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骀 北派山水 布置严整 渲染深秀

 四面湖山 2024-03-01 发布于江西

图片

图片

马骀(1886~1937)清未民初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和教育家。字企周,又字子骧,别号环中子,又号邛池渔父。

四川西昌人,寓居上海。回族。曾任上海美专教授。于画无不能,尤工北派山水,布置严整,渲染深秀,惟作家气较重。著有《马骀画问》,其《马骀画宝》于1928年成书。抗战前卒,年约五十许。

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马骀诞生在西昌一个贫困的回回家庭。勤奋好学、酷爱绘画的他,在八岁时拜西昌著名画家周开鉴为师,成为周开鉴的入室弟子。

马骀幼孤贫,勤敏嗜学,酷好绘画而聪慧过人。稍长,从名师周开鉴学画,为周的入室弟子。

其后离乡漫游,足迹几遍全国,既而东渡日本,回国后寓居上海,受到书法南宗曾熙的青睐,将他正式收列门墙为弟子。马骀有幸得这样的大师真传,学益大进,诗书画并称“三绝”。

马骀在沪上声名日著,受聘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与黄宾虹、张善开、俞剑华等教授过从甚密。后来张善开之弟大干由川赴沪,亦拜曾熙为师,与马骀为师兄弟关系。

其画作编印成集出版发行的有《企周画集》1册、《企周画媵》1册。其文字理论著作正式出版问世的有《四言画诀》1卷、《马骀画诀大全》20卷、《马骀画问》4卷。

后者由曾熙作序,田桐于卷首题诗云:“大江南北一游人,天外昂头自在身。收拾烟云洗兵甲,书生胸臆有经纶。”

图片

图片

马骀在沪上声名日著,受聘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与黄宾虹、张善开、俞剑华等教授过从甚密。后来张善开之弟大干由川赴沪,亦拜曾熙为师,与马骀为师兄弟关系。

民国19年(1930),马骀应日本画院邀请,赴日举办了个人画展。后又参加过伦敦、巴拿马、香港、新加坡等地的画展。

继后又赴欧美,在伦敦、巴黎、巴拿马等举办个人画展。他的艺术成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大地冉冉升起。他是西昌有史以来第一个从西昌走向世界的艺术大师。

民国著名学者田桐评价马骀时题诗云:“大江南北一游人,天外昂头自在身。收拾烟云洗兵甲,书生胸臆有经纶。”说他不仅是一个技艺高超的画家,而且是一个满腹经纶的学者。康有为称他的画为“凤毛麟角”。

其为习画者所作的教范画谱《马骀画宝》(初名《马骀自习画谱》,为石印本,1928年世界书局印影时更名)24卷,流传极广,且其后尚有多次影印再版(如1982年上海古籍书店本、1991年中国书店本等)。

黄宾虹为该书作序,称“马君企周,画宗南北,艺擅文词,众善兼该,各各精妙”。康有为题词评价为“风毛麟角”。

抗战时期,马骀不但作画义卖支援前线,还亲赴战地写生,创作出《临敌不惧,勇冠三军》等一批美术作品歌颂爱国英雄,鼓舞抗日士气。

马骀时刻不忘家乡,自号“邛池渔父”,作画常用此号钤印和题款。得知家乡重修县志,他特地绘制《西昌八景六名胜图》(共14幅)并制成锌版寄交县志局。

民国26年(1937),侵华日机轰炸上海,马骀因独生子遇难致死,忧愤成疾,不久即去世,年仅51岁。

马骀先生虽已远去,《马骀画宝》却留在人间,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并将代代相传,流芳千古,光照日月。

马骀 山水作品 赏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