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图复原记:一、招摇之桂原型为广西肉桂

 乐水无涯 2024-03-06 发布于辽宁

导读:

五藏山经成书于战国,山海图则更为古老,相传为大禹所作。秦汉以来经图并行,至晋末古图散佚,独留文本传世。
时光悠悠桑田沧海,华夏地貌古今迥异,经中所载山水地名,欲与今日山河逐一相配,希望渺茫。至于经中所载奇珍异兽,欲辨其真伪觅其原型,以现代眼光看来并非难事。
上下五千年,较之地球数十亿载过往,不过弹指一挥间,经中所载物产,早文明而生,伴历史而行,不惧时光荏苒。古人所见矿物,今人悉数得见。古人所见生物,或有灭绝者,今人难睹真容,却能从典籍文物中略窥踪影,或有存世者,今人难知古名,却能从形貌习性中辨明真身。
读山海经愈久,愈深觉无图之憾。有感于此,本人欲不自量力探寻真相,从矿物、植物和动物三处入手,结合传统训诂与现代科学,以《五藏山经》为线索,逐步复原山海古图。希望借此打破时空桎梏,带领读者领略上古华夏的鲜活与精彩。

图片

原文: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穀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穀,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几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画面信息解读:

海边上有一座山,山上有很多桂树,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有一种叫祝余的草,形状像韭菜开着蓝色的花朵。有一种叫迷穀的树,形状像构树却有黑色的纹理,它的花朵是放射状的,像太阳光照四方。有一种叫狌狌的野兽,形状像猿猴但长着白色耳朵,既能匍伏爬行,又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丽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往西流入大海,水中有许多叫做育沛的东西,人佩带它在身上就不会生蛊胀病。

图片


图像复原疑难点


一、桂是哪种桂?

中国三种植物皆可称之为“桂”。一种叫桂花树,学名木犀,为木犀科木犀属。一种叫肉桂,为樟科樟属。还有一种是舶来品,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名叫月桂,为樟科月桂属。

桂花树,又名岩桂,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统称,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大品系。

桂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兼具观赏与实用价值。

图片

桂花清可涤尘,浓能透远,实现了清爽与馥郁之间的完美融合,有“九里香”的美称,自古以来深受文人墨客喜爱,留下许多赞颂的诗篇。如李白《咏桂》:“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梅尧臣《杨公蕴之华亭宰》:“宫旁种玉桂,柯叶垂珑珑。”唐伯虎《山水图》:“秋月攀仙桂,春风看杏花。

药用价值方面,桂花性辛温、归肺、脾、肾经,具有温肺化痰、散寒止痛的功效。食用价值方面,桂花可以用于糕点、制茶、酿酒。桂花糕是我国传统小吃,色泽晶莹、口感软糯,入口清甜,并带有浓郁的桂花香味。桂花茶可养颜美容,舒缓喉咙,改善多痰、咳嗽症状。桂花酒香甜醇厚,有开胃醒神、健脾补虚的功效。此外,桂花还可以用来做菜,熬汤、炒饭和煮粥的时候加点进去,既能增香提鲜,又能健脾养胃,可谓一举两得。

野生桂花适应性较强,对湿热阴冷环境均有较强耐受性,因此在华中、华北和华南地区均有分布。现作为园林绿化树种,在黄河中下游流域、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流域广泛栽培。

图片

肉桂,又名玉桂、牡桂、菌桂、筒桂,樟科樟属中等乔木,其树皮用作香料,烹饪材料和药材。肉桂树皮,即平日做卤菜用的“桂皮”,其中含有大量香味物质,香气浓烈,可以用来炖肉,也可以将其磨成粉,添加到甜点、咖啡之中,还可用于调配香精和化妆品。桂皮也是一种中药,其性温,味辛、甘。主要功效为温脾胃,暖肝肾,祛寒止痛,散瘀消肿,属温里药。临床应用方面,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腰膝酸冷,寒疝腹痛,寒湿痹痛,瘀滞痛经,血痢,肠风,跌打肿痛等。

肉桂原产于中国、南亚和东南亚。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在亚热带地区生存,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只有在四季阳光充足,全年雨量充沛,冬季无霜冻的地区才能良好生长。

除去外来的月桂不谈,此处的“桂”应为花香四溢的桂花树,还是以香料而闻名的肉桂树呢?

二者在地域分布上有明显的差异,桂花树几乎遍布大半个中国,而肉桂树为南方特产。由二者地域分布特色结合古籍记载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招摇山上的“桂”应为肉桂,而不是岩桂。

自秦汉时代起,肉桂与牡蛎、珍珠等就已成为南方顶级物产,成为王公贵族青睐的对象。《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特地强调这种“桂”源自南方招摇地区,而不是北方随处可见的桂花树。我国古代最大的肉桂产地在广西。广西别称“八桂”,简称“桂”,即因盛产肉桂而得名。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岭南设桂林郡,辖地包括今梧州、柳州、桂林全境和玉林、河池、南宁部分区域,郡治设在布山县(今桂平市)。古人多以当地山川风物为地名,《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江源多桂,不生杂木,故秦时立为桂林郡也”。《说文解字》记载:“桂,江南木,百药之长。”《南方草木状》记载:“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颠,冬夏常青,其类自成为林,间无杂树。”《唐木草》记载:“牡桂乃尔雅所云木桂也,叶长尺许,大小枝皮俱名牡桂,出邕州”。《桂海虞衡志》也有记载:“桂,南方奇木,上药也。桂林以地名,地实不产,而出于宾、宜州。”以上古籍中提到的桂,都是指广西特有的肉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