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月玲|孕生——森林篇

 蓝天依旧movz15 2024-03-04 发布于甘肃
图片

第563期总1818期

图片
图片

孕 生——森林篇

(甘肃)

 毛月玲 

图片

初春时节,属青藏高原地段的卓尼,总是飘舞着漫天大雪,慢悠悠轻飘飘,典雅落入地面融入泥土,土地湿润起来了

四月份的卓尼虽是春天,只不过是路边的草皮和阳山潮湿地带有点绿意。小草懵懵懂懂地露出来一点点头,它的嫩芽躲躲藏藏遮遮掩掩,在枯草丛中若隐若现。在春风的吹动下,伸着懒腰,打着哈欠,揉着眼睛慵懒地观察这个未知的世界。雪花的味道夹着泥土的味道,还有那湿润了的枯草味道,带点惆怅带点希望。

河岸边上的柳枝不再是僵硬的形态,枝条柔软起来泛起了鹅黄的嫩绿。春天在不甚明了的日子里缓缓走来。

2022四月,卓尼的春天注定是不平凡的。全县人民县人民政府带领下,在荒山野岭开启了紧张有序的植树活动

春天的气息晕染着每一个忙碌的身影,山野一度热闹喧嚣,欢声笑语震落了盛开在山坡的桃花梨花,落花纷纷,让人分不清是雪瓣还是花瓣

张骑着自行车,在宽阔四车道的柏油路上慢慢地走,平整的地面没有一点颠簸,这样平坦笔直的柏油路,本可以把车子骑得飞快,让衣服都飞起来的那种,老张想。无奈路好了,人已过了冒失的年纪。

老张慢慢腾腾地骑着自行车,边走边看山上植树的情景,认认真真地看,开开心心地看。

开始泛黄的大山脉光秃秃的,只有到处飘展的彩旗,显得整个山明艳动人。空气中传递着湿润,清爽的气息还有山上野桃花盛开的清香

张喜欢这个味道,从植树节开始,他就骑着陪了自己很多年、只有铃铛不响,哪都响的自行车到处看,老伴戏称“天天骑着烂自行车,你比县长还忙。他觉得这话也对,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县长来来去去换了几茬,我这个兵不是没换还在,你看卓尼就是我的家我关心它就对了嘛

老张是一名退休护林员。很早的时候,父辈从河南老家来到这遥远的大西北,在这属于青藏高原的地方安营扎寨,生儿育女,这里虽然是苦寒地带,但也包容着一切生活在它怀抱中的儿女。成人后,他也走进了林业局成了一名林业局员工,那时才十五岁,从那时起大多时间在南山林里与林海为伍,一晃就是一辈子。现在儿女们也成家立业,自己也就成了名副其实地地道道的卓尼人。虽然是退休赋闲在家关注生态环境的消息却从未放松。今天从手机上看到卓尼之窗的报道截至419日,全县累计完成绿化栽植133995株,占2022年国土绿化行动总任务的191.86%瞧着一串数据不由感慨万千也激动万分县委县政府的两山论创新实践基地的工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这一举措,真的是环境革命的一大进步。前段时间在山上还出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的踪迹,这真是好消息啊。

其他人可能对这一举措没有太大的关注,对老张来说却是一直压在心上的一块心病,也是去掉他心病的一剂良药

追根溯源这还要从七八十年代说起,卓尼属于青藏高原地,高寒冷地是青藏高原东端一座资源丰富的地质博物馆和原始森林动植物物种基因库,是黄河上游一处天然动植物乐园和主要水源涵养地。

郁郁葱葱浩瀚林海分布着很多稀有植物,红桦,白桦,油松等等,苍松翠柏。而最普遍生长的是松树,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卓尼的松树生长速度缓慢,材质细腻,柔韧性强不易腐烂等优点是修房子,打制家具的不二材选,销量特别快特别好,这一区域的木材深受商人们的喜欢。以致卓尼境内一批材老板迅速崛起,一辆辆拉木头的大车成群结队,从而有了装车工,采伐工,木头老板,大车司机,饭馆,旅店,舞厅赌场也兴盛起来。

千百年来,人们遵循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这里的人也不例外。

憧憬美好生活的人们勤劳地砍树,钱包鼓起来了,日子也丰盈起来了,靠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一部分人富了。砍伐森林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暂时带动了一方经济的繁华与繁荣。有人富起来,又有人堕落起来。老一辈人都清楚地记得,人们是怎样对大山进行了无节制无情的采伐蹂躏,博峪沟,木耳沟,卡车沟,车巴沟等洮河沿岸的森林都难逃一劫。

人们从来没有想过这片森林存在的根本意义,这片森林立在这里或消失在这里,对自己或后辈儿孙会带来怎样的不同,这是他们不曾考虑过的,也许有人考虑,那又怎么样呢今天你不砍树,明天它会变成别人口袋里的钱,而你也会是别人眼中的傻子和懒汉,一个微不足道的人明白大道理又能如何呐。人们真正是做到了靠山吃山,但不知道的是靠山山要倒,吃水水要跑的道理。

国家成立的洮河林管局更是以采伐天然林为生产目标,夜以继日地采伐。一辆辆大车也是不分白昼黑夜把一根根锯倒的树拉向天南海北。

老张常回想年轻时在森林里伐树的景况,白天他们用年轻人的力量征服一棵棵参天大树,看着一棵棵大树在自己手中端着的油锯锯齿不断吞噬中浑然倒塌,如一个个巨人翻倒在森林里,心中是无比的自豪快乐。接下来把巨人的手臂用开山斧清理掉,最后放到溜道上,被砍掉手臂的巨人,如一条条蟒蛇穿梭而滑到山底,下面的人们把它垒成棱方便装车。有时休息会无聊,便趴在树桩上耐心地数树桩上的年轮,一,二,三……五十,六十……一百圈……唏嘘一棵大树有几代人的年龄

晚上回到在森林平缓地带用皮板修盖的木房子里,每间房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房子中间用土坯垒着一个很大的炉子,它像一头张着大嘴的野兽,可以把一截截树段吞到肚里面开始燃烧,烧火用的木头桦柴树是最好的,耐火。熏熏火焰一会儿就烧红了炉面,炉面是用铁皮包的,这个火可以烧一晚上,即使粗糙透风的皮板也是热气腾腾。男人的世界喝酒肯定是少不了的事情,再有一两样野味更来劲,那个爽穿个背心吆五喝六,挥着有力的臂膀,唱着“咱们工人有力量……”聊着今天谁谁砍的树多,火光照耀着发红的年轻的脸庞,用力量征服世界的年代简单而快乐,火热的场景驱赶着没有女人的孤寂。他们从没有发愁遮天蔽日,一眼望不到头的森林有一天会消失在眼前,会消失在自己的手里。以为生活会一直这样下去,并且自己的儿子孙子也可以这样有力量地活下去……

日子过得很快几十年间那郁郁葱葱的大山变了样。山上的墨绿色树冠不见了,只留下了稀疏低矮的灌木,大山像极害了秃疮的头。它的身体上满目疮痍,剩下一个个难看的白森森的树桩,留下难以治愈的伤。一座座林海样的群山在十几二十年间在油锯和开山斧的摧残下几乎都变成了光山秃岭。

人们不知道对森林的破坏也是对大自然的破坏,是对在森林里活着的生灵食物链的破坏。是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他们无视大山的呻吟依然我行我素,肆无忌惮地在掠夺着所剩无几的财富,人们用勤劳的双手换来了群山长久的痛苦

随着生态的失衡很多动植物和珍稀物种都难逃厄运,或走或死消失不见,就好像它们从不曾出现在这青藏高原的群山之巅一样。

受伤的大山眼泪滂沱成河,无可阻挡的泪肆无忌惮。带着一腔怨气冲毁着村庄田野,庄稼牲畜,街道房屋。侵夺人们的生命财产,一次次残酷的教训是血淋淋的。

老张的大儿子特别优秀,就是在一场山洪中失去了生命,这是老张一家人一生抹不去的疼痛。

他从开始的痛恨中清醒地意识到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报复,给人类的反馈,也意识到环境革命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就一直盼望着这一类政策的实施,盼望着,盼望着……

终于,在1998年黄河流域发生大面积洪涝灾害后,国家明示黄河中上游停止天然林采伐,并实施退耕还林,洮河林业局由采伐变为管护和植树造林,采伐工人变成了护林员,采伐班变成了管护站!1999年国家政策实施了退耕还林,还为退耕农户的重要收入做了详细的计划,卓尼县的旅游业,养殖业种植业等在国家脱贫攻坚战的政策扶持中脱颖而出。
图片
老张常想没有经受过灾难带来的痛是品尝不到国家政策带来的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政府向群众的承诺。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户的直补政策深得人心,粮食和生活补助已成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发展生产力的有效措施这个措施真的是深入民心,给靠山吃山的群众一定的经济保证和保障,让彷徨失措的人们有力量保护生态环境。

2020又开展了封山育林的政策洮河林管局的伐木工都转变了身份,并且收入比以前低迷时期高了很

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吃了定心丸的工人群众对封山育林的意识高 

老张作为一名老育林员曾是伐木的好手,因伐木自豪过,因木头被砍伐光工作 受阻而困惑过曾目睹群山之痛而痛苦过,现在又为护林造林而兴奋着

在这春风里,看着全县人民为植树而忙碌的身影,火热的场景使他心情格外的舒畅,好似看到未来的卓尼物产丰富,风调雨顺。

老张的心像是年轻的时候充满希望和阳光,很想象年轻的时候打几声响亮的口哨逗逗树上的麻雀山上的花,无奈害怕把假牙打飞只能忍着作罢……

图片

毛月玲,网名蓝天依旧,喜欢阅读,热爱生活。有散文,小说,诗歌多篇发表在网络平台。

鲁茅文学

编委会

图片

主编

傅省平(厚成山)

顾问

王宗仁 徐   岳  陈长吟  冯积岐          

李斌奎 张   铖  李印功 

范宗科 赵   韬  吴树民
编委

傅省平 杨  萍  张玉琴 冷月                

韩云娥 杨荔佳 武双喜 海燕 

编辑 杨   萍 冷  月
审稿 张玉琴 冷  月 韩云娥 
推广 韩云娥 
维护 杨荔佳 武双喜 
主播 海燕

特别合作伙伴

《陕西文学》《华文月刊》

全域合作伙伴 

文学陕军 湘江河畔 三秦散文家

岐山作家 西府文学 陕西文譚

扶风县读书协会 扶风微传媒

雍州文学 大荔文学  西北作家

野水作文 时光折叠 我是吕哥

洛河记忆 看见文学 炎黄作家

舒寫 有声有色马铃薯

终南性灵 终南性灵社

爱我岐山 飞火陈仓 

月光下的麦地

合作伙伴 

长吟文学馆 西安交大黎荔      

 张家卫的视界 南山窗 

黄海文学 红梅散文 

村头的空空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