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丑书元老”傅山,一生自诩清高忠贞,晚年却成为“赵子昂第二”

 德润斋 2024-03-05 发布于四川
2024-02-22 00:26·愙斋书法

傅山(1607-1684)

字青主、侨山、公它等,名号甚多,入清后又名真山,号朱衣道人、观化翁,山西阳曲(今山西太原市郊)人。

  自幼颖悟,喜任侠,赋性刚直不阿。崇祯年间曾以一介布衣,发动诸生数十人上书为山西提学袁氏讼冤,勇挫阉宦权奸,后得以昭雪而名震朝野。明亡后,又与顾炎武等人秘密从事反清活动,并曾被捕。在狱中“抗词不屈,绝食数日,几死”。(全祖望《阳曲傅青主先生事略》)。康熙年间,朝廷开设博学鸿词科,傅山时已七十二岁,地方官逼其进京应试,他称病不去,官吏竟然命人舁其床而行,至都门外三十里,傅山抵死不入城,清廷免试,特封“中书舍人”放还,他既不谢恩,亦不接受,出京时,送行者途为之塞,其性情志节可见一斑。

  傅山通晓经史、诸子、释老之学,著有《霜红龛集》四十卷。长于书画,精鉴赏,并开清代金石学之源。同时他又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学家,在文学艺术上他更是一位富有批判和创造精神的思想启蒙先驱。“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艺术主张,三百多年来一直备受推崇。

  傅青主的书法传统功基甚厚。全祖望《阳曲傅青主先生事略》云(傅山):“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他的小楷《千文》直追钟王,朴实古拙。八九岁时即从钟繇入手,继而学王羲之、颜真卿,至二十岁左右,已“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无所不临”。喜以篆隶笔法作书,重骨力,宗颜书而参以钟王意趣,并受王铎书风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中年以前已得时誉。

  处于董赵书风笼罩书坛之际的傅山,也曾学过赵孟頫,但后来对赵字贬斥得很利害。“予不极喜赵子昂,薄其人而遂恶其书,近细视之,亦未可厚非,熟媚绰约自是贱态,润秀圆转尚属正脉,盖自《兰亭》内稍变而至此与时高下亦由气运,不独文章然也。”(《霜红龛集》),这一段书法评论史上“书如其人”的典型论断,自然这与他生逢易代之特殊时期有关,他还说“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作字示儿孙》),这种论述针对当时“奴书”盛行的清初书坛无疑是一副清醒剂。他力倡正拙、贬巧媚,以自然天倪为尚,他一做人和正本为书学正宗的艺术主张,堪为后人效法,同时也正因为他的“学问志节”为人所重,世人对他的书法也就倍加珍视了。

【作品欣赏】↑TOP正在整理中

行草立轴
《行草读传灯七言诗轴》绫本,行草书。纵179厘米 横48.5厘米。天津博物馆藏
《行草杜甫七绝一首》绢本行草书 178.5×45.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草书风磴吹阴雪五律诗轴》绫本,纵185.7cm,横51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草书娟娟青柳外五言古诗立轴》 绫本纵201.5cm,宽50.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七言绝句立轴》 绢本 南京博物院藏
《草书轴》。纸本。纵202cm,横52.4cm。辽宁省博物馆藏。
《行草足梦中句七言诗》轴 花绫本,182.9×50.8cm。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寿胡母朱硕人周礼君七十小叙》轴 北京市文物商店藏
《草书右军大醉七言诗轴》绢本,草书。纵202.7厘米 横44.2厘米。南京博物馆藏
《仙游诗十二屏》(选)。日本澄怀堂藏。
《草书立轴》 284.5 x 47.1 cm。 美国私人美术馆藏。
《草书立轴》 南京市艺兰斋藏
《草书愁心无那款寅堂立轴》 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馆藏
《草书轴》 纵169厘米、横54厘米。转自中华博物网网站
《草书七绝立轴》 绫本 纵175厘米、横46厘米。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馆藏
《草书手把玉锄七绝》轴 绫本180.5×45.7cm 山西晋祠博物馆藏
《行书竹凉侵卧内诗轴》绢本 纵158.5厘米、横48.5厘米。江苏常熟博物馆藏
《行草书寄龚鼎孳七言诗翰》轴 绫本 178.7×49.2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草书虹巢》诗轴 绢本 192cm×45cm 山西博物院藏
《草书七绝诗轴》 纵174厘米、横53厘米。绫本 广东省博物馆藏
《行草书七绝一首》绫本立轴 185×51cm 福建博物院藏
《草书杜甫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诗》绢本 154×51.6cm。天津博物馆藏
《行草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园林十首之一诗》轴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藏
《草书绿荑带长路古诗》轴
《草书床上书连屋五律诗轴》
《草书月黑一线白诗轴》 绢本 纵203厘米 横45厘米 日本藏
《草书儒仙难易诗轴》 187.8×51.4cm 苏州博物馆藏
《龙王社鼓七言诗》 200.5×50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行草青羊庵七言绝句》轴 154cm×45cm 山西博物院藏
《行草青羊庵诗轴》绫本 208.5×84.3cm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早起非真健诗》轴 绫本 256.7×56.7cm 上海博物馆藏
《行草高适五律诗》轴 绫本 173.8×49.6cm 上海博物馆藏
《东海倒座崖诗》轴 绫本 180×62cm 山西晋祠博物馆藏
《心腐神皋日诗》轴 绫本 210.1×46.4cm 山西晋祠博物馆藏
《行草书聪明睿智》轴 绢本 167.1×44.7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草书七言绝句立轴》 轴 绢本 纵178.5cm 横49cm 西泠印社藏
《草书精庐不住子五言诗》 轴 绢本 纵200.8 横46.5厘米 青岛市博物馆藏
《行书五言诗》轴 绫本 纵227厘米,横60.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草书五言诗》轴 纵236.0厘米 横49.8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自作五言律诗轴》纸本草书 262×75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草书李商隐赠庾十二朱版诗》绢本 208×45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万里晴江万里天七言诗书轴》
《行书杜甫白帝城诗轴》 纸本行书 168cm×47cm 南京博物院藏
《村晚惊风度五言律诗行书轴》
《蓬岛烟霞阆苑钟七言诗行书轴》
《陆机六言诗轴》 绢本 177×42厘米 朵云轩藏
《草书朱文长吴兴送梁补阙归朝赋得荻花诗》轴 绫本 181.5×50cm 山西博物院藏
《草书乾坤惟此事五言诗》轴 122.4×51.7cm 上海博物馆藏
《读南宋渡后诸史传》轴 绫本 149×50cm 山西博物馆藏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轴 绫本 186.5x52cm 重庆三峡博物馆藏
《摘得红梨叶诗》轴 绢本 168×47cm 山西博物院藏
《王公昨夜诗》轴 绢本 159×46cm 山西博物院藏
《孟浩然醉后赠马诗》轴 绫本 209×47.5cm 香港艺术馆虚白堂藏
《杜甫赤霄行诗句》轴 草书 193cm×47cm 山西博物院藏
《草书杜甫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诗》轴 绢本 169cm×51.5cm 山西博物院藏
《草书凭高瞰迥天怡心七言诗帖》轴 纸本 113.5cm×53.5cm 山西博物院藏
《草书圆相写鱼字五言诗帖》轴 绢本 181.5cm×47.5cm 山西博物院藏
《草书天龙山迳诗》轴 绢本 189cm×58.5cm 山西博物院藏
《行草李商隐华州周大夫宴席诗》轴 绢本 198cm×46cm 山西博物院藏
《草书大毗婆沙论句》轴 绢本 181cm×41cm 山西博物院藏
《草书杜甫绝句四首之一》轴 绢本 196cm×47cm 山西博物院藏
《草书破书馀古香诗》轴 绫本 183cm×48.5cm 山西博物院藏
《行草书杜甫漫成二首之二》 轴 绢本 188cm×43.5cm 山西博物院藏
《行草书读宋南渡后诸史传》轴 绫本 149cm×50cm 康熙八年(1669己酉)山西博物院藏
《草书酒阵茶枪此第陈诗》轴 绫本 172cm×47cm 山西博物院藏
《行书春日诗》轴 绢本 161cm×48.5cm 山西博物院藏
《行书柳外诗》轴 绢本 152cm×44.5cm 山西博物院藏
《行草书陶岘西塞山下回舟作诗》轴 绢本 164cm×43cm 山西博物院藏
《草书黄垆诗》轴 绢本 185cm×44cm 山西博物院藏
《行草书刘眘虚江南曲诗》轴 纸本 220cm×71cm 山西博物院藏
《行草书不觉二首之一诗》轴 绢本 180cm×45cm 山西博物院藏
《草书樵斧诗》轴 绢本 207cm×46cm 山西博物院藏
《行草书杜甫夔州歌十绝句之四诗》轴 绫本 185cm×56cm 山西博物院藏
《草书杜甫夔州歌十绝句之四诗》轴 绢本 180.5cm×47.5cm 山西博物院藏
《草书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诗》轴 绢本 200cm×50cm 山西博物院藏

临帖
《草书临王羲之阔转久帖》轴,绫本,纵162.2cm,横4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临张芝草书冠军帖》轴
《临王羲之草书》轴
《临王献之江州帖》轴 绫本 174.5x50.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草书临王羲之诸从帖》轴 纸本 186.5cm×40.5cm 山西博物院藏
《草书临王羲之伏想清和帖》轴 绢本 119.5cm×46.5cm 山西博物院藏
《草书临王献之安和帖》轴 绫本 192cm×47cm 山西博物院藏
《草书临王羲之明府帖》轴 绢本 191cm×49cm 山西博物院藏
《草书临柳公权圣慈帖》轴 绫本 134cm×53cm 山西博物院藏
《行草临古轴》
临各家法书卷
《草书临冠军帖》绫本 215.5×45cm 广东省博物馆藏
《节临淳化阁帖王右军草书手卷》台湾何创时明末清初书法展

楷书联
《性定身闲联》轴 纸本 128.1×43cm×2 山西晋祠博物馆藏
《竹雨茶烟联》轴 纸本 225×44cm×2 山西晋祠博物馆藏

篆书轴
《塞上五言诗篆书轴》纸本 篆书 208.5×84.3cm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天龙禅寺五言诗篆书轴》 纸本 160.1x59.3cm 上海博物馆藏
《篆书正气歌》
《五言诗篆书轴》(与眉仁夜谈)、《七言诗篆书轴》
《北斗挂城边五言诗小篆书轴》

隶书轴
《华岩独灵异五言诗隶书轴》
《剩确分新黍五言诗隶书轴》
《隶书张说恩制赐食五言诗轴》绫本 143×48cm 山西晋祠博物馆藏

条屏册页手卷
《行书奉祝硕公曹先生六十岁序》条屏 绫本 190×45cm×8 约顺治十三年(1656丙申) 上海博物馆藏
《晋公千古一快四条屏》轴 绫本 201×51.7cm×4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山西晋祠博物馆藏
《哭子诗》册 纸本 27.5cm×24.3cm×24 山西博物院藏
《小楷逍遥游》册页 纸本 27×17cm 山西博物院藏
《草书祝锡予六十寿十二条屏》轴 绫本 200×51.5cm×12 山西博物院藏
《隶书四条屏》轴 绫本 206.1×55.5×4 四川省博物馆藏
《草书七绝诗屏》轴 绫本 198.7×46.8×4,上海博物馆藏
行草四条屏
《行书韦应物咏春雪诗》绫本 190×54cm 山东省博物馆藏
草书七言诗册页
《小楷心经》
《小楷心经》 顺治五年(1648戊子)山西博物馆藏
《五言诗篆书册页》之一
《五言诗篆书册页》之二
《七言诗篆书册页》
《四体书册》 26.7×19.2cm。天津博物馆藏
《楷草书自书诗卷》 绢本 纵24.5cm,横10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杂诗稿册》22×14cm 共6页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墨子诗经》选 私人藏
《草书千字文》册 共12页 纸本 24.5×13cm 山西博物院藏
《隶书千字文》册 共15页 纸本 顺治十五年(1658戊戌)甘肃邓宝珊氏藏
《丹枫阁记》册 黄绢本 约24.5×13.5cm×8,山西博物院藏(附辽宁省博物馆临本)
《草书孟浩然诗》卷,纸本,28.2cm×394.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哭子诗》册 纸本 27.5cm×24.3cm×21 山西博物院藏
《草书贺枫仲得孙》卷 绢本 41.5cm×79.5cm 山西博物院藏
《各体书册》册 纸本 29cm×15cm×2×12 山西博物院藏
《行草临帖书册》册 纸本 32cm×32cm×2×8 山西博物院藏

其他
《行书杜甫和贾舍人早朝诗、贾舍人早朝大明宫诗》绫本 24×64.7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楷书五言诗》扇 纸本 16.8×53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草书杜甫遣兴之一诗扇》金笺草书 16×52.1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五言诗》轴 资料不详
《草书诗》轴
《饮水丹枫石刻七言诗行书联》 (墨拓)
《圃蕊事来七言诗行书联》
《云陶洞行书长联》(吕祖)

【拍卖精品】↑TOP
《贺毓青丈五十二得子诗》卷 绢本 25.4×336.8cm 康熙六年(1667丁未) 嘉德2010春拍
《草书小鼎煎茶面曲池七言诗》轴 146×47cm 嘉德拍卖2005春拍
《草书龙门横野断五言诗》轴 绫本 171×48.5cm 来自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草书八屏》轴 绢本 133.5×35cm×8 中贸圣佳2005春拍
《各体诗册》 23×11cm×18 嘉德2005秋拍
《草书杜甫五律一首》立轴 205×51cm 北京匡时 2009春季拍卖会

【相关文章】↑TOP
傅山书论选粹
傅山研究的里程碑——读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 (作者:姚国瑾)
关于傅山书法中的伪作问题(作者:姚国瑾)
傅山书《丹枫阁记》述说(作者:姚国瑾)
新意别出法秦汉——傅山隶书轴(■杨吉平)
进入傅山的世界(作者:刘涛)
《傅山的世界》的机缘(作者:白谦慎)
傅山的世界(作者:缪哲)
傅山研究大家白谦慎谈傅山
傅山们的羞耻心(作者:李锐)
腕底波澜阔 毫端龙蛇惊 ——傅山《草书杜甫五律一首》浅析 (作者:程良锋)

傅山《行草读传灯七言诗》轴 绫本 178.6×48.7cm 天津博物馆藏
此作为读传灯七言诗行草书,款署“真山”。有款印一方,下左右两角有压角印二方。此轴书法行草结合,字势以正为主,虽奇姿不多但收放自如,大开大合,一气呵成:墨法的浓淡干湿,点画的粗细滚动,笔法的精妙放旷,极合“致广大尽精微”之中庸主旨。可见傅山传统文化与书法传统功力之深厚。(吕书庆)

【释文】:
奴儿婢子学家翁,但见人来发癫疯。一自龙山庵放火,南无古佛楷笑蓉。读传灯。真山。

图片来源:《天津博物馆藏书法》

傅山《行草书杜甫七绝一首》绢本行草 178.5×45.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华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款署:傅山。
  作品书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五)。无上款,或为闲时偶书。通篇气韵通达,笔墨纵逸酣畅,章法疏密相间,是傅山连绵草书条幅中的佳构。 (撰稿人:华宁)

【资料来源】故宫博物院网站
《故宫藏历代书画展》(2016年9月6日-10月26日故宫博物院武英殿)

傅山《草书风磴吹阴雪五律诗》轴 绫本,185.7×51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风磴吹阴雪,云门吼瀑泉。酒醒思卧簟,衣冷欲装绵。野老来看客,河鱼不取钱。只疑淳朴处,自有一山川。书为松初先生词伯教政。傅真山。
  此轴书录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五言诗一首,末识“书为松初先生词伯教政”,款署“傅真山”,下钤“傅山印”。此轴无藏印,具体书写时间不详,从书风判断,当属傅山中晚期作品。
  据清郭尚先《芳坚馆题跋》载:“先生学问志节,为国初第一流人物。世争重其分隶,然行草生气郁勃,更为殊观。”此轴书法笔势雄奇,连绵飞动,起伏迭宕,字间连带自然,表现出生气郁勃的宏大的气势,体现了书法家极强的个性。结字不求工稳,单个字显得欹侧不稳,然通幅观之,气韵生动,结构自然,字形大小的变化更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和跃动感,给人以朴拙遒美之感。 (撰稿人:马季戈)
资料来自故宫博物院网站

傅山《草书五言古诗立轴》 绫本纵201.5cm,宽50.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点击图片浏览高质量图片

此轴书录 五言古诗一首,用膜干渴,飞白之笔居多,字型欹正自然,章法不落俗套,布局平稳,行笔奔放自如。
释文:娟娟青柳外,春山与争姿。组之以青云,句嫩不胜思。心目亦何极,收视而置之。
三韵十二章之一书为惠介文兄粲。侨老傅真山。

傅山《行书七言绝句立轴》 绢本 南京博物院藏

傅山《草书轴》。纸本。纵202cm,横52.4cm。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为意临二王一路的法帖,不杂行书,全以大草挥就,流宕不羁,汹涌澎湃,气势逼人、巍巍浩荡,一派大家风范。
[释文]伦等还殊慰意增慨,知足下疾患小住,当惠缘。想亦能果迟,此盖散非忧思想而已也。傅山。

傅山《行草足梦中句七言诗》轴 花绫本,182.9×50.8cm。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此轴书自作诗《足梦中句》,载《霜红龛集》卷十三。书法笔力雄浑,连带自然,章法布局自出抒机,有咄咄逼人之势。
释文:除夜新开五色云,飞仙欸乃玉楼闻。赤曇雯素衣灵汉,不是怀中匹锦文。傅山

(资料参考《中国书法》杂志,故宫博物院网站)。

《寿胡母朱硕人周礼君七十小叙》轴 北京市文物商店藏 (点击放大)

     资料来自《中国书法》杂志2004年第9期

傅山《草书右军大醉七言诗轴》绢本,草书。纵202.7厘米 横44.2厘米。南京博物馆藏

《草书右军大醉诗轴》为傅山经典之作。傅山晚年潜心王羲之的草书,对右军草书有独到见解。此轴所诗,描绘右军大醉后所书情态,形象逼真,如临之境。书法草法纯正,行笔爽利自然,气韵流美,笔力清劲中而又见力度,布局整齐中有参差,相避相揖,相互相应,深得右军书法三昧。

释文:右军大醉舞蒸豪,颠倒青篱白锦袍。满眼师宜欺老辈,遥遥何处落鸿毛。山。
来源:扫描于《南京博物院珍藏系列——书法》(上海古籍出版社 徐湖平主编)
参考:《中国书法全集——傅山》(荣宝斋出版 刘正成主编)

美国私人美术馆藏。
284.5 x 47.1 cm。

草书立轴 南京市艺兰斋藏

 傅山这幅草书,天马行空,如此的绚丽灿烂。他的诗句,风云飞动,姿态翩翩,线条缠绵萦回,无起无止,如古藤盘绕,时而笔断意联,顾盼生姿。他的每一个字乱头粗服,不可羁勒,却又天真烂漫,有着如此令人心神不安的美。从“城郭休还”、“哀猿啼处”的黍离之悲,到“沧江白日渔樵语,日暮归来雨满衣”的明净的心灵,傅山的整幅草书充满了精神上的自由,沉静的美。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别署公之它、石道人等,明亡后出家。山西阳曲县西村人,明末清初思想家、书画家、名医。著有《傅青主女科》,为我国中医妇科典籍,至今有重要临床价值。傅山研究《公孙龙子》,还是个逻辑学家,他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草书。傅山著名的书法美学观“四宁四毋”,即“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 山西太原,傅山的“红叶西村”美景不再。只有傅山祖父主持修建的永祚寺双塔,鹤立于玻璃幕墙、马赛克庞大的建筑群中,它的温情、美、古老建筑的人文关怀感动着我们。明代牡丹花树在塔前开放,妖娆无比。暮色将临的天空,蝙蝠一群群飞来。而一百只铜风铃响起来了,风铃上系着的红布,暗红的碎片在风中飘舞。这来自明代万历年的声音,古老的、销魂的声音,傅山听过的声音。几百年来,不停的声音。 (撰文 丁蔚文)    资料来自艺兰斋网站

草书立轴 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馆藏

释文:愁心无那款寅堂,一纳冰凉也溃洸。啸黑从教千石铁,风(枫)红早与半林霜。名更卖扇传东海,防怒谁能学豢鸯。小备斋粮终佛事,残躯草昧久遗忘。醉后浪书为淳宇先生石道士。山 。五句本“撩须见避容题凤”诬书介庙中句。蕉量狼狈如此。山时记。

图文来自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网站

草书诗轴 绢本 纵203厘米 横45厘米 日本藏 点击浏览大图

释文:
月黑一线白,林底林端萦。木新信石路,只觉芒鞵[鞋]平。云雾遮不断,禽兽蹂不奔。侣伴任前后,不让亦不争。樵径一章。傅山。

傅山《自作五言律诗轴》纸本草书 262×75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释文:雾雨终文豹,花斑乱小貍。管城原石秃,研版欲无溪。高鹄摩云翼,飞廉刮地啼。一樽弹短剑,星斗落窗西。
款署:真山书。
钤印:傅山之印、兴酣落笔摇五岳

  恣意挥洒和气势澎湃的草书诗轴是傅山自作的五言律诗,在这轴书作中,我们感受到整体恣意挥洒、气势澎湃,从点画形态到章法布局,都不受任何成法制约,在迅疾飞舞的线条中,处处表现出随机应变的创造欲望和颠狂不羁的人格力量。尽管傅山对传统技法和审美规范的理解、把握乃至发挥,远不及王铎那样纯粹和细致,但他以强烈的人格感染力和横扫千军、唯我独尊的汹涌气势,掩盖了自己在技法上的单调和不足。

【资料来源】《湖南省博物馆馆藏明清书法陈列》(湖南省博物馆)

傅山 《草书杜甫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诗》轴 绢本 169cm×51.5cm 山西省博物院藏

释文:应为西陂好,金钱罄一餐。饭抄云子白,瓜嚼水晶寒。无计回船下,空愁避酒难。主人情烂熳,持答翠琅玕。傅山临。
【出处】 作品扫描自《傅山书画精品展》(岭南美术出版社)

傅山 《草书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诗》轴 绢本 200cm×50cm 山西省博物院藏

释文: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罗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出处】 作品扫描自《傅山书画精品展》(岭南美术出版社)

傅山《草书七言诗》轴
见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5春季拍卖会中国古代书画专场

尺 寸: 146×47cm
估 价: RMB 150,000-250,000(元)
成交价: 495,000(元)
钤印:傅山印
释文: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涧棋。何人书破蒲葵扇,却着南塘移树时。
按语:傅山是明清易代时慷慨节义之士,曾为抗清而入狱。康熙开博学鸿儒科,强傅山进京,他抵死不下轿。其倔强傲岸,大义凛然的气概,在他笔底每每得以流露得以发泄。当然,要心手两畅,光有激越的情绪而没有对笔法的熟练掌握便只可能走向流滑霸燥。傅山的傲然正气,他的满腹经纶,他超越时风的审美情操,与他贯穿一生的书法实践恰到好处地融和一气,于是意到笔随,心手两畅,使后之读者不只可欣赏到他点划构成之美,更可越数百年而仰视其亮节高风,感触其一腔豪气,亲炙其书卷情味。读这幅书法,你一定能领悟到风扫落叶般的生命快感,以及直面世艰,执着向上的大家风骨。面对它,你不会消沉。
题识:傅山书。
鉴藏印:收藏印二方
拍卖日期: 2005-05-14

声明:资料仅供学习参考,本站不能保证所有拍卖作品的真实性。

傅山《草书五言诗》轴 绫本 171×48.5cm 来自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释文: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往来时屡改,川陆望悠哉。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山书。
钤印:傅山私印(白文)
著录:《傅山书法全集》第一卷,第155页,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7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估 价: RMB 500,000-800,000
拍卖日期: 2007-12-02

声明:本站不能保证所有拍卖作品的真实性,图片仅供学习参考

傅山各体诗册 23X11cmX18
来自中国嘉德2005秋季拍卖会 估价:180,000 -- 250,000 成交价RMB:495,000


钤印:傅山
鉴藏印:周伯敏刊误鉴真之迹、伯敏所有金石之记、周伯敏过眼记、汾阳韩氏珍藏、杭郡唐云鉴定真迹(三次)
题识:不论书之好恶,只图意满。

按语:傅山的书法,大幅见气势,小幅讲笔法;大幅任情所至,弃法度如敝履;小幅神闲气定,处处出规入矩。此册小幅,所书或晋或唐,或王或米,法有渊源,体集各家,然精神气质,仍我自为我,此所以傅山之为傅山也。曾经唐云先生等旧藏,确是他的真迹。

声明:以上资料转自嘉德在线网站仅供学习参考,本站并不能保证作品的真实性。

傅山 《草书杜甫五律一首》绫本立轴 205×51cm 北京匡时 2009春季拍卖会

释文: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芹泥随燕觜,花蕊上蜂须。把酒从衣湿,吟诗信杖扶。敢论才见忌,实有醉如愚。真山。
北京匡时 2009春季拍卖会《豪端蕴秀—明清书法》
估 价:RMB 800,000-1,000,000
成 交 价:RMB 4144000.0000
款识:真山。
钤印:傅山印
备注:内藤虎题签。

附录:腕底波澜阔 毫端龙蛇惊
——傅山《草书杜甫五律一首》浅析
作者:程良锋

  傅山是一位既有独特书法美学观的书法理论家,也是有深厚笔墨功夫的书法大师。他真、草、篆、隶、五体兼备,无一不能,无所不精。尤其是他的连绵大草、巨帧狂草,坚苍浑穆,豪迈不羁,潇洒奇逸,把草书推向了极致。同时代的草书大家诸如黄道周、倪元璐、王铎等,均难与之抗衡;董其昌、张瑞图等辈,更不能望其项背。傅山在中国书法史上,是可以与王羲之、颜真卿、张旭、怀素这些人物并驾齐驱的书法大师。“只字片纸,时人珍若拱璧”,这样被景仰的大师,古往今来,也不多见的。傅山的书法艺术主张,大致是以学习古法为上,傅山反对拟古不化,主张“法本法无法”认为古法也是从“无法”中产生的,不能作古人奴隶。他强调学书要追本溯源,认为“楷法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妙境,终是俗格。”傅山有诗云:“法本法无法,吾家法所来…”。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件傅山的草书精品来了解一下这位书法大师的书法美学观。在这之前我们先摘录几条前人对傅山书法艺术的看法:

  全祖望评:“先生之学,大河以北,莫能窥其藩者。”

  秦祖永《桐荫论画》:“(傅山)胸中自有浩荡之思,腕下乃发奇逸之趣。益浸淫于卷轴者深也。”

  郭尚先《芳坚馆题跋》:“先生学问志节,为国初第一流人物,世争重其分隶,然行草生气郁勃,更为殊观。”

  杨宾《大瓢偶笔》:“傅山书法晋魏,正行草大小悉佳,曾见其卷幅册页,绝元毡裘气。论青主隶书,论者谓怪过而近于俗,然草书则宕逸浑脱,可与石斋、觉斯伯仲。”

  马宗霍《霋岳楼笔谈》:“青主书笔力雄奇宕逸,咄咄逼人,余尝谓顺、康间名书以王孟津为第一,今览青主书,庶可为配,且欲过之。”

  可见前人认为傅山书法以草书为胜擅,其草书的接受审美为生气郁勃,绝无毡裘气。

  这是一件傅山草书七言诗轴,全轴写得空灵洒脱,快意磊落,简洁疏朗,颇与其当时心境相契。用笔上,扫刷中见裹束,皴擦中见提按。行笔的迅疾造成少量的“飞白”,愈显得苍劲。结体上,纵横展促、倾侧向背,极尽其变化之无穷,大小相间,长短适宜、穿插伸缩,尽以自然出之,浑然天成。章法上,取纵势,利用每个字内空间的变化展促来营就这件作品。观全轴的空间,给人以飞花散雪、落英缤纷的美感。

  这件作品的宕逸浑脱、雄奇宕逸。可以拈出一个“逸”字来括之。“无毡裘气”就是无华丽的富贵气,而有生气、逸气、山林气。他自己告诫儿孙们:“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摘自《作字示儿孙跋》)

  纵观傅山的一生及其文艺思想的主流,的确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桀骜不驯、寄情烟霞、磊磊落落、大爱大憎的奇才。

  傅山的书法精神其文化指向使平民思想的审美质朴化。这一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老子与庄子。建立在崇尚“真率”与“自然”上的傅山美学思想,异常鲜明地带有疑古和反叛传统的色彩。他曾自负地说:“一双空灵眼睛,不唯不许今人瞒过,并不许古人瞒过。”“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未习鲁公书,行观鲁公诂,平原气在中,毛颖中吞虎。”《家训·字训》中如是说:“期于如此而能如此者,工也;不期如此而能如此者,天也。一行有一行之天,一字有一字之天,神至而笔至,天也;笔不至而神至,天也。”

  傅山的书法之宗旨是拙、丑、支离、真率,就是质朴野逸的美境。丑拙真率,他的书法实践达到了前人所谓的“宕逸浑脱”的境界。傅山的书法确实是“人奇字自古”,值得一提的是,傅山理解的质朴自然的美就是拙、丑,即不加雕饰的朴素表现。他不仅在理论上反对华丽轻滑的“媚”,他在实践上也是身体力行的。他并没有在形质的外表上简单地反“媚”而是主张形质表象的质直、生拙、呆板。他是用诰荡之思所勃发出的一股浑脱不羁之气来驾驭笔墨的。在他笔下“吞虏”的毛颖喷薄汪洋、纵横淋漓,书之字态、行之气势,都以一个“大”字出之。显然,他认为“大”的“天”之境界已经去“媚”于九霄之外。这种“大”便是他理悟以后提出的“拙”—大巧若拙,大美不饰,返璞还真。他是在追寻、崇尚大美、大巧若拙的同时鄙弃小美、小巧秀媚。他的连锦与缠绕的圆曲线是在真率利落和精神驱使下的一种外在形质表现。曲中寓直,外在的屈曲盘纡正是“大”和“直”的内含外化。

  粗服乱头的傅山风格,磅礴大气,旁若无人;矜奇逞怪,诡变夭矫,行云流水。浑如天之际云,肆如草原放马,沉如金刚裂目,美何大焉!

声明:资料仅供学习参考,本站不能保证所有拍卖作品的真实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