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照河山石亭:前世今生都是谜

 海曲上人 2024-03-05 发布于山东

  以“众河之源”得名的河山处处胜景,遍布古迹,其中便有日照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明代万历年间的古建筑——河山石亭。

  河山石亭算不上声名远扬,其貌也不够惊人,但“亭不可貌相”,这座石亭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是我省罕见的保存下来的同年代同类古建筑,为明代古建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考古价值。

  【雨中登山初访亭】

  6月30日,一场夏雨过后,空气还是湿漉漉的,一层薄雾让太阳的威力降低了不少,恰好趁着难得的凉爽天气到河山拜访石亭。

  从市区看河山并不远,走起来却感觉向着河山而去的这条路总也走不到头。一个多小时后,我们驱车才抵达河山脚下。

  在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后时家官庄村西北,61岁的河山石亭文物保护员时培密,早已在此等候。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从河山山脉西侧登山。

  走上蜿蜒但不崎岖的山路不难发现,比起颇具压迫力的视觉效果,山势实在很平缓。脚下的泥土颜色略深,还挂着水珠的草叶格外的绿,泥土略微的腥气和着草木清香盈满鼻端,雨水在这里得到了比城市中更多的回馈。

  大约20分钟以后,一座坐北朝南的小庙拦住了我们。站在小庙的前方,一座小型水库依偎在山脚下,东侧的松钟山,带给我们尽是满眼的绿色,站在此地,心情格外舒畅。

  继续前行,一个半钟头后,道路一转,河山石亭就这么出现在视线中。

  【风雅的精品石刻亭】

  这片地上躺了许多巨石,其中有一块突出地面约5米的巨石,造型古朴典雅的河山石亭兀立其上。

  顾名思义,石亭为石结构,采用传统卯榫结构,四根八棱石柱而立,柱上有四块挑角飞檐石板盖,四块云角形石板石块为亭顶,亭尖盖石呈莲花形。下有四块石栏嵌入亭柱,结构简单,又极优雅。

  这座石亭称得上“满腹诗书”,综观我国现存明代石刻亭,河山石亭可以说是我省乃至我国北方地区明代中晚期石亭中的精品之作。

  站在承托石亭的巨石下抬头便可以看到,不知是何人何时在亭外四面,留下四个有趣的词语,分别为东“望海”,西“瞻岱”,南“观风”,北“仰辰”,因为这题词,石亭有了个雅致的名字“望海亭”。这几个题词令人心痒不已,只想快些走进石亭中,向四面八方远眺一番,亲身验证从石亭中看到的风景,是否真的如同题词所描述的一样,既能临海听涛,又可以俯仰高山,在亭中这一方小天地里观赏自然、宇宙的馈赠。

  亭内南面围檐石壁上,刻有明代山西泽州知州申其学(原籍日照)的题诗,北侧刻着明代万历年间日照知县李文星,游历河山时的题诗《登河山》:“一上高峰破大荒,岚光秋色并苍苍。壁悬仿佛开屏障,地厂(广)依稀见海洋。泉泻山腰凝石乳,天横洞口漏斜阳。漫将斗酒豁吟恩(思),云外飞鸿任渺茫。”诗文与亭外题词互相印证,不难想象当作者登上山顶,走进亭中一览美景时,心情是怎样的豪迈激荡。

  【流传百年的钟亭传说】

  河山石亭顶部有一个石洞,这里原本悬着一口铁钟,据说重约千斤,撞之方圆几十里都可听到其圆浑洪亮的声音,因而此亭也被称为钟亭。可惜的是,这口铁钟早已于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砸碎了炼钢铁,后人无缘得见。

  历史厚重的文物古迹难免流传一些奇诡的传说,河山石亭的传说便与这口钟有关。

  据说很早很早以前,河山一带人民为敬奉山神,在山上修了山神庙、老母阁、寺庙,还要修一座钟楼。钟楼用山上出的石条、石板筑起,只是还差一口钟,需要化缘购买。

  担负化缘任务的和尚便逐户登门,当来到住在山以东一户人家时,这家实在是穷得揭不开锅,户主说:“师傅也看见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别没有,就还有个儿子,要是需要,就将孩子化去吧。”说者没有当真,听者没有留意,也就另去别门了。

  可当和尚将化缘买回的大钟挂到钟楼敲钟时,怎么敲也不响。有人说:“钟不鸣,缺了铜。要找铜,到山东”。于是和尚又到山以东收集了废铜加进去重铸大钟,还是不响。

  这时,化缘的和尚恍然大悟,这钟缺的不是铜,是孩童的童啊!但有谁家舍得亲生骨肉,和尚想起了到山东那个“愿”化孩子的人家。夫妻俩抱紧孩子哭作一团,那刚刚学话的孩子也像懂事了似的,大声哭喊着:我不走,我不走!但最后还是被活活抢走。用这性命换来的钟声清脆无比,方圆百里都能听见,但声声凄惨,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当地人听了难以忍受,挂了不多久,此钟便被废弃。

  听过传说,再看钟洞,竟不知是该遗憾还是庆幸,心头涌上百般滋味。

  【时代变迁,往事成谜】

  为何要在河山上建这么一座亭子?为什么要将亭子建在巨石上面?400年来,她到底经历过多少风雨?又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

  就在前年,时培密接到市文物局的一项任务,因为关于河山石亭的记载寥寥无几,市文物局方面希望他能在周围的村庄里,了解下石亭的“前世今生”。

  随后,时培密走访附近许多村民,然而大家甚至不比他知道的更多。时培密辗转找到最年长的村民,一位96岁高龄的老人,但老人也说不清楚。

  为了不留遗憾,时培密向我们推荐了日照街道的一位韩主任,说这位韩主任很关心这些古迹,也许会有收获。根据他的介绍,我们找到了日照街道文化站站长韩建波。

  韩建波第一次见到河山石亭是在上世纪80年代,出于兴趣和工作需要,韩建波走访记录了日照的文化遗产,修订成册,在他那里还能看到河山石亭修缮前的照片。

  自明代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河山石亭建成,它已经独支石上400余年,经历过令“郯城倒塌如平地,莒州百里无存屋”的清康熙七年(1668年7月25日)郯城—莒县8.5级特大地震,也经历过上个世纪以来几次运动的人为破坏,加之自然风化、年久失修,河山石亭虽还挺立在巨石之上,然而整体位移较为严重,已经成为危建建筑,存在侧滑倾圯的危险。

  7年前的照片里,河山石亭的许多构件已经损坏遗失,石板间露出了缝隙,榫接处也有歪闪,尤其是石柱下垫着几个小石块支撑着亭子,如果石块被取走或压碎,不知摇摇欲坠的石亭会变成什么模样。

  我们见到的石亭,已经于去年12月经过抢救性修缮,又恢复了原有风貌,续写它悠长的历史,只可惜韩建波也同样找不到更多石亭的过往。

  望海亭、钟亭故事的来龙去脉已经难以探寻,只有河山石亭继续守望山海之间,见证更多的风云变幻化入它脚下的尘埃。

  【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15年修正)

  第十八条 根据保护文物的实际需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并予以公布。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

  第十九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对已有的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应当限期治理。

责编:大众网·日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