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聊三国:二、蜀国名将命运说

 大美洛宁 2024-03-05 发布于河南

《三国演义》这部长篇历史小说,讲述了一系列故事,反映了许多道理。不同时空、不同年龄的人,读后会有不同的感受。因此,有聊不完的话题。
——题记

二、蜀国名将命运说

《三国演义》一书中,写了数百个在战场上拼杀的将军,性格各异,命运不同。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聊几个蜀国名将的故事。蜀国名将,除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虎大将”,还有镇北将军魏延和大将军姜维。
关羽出身小贩,在涿县偶遇刘备、张飞,三人结义,共图大业。他凭着一身本事和对刘备的忠肝义胆,成为“五虎大将”之首、镇守荆州的地方大员。但他性格高傲,不但视敌手为“鼠辈”,而且瞧不起自己的队友。
且说,刘备收马超,降刘璋,自领益州牧后,大赏文武官员。关羽被封荡寇将军、汉寿亭侯,马超被封为平西将军。关羽听人夸马超武艺过人,便要入川与他比武。诸葛亮给关羽写信说,马超最多可与张飞打个平手,根本不如您的武艺超群绝伦。这才让关羽放下了与马超比武的念头。
后来,刘备当了汉中王,封“五虎大将”。这个荣誉称号惹得关羽十分地不愉快,原因是老将黄忠也在“五虎将”之列。他怒气冲冲地说:“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
幸亏前部司马费诗很会说话,安抚关羽道:“汉中王虽然封了'五虎将’,但他与您是兄弟。你们同为一体,您就是汉中王,汉中王就是您。黄忠他们怎能和您相比?”关羽这才消了气。“老子天下第二”(大哥刘备是第一)的性格缺陷,导致关羽在部下面前常常放狠话,得罪了不少人。
所以,关羽在荆州失败后,不但部下傅士仁、糜芳投降了东吴,连义侄刘封也不肯前去救他。最后,自以为威震华夏的关羽,被江东“鼠辈”擒获斩杀,身首异处,落了个悲惨下场。
张飞遇到刘备时,还是个二十岁不到的青年。他平日里杀猪卖酒,只管和朋友们一起快活。年轻人好冲动,张飞听刘备说自己是汉室宗亲,便请他喝酒,与他结交。正喝间,见相貌雄伟的关羽路过,也把他叫过来同饮。三人酒桌逢知己,一番交流之后便有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之后,张飞浩气冲天,散尽家财,招募乡勇,为刘备创业奠定了基础。他打起仗来不怕牺牲,冲锋在前,在“五虎将”中排名第二。张飞的优点是勇猛善战、刚直不阿;缺点是酗酒成性、性子火爆。他天不怕地不怕,为了维护大哥的面子,敢与天下第一勇将吕布拼命;为报二哥的大仇,敢于怒斥已经当了皇帝的大哥。
张飞酗酒属个人爱好不必苛责,但酗酒之后鞭打下属就不应该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也是他罪有应得。醉打曹豹丢了徐州,张飞没有吸取教训,伐吴之前再次酗酒,又打范疆、张达,以致丢了性命。勇冠三军的“万人敌”,在醉梦中被人割去脑袋,实在不值。
赵云有勇有谋,浑身是胆。他大战长坂坡,于千军万马之中救回了阿斗。甘露寺刘备相亲,赵云是贴身保镖。他紧紧相随,揭穿孙权的阴谋,促成了“龙凤呈祥”。当孙权设计把阿斗当人质时,他独驾一叶扁舟从孙夫人手中夺回了小主人。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出师北伐,七十岁的他争当先锋,阵前力斩西凉大将韩德父子五人。《三国演义》赞他“年登七十建奇功”。赵云一生保先主,护后主,功高盖世,但从不居功自傲。他身经百战,屡入险境,但总能化险为夷。赵云年逾古稀,方才寿终正寝,是“五虎大将”中命运最好的一个。这与他那完美的性格有关。
马超是个“将门虎子”。他的父亲马腾原是西凉太守,因牵涉“衣带诏”案被曹操杀害。从此,马超便一门心思要报杀父之仇。他数次兴兵攻伐曹操,但屡屡败北,连妻儿和几百口族人也搭了进去。无奈之下,马超投靠了汉宁太守张鲁,但受到排挤和诬陷,走投无路时又归顺了刘备。后来,马超虽然被封为“五虎大将”,但一直未受重用。
刘备讨伐东吴时,“五虎将”中还有三人活着。赵云、黄忠随军出发,马超却被派去协助魏延把守汉中。他空有一身武艺,自视甚高;但既不能手刃杀父仇人,也看不到报仇的希望,心里郁闷,在刘备伐吴的第二年便郁郁而终。时年四十七岁。心胸狭窄,永远放不下仇恨,这种性格的马超怎么会长寿呢?
黄忠老当益壮,忠勇可嘉。他在收成都、取汉中两大战役中都立了大功。特别是古稀之年在定军山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后,声名大震。刘备因此封他为“五虎大将”之一。从此,老黄忠脑子越来越膨胀,思想越来越固执。然而,他忘了斩杀夏侯渊乃是突然袭击,出其不意的结果,并非真正实力的比拼。
刘备伐吴时,黄忠已经七十五岁。他听刘备夸关兴、张苞一班小将能征善战,说老将无用,便想杀个东吴大将来证明自己不老。且说,黄忠使性子去与吴军厮杀,既不听别人劝阻也不许别人助阵,结果陷入埋伏,中箭身亡。是那执拗的性子害了他啊!
再说魏延杀了长沙太守韩玄,救了黄忠,归顺刘备。没想到诸葛亮要杀他。理由是“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 。这完全是“莫须有”,根本不合情理。魏延当时正年轻,乌发如云,诸葛亮怎能看见那毛发下面的骨头?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就觉得诸葛亮这话说得没道理。长大了再看《三国演义》,才知道魏延也是吃亏在他的性格上。
当时,诸葛亮可能在无意间看到了魏延桀骜不驯的目光,或是脸上带有瞧不起他这个白脸儿军师的表情,才故意这么说,想给魏延一个下马威。
蜀国后期,魏延屡立战功,逐渐在军界成了仅次于诸葛亮的人物。但是,他并没有改掉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的脾气。每次北伐中原,他都坚持自领一军进攻魏地,在潼关与诸葛亮会师的主张。遭到诸葛亮否决后,他还口出怨言,说丞相胆怯,自己的才干不能发挥,云云。
诸葛亮知道自己死后,无人管得了魏延。如果他率性乱来,势必会造成国家内乱。于是,临死前安排马岱潜伏在魏延身边,冷不防砍了他的脑袋。
姜维是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有勇有谋,连胜魏将邓艾数阵。邓艾施离间计,派人贿赂后主阿斗身边的宦官黄皓,散布姜维怨恨朝廷,不久将要投魏的谣言。后主听了就信,接连下诏催姜维班师。姜维回朝后得知是黄皓在捣鬼,很是生气,要杀他却被后主拦住。姜维性虽耿直,但颇知权变。他听从秘书郎郤正劝说,屯田陇西沓中避过了黄皓陷害之祸。
后来,钟会进攻汉中,姜维死守剑阁。刘禅降魏后敕令姜维投降,姜维便假意投降钟会,然后极力离间钟会与邓艾之间的关系。他先鼓动钟会诬告邓艾造反,剪除之;后煽动钟会叛魏,自立为王,企图借势恢复蜀汉江山。后因心脏病猝发,计未能成,拔剑自刎。名留青史,命运的结局也算不错。
聊完蜀国名将的故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的命运与其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命运由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而成,内因起决定作用。性格加上才能,就是内因。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张泽民,1949年生,陈吴乡陈吴村人,中共党员。退休前曾任县政协办公室主任、文史委主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