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石家庄这些项目投资,不用还钱

 张迅之 2024-03-04 发布于河北
图片

石家庄的基建投资是很落后的,跟其他省会城市相比,人家三环、四环早就发展起来了,我们刚出二环。

可即便如此,一些人还是觉得,与其借钱投资求发展,宁可不发展,守着一亩三分地,打多少粮食吃多少饭,这比较符合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

不过,要说给你一笔钱用于项目建设,不仅你不用还,给你钱的人他也不着急还,还钱的事30年之后再说吧,你乐意不乐意?

那位说,真有这好事?

真有!就是超长期特别国债。

解闷解惑,有趣有料,这里是杨涛有料。

最近,赞皇县集中调度2024年超长期国债项目谋划和前期手续办理情况。县委要求,加强向上问计,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准确掌握政策,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和成功率。

其实去年洪灾过后,赞皇县就申报过特别国债项目了,用于修复水毁设施,恢复防洪功能。

包括石家庄市去年也申报了特别国债项目,就是将于3月底开工的东南退水明渠,会大大提升城市排水防涝功能。

为什么特别国债这么香,大家都抢着要?

因为在造福一方、带动经济的同时,这笔投资还不用地方来还,而是由上面承担。

从年初开始,各地频繁提及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又是怎么回事呢?石家庄甚至在工作报告中专门写道,“抢抓超长期特别国债、新增地方专项债等重大机遇”。

虽然没有公开的文件,但是各种分析认为,上面将于下半年发行万亿级特别国债,具体几万亿,不知道,支持方向为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领域。

期限在10年以上的国债品种叫长期国债,而这批特别国债的期限以20年、30年为主,所以叫“超长期特别国债”。

目前,各地都在积极储备项目。它体现出的政策逻辑是,上面加杠杆、地方稳杠杆。

其实之前我们遭遇过几次经济往下出溜的情况,都是靠地方投资来托底的,一两年就止跌回升啦,导致大家的感觉不是很明显。包括08年,上面是投了4万亿,全国投了大概16万亿,主要还是地方在使劲儿。

经济往下出溜的时候,你不要指望民间投资来托底,都在观望,有的还往外run呢。直到市场见底并再次转暖,他们才会回来主动加杠杆。

如果当局不加任何干预,不做“最后贷款人”的话,看看上世纪30年代的欧美、90年代的日本,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可这次地方也有点托不住了,因为加杠杆最重要的抵押物土地卖不动啦。2023年,全国卖地总收入5.8万亿,同比下降13.2%,相比2021年历史高点少了2.9万亿。

别看各地都在讲积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都在增加,但是卖地的收入少了一大块,对应的基金预算支出也少了一大块,算一算总账,把一般预算支出和基金预算支出加一块,积极财政就不那么积极了。

现在居民、企业、地方都没什么加杠杆的空间啦,能继续加杠杆的、担负起“最后贷款人”责任的,只有上面。

今年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就有替代地方专项债、巩固地方化债成果、向上转移杠杆的长期意图。

你相信国家吗?

你相信组织吗?

伟大的组织信用比那个“绿纸片”一点也不差吧?

大家只要相信这一点,眼前的困难就不叫事!

我真希望能发行特别国债,直接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买单。富裕阶层不是把钱都存到银行里不投资吗?好,全借出来给企业买设备、给居民改善生活。

只要大家的信心足了,30年期限的国债算什么呀?50年行不行!30年、50年之后,现在这点债务又算什么?

现在我们跟太平洋对面比拼的就是耐力。耐力不够,先自爆了,啥都别想啦!

希望石家庄多多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抓住这波政策红利,真是太香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