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态基础设施概念辨析与团标研编思考

 晕呱了 2024-03-05 发布于四川

      本文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郝钰在“2021年度中规院学术交流会”上做的报告。感谢作者悉心整理&授权发布,感谢会议主办单位总工室等部门提供的资源支持!

Image

郝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

推进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对于解决城镇快速发展带来系列城市病,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积极作用。2021年10月,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构建连续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委托,中规院风景院与水务院共同开展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指标研究》,三年多来,围绕着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这一主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实践。通过研究生态基础设施体系的内涵、理念特征,分析国外生态基础设施体系相关概念实践,研判我国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而探索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实践路径,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评价指标,并提出推进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相关建议。

本报告从“概念内涵辨析”与“评价标准编制“两个方面分享相关研究成果和体会。

01

  概念内涵辨析

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在1984年由“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研究首次提出,作为学术领域的热点话题,近四十年来被持续关注。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是基于“生态基础设施”这一概念不断加深和拓展,课题组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分析比较国内外生态基础设施相关概念的演变。

1.1 概念缘起

生态基础设施概念的雏形可追溯到1850年代开始的欧美城市公园体系实践,而后,兴起于1960年代末期的全球生态运动(Ecology Movement)所提出的区域生态保护概念成为生态基础设施早期发展的基础。1984年,MAB针对全球14个城市的城市生态系统研究报告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五项原则,生态基础设施(EI)作为其中一项原则,用以表示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其类型包括城市绿地、湿地、农田、生物滞留池、绿色屋顶等自然和半自然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保障城市生态功能正常运行,以保障居民持续地获得生态服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重要保障和支撑[i]。

1.2 相关概念辨析

与生态基础设施相近的概念还有“绿色基础设施(GI)”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这些概念侧重点各有不同。

绿色基础设施更强调网络性,侧重于城市内外绿色空间的质量,关注绿色空间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多重联系,在英国绿色基础设施被视为“一种覆盖城市和农村的多功能绿色网络,能够为当地社区提供显著的生态环境和生活品质效益。”(英国国家规划框架,2011年)。在美国,绿色基础设施逐渐演变成雨洪管理的手段,侧重工程设施的生态化。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源于森林景观恢复、水资源综合管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定义其为:“保护、可持续管理和改良生态系统的行动,以生态适应性的方式应对社会挑战,同时提高人类福祉和生物多样性”将“自然”作为一种技术方案引入人类环境,作为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的核心手段。

生态基础设施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的共识是发挥自然生态系统及生态过程的重要作用,相较而言,生态基础设施更加强调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空间的连续性、完整性、生态性。

表1 “生态基础设施”概念横向对比

Image

1.3 概念内涵不断适应城市的发展

生态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是公园、公园系统、开放空间、绿道、生态网络、生物廊道和雨洪管理等多个领域共同推进的结果,是生态保护、人居环境和绿色技术的交汇。目前生态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两者的内涵已逐渐趋同,都具有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生命支持系统的含义,并且逐渐呈现多目标、多功能的趋势,随着城市发展阶段的演进,生态基础设施的关注重点尺度也逐渐从宏观向中微观转变。

在城市扩张阶段,生态基础设施旨在控制城市扩张,强调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构建连续完整的生态保护格局,强调以物种与生态系统保护为目标的生态网络的构建,对城市外围自然生态空间关注较多。在城市内城振兴阶段,绿色空间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基底,通过多系统融合的综合规划来提升城市的韧性与安全。以伦敦绿色网络计划(ALGG)为例,通过网络化的绿色基础设施构建,并与城市水系统、自行车骑行系统等多系统的叠加,激发蓝网、绿网的新价值。进入城市更新阶段,美国联邦环保署(EPA)借助绿色基础设施解决城市雨水管理问题和场地中存在的多维度复杂问题,以综合的视角出发,探索出一条应对复合挑战的新途径,也成为城市更新的一种重要手段。

表2 “生态基础设施”概念纵向发展

Image

相较于生态基础设施这一概念,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复合性、适应性与灵活性五大特征。根据国内外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践经验表明,一个良性运转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可以帮助城市修复生态空间网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健康稳定发展。

1.4 中国语境下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释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目标任务中提到“建立连续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标准和政策体系,完善城市生态系统,保护城市山体自然风貌,修复河湖水系和湿地等水体,加强绿色生态网络建设。”我国生态基础设施体系是建立在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维度上,提供对自然生物过程、自然非生物过程与人文过程的支撑作用。与三大过程相适应,将我国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分为三大系统,包括:城市水循环系统、城市生态网络系统和城市通风廊道系统,以保障城市的水安全、生物安全、游憩安全、防灾减灾安全与大气环境安全。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在城市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城市发展建设要求与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连接点。课题组聚焦到城市范围,提出中国语境下“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的概念释义——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是由城市中的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要素和生态化的灰色基础设施共同组成的综合网络,包括城市水系、绿地、风廊和生态化的灰色基础设施等系统。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通过空间格局、生态过程和物质循环,为城市提供永续的生态服务功能,是解决“城市病”的天然“药方”。

02

  从概念到标准编制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这一概念的提出一方面体现了“生态文明”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调城市建设要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另一方面,也适应了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和路径亟待转变的现实,进入注重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建设阶段,推进“治病健体”和“转型升级”两大主要任务。

我国虽然开展了大量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工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首要原因是缺少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难以支撑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发展。发达国家围绕生态基础设施的相关工作开展较久,相关政策标准积累已经较为完善,与城市建设不直接相关领域的政策标准也非常重视降低生态影响、落实环境友好的理念,是生态基础设施系统建构、有效运营的重要保证。相比之下,我国在水、绿、风等直接相关领域的政策法规标准多由主管部门分头编制,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的系统性构建研究不足。

因此课题组针对性的开展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评价标准》的编制,通过完善技术标准体系,落实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概念研究到标准编制,经历三个步骤,分别是“评价方法的确定”、“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权衡量化标准”。

2.1 构建可考核、可比较的评价方法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评价标准》的开展,是行业领域内首次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要素展开系统性、整体性的评价。课题组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标准规范,构建出一套自评估工具,可供地方主管部门针对相应工作进行评估。

评价体系由三个维度、十个目标层、四十二项评价指标构成。根据评价结果,将评价等级划定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运行良好”、“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完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三级,旨在通过评价结果,帮助城市认识现状发展水平与存在问题,合理确定阶段目标和建设重点,引导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表3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指标框架

Image

建立基准衡量后,每3年开展评估一次,可与当年城市体检工作同步开展。通过持续开展动态监测评估,有利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的长期跟踪,动态调整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的发展目标,促进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2.2 全方位衡量,建立科学、全面、系统的指标体系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工作并非一蹴而就,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并提供管理支撑,是构建评价标准的核心目标。生态空间及其格局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的物质基础,生态系统服务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的功能所在,而管理能力建设和公众参与等管理支撑是推进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系统化建设落实的重要保障,推动以评促建,发挥被评城市的主体作用,为下一步工作提供科学、高效的决策。围绕构成生态基础设施体系的核心要素,选取适用于我国城市发展规律的考核指标,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指标设计中,注重引导生态建设,筛选从空间到物种的保护的关键性指标。

表4 生物多样性保护板块相关评价指标

Image

2.3 形成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的量化标准

为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实现标准的有效推广,采用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考虑到本标准是首次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建立科学全面的指标评价体系,该项研究仍具有一定探索性,相关指标的成熟度不一,因此将评价指标分为基本项与引导项两类。

基本项指标的选取,多引自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中较为成熟的指标,如城市绿地率、城市森林覆盖率、城市湿地率、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城市综合物种指数、城市林荫路覆盖率等,基本项指标构成了指标体系的基础,能很大程度上反映城市生态本底的保护水平和各要素的建设水平,也可用于城市间的横向比较。

引导项指标的选取,多源自近年来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中涉及的新概念,如城市蓝绿空间比例、近自然绿地比例、城市年度常见鸟种指数、源地型/廊道型生态斑块面积比例等,这些概念大多尚处于深化认识阶段,在规划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较少,但同时对于衡量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的成效比较直观有效,因此将这类指标以引导项的形式纳入评价体系,考虑到不同城市根据现状数据条件不一,引导项指标可根据城市自身条件灵活选择。这类指标在量化的过程中,结合了近年来的规划实践和科研观测,通过对一部分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数据及逆行分析,首次尝试对引导项指标展开量化分级。

Image

图1 源地型/廊道型生态斑块面积比例的量化方式

(内容来源: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常青教授团队)

03

  思考与总结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的研究突破从概念到概念的探讨,通过标准体系建立,到评价标准编制,最终导向是构建安全、稳定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与自然和谐的城市,实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愿景。

这项工作的开展得益于多学科的融合碰撞,通过全维视角,多学科、多专业统筹协调,各个专业团队以“寻找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的量化标准”作为研究工作的准则,而不是在单一领域追求极值,最终建立具有韧性的评价体系框架和开放性的评分模式,探索城市生态的稳态。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目前该评价标准仍处于在1.0阶段,加之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情况差距较大,还需要通过试点城市的规划实践,对评价指标进行测评、监测与回馈调整。

[i] 韩林桅,张淼,石龙宇.生态基础设施的定义,内涵及其服务能力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 2019, 39(19):11.

致   谢

感谢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本标准的支持!

研究报告及团体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分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镜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气候中心。

团体标准主笔:束晨阳、王忠杰

团体标准编制组:常青、郝天、郝钰、闻丞、杜吴鹏、刘宁京、徐锦、王延博、姜娜、王真臻、杨眉、王娅楠、顾燚芸、顾晨洁、宋陆阳、杨龙、时笑笑、张小飞、邢佩、黄越、党冰、轩春怡等;

研究报告编制组:束晨阳、王忠杰、吴岩、郝天、郝钰、景泽宇、程鹏、莫罹、王斌、吴雯、顾晨洁、王鹏苏、杨眉、赵桠菁、杨芊芊、朱静文、韩笑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