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莱阳县志(一)

 姓氏文化藏谱馆 2024-03-03

卷  首

序(附旧志序)、纂修姓氏(附旧志)、凡例、目录、图考、大事记

修现代之县志其详略多与往昔异宜。莱阳县志创于明季、续于清初,其间虽屡经变乱而国体与政体无殊。士民亦各守食、旧服先之遗俗,建设少而人事无多,故两志所载往往有今所宜略者详而宜详者略。观其于农工乡俗、河流山脉等多未详,及而谕旨、勅诏、杂记颂、赞诗、赋等则独作一大领域,固沿修志之旧例殆,亦时势使然欤。民国二十二年,省令各县修志,前任杨县长延聘名流、设所编纂,事未蒇而去职。及余承乏斯邑,虽以簿书鞅掌,未遑时时到所、相与朝夕从事,然窃以为时势愈变则人事愈繁,繁则建设与因革必不能一,一悉如古所云。当此之时,傥无明达之学识综核名实以斟酌适当,书成而后不独于潮流之趋势、文化之进步有碍,即上之省府、颁之全县亦不足供通志之采择,而使后之踵事者增美也。故修现代之县志,其事又倍难于往昔。今赖诸君子之力全书脱稿,括为舆地、政治、人事三志而别为十二纲以子目分类相属,所详者或重述前志、或迳补其缺、或附之以说明、或申之以考辨、或直陈利弊,而明指是非。要以直笔为旨,归所略者大抵于世道人心、国计民生无甚关系之事实与文词,删其繁而易之以典,要诸君子之用意可谓深切著明矣。披览之下感佩殊深,爰赘数言、弁诸卷首于全书之精义,不敢谓综括靡遗,然谓合时之需、得详略之宜,则敢信阅,是编者之必能百口一词也。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署莱阳县长河北大城梁秉锟序

县志者,记载一县之政事文献,上以供国史之采摭,下以作行政之标准者也。中国自秦以前侯国壤错其规模即今之一县操觚执简例有专责,故其史为最详若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其尤著也。厥后封建易为郡县政体稍改革而史事之编述未之或废,故汉晋以下有一朝之史有一县之史有一家一人之史。纲举目张,繁而不杀,而其囊括一家一人之史供国史要删者厥为一县之史,然则县志顾不重哉?民国二十一年十月,余捧檄莱阳时军事旁午在城外水沟头镇办公,急物色县志读之以资考镜。知已二百余年失修为怅惘久之。夫日月者逝而不留者也,舟迁夜壑昧者不知也。宇宙万事万物之遞,嬗若骤若驰,县志既为一县政事文献之总会而失修已久,何以免遗漏而昭来许?况自共和肇造,百度维新,一切官制民俗礼乐政教月异而岁不同,听其残缺可乎。然而当时于增修之事有志未遑也。嗣军事既定,县政府移入城内,疮痍满目,民不聊生,因与县父老谋善后募捐款电省府请赈请豁免丁银杂税,日不睱给,尤无裕余以谈史事,所幸时逾半载民气稍苏,县政府亦稍觉清晏,特召集各机关领袖各区长各乡镇长而告之曰莱阳县志失修不仅有官守者之羞亦全县士大夫之耻也。诸公合群策群力以谋续辑何如?佥曰然因延聘名流设所编纂并呈请立案爷荷批准正在着手调查而余于二十二年十月去职窃窃然抱杞忧以为前功难竟也。旋省政府通令各县修志,继任梁县长尤热心提倡于是赓续督修期月蒇事逖听之下欢跃莫名,以为私衷,所顾虑者今而后释然矣。既而又思天下事成否有时然非主持之人运以精心行以毅力则亦未易收美满效果。今者莱阳县志有王揆尧先生任总纂,有于汝舟王崑玉诸先生任分纂兼才学识三长而又精心毅力度越恒流其能使舆地、政治、人事诸大端粲乎。隐隐瞭若指掌也亦固其所然则后之官斯土者手此一编不至冥行㰅埴,即以备省志国史之搜罗亦无放失难稽之叹矣。因略叙颠末弁诸简端。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一月前莱阳县长临沂杨酉桂序

初志序

万历祀在庚辰,不佞承乏兹邑。政暇,邑大夫偕陟背郭亭山之巅,远瞩旌旗、望石、马山诸峰,蜿蜒三面、南汇以沧海,碧流襟带、翠山巘揖让,珍木蔚荟、灏光组绣,固东郡奥壤哉!询摭图版志,独称缺,则曰:“此予司土者责也。”居无何,佥宪咸公自云中谢兵符归,即慨然与邑庠谭生司纂修之任,而廷尉张公、侍御孙公、节推左公相与订正之。遂为一邑全史,勒兹懿典、垂之永永。锓既成,不佞捧而读之,则见其事该其旨远,其文正大而不俚,有辅于通志、有裨于风教,足成一家之言矣。然不佞窃有幸焉,夫美稼不发硗确、修松不挺培,斯固然矣。若乃桢高而筑堵不继,表正而影式弗端,则求诣司教者焉。不佞窃禄兹土,治邑无状,职之溺也甚矣。独幸莱之山川无恙、年榖屡登,即穷岩邃谷,举喁喁讴歌圣明元化,其文物不斌斌视诸邑过之,将无烦于治理也。且矫首张目、复有新志师范在焉?司教者不藉是以释丑矣乎,是则宜传也已。

万历十五年岁次癸未五月既望,文林郎知莱阳县事、雍韩程时建撰

初志序

余莱旧无志,有志自程公大河始,志胡始于程公也?粤自余解绶之明年,程公奉天子玺书宰余邑。下车之初,濬治源,崇教本,剔蠹涤苛,为莱人翘首跂足所愿罢行者。率次第见之行事,四封内蒸蒸登于理矣。政暇,诹及邑志,佥以亡对,即慨然曰:“无志是无邑也。夫今不纪则土田贡赋漫无所据,英贤淑媛阏而弗彰,后将何征?愿及今共图之。”乃属余与庠彦谭君司纂修之责。于是编摩扬扢,撰次校雠,本之郡乘,参之一统、山东诸志及士大夫家藏。凡苔碑藓刻,寂落于故墟烟莽之间,遗躅往迹、搜括殆尽。三阅月而书成焉。首志天文,昭鉴戒也;继志地理,表封域也;天地明察、人事可施,次之以民政;阳城饬行、晋鄙薰良,次之以风俗;思政怀棠、望岘堕泪,则次之以名宦;地灵人杰、艳帛馥竹,又次之以乡贤;奇葩丽藻、华国光邦,故以艺文终焉。为书凡八卷,一邑典故燦然其备,文献其足征乎后之生于斯吏于斯者展而读焉,阅其人、论其世瞭焉。鉴往勃焉思奋,岂无轸欺(山字头)山濒海之苦而缓其征科者乎?岂无悯穷陬僻邑之陋,而振其文教者乎?又岂无绳烋合肥文卿诸人之贤,而思弦歌俎豆于其侧者乎?上裨治理,下关风教,所系良非尠浅,程公之功亦伟也已。独念余才匪三长,滥竽兹役,每诵先正有云:“潦浸牛涔,爝炫萤尾。”传言失旨,图影失真,盖方负大惧焉。

万历壬午三月既望,赐进士第奉政大夫整饬大同等处兵备前奉敕分巡陇右道巡禁茶马兼理屯田山西按察司佥事邑人咸怀良撰

续志序

    莱,岩邑也。幅员之阔、户口之繁、赋税之多、科第之盛,于诸邑中最为雄长。或曰:“莱,古莱国也。”或曰:“以其在莱郡之阳,故曰莱阳。”尝考夹谷之《会莱志》,偪好而迄于今,犹称难治,岂山川为之耶?抑风俗为之耶?余下车时,即欲索邑志一览,不可得。偶得残籍一帙,十存一二,乃万历初年志也。然莱之冠盖相望、絃诵不辍,皆在隆万以后;兵火频仍,乱离多故,亦在隆万以后,是安可湮灭而不传哉?顷承俞旨、征取邑志,遂广肆蒐罗,缙绅名出其家谱,父老咸述所闻。乃以疆域为一书,建置、食货、学校、典礼各为一书,选举、官师、人物、外纪、艺文各为一书,其成十志。千余年之遗迹,数百里之规模瞭若指掌矣!其或不详不备、与夫日新月盛者,所望后之君子踵事增美,庶斯志与斯邑同不朽于天壤也夫!

康熙十二年岁次癸丑菊月上浣之吉旦赐进士文林郎知莱阳县事楚麻城万邦维谨序

续志序

邑应乎宿,人鞏乎邑,山川毓乎人,德业文章钟于川灵山秀,洵莫重于志矣。志何昉乎?始而结绳,渐而书契,既而宪典国乘以及稗官野史,皆以名志。志固经之裔、史之翼也。《禹贡》所纪:田赋高下,坟垆黎赤,与夫篠荡箘簵、龟鱼之细。《周礼·职方》则及于山薮川浸、男女畜扰之粗,而班孟坚作《地里志》尤详政治风俗、奢俭缓急之宜。继此,魏俊民、桂文襄、罗文恭等复孜孜于形势阨塞、封疆壶柝之计。其为纪载不一,类于以辨方域、识文物则一也。盖统志因乎省郡、省郡因于县志,故县志为最详。莱阳为古莱子国,素称岩邑,景物人文甲山左。数百年来,其间山川之苍莽、人物之班次、土风之沿革、草木虫鱼之畜产,或遗而不存、或略而不详,无他,失所志焉,故也。自我清定鼎、汇《一统志》,为详且尽矣。岁横艾困敦,我皇上诏天下郡县纂修志典、残籍维新,文明于烁,猗与何风之隆也!时松谿万公任莱邑,毅然以作志为己任,见夫海滨广斥、幅员寥阔而靡所纪极也,则志疆舆、建置;见夫风俗浇漓,庶类繁杂而靡所究稽也,则志典礼、外纪;见夫守牧失人,则脧民生,惟正缺供、户口消耗则伤国脉而靡所补救也,则志官师、食货。虽然,犹未足以尽志也。教化为人之模范,则学校于是乎志;俊髦为人之桢幹,则人物于是乎志。而且志贡举则昭科名、荣荫之所由隆,志艺文则备德业学术之所由考。虽为一邑之事,而义则通乎天下;虽为一时之事,而理则周乎百世,诚甚盛典也。然而蒐罗具备、典章有缺,条目胪列、刊刻未竣,有初鲜终,邑人惜之。洎余分符兹土、簿书鞅掌之余,问及一邑乘书而旧章无有存者。一日,太史张公持残编授余、命余落成,爰汇览全集,正其讹、补其偏,俾苍莽之山川有稽、班次之人物有稽、风土之沿革有稽、畜产之草木虫鱼有稽。凡蒞兹邑者,抚今思昔、起弊维衰,不有以扶进醇风而臻厥上理也哉?万公创始于前,遵令甲也。余不佞纂成于后,续不备也。倘后之君子起而讨论之、修饰之,增其所遗、详其所略,其以斯志为筚路蓝缕也可!

康熙十七年文林郎知莱阳县事浙长兴卫元爵撰

续志序

往余宪中州,备兵于申而蓐食于光,无睱晷郡邑上志,辄马上读之,虽未悉了、得其大凡,阅今十年,需次山中,万松溪使君手邹故使君所纂邑乘造庐请益,余孙谢不遑,乃坐使君与商邑事,得凡九十有三为目,而作十志为纲统之,庶不紊毋僿,使君韪之。乃前先尚宝兄子重润时解莘绶家食,亲与莘乘之役,且耄年多熟邑旧事而喜为古文词,因以属之。每就草一,则必相细订,确乃呈两使君,报可付梓人,蓂茎六易、一编成例,应简弁而理使君之勤也。嗟吾莱,幅员而既广矣,北南际乎海,顾汉淮襟带也。东重山走郡城,西周道达京师,擅树蓄鱼盐之利,贾三倍、耦千耕,烟火万家,不止鸣鐘比户也。虽今不昔如,召故老、访轶行,即称说不衰,终挂一漏万也。此编成而四境之山川予我以登涉矣;二古之前贤要我以晤对矣;三时之滋殖供我以斟酌矣。弦诗尚在,增我以鼓歌;生死灰余,深我以涕泪矣。志之功不亦弘乎?不宁惟是,读致治一书,不武城再见乎?读贤达一书,不太丘重遇乎?读兴教一书,不朴棫再起乎?读田亩一书,不楚茨再抽乎?赋役有重轻而石濠可去,风俗有奢俭而封靡无称。作赋登高、能名遇物,均于此取信、取兴焉。乘之葺庸可缓乎?乃前兹作焉,而弗有后起成之,而有馀人或称前者之功什,吾独谓后者之功伯也。夫乘之未成,与无乘同。后使君力为成之,家予一册而人挟一编,以启其忠孝勤恩之思,而革其骄惰顽梗之习。九鼎镂而魑魅无逢,刑书著而谗殄悉化。不是类与群工先正,实拜明德,毋宁兹戴发含齿、子孙永矢已也。余故乐弁简端,识两使君乘之盛事云尔。是为叙。

康熙丁巳午月既望之榖,赐进士第、中宪大夫河南按察司分巡汝南道副使、邑人张瑞征撰

续志序

    古者,列国有史官掌记时事,每见国有史而郡邑无史乃有志。故志亦记事之书。汉孔安国谓“土地所产,风气所宜,皆聚于此,修史者因之采择焉。”是志为郡邑之史,而史为天下之志,志之缺略,犹史之不备也。昔司马子长作《史记》,不敢自比于《春秋》,犹曰:余所谓整齐世传,非所谓作也。庚子,余滥登贤书,初宦任城,已与同事重修州志,讫丙辰冬,秉铎昌阳,览其地之雄胜,接其士之彬雅,礼义之乡称说至今弗衰。诸务整饬,加以当事者之振兴,弦歌有所习,而士悫工愚农朴商愿莫不悉为记载而曲为之备,事为之制匪第地里表章之一端也。试即新辑县志取而读之,知习俗之奢俭,风气之忠僿,与夫文运之蔚起,沿革之损益,俨如访之掌故,山川人物历历在人眉睫间也,迄今征文者,博采其风,考献者深维其俗。工用高曾重为化之,士食旧德重为振之。百年来风俗人文因其旧而是图是良有司事也,始知前乎此者为初吐之识,后乎此者为竟成之功,述者之勋视作者而更倍,较之司马子长整齐世传等耳。异日者仿周官采郡邑志问之外史氏。是志也,合乎惇史彬彬郁郁,浩浩穰穰,文章烂然班班可考者矣。余也教于庠,分司徒之任,虽不问户口多寡,而士礼、琴颂、艺文志吾其与闻之,况今襄良有司,其蒞兹土,乌得不以一言志其盛云。

康熙戊午阳月吉旦署教谕举人赵自立撰

续志序

尝读汉史,天官律历有志、郊祀礼乐有志,盖欲辨其异同,考其疆域也。他如博物艺文,不尚奇怪,惟尚典核而已。自古车书一统,必于九州之内,凡民情风俗、山川土田与夫人文物产,莫不纪载成书。郡国有志即一州一邑亦有志,备太史之观,俟輶轩之采,实当时得失之林,非稗官野史可比,虽古职方任,亦今日良有司事也。莱邑古称昌阳,县有夙敬、盐官,土瘠而民朴,士悫而风古,素为文章礼义之乡。邑之先后宰官号神君者不可悉数,问其催科抚字、先后尽拔薤矣,问其兴猷考献、先后乐典籍矣。田无越畔,循芍陂之规;泽有舟渔,效水均之法。凡事之宜行者,业纪之载之矣。如不舍其旧而新是图,得不遵从前之约束哉?虽然吾邑县志迄今多年,从此法良意美历久,不无可议。古云:“更化可以善俗,譬如琴瑟不调,必取而更张之。”夫当更张而不更张之,不可也;不当更张而必更张之,愈不可也。通变宜民政,在今日治,去其太甚法、顺乎人情,其惠兹一方也大矣。当事者凛凛有庶几之心,靖四方、息三农,焕桥门之干羽、固吾圉之苞桑,未治期其可治、已治期其可久,或可述而志乎。上亩中亩,其额丈当详者几何数?远乡近社,其烟灶当清者几何家?礼何以不失于野,而仪象可志也;祀何以不至于黩,而诚敬可志也;忠臣孝子何以志其性情,烈女贞妇何以志其坚苦。松谿万公取其旧志,与绅士耆老约就已成之书,再为续成。自今以始,利不可不兴,兴利必求其无害;害不可不除,除害必求其有利。志将成,未几而万邑侯升京秩去。长兴卫钝,菴父母、至慈祥,岂弟剔厘?不止一端,尤雅好文事,急取万公将成之志,缺则补之,讹则正之,善善欲其长,恶恶欲其短。庶几,昭代名儒并隆乎纶綍,熙朝硕彦特达乎珪璋。是非之公,三代之直,悉从此出,后有君子或曰:“可述而志矣。”是书成,藏之乡校,可以察民好恶,可以观政得失,吾邑不朽之文也,亦司牧不朽之业也。是为序。

赐进士第、奉直大夫礼部清吏精膳司主事、邑人赵崙题

续志序

盖闻“画必资乎已往,鑑用澈于将来”,然非创无以善乎因,而非止无以加乎进,有开有继、令俶令终,虽后先不同而均乎敏戎功。莱为巨邑,版章孔厚、鱼盐牧畜,夹东海诸邑而士愿农慤、悃愊无华。无论三古无传,有明二百年间亦堇堇有闻人,文献无征,邑乘缺略,自明万历壬午,先令程侯暨先政咸公乃始肇修,以前之文武典章班班可考,已而向后无闻,非所以表彰盛美也。夫吾邑佳会实在启祯辛酉以往、壬午以还二十年间,一时甲第二十余家,位列清华、姻娅膴仕,耦千足百、弱肉强食,甚而却轹,鲜克吾见也。几几以致赤白苍黄、堕城飞火,前编已灭、后册未彰,然而无有乎尔行且杞宋无征矣。又况鼎革以来三十余年,小加贱妨、渐不可长,先皇赫然振纲、维贞百度,今上龙兴嗣起、四海敷文,典策攸彰、乌可无记。幸际蒐乘之会政以载笔之时,维是亭州万侯作之于前、长兴卫侯继之于后,是编乃成。余抚卷而叹曰:“志何为而作乎古?”帝闵斯民而思富教之,则陈诗以观列风,于是补救有章、匡辅无失,迨夫诗亡世乱、素王隐忧,爰作春秋以明大法,厥后腐迁班范、踵事增华、典型具悉。春秋者,其史之祖,而志更其子孙乎?今观其经纬相天、疆域界地、因革任时,重轻本俗,纪山川土田、户口赋税、财用物殖而富之书,备纪学校兵卫、官师人物、节廉忠孝而教之书,备度之宜之,奚必家哺而户给面命而耳提,但不损无藻,若增伪无成、若渐富也粒粒矣。学道以言法,教化以文法自教也彬彬矣。有其始之而阙其成模,有其卒之而殚厥令绪。二沽河伯、七子山灵,资我两贤侯左提右絜、物华天宝、实式凭之,以光扬我万世,不亦休与?是书上太史有陈天子式观,曰:东牟大如蛎,乃踵有良吏,能恤民敬典,如斯前被之以黼黻、而后锡之以高车,不斯民斯世之隆观与然,则儳焉弗闻、听然自笑,倘有古道炤颜者非今斯今,有感于斯人、庶有感于斯文云尔。

康熙十七年岁次戊午,邑人七十五翁张重润谨叙

续志后跋

粤稽周礼小史掌邦国之志,外史掌四方之志。志者,纪事之书也。大则方版小则简牍而已。莱邑有志,燔于乱间,拾残帙率湮蠧漫漶论世者不无文献之虑焉。国朝前令万侯肇造未半俄内召去幸际印庵,卫夫子才学识为一代龙门于拊咻苍赤之睱惄焉。惧邑乘之中断综理旧绪日进邑之博物君子延礼其尤者或多识畜德于祖父得诸闻于高曾得诸传闻,有世受之青箱在或乐观时变士女之好,沿巷聚之,讴谣有椠铅之野錄在有长于审利病而物物谨始以备韦弦者有严于辨是非而言言端本以垂典则者莫不与之引绳批根发凡起例取通达国体者书之。取隐民疾苦足以动宸衷者书之,取鸿章远猷维风教表翼人伦者书之非是者繁芜纰缪弗錄荒略论伪弗錄潜移爱憎弗錄,务期简要闳缜公而不阿华不伤缛者勒为一代成书则千秋之信史始基之矣。愚窃有感焉吾邑人文物华,二东之方百里者莫与京何以。近代雉堞倾圮不踰,两周甲毋亦治忽促促等诸火中昏旦与抑以人气偾盈为厉为孽屯剥乘之创艾若践更乎则今日之志所祈跻斯民于仁寿者惟是披卷知益掩卷兴思父兄之教日新子弟之率愈谨士饬廉隅农服先畴工不徙为贾耻饰价会见协气横流太和匝莱山莱水间为安堵不为复隍億万斯年载咏乐只岂非长国家者勿忘纂述之一言休征哉。于以登诸帝庭列之左右个乌在不与金鉴宝錄共勷圣治于无穷耶。吾邑有厚倖矣。

清康熙十七年七十六岁深山野人王章书于守约堂



纂修姓氏

督修

    署理莱阳县长  梁秉锟

前署莱阳县长  杨酉桂

协修

莱阳县政府第五科科长  苏正纲

监修

莱阳县政府第三科科长  赵世卿

总纂

清进士  王丕煦

主任兼分纂

清郡庠生  于汝舟

分纂

文学士  王士瑨

文牍兼编辑

清邑庠生  张焕之

采访兼编辑

北京高等巡警学堂毕业  王鍊

山东省立第八中学毕业  王锐

布衣  李任

采访

清邑庠生  赵鸣璠

县党部执委  于蕳塘

名誉采访

清邑庠生  左殿香

清邑庠生  高初基

清邑庠生  王自勓

清邑庠生  王昌濬

清邑庠生  王葆坤

清邑庠生  王太元

清邑庠生  徐星焘

清邑庠生  初瀛清

县立第小学校长  王荩卿

莱阳县立中学毕业  刘守国

北平朝阳大学毕业  于世琦

莱阳县立中学毕业  周开钟

第七区区长  刘龙春

校对

李任

刘驭

书记

莱阳县立中学毕业  聂观濬

缮写

莱阳县立中学毕业  高焕章

第一区区立第一小学毕业  于克己

印刷

莱阳  昌阳书局

初志纂修姓氏

监修

文林郎莱阳县知县  程时建

纂修

赐进士山西按察司佥事  咸怀良

编次

邑庠生  谭仲顼

辑錄

乡进士  宋兰

乡进士  赵柚

乡进士  王纳谟

乡进士  赵密

乡进士  左之龙

乡进士  刘兆文

太学生  咸怀忠

校阅

赐进士大理寺卿  张梦鲤

赐进士监察御史  孙旬

赐进士镇江府推官  左之宜

督监

莱阳县知县  万邦维

莱阳县知县  卫元爵

纂修

河南陈留县知县  张重润

昌邑县儒学教谕  张允龄

举人  张禹玉

廪生  刘炌

纂辑

前任莱阳县知县  邹知新

署教谕事举人  刘伟

署教谕事举人  赵自立

校正

河南汝南道副使前翰林院左春坊左中允  张瑞征

礼部精膳司主事  赵仑

吏部观政进士  孙元亨

参阅

中书科中书舍人  姜炤

湖广石首县县丞  王章

上林院监良牧署丞前河南彰德府推官  刘珖

江西万年县知县  赵㟶

讨论

浙江武义县知县  赵嶐

侍卫  周世祜

贡生  宋俶

举人  张重启

举人  周正

贡生  刘枢

贡生  赵以鐇

贡生  赵崇

校成

贡监  张重缙

江南长洲县知县  周仲达

原任江西按察司知事  董正立

贡生  张重绍

举人  宋攄

举人  王勗陛

贡监  张齐玉

监生  赵以宁

生员  孙元翰

生员  左永禛

生员  左起旦


凡例

一县初志修自明万历壬午续志修自清康熙癸丑迄今二百五十余祀案牍经十七年变乱又大残缺历时既久文献无征采访更限以时日挂十一于千百疏漏之讥知不免已。

一旧各方志家志目繁多兹括为三别作十二纲而以子目分类,相从其所未尽则归于附记、大事记,以繋以年月取春秋编年例也用统全书。

一星宿分野于理难通久为识者所讥故本志弗载。

一公署目内今虽其官已裁废或存或湮无足复道要亦有其演变故凡旧志所载概存无遗壇庙寺观坊表均同此例。

一旧各方志家于山水条多参差分举不相统贯,今则于山分脉于水分系,俾阅者知其原委明其分合。

一道路为交通要政,故于新旧驿站、桥梁、陆路航路、邮务电报电话等均不厌详载。

一旧各方志家多有封建一条按汉时封侯就国者已少,魏晋以降率领虚号县尔时治所多非今县境故俱不录。

一全国通行政令非一县所独者,旧方志名家均削而不书,俾免侵入国史领域,其意良是,但今国体变更,一切行政舆前迥殊,而国史又非寒士能备,于前代政治势必茫然,今凡为县所有无论存废,莫不俱列,而于各自又每多述其远源繁滥之处亦知不免识者谅之。

一县疆域历代不同其事迹人物自宜,以今为断,惟事或连类而及卫所或辖及县境于宫制职官又势难削而不书其科第乡宦,清前更吏难一一定为在今何地,知者别为注明兼略其迹以示区别,非敢溢范,不得已也。

一物产农工各业地方命脉所关,旧志多语焉不详,今特详为考述冀以裨益民生一邑虽末壤流一也。

一科第中专纪人材与科名,录不同其已,见进士者举人中即不复载,余可类推,其例贡监贡有出仕者列之乡宦否则不录。清季以来,学校出身亦视同科第。今以毕业专门以上者为限,法政别科虽非专门而与专门同用,故亦与焉,余亦不录,不胜录也。

一乡宦无论正途杂流,必京官分署、外官分省者始录,否则不录。至封赠由于子孙虚衔荣身已耳,故亦不录。民国则文职以薦任为限,武以少校为限,司法独立,故法院推事、检察官与焉。余若秘书科长局长军佐暨各书记官等概不登载,不胜载也。职官亦同此例。

一忠孝节义国之大防,建标立极应以有特殊事实者为限。然人没迹湮而口碑尚在,人在舆论所系,未敢忽视,鉴别无方,斯不能不博采广收纪入,独职是故也。

一节妇烈妇有与夫家不同县者,皆以夫家为断,其有贞烈女已至夫家守贞及烈殉者亦如之,但多不详年次先后不无舛错

一凡咸丰同治间捻乱殉难男女采访所得其有事实可据均分别列入忠节列女类中,余载登州志而里居弗详概轩不录,非有偏心以已载府志不必录也。

一旧各方志家多有流寓一条,今于其人虽为外籍居本县即与县人同视,过而不留者不载。而县人外徙久远者亦然,重土著也。

一礼俗分公礼乡礼。公礼为全国所同,乡冖则邑所独。旧志略不详收,社会情状无以乩变迁焉。今特详述民风得失概可风矣。

一景存先哲矜式后人今于艺文别为传志著述传志取自族家乘暨初续志间有新撰外人于本名上特注县人则否著述为采访所得详载,其目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县往昔人材萃于斯矣。

一金石可资考证者著录其次,存目附艺文后余概从略。

一乡评殁面后定,故于生存者行谊著述概不采入,是亦志书通例大雅君子尚其谅诸。

一兵革实为一邑物力丰歉文化盛衰人口乘除建筑存废之大关键,毙前惩后不容忽视。然或数十年一遇,或数百年一遇,事非恒有,载亦应殊,故列于附记用以志痛。

一本志截至二十二年底止,年来人事不无变易兹略补其要于大事记,后余不复补以俟来哲。

一县志年久失修,稽改维艰,邑人于绍南所纂莱阳县志合藁多所依据故特表之。


目录

卷首

序(附旧志序)

纂修姓氏(附旧志)

凡例

目录

图考

大事记

卷一  舆地志

卷一之一  疆域

          沿革  位置  幅员  形胜  地质  地势  山脉  河流  海岸  气候  区制  市会  古迹  名胜  考辨

卷一之二  建置

  城池  公署  仓廒  堤梁  壇庙  寺观  坊表

卷二  政治志

      卷二之一  内务

                官制  兵防  警政  乡团  户口  自治  选举  任恤  礼典

      卷二之二  财政

                田赋  盐法  杂税  附捐  杂捐  公欵  公产  钱法

      卷二之三  司法

                法院(监所附)

      卷二之四  教育

                书院  学校

      卷二之五  交通

                急递铺  陆路  航路  邮政  电报  电话

      卷二之六  实业

                物产  特产  农业  工业  商业  林业  盐业  渔业  民生状况

      卷二之七  党务

                县党部(附民众团体)

卷三  人事志

       卷三之一  人物

                 职官  科第  乡宦  忠节  孝义  隐逸  艺术  释道  列女

       卷三之二  礼俗

                 公礼  乡礼  其他习惯  方言  氏族  宗教  载籍旧评

       卷三之三  艺文

                 传志  杂文(附)  著述  金石

卷末  附记

      兵革  杂述

补遗


《莱阳县志》(民国版)大事记
发布日期:2023-04-03      来源:莱西市情网

大事记

灵王五年(鲁襄公六年),齐灭莱迁莱于郳。

烈王七年(齐威王三年),齐封其即墨大夫万家。

赧王三十一年(齐湣王四十年),燕上将军乐毅破齐田单以其宗奔即墨

三十五年(齐襄王元年),乐毅围即墨,即墨人立田单为将军以拒燕。

三十六年(齐襄王二年),燕骑劫代毅发民墓,田单击杀之遂复齐。

始皇二十六年将军王贲灭齐夷为齐郡

义帝三年西楚霸王项羽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都即墨。

夏六月齐相田荣杀市自立为王。

高帝四年,相国韩信破齐,将军田既军胶东信遣将军曹参击杀之,立胶东郡。

六年,以胶东等六郡立子肥为齐王。

吕后七年,立营陵侯刘泽为瑯邪王,长广属之。

文帝十六年,置胶东国,分封齐王肥子白石侯雄渠都即墨,挺、观阳、邹卢属之。

景帝二年,雄渠以兵应,吴楚伏诛,国除为郡。

四年,立皇子徹为胶东王。

七年,立胶东王徹为太子,国复为郡。

中二年,立皇子寄为胶东王。

武帝元狩四年,置盐官长广县禁私煮盐。

宣帝本始元年五月,凤凰集东莱大赦,诏勿收天下租。

四年,山阳太守张敞上书自请治渤海胶东盗,诏拜敞胶东王相。敞至明设购賞开群盗令相斩捕除罪,胶东盗平。

元帝永光四年,东莱郡山野蚕茧收万余石,民以为丝絮。

新莽始建国元年,降胶东王殷为扶崇公,殷弟徐乡侯快起兵讨。

更始元年,汉兵诛莽复昌阳邹卢旧称。

东汉

光武建武二年,伪梁王刘永、大将军张步(不其人)徇胶东,步据胶东。东莱等十三郡叛永自称齐王。

五年,建威大将军耿弇击张步降之。

十三年,封贾复为胶东侯,食挺胡观阳等六邑,省邹卢入挺,以长广益东莱。

明帝永平二年,以东莱之昌阳益琅邪国。

章帝建初元年,胶东侯贾毓以罪国除,挺观阳入北海国。

安帝永初二年,州郡大饥人相食,诏廩东莱贫民。

三年,海贼张伯路寇略沿海九郡。

五年,青州刺史法雄讨张伯路斩之,海隅平。

延光元年,以光禄勋东莱,刘熹为司徒。

灵帝熹平二年,东莱北海水溢,漂没人物。

六年十月,东莱大雷。

中平四年十二月晦,东莱雨水大雷电雹。

献帝建安五年,置长广郡,领长广等六县。太守何夔讨平管承王营诸贼。

武帝咸宁三年,置长广郡治不其,领长广挺等县(魏末废长广郡至是复置)

太康六年,长广等县陨霜伤桑麻。

惠帝元康八年,分长广县复置昌阳(晋初省昌阳至是复置)

光熙元年东莱㡉令刘伯根反,败死,其长史王弥亡长广山中,既复大振,长广太守宋羆、东莱太守庞伉、曲羡先后死之。

怀帝永嘉  年,王弥长史曹嶷(牟平人)据青州专制东方。

明帝太宁元年,后赵将石虎攻曹嶷克之,长广太守吕披降。

安帝隆安四年,南燕慕容德据广固置荆州于东莱郡。

义熙元年,慕容超改荆州为青州。

六年,刘裕灭南燕置北青州。

刘宋

明帝泰始四年(魏皇兴二年),青州陷于魏,置东青州,不其东莱长广等郡属之旋亦入魏。

北魏

献文帝皇兴四年,分青州置光州,徙长广郡治胶东城,移长广县,治长清山阳。

宣武帝景明四年七月,东莱东牟等处虸蚄害稼。

东魏

孝静帝兴和  年,复置观阳县于长广故城(观阳县后废至是复置)。

北齐

文宣帝天保七年,移长广郡治中郎城,省东牟郡入之。徙长广县,治胶东城,省即墨卢乡入之,又省挺入昌阳。

北周

武帝建德六年,平齐,省观阳县。

文帝开皇三年,废长广东莱郡(时诸郡皆废,各县直隶于州)

五年改光州为莱州。

十六年,复置卢乡县于邹卢故城,析莱州置牟州,复置观阳属之。

炀帝大业三年,改莱州为东莱郡,并废牟州入之。

  年修筑昌阳城垣。

八年东莱疫人多死。

  年綦公顺据青莱。

高祖武德四年,讨綦公顺平之,改东莱郡为莱州,昌阳卢乡属之。析莱州置登州,治文登,观阳属之。

六年,以观阳属莱州。

太宗贞观元年夏,山东大旱,令所在赈恤勿出今年租赋。是年,併省州县,废牟登二州入莱州,省卢乡观阳入昌阳。

二年,旱,飞蝗蔽日,食禾稼草木尽。

高宗永徽元年,昌阳城圮于水,徙今治。

武后如意元年,析莱州置登州治牟平。

玄宗天宝元年,改莱州为东莱郡。

肃宗至德二载,置北海节度使,领青密登莱四州(时又改郡为州)。

代宗永泰元年,平卢(原镇营州,上元二年侯希逸南保青州)将李正己逐节度使侯希逸据淄青齐海登莱沂密德棣十州。

宪宗元和十四年,诛李师道,复置平卢节度使,领青淄齐登莱五州。

武宗会昌元年秋,登莱雨雹,昌阳文登尤甚,破瓦害稼。

  年建文庙县治西南隅。

僖宗中和二年,王敬武据平卢。

昭宗天祐二年,朱温并平卢。

后唐

庄宗同光  年,改昌阳为莱阳。

太祖建隆三年,诏诸道州府罢民驿,以军卒代之。

太宗端拱二年,登莱旱大饥,诏贷粟人五斗。

仁宗明道二年冬,禁登州民采金。先是登州产金,皇祐间大发,民多废农桑采掘至是禁之。

景祐元年春,登莱大旱,饥,诏驰金禁。

神宗熙宁七年,以莱州隶京东东路(时分京东为二路)。

高宗建炎二年(金天会六年),金人取京东东路州郡。

太宗天会六年,登莱各处大水。

八年,立刘豫为齐帝,置栖霞县,析莱阳东北部属之。

十一年,大水复旱,免田租。

十五年,废伪齐,改京东东路为山东东路,登莱属之。

世宗大定十六年,旱蝗。

章宗明昌二年秋,旱,岁大饥。

卫绍王大安三年,益都贼杨安儿奔莱阳。

宣宗贞祐元年,蒙古军破山东,各州县人民杀戮几尽,大掠而去。

二年,山东东路统军安抚使布萨安贞讨杨安儿,安儿败死。

兴定元年,蒙古穆呼里(旧作木华黎)破登莱等州。

三年,张林以登莱等十二州归宋。

五年,宋统制张演(林兄)军驻即墨莱阳。

哀宗正大三年,宋京东东路总管李全降蒙古,授山东淮南行省,得专制山东。

世祖中统三年,李璮(全子)以山东郡县归宋,哈必齐(旧作哈必赤)擒杀之,邑人姜彧请勿纵兵杀人。

至元二年,改临淄路为淄莱路登莱隶之。

四年,教谕王择善创建儒学于古柳亭故址。

十七年,发益都、淄莱、宁海兵万人开胶莱河。

十八年,免开河夫今年租赋,仍给傭直。

二十四年,改淄莱路为般阳路,淫雨伤稼。

成宗大德三年,县尹王革重修文庙儒学。

六年,宁海、莱阳等州县饥,赈粟一万六千石。

武宗至大二年,饥。

三年,洊饥。

仁宗延祐七年,虸蚄食苗,县尹韩梦昌祷东平王庙,虸蚄尽死,岁大有。

顺帝至正四年,山东诸路地震,有声如雷。

十七年,毛贵陷胶莱诸州,复遣其党攻莱阳,达鲁花赤释嘉纳死之。

十九年,邑人赵均用杀毛贵于济南。

二十一年,河南行省察罕特穆尔复山东,分兵循滨海郡邑平之。

二十三年春三月,立胶东行中书省及行枢密院于莱阳,总制东方事,以袁宏为参知政事,邑人王务本为都事。秋七月,莱阳、招远、宁海等处虸蚄生。

二十七年冬,吴大将军徐达拔益都。十二月甲子,参政傅友德徇下莱阳。

太祖洪武元年,山东旱,免夏秋二租。知县贾则智增修文庙。

二年,诏天下州县立学。山东旱饥,诏免今年租税。

三年,始设科取士,各省连举三年。复蠲山东租税。

五年夏四月,莱州饥,诏赈山东饥民免田租。

六年夏六月,倭寇掠沿海莱阳、即墨居民多被害。诏近海诸卫分兵讨之。

七年夏六月,倭寇滨海州县,遣莱州同知赵秩往谕之。

九年五月,升登州为府。七月,以莱阳属之。

十五年夏四月,蠲山东租税。

十七年,遣信国公汤和筑沿海卫城。

十八年,山东旱免租税。

二十年十二月,赈登莱饥。

二十四年,山东蝗,大饥免竈(同“灶”)课田租。

二十八年,免山东秋粮。

三十一年夏五月,置大嵩卫,指挥使邓青建卫城复筑县城。

惠帝建文元年,登州各县蝗。

三年,登州各县复蝗。

四年秋七月,诏山东被兵州县免徭役三年,未被兵都亦免半租。

成祖永乐六年春正月二十三日,登州各县地震,有声如雷,至冬十二月晦止,大震五十一,小震无算。

七年春正月二十日,地震,至三月十四日止。

八年,登州各县自春正月至夏六月疫,死者六千余人。

十八年,登莱大饥。

仁宗洪熙元年,山东饥免夏税及秋税之半。

宣宗宣德十年,诏天下卫所立学。

英宗正统元年夏,蝗。

五年,知县郭敏修县城。

六年夏四月,济南、东昌、青莱、兗(兖)登诸府蝗,冬十一月免被灾税粮。

七年夏四月,山东旱蝗复,免被灾税粮。

十年,改武学为儒学,设教授。地震。

十三年,永康侯徐安备倭山东。

天顺四年夏,旱。

九年,升孔子为大祀。

宪宗成化十三年,旱涝为灾。

十四年春三月二十三日,黄风大作。夏六月十三日,大雨,河水骤溢。

十七年,大饥,人相食。

十九年冬十月二十日,空中有声如鼓,大星陨西北。

年置大山千户所属大嵩卫。

孝宗弘治五年,大旱。

十二年,改登莱分巡道为巡察海防道(驻莱州)。

十四年,雨雹杀禾。

十六年,山东大旱,自春正月至夏六月不雨,发粟赈饥。

武宗正德三年,饥。

四年,洊饥人相食。

六年冬十月,流贼刘六等破燬县署,邑人都给事李铎疏请改建砖城。

八年夏四月,陨霜杀稼。六月,飞蝗蔽日。

十年,知县李黻修县署。

十一年秋,大水。

十二年秋,九月地震。

十四年,知县司迪督修砖城。

世宗嘉靖二年,饥。

三年,洊饥。

七年,大饥,死者载道。

八年,旱蝗。

九年,降孔子为中祀。

十二年,蝗。

十三年,蝗。

十四年,蝗食禾稼尽。

十七年,麦菽不登,粟斗银二钱。

二十七年秋八月,登属地震,城堞房屋崩塌甚多。

三十四年,知县牛山木修文庙创建泮东书院。

三十六年,无麦。

三十七年,大饥。

三十九年,夏大旱。

四十年,大饥。

四十一年,设海防道于登州。

穆宗隆庆二年春三月,地震。是年,裁登莱青三府驿递。

三年春,大饥。

神宗万历三年,清丈田亩。

七年夏六月晦,大雨平地,水深丈馀,淹没庐舍人畜无算。

八年冬十一月,度民田按溢额增赋。

九年,行一条鞭法。

十年初,修县志成。

十四年,知县程子侃筑大沽河堤。

二十二年,登属大雨雹伤禾,大饥。

二十五年,冬地震有声。

二十六年春,地震。

二十七年,地震。

二十八年,知县蔡梦齐释矿珰搆陷之众并严治珰党。

三十三年,知县蔡梦齐建文昌阁于城东南隅。

三十五年,山东旱饥,蠲田租。

三十八年,大旱发粟赈之。

四十年,知县文翔凤建尊经阁。

四十一年夏,大旱。秋七月七日,大风拔木。

四十三年,登属大旱,千里如焚。饥疫,诏免夏粮秋税己纳者留以充赈。

四十四年春,大饥,人相食。诏赈银粟蠲田租。

四十六年秋九月,加天下田赋。

四十七年夏,旱。秋八月,蝗。冬十二月,加田赋。

四十八年春三月,加田赋。

熹宗天启元年,设登莱巡抚于登州,辖沿海屯卫东江诸岛。

思宗崇祯二年,邑人董大成为乱。登镇总兵张可大遣兵讨平之。

五年,叛将孔有德分兵围莱阳。知县梁衡击走之。

七年春,有鸟自海岛来,形如鸽,摇翅如杀杀声,人以为兵象。夏五月地震。

十年,诏天下府州县学设武生员。

十一年春,不雨。夏蝗食穀殆尽。秋螽蝝遍野,蝗复大起,无禾。

十二年春,饥、蝗。

十三年夏,旱蝗。秋饥。

十四年春,大饥,人相食。

十五年春二月,大风拔木坏庐舍。秋七月,地震有声。冬闰十一月,清兵攻莱阳,知县陈显际及邑绅宋应亨等击却之。

十六年春二月六日,清兵陷城,知县陈显际死之,绅民从死者万计。夏,诏免残破州一切常赋二年。

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春三月,闯贼李自成陷京师,思宗殉社稷。夏五月,福王即位留都。清睿新王多尔衮入北京,李自成西奔。是年,知县关捷先潜逃。清裁大嵩卫指挥、大山所千户,改设卫守备所千总、驻防县城把总。

福王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春,清蠲山东荒田逋赋。夏五月,留都陷。

六月,兵部侍郎左懋第不屈死。

秋九月,清开科取士。

世祖顺治三年,加九厘新饷胖袄军器等银。

四年,登莱防抚陈锦破孙受砦(寨),邑人明兵科给事中沈迅合家死之。

五年,蠲山东荒田租赋。

七年夏,大水。

八年春,饥,诏发各县仓穀,赈贫民,以学田租赈贫士。

九年,裁登莱防抚。

十一年,裁大嵩卫大山所百总。

十二年,裁大嵩卫经历。收併奇山所属县境屯银。

十六年,收併宁海卫、登州卫属县境内屯银。

十八年秋,栖霞于七为乱,大军云集莱阳。冬十二月二十九日,雷。

圣祖康熙元年春三月,于七潜逃大军始退。

夏四月,疫人死甚众。

二年夏,旱疫,人死甚众。秋八月,虸蚄生,食草殆尽。是年裁登州海防道併莱州道。

三年夏五月,旱。秋八月,地震。虸蚄生。是年裁儒学训导。征当税。

四年夏五月,旱至秋七月始雨。八月,地震。西南乡虸蚄生,食草殆尽。冬十一月朔,无云而雷。是年,赈山东饥,蠲本年租赋。

五年,裁大嵩卫千总。

六年春三月朔,大雪。夏,旱无麦。

七年夏六月,地大震,游仙宫碑、咸福坊碎。

十年春三月,大雪。夏六月,大水。

十一年秋七月,蝗,不为灾。是年,续修县志。

十五年,复设训导。

十六年,裁行村盐场併石河场。

十七年,续修县志成。

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雷。是年,旱饥。

三十年秋七月,蝗,不为灾。

三十三年春,饥。夏四月,西乡雨雹无麦,知县赵光荣赈之。

三十六年,大饥。知县赵光荣施粥城乡,赖以全活甚众。

四十年,知县赵光荣重修文庙。

四十二年春,大水。夏秋大旱,无禾大饥。

四十三年,洊饥。人食榆皮树叶尽,死者大半。

四十八年秋,雨伤禾,饥。

五十二年,定制丁赋,以伍十年为额,后为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五十五年秋七月五日,登属雷雨大作、溪流橫溢、大木俱拔。

五十六年秋八月,雨雹。

五十八年秋七月,大雨水溢,漂没房屋,禾稼尽伤。是年,裁胶莱分司运判。

六十年,大旱。

六十一年春,复大旱无麦。

世宗雍正元年,饥。

四年,定制丁银摊入地亩,竈丁半摊入竈地、民佃地征收。

六年,定典当行帖规则。

七年,复设胶莱分司运判辖石河等五场。

八年,併盐票价于地丁赋内。

十年秋,大稔穀斗三十钱。

十一年秋,雨伤禾稼,岁饥。是年,广学额五名(原十五名)。

十二年,併入属县境鳌山卫屯银。

十三年,裁大嵩卫,析行村、嵩山、林寺三乡设海阳县,析青乡入宁海州,分拨县卫粮银。

高宗乾隆元年,免赋。竈丁银概摊入竈地、民佃地征收。

三年,拨民佃盐课银海阳。

十年,知县王业岦重修文庙。

十三年,飞蝗蔽日,食禾麦无遗,诏免田赋并赈民饥。

十七年,胶莱运判移驻胶州。知县郝大伦于文昌阁西建卢乡书院。

十九年,知县陈䴃重修文庙。

三十年春,虸蚄生。秋,有年。

三十二年,称县丞治姜山。

三十五年春,免赋。

五十六年,大雨水。

仁宗嘉庆十六年秋,大水,饥。

十七年,大饥,道殣相望。

宣宗道光元年夏秋,疫,死者无算。

十一年,裁胶莱分司运判。

十六年,大旱无禾。

十七年春,大饥,民食草根树皮,采掘殆尽,死者无算。

二十六年,知县张涵即宋琬故宅,改建卢乡书院。

文宗咸丰元年夏六月,大雷雨风,树禾尽偃。

三年,诏各县团练。

五年秋,飞蝗蔽日伤禾。

十一年秋九月,捻匪窜入。

穆宗同治元年春,大疫。秋七月,又大疫,死者无算。淫雨连绵,淹没禾稼。飞蝗过境,穀叶尽伤。

四年秋七月,大雨淹没禾稼,房舍坍塌无算。

六年夏六月,捻匪复至。

七年秋八月,捻匪平免,山东被扰,州县逋赋。

德宗光绪元年秋七月,大风伤禾。

二年,旱,大饥。

六年夏,麦大稔。

十四年夏四月,雹伤麦。五月地震。是年,设酒税。

十五年秋八月,疫死者甚众。

十八年夏,旱。秋,大雨伤禾。

十九年春,饥。夏五月,雹伤麦。

二十一年春正月,日人内犯威海卫,溃兵过县。

二十三年冬十一月,德人占青岛,溃兵过县西境。

二十四年夏五月,大水。秋七月,迅雷烈风雹伤禾。是年,停武科。

二十五年春三月,雹积三寸许。夏四月,雹尺余大者如杵,伤麦塌屋。秋七月,绵虫起禾稼尽伤。大旱麦不得种。是年,设邮政局城内。

二十六春,大饥。夏五月,拳匪肇乱。秋七月,联军入京,两宫西巡,山东戒严。是岁,大有年。

二十七年秋,和议成,山东解严。

二十八年秋七月,疫死者甚众,虫伤菽。是岁,田赋折征制钱。二十九年,省委员杜秉寅莅县,放荒变卖义学学田。

三十年,设高等小学堂。

三十一年,停科举及岁科试。

三十二年,设师范传习所。抽收庙捐。

三十三年,升孔子为大祀。荒地升科。设巡警局。抽收油捐。

三十四年,抽收戲捐、城厢铺捐。

宣统元年,改巡警局为巡警所。加契税为买九典六。省设咨议局县选议员二人。知县朱槐之重修文庙。

二年夏五月,曲士文聚众攻城,常备军协统叶长盛、登莱镇总兵李安堂击破之,士文潜遁。是年设筹备自治公所。

三年春正月朔,大雨,河水漫溢。划全县为十八区。秋七月,举办上级自治。八月,曲士文复密图大举,知县侯荫培、驻军管带董鸿达击散之。武昌革命军起。冬十月,山东宣布独立。县议参两会成立。是年,设电报局,裁把总。


中华民国(按民国肇造改用阳历春秋记事,既遵周朔时亦改移固与夏殊胡康侯说非是兹谨依其例)

元年春一月一日,改用阳历(宣统三年十一月十三日)

是月,划平度插花地日庄、路南埠二村来属,收并盐票地丁竈户税银。

冬十月,选举众议员一人、省议员一人。改选县议参两会。加屠宰捐。是年,改知县为民政长。设劝学所。改契税为买六典三。

二年春,征亩捐办学。夏,始征印花税。办下级自治。加牙行行附捐。是年府废。

三年春,田赋盐税改两为元。田赋附加四角。三月,解散省议会、县上下级议会。秋九月,日本对德宣战山东中立。日军由龙口登岸假道西境赴即墨。大雨连旬,穀生芽,河水氾滥。是年,政事堂颁祀孔典礼。改民政长为县知事。设农会。设县立乙种农业学校。改筑监狱。

四年夏五月,裁警备队。冬十二月三十一日,袁世凯改明年为洪宪元年。是年,更定盐税新制。设菸(烟)酒公卖分栈。颁关岳合祀典礼。

五年春三月二十三日,袁世凯取消洪宪年号。是年夏,旱。改劝学所为视学所。恢复省议会。

六年春,大饥。

七年春一月,摊入地丁,盐课豁免。三月,复设警备队。是年夏,旱。秋,疫,伤人无算,多藁葬者。下忙田赋加征学款、警备队捐。设县立师范讲习所。选二届众议员一人、省议员三人。石河场改金口场。

八年夏五月一日,金口设盐税征收局。六月八日,盐务风潮起,金口盐务职员移驻即墨城。秋八月,设地方财政管理处。冬十月,每盐百斤加卤耗二十斤,贫民滩户购盐二十斤内予免税票。是年春,饥夏大旱。秋飞蝗蔽日,食禾几尽。设通俗教育讲演所。

九年夏,蝻生有海鸟来食之尽。设劝业所。

十年春一月,驻即墨盐务职员复移金口。夏五月,改警备队为警察队。是年,选三届省议员一人。设县立中学于书院。

十二年春一月,加牲畜税公益捐。秋九月,加盐税。

十三年冬十一月,取消盐斤卤耗及贫户免票。是年,改视学所为教育局。

十四年春,学款改征银币二角。夏,劝业所改实业局。六月一日,省公署发行定期有息金库券九十万元行使各县。秋七月一日,发行有息金库券九十二万元。冬十一月,发行有息三月金库券九十万元。警察队改预备军,抽调烟台改编。派征大车七十辆。十二月,恢复县议参两会次年二月停。是年,田赋正附税捐外每银一两加征军事善后特捐二元二角、营房捐一元。

十五年春三月,省公署发行有息六月金库券九十万元。夏五月,盐每百斤加税二角。秋八月,发行无息七月金库券四十万元。是年,田赋正附税捐外每银一两加征四元二角黄河堵口捐四元四角,军事善后临时捐一元。设货物税局。改农业学院为职业学校。

十六年春一月,省公署发行债票。二月,税契一纸加征学款五百文。三月,每银一两加征学款一角、警察捐八分。夏六月,保安总司令张宗昌召集乡老会议县举六人。秋,设禁烟局公卖鸦片,派种罂粟,次年废。是年春,田赋正附税捐外每银一两加征赈济特捐一元河工。特捐六角六分,汽车路附捐五角五分,原续军事附捐二元。秋,每两复征讨赤捐八元。

十七年春二月,田赋(春秋并征)正附税捐外每银一两,加征军事特捐四元、汽车路附捐八角七分、河工特捐六角六分。土匪刘曰南据龙门寺。警备队并警察所。三月,办保卫团购枪三百枝。夏四月二十九日,张宗昌离济南。山东省银行歇业,县存废钞票七千余元。五月一日,国民革命军入济南。三日,日本军攻济南发生惨案。国民军旋设省政府于泰安。张宗昌驻德县委,刘志陆为胶东司令驻平度。土匪破城劫狱。刘部齐玉衡莅县。六月,刘志陆委左慰农为胶东游击队左副司令,王炳森为县知事,旋炳森自杀复委刘振汉。秋七月,左慰农改编警察队为警备营,未几慰农让施中诚,中诚称东海警备司令。八月,施中诚部四出焚烧与联庄会冲突。警备营改公安局。九月,军民开和平会议于姜疃,组善后会。冬十月,施中诚征田赋正附税二十二万余元。刘珍年委罗培銮署县长。改联庄会为民团筹备处。十二月,刘珍年调保卫团全部赴烟台。公安局划分为民团大队。是年,改县公署为县政府,知事为县长。

十八年春三月,顾震残部窜即墨据金口镇,孙殿英击散之。张宗昌据龙口派员索银币四万元。夏四月,泰安省政府移济南。五月,省委吴尚炳署县长。施中诚部调省。六月,刘珍年部旅长张銮基率队莅县。秋,田赋加征教育附捐四角、建设队捐一角。冬十月,改财政处为财务局。十一月,划全县为九区废乡社。十二月,税契一纸改征教育附捐二角。是年,筹刘部驻县给养二十万元,改民团为保卫团,实业局为建设局。设民众读书阅报所。

十九年春一月,设县法院。改财务局为财政局。田赋每两正附税并征四元、县附捐共征一元九角。夏五月,四七区大雨雹麦禾尽伤。秋七月,刘珍年委马既济署县长,省政府加委。省政府移青岛。张銮基部移防平度。刘珍年复遣其旅长梁立柱率队莅县。八月十九日,省政府回济南。九月,刘珍年饬马既济下忙田赋解烟台。冬十一月,刘珍年修筑烟莱汽车路,县派股本二万五千元。民团大队改隶鲁东民团指挥部(驻潍县)。十二月,省政府复征下忙田赋。发军费偿还券分八年摊还。是年,设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县筹建筑费四万五千元。民众读书阅报所、通俗讲演所并县立民众教育馆。师范讲习所、女子小学附设师范班并县立中学。刘部给养及换防征发费县共五十万元。

二十年春一月,保卫团改联庄会。征营业税。三月,设各区区公所。冬十月县设电话事务所。是年,县附捐共征二元。迭加盐税。废城内坊表。废庙办学。刘军饷糈八十万元并派销印花。即松园庵故址建子药库。

二十一年春一月,设各区乡镇公所。秋九月,省政府讨刘珍年。十八日刘军附城设防,二十日刘部占各机关。冬十月,省军荣光兴旅抵水沟头。刘军编民团大队入伍。十二月六日,刘军撤退。七日,省委县长杨酉桂入城视事,组善后委员会。电省府请赈并豁免下忙田赋。是年,刘军给养及军事供应五十万元,欠商号及各乡款十九万元,公私损失数百万元。设度量衡检定所。建县法院。秋疫死人甚众。虫伤菽。

二十二年春一月,县法院改为福山地方法院莱阳分庭。二月,修补城垣。省设长途电话分局。夏四月,新编民团队改隶第五路指挥部(驻黄县)。六月,大风拔木。平度匪窜入七八两区,县长杨酉桂督队剿平之。是年,联庄会并区公所。

补记

二十三年春二月,奉省令二十一年下忙田赋仍随本年下忙带征每银一两征银一元,惟附城兵灾重者豁免。夏四月,编修县志事务所成立。六月,第五科迁子药库原址,职业实习学校移入。秋七月,大水白河潴河氾滥,附近禾稼淹没庐舍倾圮。冬十月,区公所联庄会取消,成立乡农学校二十所,年分二期以兵法部勒农民办理自卫。

二十四年夏六月,建设厅修青威汽车路由六区吴家岭入境东过三区至小滩村入海阳计长八十余里占民地一千五百余亩发附路二十里内民夫筑之。秋七月一日,福山地方法院莱阳分庭改山东莱阳地方法院。八月,黄河决省政府移灾民就食各县。县先后已到五千余人,分发各乡校供其衣食。九月一日,县党部奉令结束。冬十月县志成。

卷一  舆地志

昔先王以天下之大难治也,物土之宜各殊也,风俗之上攸异也。于是随山缘水而各为之界,其大者曰州,州复置国,国设郡邑以相系维,以为政理。秦汉而还,虽废封建要所,以致治一也。是故为政于其地者必度其疆理,相其原隰,察川陆以祛其患,考古今以酌其法,设施始无违逆焉。莱阳地虽信弹丸沤沫乎,然名号分合代有异属,土壤乂秽世有异宜,其间疆域广狭险易盛衰营建兴替犹可览故籍而稽其概云。述舆地志一。


卷一之一(舆地志上)·疆域

    沿革、位置、幅员、形胜、地质、地势、山脉、河流、海岸、气候、区制、市会、古迹、名胜、考辨

沿革

唐虞夏

莱夷地隶青州。

禹贡莱夷作牧,胡渭锥指今登莱二府皆莱夷地。

莱国隶营州

尔雅齐曰营州。孙炎注殷并青于徐,复舜之营。郭璞注自岱东至海为营州。颜师古曰东莱故莱子国,路史汤左相莱朱封于莱。

莱国隶幽州。

周官职方东北曰幽州,薮豯养。汉地理志长广注奚养泽在西。

东周

齐东境即墨地。

灵王五年齐灭莱后置即墨。烈王七年,齐威王封即墨大夫万家。

齐郡东境。

前汉

邹卢挺昌阳长广观阳县即墨县地,分属胶东国(治即墨今平度东境)及东莱(治掖)瑯邪(治东武今诸城)二郡胶东东莱隶青州瑯邪隶徐州。邹卢城在今县治西南四十里。挺城在今县治南七里。昌阳城在今海阳之庶村南。长广城在今海阳之废城。观阳城在今牟平之半城。

后汉

挺昌阳长广长广观阳县即墨县地分属北海国(治劇今广饶东南境)及东莱郡(治黄)隶青州

后汉省邹卢郡国志无挺有拒賈复传作挺。胡据此拒当即挺字之讹建安间魏武始于长广置长广郡以挺属之,故郡国志无长广郡仍以挺属北海国今从之。

挺昌阳长广县即墨地分属长广(治不其今即墨)济南(治平寿今潍县)二郡隶青州。

晋省观阳。地理志亦无昌阳,宋州郡志昌阳晋元康八年分长广县立(治今县东南二十三里)。又晋地理志无挺有挻,宋州郡志挺。前汉属胶东,后汉属北海,晋属长广,是挻又当即挺字之讹。

挺昌阳长广县即墨县地,分属长广、北海二郡 隶青州。

北魏

挺昌阳长广观阳县分属长广、东牟二郡,隶光州(治掖)

魏地形志长广郡注治胶东城又长广县注有马山祠即墨城康王山祠金泉山昌城沽水则县治亦于此时徙今县西南七十里之长清山阳更析东莱置东牟郡(治黄故城)。复于长广故城置观阳属之。

北齐

昌阳观阳县长广县地属长广郡隶光州。

隋地理志卢乡注后齐卢乡挺并废,又废东牟郡入长广,移郡治中郎城(即东牟故城),而徙长广县治于胶东城(今平度县治)。

北周

昌阳县长广县地属长广郡隶光州。

隋地理志观阳注后周废。

昌阳卢乡观阳县属东莱郡(治掖),隶青州。

隋地理志卢乡注开皇十六年复置并废挺城入焉。观阳注开皇十六年复考卢乡汉置侯国治今平度西北境后齐废隋复移治今县西南四十里之邹卢故城。又隋地理志东莱郡开皇五年改莱州,大业五年复改为东莱郡。

昌阳县属莱州(治掖),隶河南道。

县城即今县治。旧唐书地理志昌阳汉县置于古昌阳城,永徽元年移古县西北二十三里。又新唐书地理志昌阳注贞观元年省卢乡入焉并省观阳。

后唐

莱阳县属莱州。

庄宗避其祖国昌讳改昌阳为莱阳,以城在莱山之阳故名。莱山者旌旗山也。

莱阳县属莱州,割东北境一部入栖霞县隶京东东路。

登州志栖霞沿革隋析为观阳地。唐为蓬莱、昌阳二县地,宋因之,伪齐始置栖霞县又栖霞县志岠嵎山亦名金山,齐乘云以产金得名,即新唐书地理志昌阳注之黄银坑也。

莱阳县属莱州,隶山东东路。

莱阳县初属益都路,后改属般阳路(治今淄川),隶山东东西道。

山东东西道直隶中书省至正二十三年置胶东行省于莱阳。

莱阳县属登州(治蓬莱),隶山东布政使司。

明初属莱州隶山东等处行中书省。洪武九年改行省为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升登州为府,划莱阳属之。三十一年于县东南境置大嵩卫。

莱阳县属登州府析东境置海阳县,隶山东布政使司。

雍正十三年,河东总督王士俊疏请裁大嵩卫置县因割县东部之行村嵩山林寺三乡即卫城置海阳县以青山乡划归宁海。

中华民国

莱阳县隶山东省政府。

民国二年,废府置胶东道(治烟台),寻又废。


沿革表

世代              总部               郡国                  县

唐虞夏            青州部             莱夷地

                营州部             莱国

                幽州部             莱国

东周                                 齐国                  即墨地

                                   齐郡                  即墨地

前汉              青州部             胶东国                挺、观阳

                                                           邹卢、即墨地

                                     东莱郡                昌阳

                  徐州部             琅邪郡                长广

后汉              青州部             北海国                挺、观阳

                                                           即墨地

                                     东莱郡                昌阳、长广

                青州部             长广郡                挺、昌阳

                                                           长广

                                     济南郡                即墨地

                青州部             长广郡                挺、昌阳

                                                           长广

                                     北海郡                即墨地

北魏              光州部             长广郡                挺、长广

                                                           昌阳

                                     东牟郡                观阳

北齐              光州部             长广郡                昌阳、观阳

                                                           长广地

北周              光州部             长广郡                昌阳、长广地

                青州部             东莱郡                昌阳、卢乡

                                                           观阳

                河南道             莱州                  昌阳

后唐                                 莱州                  莱阳

                京东东路           莱州                  莱阳

                山东东路           莱州                  莱阳

                山东东西道         般阳路总管府          莱阳

                山东布政使司       登州府                莱阳

                山东布政使司       登州府                莱阳

中华民国          山东省政府                               莱阳

位置

    县居山东半岛中央而稍偏南,南起北纬三十六度三十七分弱,北至北纬三十七度十二分强,西起东经一百二十度十八分强,东止东经一百二十一度九分弱。西南距首都(旧称南京)经西差一度五十二分弱,纬南差四度三十四分,西北距北平经西差三度四十八分,纬南差十五分。

幅员

县西至济南八百三十里,西北到北平一千八百里,西南到首都一千八百一十里,北界栖霞招远,西毗平度掖县,东接海阳,南邻即墨,东南滨丁字港,东西直径一百三十五里,南北约一百一十里,面积约一万三千二百方里。治所偏居境风东北,北至县界五十里,至栖霞县治一百里,东至县界五十五里,东南至海阳县治一百四十里。南至县界八十里,西南至即墨县治一百五十里,西至县界九十里,至平度县治一百八十里,西北至招远县治一百五十里,至掖县治一百八十里。

形胜

县北阻群山,南控黄海,西联胶即,莎拉发文牟。擅鱼盐饶丝麻,固东海之雄邦也。秦汉而上地非要区,唐宋以还海疆多事,故金设衡村镇扼水陆之冲。元置桃花寨司东西之钥。明清备倭东南较重,莱海分县形势一变。东北咽喉重在岔河,海疆门户移于金口(隶即墨县)。自汽车通行东北至烟台,西南至青岛,西北至龙口,东南至海阳,绾轂中枢,遂为胶东重地矣。

地质

全境岩石约十之六七为水成岩,如砂岩(二区之鹤山石,六区之冯北石)、黏版岩(一区北泊子村之鱼儿石,二区石桥夼之砚石,以及各地之石版石等)及石灰岩(一区之鞠家沟,六区之山前夼,三区之石水头等村皆石灰岩)等十之二三为火成岩,如花岗岩(一区青石山之铁青石以及各山岭云母石英长石结成之各类花岗岩等),闪绿岩等亦间有少数各种杂质化合岩石土壤为黄青黑赤四色,各大川下游多沙质及腐植混合而成,肥沃适于农作,西南平原多埴土,湿气过多,空气不易透入,久旱则固结坚硬而山岭区域又半多砂砾,少含腐植湿气受散均易恒苦干燥。

地势

县境地势北高南下,铎山脉纵贯其间,分全县为沽河、五龙河两大流域。沽河流域北部多山岭,中部南部属准平原,由东北而西南徐徐倾斜,沟洫无多,故水宣洩弗畅,每夏淫雨一片汪洋。五龙河流域北部高亢,南浙低斜,昌蚬陶漳(即清水河),诸水滎洄灌注海莱龙门诸山,纵横迤逦山谷纷歧,无大平原,于山坳水曲每现数里旷野,仿佛一小盆地(一区鹤山窪吕疃窪,二区陶漳窪,三区濯村窪,六区山后窪等)。而丁字港沿岸凹凸屈曲,海潮河流时患冲溢,浙际水平线矣。

山脉

    县境山脉来自栖霞艾山,入境约分八支,曰铎山脉,曰旌旗山脉,曰霁月山脉,曰芝山脉,曰窯山脉,曰龙门山脉率由北而南入自栖霞招远南境,曰海莱山脉则由东而西入自海阳西境七区西北一部诸山又出自平度东来之宫山脉云。

铎山脉、旌旗山脉  同来自艾山西南之岗山入县北境为火山东越横风岭为旌旗山脉西越绿鞍山(山形似鞍,松柏苍翠无际故曰绿鞍俗称为驴鞍山),为铎山脉。

旌旗山(即古莱山)  峻削高耸称全县冠。东芦山、达山西客楼雕虎二山群峰罗列状如旌旗故名。南迤最高峰为青石山,蜿蜒起伏至陡山村前,东西横亘为长龙冈,谚有龙冈天堑之称(山北人多朴实,南多俊秀俗亦有文质之别,故有是谚)。又南为二支一东南行至县治北二里许莱山亭山(先达咸怀良建亭其上)而止一南行至县治西五里许,罗石山、马山(以形若奔马故名,亦称元宝山)而止,其自达山东南出者亦二支,一行旌阳河龙水之间为梅绿山南止县治北三里之莱阳山(俗称太阳山),一行龙水县河之间尤秀异者曰神山南迤为来凤山,传有凤凰来栖,至县治东北三里许凤凰台止。

铎山 在县治西北三十里南北两峰并峙,高亚旌旗而雄壮过之。西出为凌山(一作灵山),小火山东出为大高顶宝山(山中产石色铜而形嶙峋用筑假山最宜)。南迤为罗䔰山唐山逐渐平伏至五六两区交界处突起。荆山(即初志之韭山)东迤五龙河岸至谭家夼为峰台顶,西越禄格庄为高旦山南逾刘海寺东西横起一岭曰蛇山、曰霍山、曰嵯山、曰长山、曰雨濛山、曰草化山。层峦参差俨若画屏,称嵯峨连峰者是也。为县中部高原地,又南为凤落山西折为冯北山东南经诵家庄南众水石河为平岭(俗称大岭)。西南至县界起太平顶入即墨插入海中,高出云表之大小劳山为尤著,是脉为本县泡脊干,面积最大,亦最长。五龙河、沽河两大流域于以分焉。其由雨濛山西北迤至新安村西南为兑青山(一名对城山),其由冯北山西南丘陵隐见至孙受村东为龙女埠,又南为天井山,周高而中低,若井山所从名也。由诵家庄西南起伏断续至吴沽河岸弥望平野两峰突起为双山,由南众水东迤至学坊庄村西为卢山,东南至山后村前为金山,东北止五龙河岸在光山村北为谭山,在浮山村后为浮山,峰峦圆秀若浮水上,俗讹为富山则音是而字非矣。

霁月山脉  来自艾山南迤方山,介清水县河之间,南迤入县为二支西南出者为老寨山,耸然削立,县河曲流其下风景殊佳,东南出者为小龙山,东为磊山,岭南为福禄顶,再南为巍山,西南迤为青山坎山,至红土崖止。县河清水河会焉。其自坎山东北迤为望石山,孤峰耸峭,而由巍山西行矗立县河东岸超然独拔者鹤山也,本名火山,齐乘云山多赤石故以火名鹤为后人所易耳。龙门山脉来自艾山东出之锯齿山入县东北境有东西寨子山、塔儿山、皇陡岭及三螺山(初志称群峰秀拔苍翠参差若堆螺故名,俗名祈雨顶)。小寨山环绕盘峙,周五六十里(中有龙门古寺、瀑布,为邑胜地。今寺颓废,景色荒凉,已非复昔比)。南至石硼村北分二支,一沿凤河北岸西行为凤止山(以形若凤凰栖止故名),一南迤为九顶山、星山折而西为方止山、大天山东西横亘若长城焉为,二区中央陵原地。大天山西为双蛤山(以形若蛤殻故名)。南出龙母岭与霁月山脉之红土崖,海莱山脉之五龙山环成陶漳盆地。北出为宝泉山,山阴壁削有两洞深䆳,为近邑名胜之一(初志称烽火山相传有将军屯兵于此)。其由大天山南走蜿蜒十数里直抵昌水河者为铎山,凡清水昌水两河间山岭邱阜其支脉也。

海莱山脉(俗称塔儿山)  由艾山东迤为锯齿山折而西南至于山纵贯海阳入县东南境分为三支。一西南迤为黄山方山三驾山,现龙山长岭娘娘山(当羊郡海口盛时建天后圣母庙其巅,四十年前庙会犹盛今遗迹尚存)。二起山九顶山群峰巍起为东南巨嶂称七子联峰者也,其自三驾山西北迤于金水御带两河间为古镇山珠儿顶白石山,凤头山谓凤头者,岩石嶙嶙,若凤冠也。自二起山南出直抵海岸为蠡岛(今称里岛)。自娘娘山东出为笔架山,西出为虎道岭,为桂山而小滩村西之烽台则来自海阳垜山脉云。一北迤沿海莱分界至东村庄东南又分三支,东北走者止小店村南之龙虎山,西北走者止万第西南之平顶岭,牛山马山对峙,其西昌水河之东岸也。西走者为寄宝山安儿山太平山,其屹然雄峙于巨河南岸曰巨峰山(俗名羊儿山),为附近诸山特出者焉。一西北迤者于宋村北为高儿山,大夼西为石顶山,至马家泊后北抵昌水河南岸,东有白玉山鳌顶峰,西有玉泉山五龙山,而自马家泊西出者为凤山,形圆而秀巍然独尊,再西止五龙河东岸为火山。

窯山脉(登州志作腰山)  亦来自岗山于县四区北界,耸然突起形若土窯故名。南迤为太平顶,西南为易和山,分三支东南抵潴河,西岸山前村后者为龙泉山(俗称后洞山,后有石洞容数十人,刻有石像,土人常祠之)。西南抵大沽河东岸钟芝村,前者为马银山(传有马负银而出故名),绵亘西南止于水沟头北五里许之土封台岭,其由窯山西出介于招莱意者为垜山,折而南至马连庄西兴隆岭止而由太平顶西出止于李家草泊村,西为迎驾山,一称冠武山,前有古塜,翁仲尚存,传唐某将军葬此,故俗又呼为冠武营云。

芝山脉 在沽尤两河之间由艾山经招远西南境入县为志霞山(初志作至下,省通志作紫霞俗呼大青山)。东为黑虎山,又东为芝山九峰矗秀横列东西,传汉武帝东游得芝于此。由芝山东迤为银山,顾氏郡国利病书作东关顶,明于此开采银矿,今遗迹尚存,俗称阴山。南迤至七区中部为白石山,又南为福山,西南为疾驹山,形若驹奔,至尢河东岸贤古村前为岘山。其自福山南出入八区孟格庄村西为孟右山,至卧年山止,东南出者两支,一止中庄扶西南之仙足山(俗称大节山),一止长清村西北之长清山(山东南有长广故城),东迤起伏九顶至产芝村西者为小芝山(俗称宛邱埠)。

宫山脉  由艾山西南经招远掖县平度入县西北境为茫碭山、蔚石山、明山,东南至卧石山止,占小沽河右岸一区域焉。

河流

    县境河流多来自栖霞招远,入县后为两大系,曰五龙河系,纳铎山脉 以东诸水朝宗于丁字港;曰沽河系纳铎山脉以西诸水经即墨胶县会胶莱河入胶州湾五龙河,行山谷中纡回曲折,渊沼甚多,俗称为七十二曲者也。沽河多平原地,堤岸时被侵,旧道亦时有迁移,都以源近流急,故夏秋水涨怒涛奔驰,春冬水落沙砾飞扬,有冲蚀之患 无灌输之益也。

五龙河系

五龙河  为县东部诸水会后总称,其流有五。曰昌水河、曰清水河、曰县河、曰九里河、曰墨水河。会五龙山下入五龙口曰五龙河南,流群山中,道殊狭窄,仅数十丈或百余丈至众水村,玉泉河东来入之,又折而西为齐大夫河,传昔齐大夫凿山泻水人民利之,河所由名也。至荆山前水为山束,流益湍急,秋日水涨澎湃之声闻数里,由此而南经火山北麓陡崖东麓,其下有淀,传旧有石刻,屈曲萦回至崔疃,复折而东过董格庄南,嵯阳河西来来入之,至凤头村西御带河东来入之,折东南于宅科村北金水河又东来入之,至桥头村北中流石出,俨若砥柱。昔尝建桥其上,又南至贤友村东(村地旧称陷牛村),歧为二流包香岛而东由丁字港入海(传旧由陷牛岛西入海不详何时移徙)。流长百里弯曲纡回山峙渊停富产鳞介,下游地势稍平,海潮至可通舟楫,沿岸居民多称便焉。

昌水河  旧名浮游水(元魏地形志昌阳注有河源经福山入海东为㵐港河源经牟平海阳入海西南即昌水河源)。纳林寺山北麓之水(续志称一源发林寺山非)而西南流一出海阳之峨山(续志谓一源发招虎山亦误)。过上下尹家纳黄村港以北之水经林寺山南麓而西北流至险(一作岘或作蚬)子口,会而西南经废城入县其北源出栖霞之锯齿山西南纳海阳于山前后诸水南流入县于野后村,南合龙门诸山东流之水蜿蜒南下至儒林泊东南与东源合水势始大,经南泗庄前吸源出海阳之蓝河折而北复东南于万第镇东北纳由莱海交界流入之院店河西至北麓村而南环河马崖经五处渡纳之河转北作大弯曲折而西经晋昌阳故城,挟墨水河纳陶漳窪北来之水会县河九里河入五龙河。

清水河(一名陶漳河,简称漳河)  共分三源。一出栖霞锯齿山,一出栖霞唐山至蛇窝泊南会入县境于下河村前又会源出栖霞灵山之杨础河,曲折南下龙门霁月两山脉间,诸溪均入于大明店东,纳朱兰河佛店头东纳太洋河,又于周格庄西逆纳凤河之水至红圭崖前会县河南入五龙河,是水逊昌水河与县河相伯仲焉。

县河(一名蚬河)  源出艾山西麓,称观里河。由县北境花沟村流入于杨格庄后,纳栖霞西南境流入之西留河,迂回而南行山谷间,抵芦山后折而东于老寨山右折而南,悬崖峻岭,壁立千尺,山水暴发,颇称大观,于沐浴村左西纳沐浴河于鹤山村右,东纳鹤山河至县城东,纳旌阳河又南至红土崖,与清水河合流至迟家疃,东纳古汀湾续志称众泉瀑出,经冬常温产蚌珠,南入五龙河。是水与清水河来源均百数十里,两岸沙田广漠含腐植物宜于果类茌梨而外又有苹果山楂水果等品。

九里河(一名白龙河)  源出上孙家村北介旌旗铎山两山脉间,南流至北小平村西纳源出卡堡石之鞠河至杨家疃,北纳唐河至徐格庄,东北又纳荆河入五龙河,流长五十余里,上游倾斜度高,两岸每患冲刷,下游泥沙淤积,时被浸漫。

嵯阳河  其源繁多,最长者三。曰冯北河,出冯北山;曰团旺河,出嵯峨山;曰望埠河,出望埠村。会后称嵯阳河。凡嵯峨山南泽口镇东望埠村北诸水统归入之。由董格庄南入五龙河,流长仅三十余里而面积颇阔。

御带河  源出海莱经三区中部至凤头村西入五龙河,凡凤山以南诸水悉入之,流长四十余里,河身平坦,水势纡缓,无冲刷浸啮之害。

金水河  源出三驾山之西北麓,过宅科村北入五龙河,纳大泊子以南虎道岭以北诸水,流长三十余里。

贤友河  源出杨格庄北,东南流经学坊庄西折而东复转南由贤友村右东南入丁字港,流长三十余里。

运粮河  源出即莱交界之太平顶东,沿六区南偏经即墨金口镇北入丁字港,流长四十余里。

朱皋河  源出虎道岭前羊郡河,源出娘娘山前敖子河,源出三驾山前,均流长三十余里,南流入丁字港。

院店河  源出海阳七子山,自三区东北部流入,北经大小店北石础小院西入昌水河流长五十余里。

横岭河  有二源,一出横岭口村东海莱山,一出海阳邀驾岭村至横岭口村西会为一流,西北经大夼镇至杜家泊西东会源出东村庄南之巨峰河,称为河北到五处渡入昌水河,流长三十余里。

墨水河 源出大天山,南至彭格庄,曲而西流过南北曲格庄,东西城阳村到晋昌阳城西南入昌水河,流长三十余里。

凤河  有二源,一出石硼村北,一出寒庄头南交付棗(枣)行村,东过源水夼止凤水南诸村,西入清水河,流长二十余里。

太洋河  源出龙门群山中,南经埠前后店山前店西入清水河,流长三十余里。

朱兰河  有二源,一出三螺山之西南麓,一出其西北麓至下朱兰村西会为一流西南入清水河长凡二十余里,其上游于思格 庄东南悬崖下泻,每当骤雨,声闻数里,几与名山瀑布齐观。

旌阳河  源出旌旗山东麓,经闹沟头于家疃侯家疃东西亭山会源出达山之龙水入县河,流长三十余里。

唐河 源出罗富山东之桑家夼,泉水平地涌出,过唐家庵前有两石状如蝦蟆昂首相对宽三五尺,水穿石南行颇称奇观,折而东南经褚家疃台子等村入九里河,流长二十余里。

荆河  有南北二源,出荆山后北源出横岭埠,合而东入九里河,流长十余里。

沽河系

沽河 为县西北部诸水会后总称,古称姑水。左氏传所谓姑尤也。姑即大沽尤即小沽。大沽河其源有二,一出招远会仙山南,一出招远塔山南麓。初志谓出黄县之蹲犬山,非也。会入县北境,过鞠家村西南,纳招莱界西来之东良河于马连庄,前纳源出顾家之石桥河经韩埠村东纳军武河于郭格庄,西纳山珍河蜿蜒南下过寨庄南芝河由西北入之(故道由五区白玉庄前东南经炉上寨南村西会潴河,清咸丰间于今道分流于格庄等八村,变为洲地。光绪间故道浙涸遂并今道。)于张家疃前潴河由东北入之西南,经吵吵村挟北来之长广河斜贯八九两区,由堆金泊东折而南至姜家庄,复折西南纳龙水河(故道由堆金泊后西南绕流渚东小庄等村数十年前改今道)会小沽河于大里庄前,由韩家汇西会吴沽河西南经平即胶三县会胶莱河入胶州湾,流长凡二百余里,芝山窯山二脉间群流悉归入之八九两区,旁流平漫,输注无固定渠道,故每值淫雨田禾恒被浸没。

小沽河  源出掖县东南之马鞍山入县折而东转,南经平度莱阳两县间,到东朱毛村北折而西过西朱毛村西复折而南于小河子村右纳源出白石山之白石河,于武备村南纳源出疾驹山之武清河(其自平度东来注入之,水当详平度县志,不赘)到大里村前会大沽河(故道由大里村西经平莱界南至莱阳庄东会大沽河,传乾隆时迁今道)流长一百余里,无大曲折,故无大湾池,水宽而不深,鳞介之族无多惟两岸杨柳芦苇一望无际,沿有裨于农村也。

吴沽河(一作五沽)  源出即墨北部由三都河入县,更有支源一出大河头,一出南众水,一出陈家庄,于张格庄西会而西流经莱即两县之间,纳源出冯北之姜山堤沟及源出老乌爪村洮河至韩家汇,折而北入大沽河,流长凡六十余里,虽为平原而两岸陡绝无广漠沙田,九区南部六区本部诸水悉纳之。

潴河 源出窯山东麓而支源纷歧,铎山北境川渠胥入之,南经四五两区中部于泊子村,前纳源出铎山之凌河,圈子村前纳桃源河及黑石河西南,过水沟头纳源出草化山之贤都河而入大沽,流长八十余里,铎山窯山间诸水悉入之。

桃源河  其源有二。一出唐山西南麓,一出南官庄于桃源庄前会女祠河水于昔,至此潴为大尖泊。初志所谓龙湾祷雨辄应者是也,俗称靛泊,水深似靛,今则泥沙淤塞,西过圈子村入潴河,流长四十余里。

军武河  源出窯山西南麓,经窪子村王屋庄仲格庄等村西南入大沽河,流长三十余里,太平山西北诸水悉注入之。

东良河(一名芝下河)  源出上店村西北山谷中,东经招远、下店、大庄子及县银山北麓于鞠家村西入大沽河。初志谓经招远入渤海非凡,芝山、黑虎山、大青山北流之水,悉入之,流长四十余里。

芝河  有二源。一出芝山南麓,一出黑虎山东麓,至泥牛庄合而为一,纵贯南北,纳七区中部之水入大沽河,流长五十余里,于沽河系中此为弯曲较多者焉。

长广河  源出福山东南麓,经茂芝场、庄扶等村,曲折南流,过故长广城西北,至吵吵村东入大沽河,流长三十余里。

白石河  源出白石山,经寨里贤古等村西入小沽河,流长二十余里。

武清河  源出疾驹山,经兴隆寨了房村西南武备村前入小沽河,流长三十余里。

海岸

县境三面界陆,仅东南一隅黄海弯入与即墨王村岛环成丁字形名丁字港。海岸线约长三十余里,二百年前,港水深阔,可容锯舶,曾于羊郡集开设商场,南通济河,北达营口,东至仕川,西南至海州,贸易称便。近因海水退缩,巨舶不能近岸,交通梗阻,惟滨海泥质斥卤,富产盐鹾,居民藉以谋生者甚夥。

气候

县境南滨黄海,气候属海洋性,寒暑不均,不甚烈,无暴风疾雨,久旱淫潦,天常晴朗,空气爽洁。每年六七八月为多雨期大雾不常有,最热约摄氏三十五度至三十八度,十一月至一月为落雪期,最寒约摄氏零下十四度至十七度,雨量五百二十粍至六百粍。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春秋两季多西南或东北风。

区制

县区制明中叶前不详,初志载六坊十四乡一百三十五社,续志同之,清雍正后再变,一莱海划县,一嵯峨分乡。民国十九年后改新区制兹分列如下:

迎仙乡

众水社、王宋社、淳于社、房疃社、吕疃社、五龙社、陶漳社、废坊社(一作发坊)、萧家庄社(后改富旺社)、官庄社(后改永庄社)

望石乡

玩底社(玩,旧作翫)、房屋社、大林社、榆山社(一作于山)、瓦马社、埠上社、南务社、壍头社(一作前头)、寨头社、店上社、平兰社

凤山乡

城社社、田村社、鲍村社(上三社后又并为田鲍社)、石水社、大夼社、横岭社(一作衡岭)、浮山社(一作富山)、薛村社、曲村社、蒲里社、菴里社

旌旗乡

石山社、北马社、小平社、沐浴社、火山社、西留社、石桥社、朱姜社(朱旧作诸)、大平社、赤山社、埠西社、初家庄社、白藤口社

义谭乡

金刚社、沙埠社、龙湾社、台头社、古河社、大河社、神头社、泊子社

芝山乡

岭上社、西馆社(馆旧作官)、都里社、辛庄社、寨庄社、泥牛社(泥旧作埿)、志霞社(旧作至下后改志下)、板苍社(旧作板苍曲社)

嵯峨乡

望埠社、下庄社、众水社、团汪社、荆山社、北黄社、谭山社、中荆社(上八社属嵯东社)、坊里社(一作方里)、索兰社、孙太社(太旧作泰)、辛庄社、冯北社、岭前社、白庙社、曲庄社(上八社属嵯西社)

长清乡

许村社、牛埠社、会河社、寨里社、王城社、峪㟫社(㟫旧作泉)、孙受社、会里社、庄扶社

桃花乡

小里社、双山社、王璧社(璧旧作壁)、神山社、葛村社、汀村社、辛庄社、由家庄社、张官寨社

贤古乡

朱毛社(朱旧作诸)、埠阴社、坎下社、毛家埠社、刘家庄社

在城六坊

忠正坊、宣化坊、杏壇坊、迎仙坊、贤古坊、东北关坊

行村乡(雍正十三年与林寺、嵩山二乡同划归海阳)

坊头社、长涧社、辛安社、埠前社、子推社、寺头社、朱吴社、(朱旧作诸)、三驾社、牛根社、苇園社、庶村社

林寺乡

黄山社、嵩潜社(嵩旧作松)、城阳社、于朋社、盘石社、廒上社、白水社、路疃社、竹金社

青山乡(雍正十三年划归宁海)

垂柳社、崮头社、灌水社、嵩林社、石但社

  新区乡镇(共九区三十镇一百七十六乡一千六百二十村庄)

  第一区 镇二乡十六村庄二百零九,区公所初设爽神庙再迁于家店今徙城内

城镇

县治、东关、西关、南关、北关、城南村、石人虎、店儿泊、宫家菜园、枣行、阳关、西至泊、小庄

沐浴镇

沐浴店、鹤山后、姜家庄、王家庄、李家庄、北泊子、中泊子、南泊子

荆北乡

左家夼、南夼、前泉水、后泉水、姜家泊、埠前、望市、山子、沙沟、罗家疃

埠南乡

郝格庄、东赵疃、西赵疃、盖家疃、辛庄、李家疃、姚格庄、小汪家疃

青白乡

于家店、视稼楼、杨家疃、阎家庄、周家疃、台子、李家疃、汪家疃、鱼池头、臧家疃、西马山埠后、东马山埠后

唐河乡

叶家庄、褚家疃、东枣行、西枣行、孙家夼、白藤口、北臧家疃

挺南乡

大吕疃、小吕疃、高家疃、迟家疃、冯家疃、柳沟、留衣庄、李格庄、古柳树、四真庄、道口、姜家庄、西古城、东古城、中古城

亭右乡

刘家疃、小埠顶、柏林庄、陡山、候驾疃、小于家疃、大于家疃、杨家河、黄家庄子、道子沟、东亭儿山、西亭儿山、野房、北岔道口、南岔道口、周家枣行

爽神乡

唐家洼、小庄、赵家疃、河洛、水沐头、观音庙、朱姜、泊麦口、下河、李家楼、神山后、马崖口、范家埠子、赵家埠子、贺家沟

磊山乡

磊山后、阿麓、下河、老山、战家沟、上步家、下步家、官道、芹子夼、赤山

寨山乡

迟家沟、东上河、蓁子沟、青风口、寺院头、港子口、庙在头、留寺庄、茂芝场、夏岚后

大山乡

大山后、龙水沟、小埠、沐浴、朱家庄、麻姑顶、于格庄、芦山后、大路、苇夼、张家茔、闹沟头、青石山、黄花沟、老坡、上夼、张家庵、落脚石、河北、徐夼

榆科乡

南半坡、东半坡、西半坡、板夼、徐家庄、苇家沟、姚家沟、榆科顶、门家沟

圣水乡

张家沟、和尚庄、生宋家、张家院、大姚格庄、小姚格庄、邢格庄、南北花沟、绵远沟

龙川乡

东上庄、西上庄、夏留、南院上、北院上、中院上、杨格庄、李格庄、姜格庄

鹤山乡

朱省、瓦屋、横岚后、沈家、不动山、西留、台上、鹤山泊、圈里、篓儿

宝山乡

桑家夼、侯家夼、南小平、北小平、柳古庄、窪子、李家庄、集家店、鞠家沟

旌西乡

转曲连、庵儿沟、卡堡石、铁匠庄、柳树沟、半坡、山枣沟、喜蛛河、上孙家、夏家沟、李家沟、步家、磨石岭、汪家庄、张家、贾家、许家庄、留家

  第二区  镇四乡二十三村庄一百八十九,区公所设南务集距城三十里

南务镇

南务、曹门里、南庄

朝阳镇

赵格庄、十字埠、拖子

照旺庄镇

照旺庄、芦儿港、东昌山、萧格庄(续志作潇家庄)

赤山镇

赤山、小赤山、三合泊

螺阴乡

钟家院、上蒲格庄、下蒲格庄、中蒲格庄、老树夼、儒林夼、思格庄、小岔河、房家疃、辛庄、庄子、王家庄

山乡

埠前、豹础铺、孙家夼、岔河、太窑、王家窑、小窑、范家庄、杨家庄、王家沟

我乐乡

寨头、勃起港、崖后、崔格庄、我乐村、西石河头、东石河头

黄崖乡

黄崖底、望风口、候子沟、胡家庄、汪格庄、北旺、中旺、南旺

朱兰乡

上朱兰、中朱兰、下朱兰、马耳山、山前店、后店、唐家庄

崖东乡

崖东夼、东野后、西野后、平兰村、屋边头、泊北头、东朱儿宅、西朱儿宅、前野汲泊、后野汲泊

儒林乡

北夏格庄、南夏格庄、北薛格庄、南薛格庄、高格庄、王屋庄、儒林泊

石桥乡

臧家沟、石桥夼、石硼、崖后、南张夼、北张夼

万柳乡

万柳村、佛店头、大明、大明店、吴家疃、张家庵、安乐庄、小店

青山乡

浙头、倪家店、石沟村、东庙后、西庙后、庙西、青山后、乔家泊

柳行乡

上柳行、下柳行、林格庄、吴格庄、石栅

鹿野乡

东古庄头、西古庄头、纪格庄、北官庄、南官庄、鹿格庄

文翘乡

梁好泊、文翘泊、田格庄、赭埠、辛格庄、七里地沟、大祝家庙、小祝家庙

漳南乡

芦儿口、小芦儿口、大陶漳、祝家疃、西陶漳、红土崖

昌山乡

山后村、西昌山、于家疃、叶家泊、南隋坊、北隋坊(本名废坊,一名发坊)

城阳乡

阎家庄、东城阳、西城阳、南寨口、北寨口、中寨口、南曲格庄、北曲格庄

北麓乡

东陡山、西陡山、修家沟、薛家沟、东北麓、西北前格庄

宝泉乡

南龙旺庄、北龙旺庄、瓦儿夼、溪聚村、山子村、周格庄、南埠、江格庄、洞仙庄

黑泉乡

彭格庄、水口村、前瓦马、后瓦马、大石梁头、小石梁头、曹家沟、小徐格庄

荆山乡

姜家夼、侯家夼、吕格庄、港口、马喊口

止凤乡

水南、止凤、接家庄、源水夼、逍仙庄、枣行村

星山乡

徐家夼、胡留、史家河、东院西夼、西院西夼、南寨庄头、北寨庄头、中寨庄头

中山乡

梁家夼、大梁庄、护驾崖、南泗庄、蓝家庄、于山后、清江泊、史家疃、岚子前

                                                                

  第三区 镇三乡二十二村庄一百四十八,区公所设下鲍村,距城七十里

万第镇

万第(原作玩底)、后玩底、西玩底

大夼镇

大夼集、小格庄、姜家庄

姜疃镇

姜疃(初志作姜家疃)、菴里(一作安里)、西店

富南乡

小院、高卓、北石础、大店、小店、大河口、黄金沟

朝阳乡

南石础、立二山、梁家疃、贾家庄、于格庄、霞峰、崔格庄、东村庄、前石庙、后石庙

巨峰乡

王宋、三甲湾、山后、大苟格庄、小苟格庄、南苟格庄

横岭乡

横岭口、牟格庄、韩格庄、三里庄、刘家庄、王家庄、柳树夼、李树圈

河曲乡

东渚麓、西渚麓、后渚麓、石龙沟、田家灌、河马崖、铎山前

淳南乡

前淳于、后淳于、欢家夼、黄埠寨、草场泊、五处渡、张格庄

五龙乡

五龙、蒿埠头、张家灌、侯家夼

凤东乡

马家泊、东马家泊、迎格庄(本名作任家庄,一作迎甲庄)、铎夼、杜家泊、宗格庄

凤北乡

石水头、玉泉庄、高家店、元庄

凤西乡

岚子、青杨夼、姜格庄、辛庄、小梁子口、后森埠庄

凤南乡

东宅、西宅、小疃、窑头、地南头、地北豆

毓秀乡

前森格庄、塔南泊、大庄子、东庄子、火山口、宋格庄、濯村

临溪乡

董格庄、北黄、院上、陶格庄

佛崖乡

东凤头、西凤头、上夼、北大策、东大策、南大策、胡城、泊庄

金水乡

北高格庄、小泊子、龙湾泊、庄子、岭南头、夼里、南高格庄

憩稼乡

憩稼庄、东路格庄、西路格庄、南路格庄、北路格庄、张家泊子

高阳乡

宋村、大汪格庄、西汪格庄

七峰乡

上鲍村(前孙家、后孙家、东西邱家)

中鲍村(楼头、柳行)、下鲍村(河南、河北、三家村)

桂山乡

薛村、湾头、曲坊、塚子、宅科(一作泽夼)

滨海乡

九家夼、垜埠店(一名桥头店)、东埠前、中埠前、西埠前、东滩港、西滩港、南道头、北道头、桥头

海隅乡

翟家庄、杨家夼、东朱皋、西朱皋、羊郡集(续志作羊圈)、后羊郡、东羊郡、南羊郡、田家庄

夙敬乡

小滩、南廒子、北廒子、祥东、台子、田村

  第四区 镇五乡九村庄一百四十四,区公所设苗家,距城四十五里

窪子镇

窪子、河崖、王屋庄、咸家屯、解家沟子、展家、郭家庄、孙家庄、季家

马连镇

马连庄(续志作马恋)、田家、孔家、顾家、石桥、彭格庄、埠后、铎山前、东鞠家、西鞠家

南岚镇

南岚、北岚、埠后、韩埠、大店东、小店东、捉马台、拦马庄、花儿山、矫格庄、善家屯

谭格庄镇

谭格庄、罗家疃、崖后、大韩家、季家泊子、小于家、大汪家、小汪家、蔡庄、姜家庄、下河

河头店镇

河头店、泥湾头、小里庄、桑行、杨家寨、河东寨、贺家屯、东大寨

龙泉乡

小官庄、大里庄、小河埃、大河埃、山前、高格庄、卞家、西沟、向水沟、窪子

大埠乡

钟芝、瑞台、曹家、岚子、尖顶、大淳于、小淳于、臧格庄、尹格庄、大埠窪

唐山乡

白石埠、湾儿口、野渚泊、乔家庄、大黑石埠、小黑石埠、杨家屯

太平乡

大沟子、小沟子、董家庄、擸(木字旁)树庄、秦家、三家村、寄马沟、郭格庄、怀古庄、潘家庄、山口、王家草泊、吕家草泊、吴家草泊、徐家草泊、小屯

观武乡

崔格庄、仲格庄、朱耩(土字旁)、格达、小台子、台上、李家草泊、乔家草泊、高家草泊、姜格庄

椅河乡

张格庄、圈里、河南、苗家、河北、夏家屯、方里、军寨、吴家庄、张家泊子

凌山乡

王家泊子、李家泊子、庵里(庵一作安)、染房、高家、夏家、东吴家、西吴家、高庄沟、小韩家

临栖乡

汪格庄、李家庄、大留家、小留家、胡家堡、解格庄、小后崖、苏家、高家庄、孙家庄、赵家庄、辛庄、后解格教育厅

水岔乡

大水岔、小水岔、南马庄、北马庄、小台子、窑山屯、山口、前施格庄、后施格庄

  第五区  镇三乡二十村庄一百六十六,区公所设水沟头,距城五十里

水沟头镇

水沟头、桑园、河南、解家庄、徐家庄

徐格庄镇

东徐格庄、西徐格庄

韶存庄镇

韶存庄、东庄

望城镇

大望城、小望城、辛庄、前塔埠头、后塔埠头、谭彪庄、张家疃、水道

院西乡

黄花灌、田格庄、马家庄、刘家庄、南龙湾庄、潭家院西、刘家院西

沙埠乡

东沙埠、中沙埠、西沙埠、吕家埠、贤都、刘家屯、前褚河头、后褚河头、南小屯、西屯

大河乡

石佛院、朱翠、寨南、范家疃、前疃(一作千檀)、炉上、岚上、汪家疃

卢西乡

义谭店、殷家疃、史家疃、李家疃、沙窝庄、沙岭、式好庄、岗河头

沽滨乡

前于格庄、后于格庄、展格庄、隋家屯、夏家屯、王家庄、白玉庄、下马庄

兰泊乡

古河头、官道、后堡、封台埠、前车南泊、封家泊、上马庄、姜家泊

马阳乡

敬庄、圈子、七格庄、尚家庄、大疃、郭家庄、王家庄、于家庄、邪岚、爻字埠

松旺乡

松旺庄、枣行、初家、台头、小河埃、赵家庄、田家庄、萧家庄

院东乡

小院、前周格庄、后周格庄、杨格庄、果佳圈、门家疃、北埠、后车南泊

马岚乡

马岚、全家屯、南官庄、北官庄、陈家疃、董家庄、沈家屯

天桥乡

天桥屯、宫家庄、孙家庄、瓦屋庄、旧店、将军顶、刘家庄(一名石桥泊)

青埠乡

青埠屯、大青埠、东青埠、南青埠、新店、太平庄、簸箕港、曹家屯

桃源乡

桃源庄、冯格庄、萧家疃、鹤驾疃、胡家疃、朱家埠

横岚乡

横岚埠、咸家庄、丁格庄、前大埠、后大埠、夏庄、东小埠、中小埠、西小埠

龙湾乡

龙湾庄、左家泊、江旺庄、向水沟

古城乡

三城庄、古城里、房家疃、圈子、沟上、水磨灌、草泊、街东、小江家庄、三里庄

新安乡

焦格庄、元庄、平林院、谭格庄、小谭格庄、大马格庄、小马格庄

佳果乡

大野头、小野头、吕格庄、禄格庄、汪家夼、刘海寺

滨龙乡

金刚口、荆山后、牛北口、马家夼、韩格庄、众水、菜口、谭家夼

  第六区  镇四乡二十村庄一百八十,区公所设学坊庄,距城八十里

姜山镇

姜山(初志作姜家山)、南菜园

团旺镇

团旺(初志作团汪)、河南

学坊镇

学坊庄(初志作穴坊,一名撷芳)

泽口镇

泽口

冯北乡

东冯北、前冯北、后冯北、马家庄、生家埠、后寨、太和庄、邓家庄、李家白庙、朱家白庙、韩家白庙、杨家白庙、庄家白庙

凤落乡

石流泉、太平山、前北岩、后北岩、东北岩、雨泊、初家庄、王家察、左家察、刘家察

嵯峨乡

朝阳庄、姜家夼、刁家夼、宋家夼、朱家夼、杨家夼、李家夼、南埠后、北埠后、西埠后、牛北成庄

滨河乡

大梁子口、陡崖后、大李格庄、东李格庄、南李格庄

龙曲乡

崔疃、徐团庄、前河前、后河前、谭山后、光山

荆阳乡

前李牧庄、后李牧庄、东中荆、东张格庄、西张格庄、前留格庄、后留格庄、南留格庄、西留格庄

芳里乡

孙太庄、杨格庄、东龙河头、西龙河头、东石格庄、西石格庄、坊里、东南岩、西南岩

丰泽乡

李家泽口、苏家泽口、阎家泽口、刘家泽口、沟东、宋家泽口、解家泽口、于王庄、孙岚庄、七里庄

龙西乡

鸭儿沟、东马家泊、西马家泊、杨格庄、小杨格庄、云南

浮山乡

东浮山(一作富山)、西浮山、黄格庄、富南庄、岭南头

青峦乡

西中荆、三青、小格庄、西大格庄、东大格庄、小疃

逸林乡

东棘林夼、西棘林夼、双龙埠、兴隆庄、义和庄、虎埠岭

卢山乡

卢山后、南泊子、姜格庄、北泊子、吕仙庄、程格庄、东教格庄、西教格庄、望埠、黄家庄、辛庄

海曲乡

蚬子湾、东贤友(原名陷牛,一名仙游)、西贤友、吕家滩

蒲泉乡

东蒲里、南蒲里、西蒲里、山后、泉水头、于家庄、李家庄子、窪儿里

躬稼乡

东下庄、西下庄、杜林头、小杜林头、西杜林头、史家城、朱家夼、贾家夼、躬稼庄、东躬稼庄、辛庄

桃滩乡

石岭、宋格庄、郝格庄、塔儿前、东桃滩、西桃滩、大朱翠、东朱翠、西朱翠、唐家庄

众水乡

南众水、石河、业寄马埠、吕寄马埠、郝寄马埠

吴岭乡

大河头、兴隆屯、夏疃、埠西、埠南、吴家岭

三都乡

东三都河、中三都河、西三都河、赵家庄、芝麻岭、烧锅庄、前张格庄、后张格庄

兰陵乡

柴岚、全家屯、岭前、岭后、李家庄、荣家屯、高家庄

仰岚乡

仰岚岭、陈家庄、诵稼庄、葛岭、李权庄、蒲湾崖、前垜埠、后垜埠

  七区 镇三乡二十三村庄二百一十二,区公所设日庄集,距城七十里

日庄镇

日庄

贤古镇

贤古、南庄

泥牛镇

东泥牛庄、东峨岚庄、西峨岚庄、埠前庄、黄家屯、柳行、岚东

贤北乡

汪家 庄、丁家庄、史格庄、坎下、堡下、水东

福山乡

瓦庄、前庞格庄、后庞格庄、小庞格庄、散曲埠、堆金泊

尤东乡

大桥庄、大王家庄、小王家庄、东庄、常家屯、寨里、仙人庄、孙家庄、大莲花庄、小莲花庄

临沽乡

淤场(四村)、院里、东朱毛、西朱毛、小朱毛

塔东乡

小河子、店上、塔东泊、堤上、任格庄、河南

埠西乡

路南埠、代墅、小于格庄、教书庄、远石庄

院上乡

院上、辛庄、西泥牛庄、石木头窪、胡家沟、圈里、丁家庄、冷家庄、刁家沟、五子埠后、叶家庄

南墅乡

南墅、唐家、宋家、曹家、董格庄、下庄

卧石乡

卧石、小埠、庞家庄、北墅、前石头山、后石头山、前陶家、后陶家、园后、刘家庄、吕家庄、卢家、宋家

山阴乡

山后、芝下、石庙、皮家园、东馆、小东馆

陶源乡

扒头张家、大庄子、西馆张家、吴家、荆家、蓁子沟、七十里堡、于格庄、张格庄、上店、北泊、元庄

明山乡

明山、山里吴家、西馆孙家、西馆邴家、小埠、邀儿沟、小吴家

泗水乡

上柳连庄、下柳连庄、阎家、程家庄、西朱翠、夏家、泗水、于空窪、郑格庄、管家、盛家

芝源乡

君格庄、石格庄、徐家庄、崔家窪、王家庄、小台、皂角树、东庄院、马家 、李家、李家窪子、围格庄、小森格庄

鸿兰乡

小尹格庄、大森格庄、窪子、杜家、唐家庄、徐家、赵家庄、孟家下夼、邹家下夼、窦家庄、郑家下夼、西邹家下夼

沽西乡

道子泊、仲家、郭家、东朱翠、左家院、戴家院、张家院、山北顶

岚桑乡

夏疃、斛斗、鲁格庄、后岚桑、前岚桑、前山珍、后山珍、东山珍

青岭乡

郭格庄、李格庄、玉池、青枫岭、埠子、高家屯、徐家屯、刘家屯

都里乡

胡家都、刘家都、王家都、邹家庄、东白石山、西白石山、郭家庄、宫家庄、东醉芝、西醉芝、刘家庄、胡家庄

滨芝乡

河北夼、河西夼、唐家夼、沟口、傅家庄、泊子、鲍格庄

芝阳乡

六甲夼、车格庄、三甲夼、王家夼、东庄子、河崖、西庄子、芽儿场

埠阴乡

产芝、北庄扶、小埠阴、大埠阴、埠头、姜家庄、河头、门家庄、福山后

滨沽乡

寨庄、榆林庄、解家岭、汪家岭、倪家岭、周家院、秦家岭

  第八区  镇三乡十九村庄一百六十二,区公所设院上村,距城八十里

院上镇

院上(续志作靖林寺)、李格庄

武备镇

北武备

毛家埠镇

毛家埠

贤南镇

山口、敬庄、贤格庄、隋坊、孟家庄、王家庄、徐家屯、仇家庄

沽左乡

孙家城、南苑、徐家庄、史家庄、杨家屯、大岚埠、小岚埠、张家屯

昇平乡

兴隆寨、了坊、吴家庄、张家庄、王家楼、刘家屯

尤滨乡

小刘格庄、河岔、大刘格庄、南武备、老家庄、刘家庄、张管庄

龙西乡

花园头、高家庄、蔡家庄、李家庄、王家庄、王家地、福禄庄、黄沟崖

沽北乡

赵家庄、北上泊、葛家庄、王家庄、任家庄、王璧、崔家庄、北寨、长汀寨、堆金泊

河阳乡

东渚东、中渚东、西渚东、垂裕庄、小庄、八亩地、冯家渚东、东王屋庄、昌家王屋庄

永丰乡

西王屋庄、南永丰庄、兴隆屯、北永丰庄(新通志作迎凤庄)、南上泊(三村)、崔家庄、七岌

平东乡

大里村、南辛庄、北辛庄、南大佛阁、北大佛阁、堆金泊、曹官屯、葛家埠、西大佛阁

驹前乡

胡埠庄、高格庄、于家窪、大道格庄、小道格庄、上庄、张家庄、青石埠

甲瑞乡

甲瑞、于家寨子、李家荒、崔家荒、八郎庄、邢家庄

高原乡

大高岚、小高岚、于家窪、郑家庄、林家庄、傅家庄、散水头、马家庄、凤凰屯

许村乡

大石岚、小石岚、刘家庄、高村、邹家许村、碑儿头、姜家许村、段家许村、乐家庄、郝家许村

岚东乡

黑岚埠、东杨格庄、西杨格庄、战家会、乐家会

沽阳乡

张家寨子、藕湾头、岭西头、吵吵(一作早朝)、刁家埠

沽右乡

南栾家寨、北栾家寨、沙埠、邹家疃

三教乡

牛溪埠、三教村、铁家庄、长清、孙家疃、东孟格庄、中孟格庄、西孟格庄、西庄

沽河乡

中庄扶、茂芝场、谭家庄、郭家庄、前庄扶、南庄、后庄扶

扶峪乡

高家、潘格庄(五村)、东小夼、中小夼、西小夼、杨家窪、东望连庄、西望连庄、张家庄、周家庄、吕家庄、孙家庄

  第九区 镇三乡二十村庄二百一十,区公所设夏格庄,距城九十里

店埠镇

店埠

孙受镇

孙受、南庄、东庄

夏格庄镇

夏格庄(初志作夏家庄)

台东乡

曲堤(三村)、管村(六村)、店子(四村)、李家崮、崮西、元道、孙家汇、孙家崮

河内乡     

韩家汇、于家泊、天宫院、莱阳庄、店西、于家崮、张家崮、大胡埠、小胡埠

汇东乡

前沙湾庄、后沙湾庄、水口庄、王家庄

沽汇乡

张官寨(四村)、寨西头、栖凤台

平原乡

朴穆庄(六村)、徐林庄、包家庄、李山庄、程家庄、钓鱼台、杜家疃

葛村乡

东菜湾庄、西菜湾庄、东南葛村、西南葛村、东村、史格庄

黄溪乡

渚洲、孙洲庄、南由格庄(续志作由家庄)、北由格庄、横岭(四村)

镇西乡

葛家疃、东张格庄、西张格庄、耿家庄、小庄头、小里(四村)

朱山乡

后埠、狮子口、沟东、天井山、沙湾崖、七间房、桃花寨子、大庄头

山后乡

董家山后、毛家山后、巨家山后、王家山后、迟家庄、卢家庄、前我乐、姜家庄

临洮乡

左官屯、崔家岭、宋村、花园岭、程家庄、董家庄、刁家庄、岭南头、丁家山后、西夏格庄

岭前乡

东黄埠、西黄埠、王家楼、葛家泊、岭南村、小宅科、郎二埠、郎二埠屯、庄子

镇南乡

泊南(四村)、位家庄、葛家庄、崔家庄、大宅科、李虎庄、马虎庄、上疃、宁家庄、大李家疃、小李家疃、于家庄

双山乡

双山、渭田、堤西、宫家城、乔家屯、于家屯

望峰乡

辛庄、善人庄、沙岭、尉家庄、刘家疃、梁家疃、张家疃、金家疃、潘家疃、河西、张家庄、染房庄、耿家庄

宙泉乡

张家寨子、周格庄、小周格庄、东赵格庄、西赵格庄、后我乐、耿家茔、刘家庄、涧沟、花儿岭、汪家庄、兴旺庄、埠下、王家寨子

隆山乡

徐家会、王家庄、任家庄、沈家庄、展家埠、徐家庄、蒲湾泊、郎家庄、张格庄

林泉乡

辇止头、张家庄、庞家屯、后堤、曲家屯、林泉庄、东韩家屯、埠后

绕岭乡、绕岚岭、南仙庄、前堤、西韩家屯(二村)、郭家庄、马家泊

连峰乡

索兰、官庄、傅家庄、老乌爪、曲家庄、树兰庄、葛埠、黄湾崖、秦家屯

埠东乡

亭子口、曲格庄、哈喇、刘家埠子、全家屯、高家庄、大望埠庄、小望埠庄

守望乡

石城、大袁家泊、小袁家泊、胡家泊、黄土台、前保驾山、后保驾山、东百户屯、西百户屯

市会

人民为谋交易便利,每择于所宜地自由聚集,或曰市集、或曰山会。城坊市集六处,依次轮转,乡区则五日一次,山会每年一次或二次,均有定期,兹表列其址如下。

城坊

市集:大寺街、小集街、东关、西关、南关、北关

山会:五月、十月会(原在城隍庙园今迁西门);六月会(在南门里及东南城外)

第一区

市集:沐浴店、门家沟、西赵疃、北小平、西留

山会:八蜡山(在寺院头村北)、马山埠(在城西五里)、药王庙(在西关外)、沐浴店、古柏院(在柏林庄)、横道山(在赵家庄村东)、西赵疃、磊山岭(在磊山顶)

第二区

市集:南务、赵格庄、照旺庄、赤山、寨头

山会:望石庙、红土崖(在红土崖村西)、烽火山(在洞仙庄前)、聚财顶(在辛庄北)、龙母山(在磊陶漳东山)、刘家院(在院西夼村东)、南务

第三区

市集:万第、五处渡、大夼、姜疃、羊郡、汪格庄、石水头、北高格庄

山会:凤山、太平山(在张格庄东南)、万第

第四区

市集:河头店、南岚、窪子、苗家、马连庄、谭格庄

山会:河头店、南岚、马银山、后洞(在龙泉山南)、太平顶(在大埠顶)

第五区

市集:水沟头、徐格庄、冯格庄、韶存庄、龙湾庄、松旺庄、江旺庄、大野头、前周格庄、谭格庄、北官庄

山会:水沟头、董家埠院(在院西村东)、大河口(在炉上村西河岸)、北官庄、韶存庄、徐格庄(在徐格庄后河,一名小河口)

第六区

市集:姜山、学坊庄、泽口、团旺、躬稼庄、后寨、埠西、黄格庄、中三都河、仰岚岭、李权庄

山会:学坊庄、三教堂(在石格庄村西)、西峰寺(在姜山集西)、朱翠(在朱翠村北)、团旺

第七区

市集:日庄、贤古、泥牛庄、南墅、院里、岚桑、王家夼

山会:福山院、青枫岭(在青枫岭村前)、日庄、贤古、院里、白石山

第八区

市集:院上、北武备、毛家埠、牛溪埠、大刘格庄、甲瑞、乐家寨、高岚

山会:黑岚埠(在黑岚埠村后)、峪泉山(在长清村西北岭上)、武备(在北武备集)、院上、牛溪埠、毛家埠、大刘格庄

第九区

市集:夏格庄、孙受、店埠、管村、张宫寨、朴穆庄、双山、董家山后、绕岚岭

山会:王皇庙(在夏格庄)、店埠、龙女埠(即孙受东山)、张官寨、双山、绕岚岭

古蹟(迹)

挺城  在县南七里古城村南,汉治置北齐废(见隋书地理志卢乡注),遗址沿存。按魏书地形志,挺注有乐毅城而昌阳注又有挺城似挺城已为昌阳古迹,挺当复有新治,其疆域西逾沽水(乐毅城在沽河西),东越三驾山(见武定二年长广郡挺县路文助三驾寺造像)而沽水三驾山间以城名者今有胡城(县南七十里),史家城(县南九十里),是否为挺徙治未敢定也。

邹卢城  即今县西南四十里之古城,传齐侯灭莱时筑汉置县。莽曰始斯,东汉省隋即其地置卢乡县,唐併入昌阳县,遗址犹存。按县旧境汉所置县寰宇记有邹卢无卢乡,一统志则分载卢乡于莱阳、平度古迹,考隋书地理志卢乡注后齐废开皇十六年复并废挺城入焉。唐书地理志昌阳注亦云,贞观元年,省卢乡入之。盖汉置邹卢于今县西南之古城,后汉省北齐又废平度之卢乡而隋即邹卢故城复置,至唐省入昌阳以壤地相接故也。古今地名大辞典卢乡县,汉置侯国,北齐废,故城在今平度县西北,隋徙置,唐省,故城在今莱阳县西南,考核最为翔实。

昌阳城  汉置,在文登西南三十里昌山之阳(文登志今讹为康王城),何时西徙不详。莽改夙敬亭,后汉复,遗址在今海阳庶村南。晋初废,惠帝复移治于其西北七十里(遗址在今昌山村南),唐永徽初徙今治。按古籍载,昌阳故城有四而昌阳侯国不与(详考辨)。一在今文登县,寰宇记、齐乘、续山东考古录、新通志俱云在文登西南是也。一在今海阳县西八十里庶村南,土人呼曰城里曰城门口,时现五铢、半两钱、王莽刀,北有土台高丈余,周百余丈,俗呼试马台。方舆纪要云,昌阳故城在莱阳县东七十里。汉置晋废,续志夙敬亭在县东南八十里,遗址尚存。即文登志古迹内亦云,今海阳县西八十里有昌阳故城,但谓晋元康置其地亦有昌山昌水则非。一在今县治东南二十三里。宋书州郡志,昌阳令元康八年分长广县立。魏书地形志昌阳注有挺城、望石山、凡马祠、五龙庙、浮游水。方舆纪要云,晋复置昌阳,在今县东南二十三里。隋大业修筑城垣,唐永徽初为水所圮。续志云,县东南二十五里,昌山之阳是也。盖惠帝复置,仍沿旧称,而附郭山水亦因以得名。一即今县治,旧为土城。旧唐书云,永徽元年,移治古县西北二十三里,方舆纪要初、续志从之。

长广城  汉置,在今海阳废城。后汉建安间即县置郡(见魏何夔传),晋徙郡治不其,后魏徙县治长清山阳,遗址在今县西南七十里。按历代志书长广城曰县、曰郡,其迁徙先后有五。一在今海阳之废城,汉书地理志长广注奚养泽在西,纲目质实,方舆纪要、一统志、初志俱云在县东五十里。濠上园别集(邑人张允龄著),谓即今废城是也。一在今县西南长清山阳,续志主之,遗址犹存,其南有村曰栾家寨,旧称长广寨,魏书地形志长广注,有马山祠、即墨城、康王山祠、金泉山、昌城、沽水率在平莱之交,则为后魏徙置无疑,其不隶县境。一在今即墨城阳北,晋书长广郡注,咸宁三年置治不其,一在今平度县治,魏书地形志长广郡注云,治胶东城其属县,即墨注云,郡治平度,志以为即墨治所,时已徙治胶东,又隋书地理志胶水注云旧曰长广,方舆纪要谓胶水废县,后汉晋宋曰胶东,北齐置长广县。所谓胶东,胶水即今平度县治,一在黄县东中郎城,一统志云北齐移长广郡治中郎城是也。

观阳城  汉置,在今牟平之半城(旧属莱阳青山乡)。晋废,后魏兴和中复置,在今海阳之废城。按观阳故城有二。一在今牟平西南,据汉书地理志,观阳应劭注在观水之阳(详古观水)。海阳冷泮林登州沿革考,观阳城在宁海西南百里,其地今名半城是也。半字或即观字音讹,惟宁海州志谓观阳后汉置,不知何据。一在今海阳废城,续志云在县东七十里观山之阳。登州志云,观阳屡徙,不止一城是也。魏书地形志观阳注有观阳城,是此时观阳故城已为新观阳古迹,盖长广县治西移故魏即其城改设观阳新治,城北观山因以得名。

豯养泽  久湮,今县治南是其遗迹。考禹贡、九泽、尔雅,十薮大陆云梦亦非昔形,圃田大野久已涸竭,盖沧海桑田古今不同,居今稽古必审度形势以探求原迹始可得,其仿佛若泥于薮,为水聚强,以溪涧汙潦当之,殊失先王疆理天下推表山泽之意。按周官职方,东北曰幽州,其薮曰豯养。郑康成注豯养在长广,汉书地理志长广本注,奚养泽在西秦,地图曰剧清池幽州薮。清一统志、方舆纪要初志俱云长广在县东五十里,据此则豯养在今县境内无疑,特原迹久湮莫能确定所在,惟豯养著称。职方表为巨薮度,必浸淫汪洋与大野、孟诸、圃田、具区等以县境形势考之。县治南平衍低湿、山岭环抱,周围可七八十里,县河、漳河、九里河、自北荆河,自西昌水河自东来注之,濆涌浩瀚,会于五龙山下,南入五龙口(两山对峙如门),行山谷中颇有龙门三峡之势,俗呼为齐大夫河,意古时五龙口北形成盆地,诸水所汇,瀦为巨湖,而禹禹平水土功及潍淄迤东,地处僻陃,未遑疏导,故周置幽州以泽志疆,至齐入战国始越沽尤,东辟有大夫治此,凿山通流泽水浙涸,遂成平畴,于是汉置挺治,迄今挺城一带土性斥卤,色黑质黏,颇类湖底,附近陂塘断续,列如星宿。汉初遗迹犹显,故以泽记。长广西境唐宋后莫辨。考古者昧于陵谷变迁,率以无名,沮泽当之,失其实矣。

高丽戍  在县东南九十里今羊郡镇南。传魏处辽东置戍于此,故名。按高丽戊遗址,一统志、方舆纪要、初志俱云在县西南九十里,土人讹为高丽山。金史地理志莱阳注有高丽山。续志云在县东南九十里查县东南羊郡镇距城适九十里,其南有故城遗址,俗呼为高丽城。城南为半岛,登州志作蠡岛,俗作里岛,疑即为高丽山。各地志中西南二字当係东南之误。续志已订正之,但以高丽名,城与山不无可疑,或前代屯戍之所俗误呼耳。

胡城  在县南七十里,传唐时曾置戍于此,今为胡城村。按胡城村北山名佛崖,俗呼其西峰为城子顶,石斟犹存。传即胡城遗址。东峰石寨周约里余,清同治初,乡民因旧基筑以防捻,后临五龙河悬崖壁立,前有砖砌马道,土人耕田时现古物,登州志疑即邹卢故城然于形势不类。

桃花寨  在县西南九十五里,元时设巡检于此,遗址尚存,今曰桃花寨村。

黄土台  在县西南八十里,黄土台村西,其旁土壤皆黑,台土独黄,传为秦始皇取临淄之土筑以望仙,遗址尚存。按黄土台俗称皇都台,高五丈,周约十丈,基系累土而成,上置石形如车盖,原叠有三十余巨石,今存四台址,经村人积年鑱削,已失旧观。

烽台  明防倭所,筑小滩村西山,羊郡北山、朱皋西山、埠前东山、陷牛东山、蒲里西山均有之,今遗址尚存。

文笔峰  在县东南八里之红土崖,为漳河会流处。明正德年间,邑令司迪议建工方兴,因事中辍。万历年间,邑令蔡梦齐建文昌阁城东南隅,以当文笔峰,迹遂湮。清道光二十八年,邑令凌泰磐始即旧基重建。

观音桥  在县南八十里,五龙河下游,桥头村北里余,系道人李常明募建,工程伟大,长一百二十孔,后为水冲塌,没沙砾中,今惟一碑峙立西岸,年久漫漶,仅观音桥三字可辨。

友谢亭  在城北一里,亭山东峰。访真亭在其西峰。明咸怀良建,邑人多于其地为文讌之会,胡梦豸曾为之记,宋玫亦有亭山步韻诗俱载续志中。

会葬阁  在县南十里,俗呼八角庙。金大定间,邱刘谭马四真人会葬任风子于此墓,在阁后。按邱长春栖霞人,刘处生掖县人,谭长真、马丹阳及王玉阳、郝恬然、孙不二俱牟平人。金元间入道,号海上七真,同师陕人王重阳。任风子,丹阳弟子。

宋开国男张忭墓  在县北门外半里,此古墓之较著者。他若蒿北头村东南、史家城村北均有古塚,土人呼为将军塚。又南禄格庄村西有司马坟,下鲍村东南有将军坟,河前村有侯子坟。留格庄村西有石人沟,墓作圆井式,傍有翁仲,亦残毁。天桥屯南有将军顶,相传俱係名人塚墓,惟年代已远,姓氏不可考耳。

三驾山寨  在县东南八十里,莱海分界处。清同治初,乡民为防捻筑,雉堞犹存。按此不足以言古聊志,以免后滋讹疑。盖咸丰辛酉,捻匪东窜,县境太平日久,防卫废弛,焚杀虏掠为亘古未有之浩劫。故匪去后,乡先生相率于高山大村倡筑石圩,即于莱海分界处除三驾山寨,方山、现龙山、娘娘山、二起山,雉堞遥属。他若一区之旌旗山,三区之凤山,五区之荆山,六区之浮山,亦其同著者。同治六年,捻匪再至,居民赖以保全实夥。

名胜

    嵯峨  邑中部之主山也。群峰罗列,参差而雨濛,尤高上有古刹,已久圮矣。登临四瞩,旌旗龙门三驾诸山起伏若丘陵,五龙沽水蜿蜒如蛇,城市村落又历历可指数也。其亚雨濛而东峙者曰隺顶,有巨石高丈许,容十余人,旁为石庙,庙之前有碑记。清咸丰辛酉,乡人避捻乱事,其阳有洞曰白云居,半山洞为石窟门,南向容一人出入,匍匐执烛而进,高两寻阔称之。东复一门,伛偻转入为内窟,宽广不及外窟之半,世传为辽羽士刘海蟾修道处,洞前碑碣犹存而文字漫漶莫辨。四时登眺,桃李华秾,珠樱遍野,龙川水涨,霜叶满林,洞天福地不过也。其东南去此约七八里曰理稼庄,为明末邑人李岩故居。东大梁子口则姜明经圻之别墅云。

    五龙口  云县南二十余里,昔齐大夫于此凿山通渠,昌水清水县水墨水白龙水会流南下,是名所由起也。左右两峰夹岸,每夏秋水涨,波涛汹涌,纵目山巅,若马驰雷震,奔腾澎湃,声前阵子数里,亦奇观也。其东峰上有古刹曰五龙庙,始建不详著称。魏书地形志中则其来远矣。

香花岛  在县治南百余里,突起海中,水平岸阔而望若浮龟。曩,海水深时,往游者必舟行乃达,近为五龙河水冲淤,潮落可徒步过焉。沿路上为避风汀,汀之北有石罅,内伏巨石若臥狮,更进为古寺,巍然耸立,其右古书屋遗址,有断碑仆地,传为张饶州允抡撰文而字剥落不可辨矣。寺之前为南阁,每朝暾初上,金波万顷,夕阳回照,碧水灿烂,风帆上下,渔舟欸乃而白马荆条诸山或圆若覆釜,或森若列陈,登台遐瞩,心旷神怡焉。迤东势陂陀层累若台,台下方广三四亩而甚平坦,中一井,深数丈,四围水卤独甘。井东有石,石苍褐色,如龟如虎,人立者鸟鬭者骇兽惊蛇,暗若屯云,皱若枯木,则砰石栏也。又东曰石门限复折而北抵岛后,峭石壁立,仰视为严翼楼阁、睥睨梁欐之形,其下有洞,于洞左乘石磴直达其巅,踏之若鼍,鼓然近寺始止。岛之周不二里高逾百尺,杂植花木,种以百数而踯躅山梨马樱苦楝子尤多。往时花开香闻数里,今剪移无多存矣。

望石山 在县东二十里,孤峰秀拔,状若伏蟾而首负高阁。名著魏书地形志中循前罔,拾级上平坦如砥为方丈,数椽则游入憩息所也。出方丈而北过飞桥为石梯,扶栏升其崇椒,有古刹一楹。所谓高阁者也,长不逾丈,阔六尺。据太平广记,唐玄宗长安大会道众,麻姑仙自昆嵛山往赴之。会间玄宗遣二侍臣即其所,麻姑令二人入袍袖中,闭目适过莱阳,其一下闻市声,开目视之遂坠,土人为立庙,号仆射庙,即此是矣。沿庙之东匍匐转后有杏一株,游者至此据石危坐,俯视群山,若丘,人马如蚁,驾鹤凌云,飘飘然作出尘想焉。

丹崖  去县东南八十里,土作赤色,高可十寻,初志称小赤壁者是也。其上有寺曰丹崖仙观,去观西南约三百,武曰文峰,塔周十余围,上插云霄。清道光时邑宰凌泰磐建塔之南漳,县二水会焉。夹岸杨柳千行,梨田万顷,每值春寒初解,万卉怒茁,梨花皑白,弥望无际,亦吾邑之香雪海也。邑人赵蜚声有句云千树梨花千树雪,一溪杨柳一溪烟,能道其仿佛焉。

芝山  昔人有句云天柱一峰,被尤侧灵芝,九茎出东莱。上指郑述祖云峰山铭所称之天柱山下即指芝山也。在县治西北九十里,西枕黑虎山如首,东带银山如臂,前俯白石山、福山,如股如足,姑尤左右如带,其上有九顶均不甚峻然。南瞩无屏障,浮翠摇青,长天一色,所谓川原旷其盈视者是也。山麓有泉五,自地中上涌,潺湲数里入芝河,近山土色,丹赭性胶黏,以制陶器颇坚。

考辨

疆域沿革  初续志详于汉而疏于周,当以古即墨城在今平度,故从略也。然齐并莱后置即墨邑,尤水西岸今朱毛城是其故址,于时姑尤附近未闻他邑,即墨即越尤而南对应亦跨姑而东斥,平川沃野,弥望无际,所谓齐东有即墨之饶者此也。其辖境盖及齐大夫河焉,汉平田,齐分置多县而即墨为郡治为王都,历后汉魏晋亦无论为侯国为县以道里形势度之,俱应跨姑而治,不能以一水限也。方志沿革固应以治所为重,而疆域所及历代及历史攸关岂可忽乎?兹据新通志补列而连及刘宋至北魏析,即墨东境入长广挺则西逾小沽南逾吴沽,北齐移长广于胶东,又东跨大沽,隋置卢乡于邹卢故城,改长广曰胶水,复置新即墨,始以小沽吴沽为界矣。

汉昌阳城  登州志以齐乘昌水出文登,昌山过莱阳,会五龙水入海之误,为汉昌阳不在文登之证,复据通志,昌阳城一汉县,在莱阳县东七十里昌山之阳,为即海阳之昌山,与文登无涉,以续山东考古录为附会,而新通志又以登州志订。齐乘,昌水西过莱阳之误,则是谓续山东考古录为附会,则非按续山东考古录谓汉昌阳在文登则可。引后汉书琅邪王传,章怀注昌阳故城在今闻登西北谓,闻当作文,北当作南,为汉昌阳治文登之证则不可。章怀注,闻北二字舛错,即如所解亦犹其注,卢乡在昌阳西北,以当时卢乡为汉置之误也。是与旧唐书昌阳注,汉县置于古昌阳城,永徽元年移治古县西北二十三里,同为不知夙敬亭城在今海阳庶村南,王莽前昌阳业已西徙。新通志据叶氏说谓,汉昌阳故城必在长广故城东,是又不知长广故城距今文登其时尚有育黎县也。

夙敬亭  续志云,三驾山南有夙敬亭,故址海阳,志因之,谓亭在山前。登州志云,汉制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曾设盐官于此。王莽改曰夙敬亭,此盖连读。汉书昌阳注有盐官,莽曰夙敬亭之文误为莽改盐官曰夙敬亭而不详,莽传郡县改亭之事(按莽传,莽置六尉六队,郡县以亭名者三百六十,地理志如河内郡,莽曰后队,东郡莽曰治亭,当利县莽曰东莱亭之类不胜枚举)。辗转讹传乡人至以夙敬汀(在田村北里许,三驾山水自西东流绕笔架山东麓折南,旧有汀深不可测,通称夙敬汀)为夙敬亭(东北距夙敬亭故城八里),至令汉昌阳遗址莫明,文登志遂以方舆纪要汉昌阳入莱阳为误矣。

昌山 海阳志云,昌山在县西八十里,联莱阳昌水,出此当据县初志,悬揣不知莱阳昌山仅一孤阜,周不逾二里而莱海交界实无,昌山即昌水,亦不出于昌山也。登州志又据通志昌阳城在莱阳县东七十里,昌山之阳,断为即古昌山,新通志讥其于古无征允矣。

浮游水  今称昌水河。海阳志昌水河在县西八十里,发城河在县东北一百里。登州志,海阳昌水河在县西七十里,废城河在县西北一百里,此皆未躬亲履勘故,不知两河实为一流。昌水河于古无征。魏书地形志,昌阳有浮游水,今讹为富水河即此水也,亦称水口河,其上游称废城河,乃随地异名。登州志以海阳昌水河经昌山入莱阳界,并改续志昌水河有二源,至险子口合流过昌阳城(晋城)入五龙河。原文为过汉昌阳城入县界,殊误。而新通志又以为观水,兼引续山东考古录,观水俗名昌水,证之亦非。

观水 登州志云,海阳废城河即古观水,今名发城河。新通志云,废发古通用,水北有发城集,即汉观阳故城,此为古观水明矣。按登州志,不知废城河即昌水河,上游又不知观水昌水同出一山而南北分流。新通志以昌水河为废城河,虽是以废城河为古观水,则非考古。观水源出三海山西北(山西南为昌水东源之一,东为㵐港水源),东北流曰古县河,入牟平曰观阳河,其地明清以来为灌水社并有灌水集,灌观古通用(今广西灌阳县,三国吴置观阳,隋称灌阳,云有观水,今其水称灌江),是古观水名实具在北,流经半城村,即汉观阳,不得以废城为观阳城,遂以废城河为古观水也。

昌阳侯  方舆纪要云,昌阳故城汉置县,成帝封泗水戾王子霸为侯邑,考汉书,昌阳侯国属临淮郡,非东莱郡属之昌阳县也。文登志以昌阳城俗讹康王城,遂以旧称康王庙为昌阳侯庙之讹,谓刘霸免爵降为庶人,霸无所归或寄居于此,然以昌阳侯庙为昌阳侯国,治文登之证兼证汉昌阳城之在文登,或文登乃汉昌阳侯国,由临淮徙治,抑或汉昌阳侯国置于文登,遥属临淮,所未明矣。

晋昌阳城  续志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昌山之阳。汉县此。因旧唐书昌阳注,汉县置于古昌阳城,混汉晋故城为一之误也。登州志引通志以晋昌阳即今县治,而以此为隋大业间筑,亦于古无征。初志以此为莱阳城,莱应为昌字之讹。

莱山  即今县北三十里许之旌旗山。汉书长广县注有莱山。新通志谓,莱,古音读若釐,缓读之则为旌旗,旌旗为县中群山主峰,本名莱山,故庄宗改讳以山名,县后人失其古读,不知旌旗即汉莱山,误以县治北二里培土娄当之。韦昭注对封禅书谓之莱山在东莱,长广之莱山今平度境,非汉长广县地。长广有莱山,非这莱山也。

汉长广城  据后汉书拒县注地道记曰,养泽在西,有莱山、莱王祠,与前汉长广注略同,似前汉长广已并于拒,然拒本挺字之误,注为宋人刘昭所补是否长广注误移挺下,虽不可知要,后汉未省长广亦未特注山水。据宋书州郡志,昌阳令晋分长广县立,则汉晋长广治所未他徙也。至魏书注长广山水乃与汉显然不同,北齐移县治胶东,隋书且有明征。初志谓长广城在县东五十里,则是谓北齐省,合先后为一址亦非。

后魏长广城  续志谓在长清山阳其言是矣,而上及汉晋并谓隋省入昌阳,又以豯养泽在县东,按之汉书长广县注,奚养泽在西无以解也。平度志以后魏长广县治,故即墨城(即朱毛城),亦无确征,登州志谓北齐移长广县治胶东,信然谓今县西长广城即胶东城,考核犹未详耳。

北齐长广城  一统志谓郡治黄县东中郎城,则是谓移自昌阳则非,盖误以魏书地形志长广郡属县,首列昌阳为郡治,而未察即墨县下明注郡治也。齐乘谓高齐置长广郡,治中郎城,后移胶东,是又不知后魏移长广郡治胶东,北齐移县非移郡也。

卢乡城  后汉书琅邪王传,章怀注卢乡故城在今昌阳西北,是以隋唐卢乡城为汉县,而不知汉县为邹卢也。初志以隋唐卢乡入本县是矣而以西汉邹卢为卢乡则误。续志登州志以隋唐之卢乡上及汉晋并入莱阳,方舆纪要、续山东考古录以汉晋之卢乡下涉隋唐俱属平度皆混先后而一之抑又非矣。平度志考讹,历引古籍以证历代卢乡故城均在平度,其大事记云,仁寿元年省卢乡入昌阳,据章怀注谓即今平度西北五十里北,城子于唐为昌阳西界果尔隋书开皇十六年复置卢乡并废挺城入之。须越长广城遥领而仁寿元年改长广为胶东有明堂山,明堂故卢乡山也。是其地入胶水,已有明征,又何以解,且唐书贞观元年省卢乡入昌阳,是昌阳又须越胶水遥领一卢乡空城宁有是理故平度志谓莱阳汉时已有五城,何处复着卢乡是也。谓隋唐卢乡不在莱阳误矣。

观阳城  登州志,海阳古迹观阳城在县西北九十里,汉县,唐省。汉书注云,在观水之阳,今遗址尚存,俗呼废城。新通志谓废城,汉观阳城,观山在观阳故城北十五六里,是皆以废城河昌水河为古观水而未考,古观水所在且未知,观山(俗称观山顶),在废城北仅半里,而其名不见于古也。至初志本寰宇记谓,观阳城在县南十里以在观水之阳故名。而方舆纪要谓在莱阳东南三十里观水之阳,亦仍存寰宇记之说,是不惟未考古观水所在,又未察其城址也。续志谓观阳城在县东七十里,是而与各志混,先后为一则非。

高丽戍  续志谓即行村寨。查行村寨附近无高丽山,旧有土城当即金衡村镇故址。海阳志因之,殊误。高丽山,登州志在县西南九十里,齐乘云,司马懿征辽东置戍于此,以高丽为名,俗讹作嵯峨山,按嵯峨在县西南仅四十里,于道里不符,又音转不类,更考魏征辽东道出临榆,亦与高丽无涉。

豯养泽  初志云,考长广城西有地名猪儿泽,疑是豯养之误。元和志,豯养泽在昌阳(当指唐初故城),西北四十里近人或以县河上游有淀曰神澹湾者为古豯养(在县北二十里),是皆昧于陵谷变迁而强于半亩方塘,一潭积水求之。方舆纪要引录异记,县东北有芦塘,方八九顷,深不可测,今涸(在县东北二十里),亦不称一州之大泽。齐乘云,高密县东北都泺即古豯养,都泺于汉应属夷安,夷安近汉高密,郑康成,高密人,而注职方谓豯养在长广,不言夷安。于氏于千载后何以知之。岳通志、高密志亦沿于氏之误,而不知高密为潍所经,潍兖州浸也。于职方应为兖域,何得有幽州薮耶?平度志云,豯养泽即高密之百脉湖,水经注谓之夷安潭,盖汉长广县东西跨莱阳、平度、高密三县之界,此又沿齐乘之说强为之解。

望石山  在县东二十里南距晋昌阳城亦二十里。著名魏书地形志中为邑胜境,旧八景号望石游春者是也。新通志于莱阳山水内不载,海阳望石名弗古于县,独著籍中,意若县无望石者殊为疏忽。

仓山、福阜山  清雍正十三年后析入海阳。登州志不审,犹列县境山内。新通志弗能辨正,尚沿其失,亦为疏也。

韭山  著名于宋,今通称荆山。寰宇记曰,韭山多藿菜,兼经尔雅释草文,藿,山韭也。以证名韭之义而初志引作霍山既误。藿作霍,更误以藿山二字连读,岳通志又误,韭作薤,新通志已斥其谬,惟初志尚以韭荆为一山,续志乃别之为二云。荆山在县南三十五里,韭山在县西北七十里。登州志承其误,并云此韭俗呼荆山,九里河发源于此。今考九里河源出于县北三十里,其地并无荆山,而西北七十里诸山亦未闻以荆名者。

大姑河  县初志无是水。登州志于莱阳云发源三螺山东麓,东北流经栖霞入福山界,于栖霞云详福山,于福山云俗名外夹河,发源莱阳经栖霞入县界,会诸山之水入清洋河,而于栖霞又云安濬河,有二源,一出宁海,一出海阳,至本境郝家庄北合流自铁口东北至福山界,入清洋河。而于福山又无此水,按其所谓大姑与安濬河似二源,实一流也。栖霞境内俗有无其名,虽未敢臆断,而莱海河流之入北海者仅一古观水耳,观水外更无北流之水,安得有大姑之名?盖胶东山脉,栖霞艾山实为主峰,其东西分干,即南北流之分水岭也。东干抱栖城西南而东复南为锯齿山(一作鉅齿),又南至栖海分界为于山,又东南至海牟界为三海山,其东北之水皆入北海,西南之水皆入南海。至三螺山脉则又锯齿山西麓分而南下之高峰也。其东之水出于山西北南流入海阳即昌水河之北源,西之水出锯齿山西北南流入县境即清水河之东北,源三螺山之水不能经栖霞逾分水岭以入北海,亦犹蹲犬山之水不能越分水岭,经招莱入南海也。考古观水源出海阳三海山北曰古县河,北流经栖牟界,牟谓之观阳河,栖谓之桃村河,由铁口东北入福山界与安濬河符,但未闻大姑之称,惟安濬别有西源出锯齿于山之间,东经桃村,登州志不载,实与其所谓大姑者近是,而源之出又异,自方舆纪要误以福山县东之水为源,出黄县之大沽,全校水经注因之。清一统志又谓源出莱阳三螺山,辗转讹谬,登州志考核未详改沽为姑,遽以入志铸成大错,于是莱阳西有流之大姑,东复有北流之大姑,山东明细地图亦沿此致误,并以三螺山为东西干脉,尤疏陋不足道矣。

    大沽河  于周曰姑(左传晏子曰姑尤以西)。两汉曰治(汉地理志曲成阳丘山治水所出南至沂入作海,说文治水出阳丘山南入海)。晋曰大沽(左传杜注姑指大沽,尤指小沽),北魏曰沽(地形志长广有沽水一误作活),后世或谓治沽之讹,或谓治尤之名,抑知沇东称泲,漾东称汉。禹贡已然,泲亦作济,潍或作淮,汉志可按是姑之为治,亦随时随地异名耳,无足深辨。自于氏齐乘谓沽出黄县蹲犬山,各书宗之而源误,招远续志、登州志、新通志纠之已详。自汉地志注至沂二字舛,而委误考汉时郡县无以沂名者此而云,沂谓指沂山,固不临海,谓指沂水当言入沂。且胶潍北流,汉志已详,治不能逆。穿胶潍逾长城岭以至沂,班氏恶,容不知即,应劭、臣瓒诸家亦俱无异议,则至沂二字为字舛明矣。全氏祖望谓沂乃计元之脱误,虽正其委而谓沽出黄,经福而招而莱,犹失其源,登州志于莱阳别出大姑,新能志据之谓此河源委,与姑尤之姑名同而异,以斥全氏之误而不知登州志所谓大姑者,莱阳本无其源,是则所谓楚虽失之、齐亦未为得也。

小沽河  于周曰尤,晋曰小沽,源出今掖县之马鞍山。而汉地志说文谓阳丘山(魏地形志作昌丘山,旧作阳曲山)治水所出。清一统志谓阳丘山亦名马鞍山。王氏读书杂志谓阳丘山即马鞍山,叶氏续山东考古录深斥其非按治究为沽为尤,古无详说而阳丘今不可考,必藉水实山,终属臆断。新通志于掖县阳丘山条、小沽河条,既谓小沽为尤,尤即治马鞍山,即阳丘山,而于招黄大沽河条,山川总麻湾,海口条又谓沽治音转相通,大沽即姑,姑即治文异而水无殊,并斥以治为尤之非断为沽大尤小,汉志不应举小遗大,其自相矛盾此要以后说为较胜也。

吴沽河  岳通志误为发源紫霞山,西南流经长清山至店埠集入即墨界,会大沽河。新通志斥之是矣。然谓吴沽河源出龙湾,西南流经天井山至双山云,云则又沿登州志莱阳县图与大沽河绕福阜山会吴沽之失考。岳志所谓吴沽河源,应为芝河,流经长清山者,即芝河入大沽经流,而登州志所谓福阜山本为阜山,今作福山,福阜已入海阳,所会之水即图中龙湾流也。新通志所谓吴沽源应即桃源河,瀦泊俗称龙湾,流经天井山者亦即桃源河,西南合潴河入大沽经流至双山云者则源出冯北山西麓之堤沟也。堤沟至双山西入吴沽经流即源出即墨五道泊,即墨志作五沽者也,吴沽西入大沽,仍属县境,县初志登州志所谓三岔河者(为大沽小沽吴沽三水合流之处)是矣。双山西北距天井山三十里,天井山,店埠集西北距大沽各七八里,陵谷沧桑或殊而罔峦,源委俱存,即谓堤沟初导,为吴沽正源,然西北距紫霞重罔复岭,百有余里,东北至龙湾二十余里间,亦巨陵横阻,县初志记载,蒙混省郡志采访失实,沿讹铸错,几莫究诘,故言方舆者不经目治,徒冯载籍,揣擬必无当也。

东良河 县初续志谓源发芝山北,流经招远入海。续志、岳通志又谓平南河发源紫霞山,西北会东良河。登州志于莱阳山水因之,而于县图复以芝河为大沽,经流平南河自东北来注。新通志能辨,岳通志、县初续志之失,谓平南河所会为莱阳之东良非招远东良,而谓大沽河入县界西南经龙泉山、东良河、平南河,自东北合流来入东良河,发源芝山于马恋庄东南与平南河会,尚沿登志县图之舛,按新通志所谓东良平南应为军武、石桥二河,而芝山东距大沽河十里,龙泉山西距大沽尚二十里也。又考平南河今无是水,惟东良河东经芝山北麓入大沽河,或本名东良平南为其支源,抑或本名平南因志书误入招远东良,遂以东良显与所未详也。

    清水河  按汉地理志,腄县有居上山声洋,丹水所出,丹东北入海,或曰上当作止。新通志谓栖霞灵山东钜齿川接脉,古当统名居止音转,为钜齿,遂以源出灵山北流之白洋河为古丹水。南流之杨础河,为古声洋水。今考钜齿山阳之水东流至桃村为桃村河,山阴之水西南流至蛇窝泊为蛇窝河,此乃随地而名。桃村河东北入古观水,亦曰安濬河。安丹声近,入福山曰外夹河。寰宇记谓丹水在清阳水(即清洋河)侧近,与之罘相对。叶氏续山东考古录以旧所谓大姑河者当之其源固误,其流未可厚非,蛇窝河入莱阳纳杨础河,至陶漳村曰陶漳河,而通名清水,清声音近谓为声,洋讹转例以蜉游水讹为富水理或然也。桃村河长广于白洋河,蛇窝河亦几倍于杨础河而同出钜齿山麓。新通志顾不取此,远以东距钜齿六七十里之灵山为居上,以其南北之水当声洋丹水未敢信矣。

卷一之二(舆地志下)·建置

城池、公署、仓廒、堤梁、壇庙、寺观、坊表

城池

县城旧为土城,唐永徽初筑。周围六里高一丈八尺,阔一丈二尺。池称是门四(见初志),其后莫详。至明洪武三十一年,指挥邓青复筑。正统五年,知县郭敏重修。弘治二年,知县吴昂增修,用铁裹门。正德六年,以流贼来攻失守,邑人李铎时为都给事,疏于朝令砖其城。十四年,知县司迪督修,周围七里高二丈一尺,池阔一丈五尺,深五尺,敌台十六座,更门名东曰望石西曰太平,南曰迎仙北曰旌旗,其上各建城楼,城始固矣。嘉靖三十四年,知县牛山木重修于四隅,又各建角楼(今圮)。四十二年,知县董勳于北垣建宴海楼(民国二十年毁),南对县署。万历三十三年,知县蔡梦齐于东南隅建文昌阁(今残)。崇祯十六年,清兵破城多所残毁,署任推官胡守德、知县关捷先重修,后又莫详。清乾隆三十七年,分段派各乡社随时修筑。嘉庆十二年,以按亩摊捐,县民马瑞积京控工揨。道光二十一年知县杜丕谟,二十四年知县李铄、翌年知县张涵又相继修葺。光绪十一年知县沈葆琼重修。民国二十一年秋,刘珍年军据城与省军抗,设防御穿城垣。二十二年县长杨酉桂补修。

公署

县署在城东西街中。明洪武三年,县丞陈奎建。正统五年,知县郭敏重修。成化十八年,知县王麒增修。正德六年,燬于兵,知县李黻复建,中为正厅六楹,两翼室为库,后堂六楹,左右厢八楹,正厅左为莲幕厅四楹,右为架阁库四楹,东廊十楹,为杂科吏户社。西廊十楹,为承发兵刑工。甬道前立戒石亭,前为仪门四楹,门东为土地祠四楹,其西为狱对狱,为申明旌善二亭。又前为大门,建谯楼其上,万历四十年,知县文翔凤重修。崇祯十六年再燬于兵,知县关捷先重修。自后记载不详。清末大堂五楹,西粮房、东班房,其前东廊为吏礼兵刑工五科,西廊为户南北两科。甬道前为戒石,石之左右为皂隶房,前为清慎勤木坊,又前为仪门三楹,门之左右为收押所。又前东为土地祠,西为狱,又前为大门,上建谯楼,大堂之后为平政堂五楹,东西厢六楹。平政堂东为库房,西为花厅,后为后堂,后堂之西为内宅,又后为楼五楹。民国十七年夏,土寇入城劫狱,烧刑科及户南科,其秋改县政府。十八年县长罗培銮略加修补。十九年秋,后楼火。二十一年春,县长孙乐山重建为楼七楹,楼前东西厢各四楹,而仪门前之土地祠毁。

县丞廨原在县署后堂东北嗣,移置后堂正东,南为典史廨。清初典史移主簿廨,乾隆三十二年,县丞移驻姜山。自此县丞廨及典史廨地均并入县署址内。

主簿廨原在县署后堂西北,清初裁主簿,移典史居之,改称督捕厅。民国二年,典史裁于其地,设已种农业学校。十七年,为兵所占,今民国大队部分队居之。

按察分司在县署西南(今前司街)。布政分司在县署南(今后司街)。察院在县署南寅,宾馆在县署东,府馆县署西,税课司在县署东南,其官久废,廨亦无考。

教谕廨在先师庙东,即泮东书院。改建厅事三楹,寝堂六楹,前为明伦堂五楹,外为儒学门一楹,称东斋者是也。民国裁教官改县视学,二年于寝堂前建办公室三楹,其秋心劝学所,五年为视学所,七年复改为劝学所。十三年改教育局。十八年秋于明伦堂前建西厢三楹,小学附焉。二十一年秋为刘军所占,其冬军退,明年春又于明伦堂前建正房五楹,改县政府第五科。

训导廨在先师庙西,旧有二,其后厅事三楹,寝堂三楹,其前厅事寝堂亦如之,称西斋者是也。今存前后房各五楹,民国初为教育会。十七年为土寇及刘军先后占据,二十一年军退,其明年职业补习学校迁入。

阴阳学、医学均在县署东南,僧会司附兴国讲寺内道会司附游仙宫,内今俱废。

演武厅在县东一里许,前有耀武扬威坊尚存。

地方财政管理处在兴国讲寺,民国八年置,十年移隍庙客厅。厅前建办公室四楹,十八年改财务局。十九年为财政局,即局前清知县陈恩寿祠改建,前后屋二栋,各四楹二十二年,改称财政府第三科。

劝业所在兴国讲寺。民国九年置,十四年改实业局,十七年后为刘军所占,局移旧城隍庙内之旌扬祠。十八年改建设局。十九年即祠前庙祝居宅改建办公室八楹,大门传达室四楹,电话事务所前后各三楹。二十二年改称县政府第四科。

巡警局在旧瑞云观故址。光绪三十三年置,民国二年改警察事务所。三年改警察所,十七年秋改公安局。

警务队总部在县署仪门内之东。民国七年设,十七年冬改称民国大队部。

福山地方法院莱阳分庭。民国二十一年置,就旧三官真武关帝三庙故址改建(在旧城隍庙东)。前后正房四栋共四十楹,厢房共二十二楹。

监狱在县署西南,其建置年月不详。旧时外为土围,围内为更道,更道之北仿为女监三楹,更道之内为内围,围内北偏为狱神庙,西为犯室五楹,东为禁卒室三楹。民国三年,智事周大封改外土围以砖,四年于内围北偏改狱神庙为女监三楹,西为犯室七楹,其北为更夫室二楹,狱外禁卒室二楹。

仓廒

常平仓,旧在县署东。清初游仙宫西左氏宅被没于官迁焉。旧仓遂废,其后穀府仓空,日就倾圮。光绪九年,知县王朝宗奉令实仓复加葺。十三年知县傅锟又以存穀红腐变卖仓复颓废。宣统间归农会,为农事试验场。民国十七年,归建设局。二十二年改为县立第一小学校园,其年又奉令储穀,暂存民众教育馆后院。

预备仓,在城西南隅。旧分置四乡。明正统六年知县郭敏并置于此,久废。

堤梁

大沽河旧有堤障,明万历间冲决殆尽。十二年巡抚李畏奏请复筑,十四年知县程子侃督修,长一万二千九百丈、高十有九尺、厚三尺立石为记,在孙受镇西。

九里河堤,东岸附近诸村所筑北起盖家疃,西南至道口村西委迤约七八里。

县河堤,西岸附近诸村所筑,北起城南村,东北南至东古城村南约五六里。

迎仙石桥,在南门外。

太平石桥,在西门外(明万历七年县丞胡萝豸清康熙八年县丞彭万化同治二年知县瑞森重修)

望石石桥,在东门外

旌旗石桥,在北门外

店儿泊后石桥(民国二十二年县款即旧基修筑)

县河桥,在县治东一里(县河流)

沐浴桥,在县治东北十五里(县河流旧有火山桥、朱姜桥,今俱废)

城南村桥,在县治东南一里(县河流)

吕疃桥,在县治南十六里(县河流,夏秋船渡)

佛店头桥,在县治东北三十里(陶漳河流)

万柳桥,在县治东北三十里(陶漳河流)

烽火山桥,在县治东二十里(陶漳河流)

陶漳桥,在县治东南十五里(陶漳河流)

红土崖桥,在县治东南十里(陶漳河流)

赤山桥,在县治东六十里(昌水河流)

玩底桥,在县治东南四十五里(昌水河流)

水口桥,在县治东南四十里(昌水河流)

小灌桥(即田家灌),在县治东南四十里(昌水河流)

河马崖桥,在县治东南四十五里(昌水河流)

淳于桥,在县治东南三十五里(昌水河流)

赵格庄桥,在县治东南三十里(昌水河流)

废坊桥,在县治东南二十五里(昌水河流)

蒿北头桥,在县治东南二十五里(昌水河流,夏秋船渡)

齐大夫河桥,在县治南三十里(五龙河流,夏秋船渡)

梁子口桥,在县治南四十里(五龙河流,年知秋船渡)

陶格庄桥,在县治南五十里(五龙河流,夏秋船渡)

崔疃桥,在县治南六十里(五龙河流,夏秋船渡)

濯村桥,在县治南五十五里(五龙河流,夏秋船渡)

胡城桥,在县治南七十里(五龙河流,夏秋船渡)

浮山桥,在县治南七十里(五龙河流,夏秋船渡)

桥头桥,在县治南八十里(五龙河流,夏秋船渡)

松旺庄桥,在县治西三十五里(潴河流)

官道村桥,在县治西四十里(潴河流)

义谭店桥,在县治西南四十里(潴河流)

李家疃桥,在县浥西南五十里(潴河流)

水沟头桥,在县治西南五十里(潴河流,西南旧有佛院桥今废)

马连庄桥,在县治西北六十里(大沽河流)

南岚桥,在县治西北五十里(大沽河流)

马银山桥,在县治西五十里(大沽河流)

韶存庄桥,在县治五十里(大沽河流)

白玉庄桥,在县治西五十五里(大沽河流)

沙埠桥,在县治西南六十里(大沽河流)

孙受桥,在县治西南七十里(大沽河流)

店埠桥,在县治西南九十里(大沽河流)

明山桥,在县治西北九十里(小沽河流)

院里桥,在县治西八十里(小沽河流)

山口桥,在县治西南九十里(小沽河流)

柳沟石桥,在县治南八里

爽神庙石桥,在县治北八里(民国二十年县款建)

沐浴村东钢骨洋灰桥,在县治北十五里(民国二十二年县款建)

沐浴店后钢骨洋灰桥,在县治东北二十里(民国二十二年县款建)

五封石桥,在县治东南二十里(今浙淤土内)

照旺庄东南石桥,在县治东南二十里(僧智然募款建)

城阳村东南石桥,在县治东南二十五里(民国二十二年县款重修)

废坊河南石桥,在县治东南二十五里(民国二十二年县款建)

草场泊石桥,在县治东南四十五里

马家泊石桥,在县治南四十里(清道光七年村人赵其举倡建,光绪三十四年僧智然重修)

断水石桥,在县治西二十里

向水沟石桥,在县治西南三十里

新店东沟石桥,在县治西南二十八里(民国二十二年县款建)

房家疃后钢骨洋灰桥,在县治西南四十里(民国二十二年县款建)

水沟头南正阳桥(民国十五年建)、东北石桥及西石桥(皆清咸丰时建),在县治西南五十里

岗河头石桥,在县治西南四十里(民国十九年村人姜永明等监修)

式好庄村西石桥,在县治西南五十里(清光绪二十二年村人周泮藻等监修)

圈子村东石桥,在县治西南四十里(传为马丹阳修)

李牧庄南石桥,在县治南七十里

东中荆后石桥,在县治南六十五里(民国二十二年县款即旧基重修)

东中荆前石桥,在县治南七十里(民国二十二年县款即旧基重修)

鸭儿沟北石桥,在县治南七十五里(清康熙、乾隆、光绪时历经,村人重修)

穴坊庄南石桥,在县治南八十里(民国二十二年村人王瀛南等募款重修)

山后村东石桥(俗称娘娘桥),在县治南九十里

贤友村西石桥,在县治南九十五里

广济石桥,在县治南百里(即金口北桥,清光绪二十六年本县各村及金口商号捐资建)

利涉石桥,在县治南百里(即金口南桥,道光二十九年莱海即同金口商号捐资建桥南北为莱即分界)

泽口村南石桥一(村人宫德英捐资建),东西北五石桥,在县治西南八十里

姜山村西石桥一(即堤湾桥,村人迟允成建),村东石桥一,在县治西南百里

三都河石桥,在县治西南一百二十里(民国六年村人重修)

石桥庄后石桥,在县治西北八十里(民国二十二年县款建)

毛家埠石桥,在县治西八十里(民国二十二年县款建)

辇止头石桥,在县治西南六十里(民国二十二年县款建)

孙受南石桥,在县治西南七十五里(民国二十二年县款建)

辛庄南石桥,在县治西南一百里(民国二十二年县款建)

平安石桥,在县治西南百一十里(民国十三年渭田村张旭初等募资重修)

店埠村内石桥,在县治西南百里(民国二十年村人崔敬斋等监修)

吴沽河石桥,在县治西南百二十里

壇庙

后土庙  在县治南,明正统七年游仙宫提点李志源建。清同治间重修,今废。

社稷壇  在县治西北里许,明洪武二年县丞陈奎建,正统八年知县郭敏重修久废。

先农壇  在县治东北邑,厉壇东里许,清雍正四年奉昭建,道光间圮,今遗址尚存。

风云雷雨山川壇  在县治西南二里许,明洪武二年,县丞陈丞建。正统八年知县郭敏重修,久废。

厉壇  在县治东北里许,明洪武八年知县贾则智建,郭敏、张惟重修,久废。

旗纛庙  旧在县治东演武厅后,清初废。

火德庙  在南城门上,清知县石可章、沈镐、茅方廉,邑人刘子道等先后修,民国二十年废,今遗址尚存。

真武庙  有二(一名北极,一名玄帝),一在城内关帝庙东,金大定初建,明永乐二年知县李泰重修。一在北门外,明嘉靖八年邑人张理建,民国二十年俱废。

三官庙  有三。一在旧城隍庙东关帝庙后,一在游仙宫内,一在南关西街民国二十年俱废。

八蜡庙在县治西五里之马山埠。明成化十五年,参政邢表檄建。清邑人李韟、知县费元衡重修。民国二十年废。

东岳庙(一称天齐庙)  在游仙宫内,元元贞元年,县尹王能建。清咸丰十一年,邑人刘振甲重修,民国二十年废。

游仙宫  在县署西南,金皇统间建,元至正十七年,明洪武二十四年重修为三清殿,左右为三官真武殿,后为玉皇殿,前为龙虎殿,又前为大门。民国二十年废。

城隍庙  在县署东,明洪武二年县丞陈奎建。中正殿三楹,左右耳房各如之,后寢堂五楹,左右耳房亦如之。正殿前为左右廊,廊前为马殿五楹,殿西为旌扬祠,又西为客厅,厅前为陈公祠,后为花园。殿前左右侧为室三楹,又前为福谦门,其左侧为感应门,门南为孤魂所,所东为戏楼,右侧为庙户室,前为重门,又前为牌楼,牌楼前为大门。嘉靖九年,邑人赵淇等,万历三十一年,知县蔡梦齐重修。清知县张可立、赵光荣、钟赓起、瑞森暨邑人荆培蕙、刘玑等又先后重修,民国十八年废。

文庙  旧在县治西南。唐会昌年间创建,宋咸平中增修,开庆、景定间燬于兵,庙制孒然无遗。元至元四年,教谕王择善复于城东南隅,古柳亭旧址改建。大德三年,县尹王革奉诏重修,六年,县尹程珪并建师生授斋舍,元末又燬于兵。明洪武三年,知县贾则智、县丞陈奎仍元之旧而增葺之嗣,后相继不废。至嘉靖三十四年,牛山木乃大撤腐朽弥加修饰。万历九年,程时建继之,山木建者先师殿五楹(宋崇宁四年诏文宣王殿以大成为名,后称先师庙,明嘉靖九年改先师殿),即今大成殿也(清雍正七年改覆黄瓦,乾隆三十年复采故名)。左右为东西庑各十一楹,前为戟门(宋建隆七年诏立十六戟,大观四年增为二十四戟,用王者制),即今大成门也(乾隆三十三年改)。左右为神厨神库各四楹,又前为棂星门,门之前为泮池,泮池之前为大成门,即今额为圣庙者也(乾隆三十三年改)。先师殿后为明伦堂六楹,东时习斋西日新斋,堂后为敬一亭,东为馔堂,西为馔厨,外儒学门,其前山木建者启圣祠,在先师殿西南(宋大中祥符四年,封孔子父为齐国公,庆历八年诏于圣殿,后立庙。元至顺元年加封为启圣王,立启圣祠。明嘉靖九年去王封。清雍正元年易为崇圣,后追五代皆王爵,合祀一祠),嘉靖十三年知县周大桂也,后山木建者名宦祠三楹在先师殿东北(明洪武四年,诏天下于先师庙内建先贤祠,左祀贤牧令,右祀乡贤,后各别为祠改称名宦),乡贤祠三楹在戟门前西南,万历九年知县程时建也,万世宗师坊在先师庙壁之南。万历二十一年,邑人孙旬等也。尊经阁在敬一亭后,万历四十年,知县文翔凤也。忠义孝弟祠三楹在名宦祠后(清雍正二年诏于先师庙内建)。清雍正六年,知县庄锟也,其或重修,则万历四十四年知县贺自镜,清康熙四十年赵光荣也,其或专修。先师殿则崇祯年间,邑人左懋第捐银百两,康熙九年,教谕刘伟、知县万邦维捐俸。四十八年知县李昌,乾隆十年王业岦,十九年陈尧鸟,嘉庆九年王恩注吴端明,道光三十年张涵、凌泰磐,光绪七年严品钫,宣统元年朱槐之也。启圣祠则清顺治十三年知县张可立也。戟门则崇祯年间邑人宋应享捐资,顺治二年,知县石可章,康熙四年训导李华蔚,乾隆十年知县王业岦也。棂星门则清嘉庆十二年知县宋宥宽,泮池则康熙四年教谕张严,敬一亭则顺治十八年知县邹知新捐银二十两(久圮)。名宦祠则康熙十九年知县吴瑾捐俸也,其或改移,则万历初废泮东书院为教谕廨,而徙启圣祠于先师殿后旧明伦堂故址也。民国十七年为土寇及刘军占据,遂多残毁,二十二年军退,未遑修葺。

关帝庙(初志称关王庙)  有二,一在旧城隍庙东,明永乐十七年,县丞马贵建,邑人唐有褚祝太初理仁等重修。一在县西门外,元初建,明万历二十九年知县蔡梦齐重修,知县李际春、江泓源、赵光荣、季一德、万卓、李奉翰、李铄、镈锟又先后重修,民国二十年废。

文昌祠  在城东南隅,明万历三十年,知县林冲霄、万邦维相继增修,久废。

文昌阁  在城东南隅,明万历三十年,知县蔡梦齐建。清知县赵光荣、郝大伦、章寅、傅锟、朱槐之先后重修。

东平王庙  在县治西五里之马山埠。元延祐间知县韩梦、昌建明,知县郭敏,参政邢表重修,民国二十年废。

刘猛将军庙  在县署西南,清雍正四年勅各省府州县建。知县蔡傅声、黄葆年重修,民国二十年废。

药王庙  在县西门外关帝庙西偏。清康熙四十七年知县赵光荣建,道光二十八年李铄重修,民国二十年废。

仆射庙  在县治东二十里之望石山。元至元间重修,知县张惟、邑人于大木、宋迪,清刘宗洛、龙寿长又先后修,民国二十年废。

兴国讲寺  在县署东南。金皇统间僧德原建。元至正间僧弘敬重修,寻燬于兵。明正统元年,僧祖灵重建。民国二十年废,改民生工厂。

三灵侯庙  在县东门外,明正统六年知县郭敏建,祀唐宏葛雍周武。成化六年邑人宋積,清知县胡三顺,邑人谭谟、于延美先后重修,民国二十年废。

三忠祠(一名速报三司)  在城西门内,明洪武十一年,县丞董仲达建,祀宋寇准、包拯、文天祥,清知县赵光荣、邑人鲁会周重修,民国二十年废。

乡先生祠  在社学内。明成化二十一年,知县吴昂建,久废。

李公祠  在县署西,祀登州府扒官李叔和,明嘉靖间建,久废。

杨邑侯祠  在县署南,明万历三十九年建,祀知县杨州鹤,久废。

蔡邑侯祠  在城西门上,明万历四十年建,祀知县蔡梦齐,久废。

吴邑侯祠  在城西门内,祀清知县吴瑾,久废。

赵邑侯祠  在城西门内,祀清知县赵光荣,民国二十年废。

陈邑侯祠  在故城隍庙内,祀清知县陈恩寿。光绪七年,閤邑公建,民国二十年废。

景行祠  在东门外迤北,明成化十八年,登州府知府张鼐为邑进士浙江按察副使宋黻建,久废。

徐公祠  在县署西南,祀邑进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铎,明嘉靖十七年山东巡抚都御史袁宗儒建,久废。

宋公祠  在县署西南,祀邑进士长洲知县宋继发,久废。

三忠祠  在城西门,内祀邑人宋玫、左懋第、沈迅,久废。

左公祠  在县署西南,祀邑人左懋第。清康熙四十年,山东学政按察使司佥事徐炯建,乾隆十五年知县郝大伦重修。

节孝祠  在城内真武庙东。清雍正二年建,光绪十二年知县陈庆成、宣统元年朱槐之重修,民国二十年废。

旌扬祠  在故城隍庙马殿西,同治七年知县瑞森建,内分褒忠褒义褒烈,祀捻乱殉难士民妇女,民国十八年废。

寺观

松园庵,在县署西,清顺治九年僧寂乘建。民国二十年废,刘军改建子药库五十五间。

白衣庵,在县署西南小集街左,民国二十年废,今为城镇公所。

丹阳殿,在游仙宫西,邑人为元羽士马钰建,民国二十年废。

修真庵,在县署西南,民国二十年废。

孙元君庵,在县署西南,邑人为元羽士之妻孙不二建,民国二十年废。

地藏庵,在县署西南后司街北。明天启间邑人宋继发建,民国十八年为刘军占驻,遂废。

观音庵,有五。一在县署西南,一在县署东南,一在杨公祠,一在东城之上,一在南关之南,民国二十年俱废。

三大士庵,在县署西南,民国二十年废。

瑞云庵,在县署西,清末设巡警局。

宣政寺,通称小寺,在县治西南百武,初志,金明昌间建。明邑人刘兆文重修,碑记谓元至正二年建庵,洪武初易庵为寺,天顺间额曰宣政,嘉靖间知县牛山木徧毁境内诸寺,独此幸存,民国十九年废。

福胜寺,在县治北,金明昌二年建,明正统四年僧行锦重修,久废遗址无存。

迎仙观,在县治南十里,金大定间建,北有四真人会葬阁。

唐家庵,在县治西北二十里,唐山东麓,民国十九年废。

旌阳庵,在县治西北二十五里旌旗山前,民国二十年废。

三元庵,在县治北三十里北李格庄,民国二十年废。

兴吉寺,俗称昌山院,在县治东南二十五里,昌山村东。民国十九年废。

朱兰庵,在县治东北四十里,民国十九年废。

龙门寺,在县治东北五十里,三螺山中。清初建,民国十七年废。

崇福寺,在县治东五十里,金明昌二年建,元至正二年修,明正统五年,僧行震重修,民国二十年废。

灵湖院,俗称高家院,在县治东南四十里,元末建,明正德间重修,民国十八年废。

云宝寺,续志作三教院。在县治南四十里之凤山。清顺治十一年建康熙五年增修,其后有烟霞洞,西有星子石诸胜迹。

黄金庵,在县治东南五十里,大夼镇东南,清初建。民国十九年废。

初村观,在县治东南五十里,姜疃镇东北,民国二十年废,撤其木石于庵里村,建第三区区立第五小学,今观址犹存。

龙泉院,俗称北黄院,在县治南五十里之院上村。明崇祯间重修,民国十九年废。

清静庵,在县治东南七十里之马家沟,民国十八年废。

古台庵,在县治东南七十五里,现龙山西南,以其地有土台故名。

五龙庙,在县治南二十五里五龙口东,晋时建。元魏地形志注列昌阳古迹,不详何时称会仙宫,续志作龙王庙。民国二十年废。

玉泉院,俗称窯山院,在县治西北五十里小水岔村西,民国二十年废,院前有玉泉喷涌如珠。

池水庵,在县治南二十里,明隆庆间杨希齐、刘崇义建。民国十九年废。

水月庵,俗称荆山庵,在县治南三十五里荆山前。民国十九年废。

东峰寺,在县治西四十里小院村,明时建,今废。

卢西寺,在县治西南四十里义谭店村前,明时建,清光绪三十四年改建初等小学。

祇圆院,在县治西南四十五里,元庄村后,清康熙戊辰史在、史新民重修,有木雕佛像甚工,今废,为村人宝藏。

董埠院,在县治西南五十里,民国二十年废,改为初级小学。

清凉寺,俗称石佛院,在县治西南六十里石佛院村东,明正统间重修,久废。

望城观,续志作王城观。在县治西南六十里。元时建,邱长春所书真人刘海蟾入道歌碑今强半存。

刘海寺,续志作流海寺,在县治西南四十五里,明正统间重修,寺西有碑为刘师海正之墓,俗误为刘海蟾。

灵瑞庵,在县治南六十里后寨村,清宣统二年村人废庙建学,其南有石塔一座,雍正时建。

丹阳观,在县治南六十里,金大定间悟真大师吴志坚建久废。

三教院,俗称三教堂,在县治西南七十里,孙太庄东,元至元年建,明正统及天启间重修,民国二十年废。

卢山院,在县治南八十里之卢山,明正德十五年重修。民国二十年废,撤其木石于学坊镇,建第六区区立第五小学。

潮果寺,在县治南九十里之陷牛山。元至正间建,明万历四十一年重修,民国十九年废。

洪福寺,在县治西七十里,车格庄东南。金明昌二年僧其浩建。明宣德九年,僧善海重修,久废。

东庄院,在县治西北八十里院上村。民国二十一年废,撤其木石于南墅村,建第七区区立第四小学。

阴山院,在县治西北九十里之阴山,民国二十年废,改建招莱联立小学。

石佛院,俗称寨里院,在县治西五十里院里村。明弘治八年修,久废。

双塔寺,在县治西七十里前庄扶村北,民国二十一年废。

峪泉院,俗称长清院,在县治西七十里,明万历间修,民国二十年废。庄扶村撤其木石添建第八区区立第二小学。

靖林寺,在县治西九十里院上村,北齐太祖时创建,元至正二十二年紫衣大师刘普受,明正统十四年僧文清重修,久废。

福圣院,在县治西南百一十里。明天顺间重修。

坊表

进士坊(为明进士于懋立,久废)

恩荣坊(为明诰赠礼部员外郎于景昌、进士于懋立,久废)

恩荣坊(为明进士宋黻立,久废)

开文流艧坊(为明勅封监察御史宋積,进士、按察司副使、前陕西道监察御史宋黻立,今存)

恩荣坊(为明进士于凤喈立,久废)

科第传芳坊(为明参议于懋、大理寺卿于凤喈立,久废)

恩荣坊(为明进士曲锐立,在县门右昼绣坊西,久废)

恩荣坊(为明进士李铎立)

都宪坊(为明巡抚、宣府考察院都御史李铎立,在张梦鲤恩荣坊北,民国二十年废)

金榜传芳坊(为明进士王秀立,在县门东,民国二十年废)

文魁坊(为明举人王秀立,久废)

恩荣坊(为明进士张凫立,久废)

少儁坊(为明进士、户部郎中、彰德府知府张凫立,在荆家十字口北,民国二十年废)

恩荣坊(为明进士李涧立,久废)

亚魁坊(为明亚元赵文耀立,在后司街,今存)

恩荣坊(为明进士张梦鲤立,在赵桐世科坊北,民国二十年废)

保釐畿甸节镇河湟坊(为明顺天甘肃巡抚、都察院副都御史张梦鲤立,在张锟诰赠坊北,民国二十年废)

講帷九列坊(为明侍经筵、大理寺卿张梦鲤立,在东门里,民国二十年废)

甲第开先坊(为金进士赵植、赵格立,在小集街,民国二十年废)

恩荣风纪坊(为明进士、按察司佥事咸怀良立,在张氏父子进士坊西,民国二十年废)

直指观风坊(为明巡按、浙江江西陕西道监察御史孙旬立,在张梦鲤保釐畿甸节镇河湟坊北,民国二十年废)

中丞开府坊(为明操江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孙旬立,在直指观风坊北,民国二十年废)

覆膜衣直指坊(为明云南道监察御史左之宜立,在游仙宫东,民国二十年废)

同胞三寿同气联芳坊(为明勅封文林郎左奎、左英选贡,左彦、进士左之宜,举人左之龙、左之有、左之似,武举人左之武立,在孙旬中丞开府坊北,民国二十年废)

留都弼教坊(为明南京刑部郎中左之龙立,在小集街,民国二十年废)

世德光昭坊(为明承德郎刘麒、诰封中宪大夫刘昊奉政大夫刘昇、进士刘兆文立,在小集街白衣庵南,今犹完好)

兄弟制科坊(为明进士张嗣诚,选贡张嗣谟立,在赵松勅赠坊北,民国二十年废)

父子进士坊(为明进士张梦鲤、张嗣诚立,在张梦鲤讲帷九列坊西,民国二十年废)

恩荣少㑺坊(为明进士高出立,在李镗独秀坊北,民国二十年废)

会魁坊(为明户部主事孙必大立,在北门里,今尚存)

世荣九列坊(为明诰封中议大夫、太仆寺少卿孙豸,进士孙延泂立,在刘一清文武世科坊西,民国二十年废)

宠光三贲坊(为明诰赠奉直大夫、户部陕西清吏司员外郎董献策,举人董嗣朴,进士董嗣谌立,今废)

秉宪中州坊(为明河南按察司按察使董嗣谌立,在赵氏奕世巍科坊东,民国二十年废)

内翰坊(为明光禄周文通立)

宾贤坊(为明举人刘煜立,久废)

步云坊(为明举人韩斌立,久废)

攀蟾坊(为明举人于济立,久废)

登云坊(为明举人修睿立,久废)

拔萃芒(为明举人杨芳立,久废)

锦标坊(为明举人孙戬立,久废)

象贤坊(为明举人张本立,久废)

云翔坊(为明举人孙璟立,久废)

观光坊(为明举人迟让、于昇立,久废)

文魁坊(为明举人赵铉立,久废)

亚魁坊(为明举人孙光祖立,在曲锐恩荣坊西,民国二十年废)

独秀坊(为明举人李镗立,在李铎都宪坊北,民国二十年废)

三秀坊(为明举人李敩立,在王秀金榜传芳坊东,民国二十年废)

世科坊(为明举人赵桐立,在张嗣诚兄弟制科坊北,,民国二十年废)

文武世科坊(为明武人刘一清立,在孙光祖亚魁坊西,,民国二十年废)

奕世巍科坊(为明举人赵柚、赵文燉、赵文煃立,在西门里,民国二十年废)

奕世恩光坊(为明诰赠奉直大夫嵇盛、直隶河间府知府嵇巅立,在孙必大会魁坊南,今存)

勅封坊(为明勅封工部主事于景昌立,久废)

昼乡坊(为明勅封大理寺评事曲敬立,在县门西,民国二十年废)

天府殊恩坊(为明诰赠都御史李旻立,在草市街张氏祠西,民国二十年废)

谏垣总议坊(为明刑科都给事中李铎立,在草市街东,民国二十年废)

勅封坊(为明勅封广东道监察御史王让立,在丁字街,民国二十年废)

勅赠坊(为明勅赠文林郎李振立,久废)

勅赠坊(为明勅赠户部主事、前教授道松立,在同胞三寿同气联芳坊北,民国二十年废)

诰赠坊(为明勅赠直大夫、兵部员外郎张锟立,在南门里,民国二十年废)

龙章申锡坊(为明勅封文林郎咸福立,在东关,久废)

恩綸宠贲坊(为明勅封文林郎选贡左英立,在游仙宫街东口,民国二十年废)

宸翰荣褒坊(为明勅封文林郎左奎立,在游仙宫街西口,白衣庵北,民国二十年废)

龙光上德坊(为明勅封文林郎高东阳立,在高出恩荣少儁坊北,民国二十年废)

万世宗师坊(明万历二十一年邑人孙旬等立,在先师庙前,今存)

儒林枋(明嘉靖四十年邑人赵文 耀立,在儒林街西口,民国二十年废)

耀武扬威坊(明万历间知县王一凤立,在演武场,今存)

福国佑民坊(明万历辛丑知县蔡梦齐立,在城隍庙十字口北,民国二十年废)

玉筍蓬壶坊(明万历九年知县程时建立,在友谢亭前,今残)

瑶参仙丈坊(明万历九年知县程时建立,在访真亭前,久废)

按县旧有坊表,始于明时,雕镂精好,形势巍峨,他州县所罕及也。而年远多圮,民国二十年,县长孙乐山谕令坊主拆除所存,益复无几,其足资艺术家鉴赏,惟刘氏世德光昭坊耳。传曰与过而废之,宁过而存之。抑古今时异未可执与,他若贞节坊繁多实难备载,兹故略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