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东兵法48计:门前扫雪/摧坚陷阵

 A松毛岭634高地 2024-03-02 发布于山东

门前扫雪:挤走卧榻旁敌寇·第二十五计

        时间/一九四四年

        地点/华北、华中、华南共区

        策略/日军进行大规模扫荡,深入共军根据地,毛泽东下令反攻,逐出日军

         结果/共军乘胜追击,共区反得以扩大

      看官,毛泽东遇到的军事敌手,绝非草包饭桶,“你有张良计,我有过云梯    ”,各有各的一套。

      由于日本鬼子阴险狠毒,毛泽东的人马伤亡也不少。到一九四二年,八路军、新四军由五十万人减少至四十万人。不仅如此,共产党苦心经营的华北平原地区(产粮区)相继失掉,变成游击区。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了,总人口由一亿减少到五千万以下。

        毛泽东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他提出一个新的方针——把敌人挤出去。

        一九四三年,八路军、新四军对日寇的“扫荡”已经完全能够应付了。

        这一年,八路军与日军作战二万四千八百馀次,毙伤敌伪军十三万六千馀人,歼灭了大汉奸庞炳勋、孙殿英、孙良诚、刘桂棠等主力,俘伪军五万一千馀人,日军四百二十馀人,攻克据点七百四十馀处。新四军在一年中与敌作战五千三百馀次,毙伤俘敌伪六万六千馀人,攻克据点二百馀处。

        在这一年中,日寇对晋冀鲁豫的太岳区组织了六次大“扫荡”,十月一日至十一月十九日的一次是最大的一次,动用兵力二万馀人。驻华北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亲自出马,采取所谓“铁棍式的三层阵地新战法”,即厚集兵力,纵深配备,反复推进,杀尽人畜,毁灭一切资财。日军这一次扫荡的目的,不仅要毁灭八路军根据地,并且企图取得经验,以便指导各地的日寇与共党作战。敌首冈村宁次特地从各地调集军官、参谋等一百八十多人,到太岳现场观战。十月二十三日,敌“观战团”在临屯公路的韩略村遭我伏击,除三人逃脱外,全部被歼。接着,各路敌军也被击退。冈村宁次惨败后,气急败坏,将六十九师团长撤职。

        晋绥共区,在一九四三年多次粉碎敌人的“扫荡”。同时发展三十三个武装工作队,全区共挤掉五十八个敌据点,把深入根据地的敌人推了出去。

        一九四四年,日寇更为猖狂,它首先向河南国民党军队进攻,五月又向湘北进攻,八月又进攻湘南,进入广西。到十二月二日,日本侵略军一直打到贵州,占领独山。在短短的八个月中,占领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打通了从中国的东北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国民党军队在这一次战役中损失了兵力五、六十万,有一百四十六个大小城市被日寇侵占,六千多万人陷于法西斯铁蹄之下。

        毛泽东在一九四四年下令共区开始作局部反攻。

        共区战场的局部反攻,是在粉碎了日寇一九四三年秋冬的大规模“扫荡”后举行的,因此这是带有战略意义的局部反攻。七年的抗日游击战争,已使共党武装壮大,当国民党战场一再失利时,共军却主动进击日寇,并派遣精锐主力尾随日寇的进攻方向挺进:拉开了一个全面反攻的战线,掌握着整个中国战场上的主动权。这一年内,华北、华中、华南各共区都进行了局部反攻。

        看官,毛泽东早在井冈山时期就颇为自豪地说过:“我们三年来从斗争中所得的战术,真是和古今中外的战术都不同。用我们的战术,任何强大的敌人是奈何我们不得的。”

        毛泽东善于审时度势,然后提出他的战术,用兵如神,所以连来势凶猛的日寇也奈何他不得。

        他下令局部反攻后,到处凯歌高奏。毛泽东这个旷世军事奇才,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

        山东区在一九四四年内、共歼灭敌伪军三万六千人,争取伪军反正一万多人,收复县城八个,光复国土十一万八千多平方公里,七百四十多万人口脱离日寇魔爪。

        晋冀鲁豫区在一年中攻克敌据点碉堡一千多个,收复县城八个,光复国土二十多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五百多万。

        晋察冀区攻克敌据点一千五百多个,一度攻入的县城有二十四个,曾两度攻入石家庄、保定等城。冀中平原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北岳区八路军把日寇封锁共区的第一线的碉堡,完全摧毁。

        晋绥区光复国土九万七千多平方公里,解放人口三十七万,巩固了河防前线。

        华中共区在这个时期内由于局部反攻而扩大了。苏北区和苏中区,攻克了长江沿岸的新生港、张黄港、石港和连云港南面的陈家港,阻塞了敌人的海上交通,共军又攻入了阜宁,使苏北苏中两区连成一片。苏南区攻入长兴、溧阳、溧水,使分散的游击区变为大块的根据地。皖中区的范围扩大到东至江浦,西迄皖西。鄂豫湘赣边区共有面积三十万平方公里,九百多万人口。

        华南战场也扩大了。东江区包括东起惠阳,西至三水、新会,北达增城,南迄大海的范围,威胁着广州和香港,琼崖纵队坚持着孤岛的游击战争,控制着广大的乡村。

        在一九四四年,八路军、新西军和华南抗日纵队作战两万多次,毙伤敌伪军二十六万多人,俘敌伪六万多人,争取伪军反正三万多人,收复县城十六个,攻克据点五千多处,光复国土八万多平方公里,解放人口一千二百多万人。

摧坚陷阵:全面缩小敌占区·第二十六计

        时间/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月策略/削弱日、伪,发展共军,缩小敌占区,扩大解放区

        看官,毛泽东在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的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胸有成竹,似乎胜券在握,宣称共军已成抗战主力。他慷慨激昂地说:“我们的军队已发展到了九十一万人,乡村中不脱离生产的民兵发展到了二百二十万人以上。不管现在我们的正式军队比起国民党现存的军队来(包括中央系和地方系)在数量上要少得多,但是按其所抗击的日军和伪军的数量及其所担负的战场的广大说来,按其战斗力说来,按其有广大的人民配合作战说来,按其政治质量及其内部统一团结等项情况说来,它已经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主力军。”“在侵华日军四十个师团,五十八万人中,解放区战场抗击的是二十二个半师团,三十二万人,占了百分之五十六;国民党战场抗击的,不过十七个半师团,二十六万人,仅占百分之四十四。”

        共军是不是已经成为抗日战争主力,人言人殊,且待史家后世评。但共军到一九四五年已经发展壮大,则是不争的事实。

        一九四五年八月以前,共军已发展到九十一万人,民兵二百二十万人,自卫军一千万人。建立了遍及华北华中华南的十九个解放区,总面积九十五万平方公里,人口九千五百五十万人。

        这十九个解放区是:陕甘宁区、晋察冀区、晋冀豫区、冀鲁豫区、晋绥区、冀热辽区、山东区、苏北区、苏中区、苏浙皖区、浙东区、淮北区、淮南区、皖中区、河南区、鄂豫皖区、湘鄂区、东江区、海南区。

        毛泽东的解放区处于极重要的战略地位。日寇所占领的全国大多数的中心城市、交通线和海岸线,都在共军的包围中。

        毛泽东坐镇陕甘宁区的延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些词语并非吹牛皮、放大炮。

        华北共区包括晋察冀区、晋冀豫区、晋绥区、冀热辽区、山东区等六个战略区。华北共区东至渤海、黄海,西至黄河,南迄陇海铁路,北达包头、多伦锦州,控制着京绥、京汉、同蒲、正太、北宁等铁路交通线,威胁着北平、天津、石家庄、保定、大同、太原、张家口、承德等重要城市。

        华中共区包括苏北区、苏中区、苏浙皖区、浙东区、淮北区、淮南区、皖中区、河南区、鄂豫皖区、湘鄂区等十个战略区。华中共区在江淮河汉之间,东临大海,西屏武当,南迄浙赣,北至陇海路,包括江苏省的绝大部分,安徽、湖北省的大部分以及河南、浙江省的一部分,湖南省的一小部分。它威胁着南京、上海、武汉、徐州、杭州等重要城市,控制着津浦路、京汉路南段、淮甫路以及区内纵横交织的水陆交通网。

        华南共区包括东江区和海南区。东江区控制着粤汉路南段和广九路,威协着广州和香港。海南区控制着敌寇通往越南、马来亚、印尼以及菲律宾的要道。

        中共解放区北起内蒙,南至海南岛,大部分敌人所到的地区都有八路军新四军或其他共军的踪迹。这十九个共区,其地域包括辽宁、热河、察哈尔、绥远、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省的大部分或小部分。共军包围着从承德

        到北京、广州等中心城市,并夹击着从北宁路到粤汉路、广九路等交通要道。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提出一个口号:“壮大人民力量。”不要以为毛泽东只是唱高调。从军事的观点来看,所谓“壮大人民力量”,

        就是扩大八路军、新四军和一切共党抗日武装,扩大共区、缩小敌占区。毛泽东提出新的兵法:实行军事战略的转变,变游击军为正规军,变游击战为正规战。

        毛泽东重申根本战略方针:“继续执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正规军和广大的群众武装相结合;主力兵团和地方兵团相结合;全体民众支援军队,一切为着前线。

        毛泽东下令共军——“削弱日伪,发展我军,缩小敌占区,扩大解放区。”一九四五年五月开始,八路军、新四军奉命对日、伪军发动了大规模的

        夏季攻势。晋察冀共军从五月十二日开始,消灭日、伪军二万徐人,扩大了解放区,将敌寇压缩到铁路沿线及主要城市。晋冀鲁豫军民从五且十七日开始,先后进行东平战役、安阳战役、阳谷战役和一些攻城战斗,消灭大批日、伪军,收复十六座县城和许多据点。山东军民于六月初开始讨伐伪军厉文礼部,打了十几个战役,消灭日、伪军三万馀人,解放县城九座。晋绥军民从六月十九日开始,围困静乐并对公路线的日军展开进攻,基本上把敌人挤到铁路沿线和少数几条公路线附近。新四军从五月下旬开始,发动宿南战役,至七月初结束,攻下几座城池,使津浦铁路以西新四军控制的八个县连成一片。接着,六月中旬,新四军进行睢宁战役,解放睢宁县城及其东南多个据点,解放人口二十万。此外,苏北、苏中、淮南、鄂豫皖等地的新四军也进行攻势作战,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经过一九四五年夏季攻势,八路军、新四军对敌占点线的包围越来越紧,打通了许多共区的联系,逐步取得作战中的主动地位,开始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为转入全面反攻创造了条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