双收的情况概率极小)
* 再再次我个人会排除 4.《可怜的东西》和7.《芭比》,理由是:尽管两部电影迎合了部分观众及主流上的某些东西,但毕竟其市场较为偏重,比如说《芭比》的女性色彩,比如说《可怜的东西》的暴力、阴暗、情色场面等等。
* 最后剩下的,还用说吗:)
(注:9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将于美国时间2024.3.10日举办)
(本文结束)

▼▼▼ 往期相关文章,你可能会喜欢:

 2019奥斯卡大奖提名电影全评与“星期五”独家预测

 2020奥斯卡总评与大奖预测

 “史密斯一拳”体现出了奥斯卡演员的“高超演技”

 戛纳 VS. 奥斯卡 相关评论合集

 【星期五文艺】解读电影《花月杀手》

 评《奥本海默》:技术尚可,创意欠佳,动机堪忧

 《瞬息全宇宙》悄然引领了一场好莱坞变革


如果你觉得与主流格格不入
如果你渴求真理
关注我们
▼▼▼
▲▲▲
所有文字均为本公众号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