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阳通《道因碑》

 家有学子 2024-03-06 发布于甘肃

图片

唐 欧阳通书 道因法师碑  清末拓本

尺寸101.45*223.95厘米

欧阳通(625年—691年),字通师,汉族,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代大臣、书法家,欧阳询之子。早孤,母徐教以父书。初拜兰台郎,仪凤中累迁中书舍人,封渤海公,天授初转司礼卿判纳言事,二年为相,因反武承嗣为太子被害。工于楷,书得父法而险峻过之,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传世作品有《道因法师碑》《泉男生墓志》等。

《道因法师碑》全名为《大唐故翻经大德益州多宝寺道因法师碑》,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刊立,李俨撰,欧阳通书,范素鐫。计三十四行,行七十三字。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是欧阳通的代表佳作。

《道因法师碑》为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 663年)建。碑文完整无缺,碑头雕作螭首,碑额处雕饰佛瞰,瞰下横书“故大德因法师碑”七字。道因法师俗姓侯,原出家成都多宝寺,唐贞观年间,曾在长安大慈恩寺协助玄奘翻译佛经,因而碑文首题有“翻经大德”之句。龙朔三年(公元663),他的弟子玄凝请欧阳通书立《道因法师碑》来纪念他。

图片

图片

图片

欧阳通学书时期,正当初唐书法发生变化的时期,而他以“善学父书”著称。此碑笔力劲健,有隶意含蓄处不及其父,方笔侧入笔法更增加峭险之势,古人反对者多,与中国重涵蕴美德有关联。何义门说:“兰台《道因碑》……往往当收处反飞。”王世贞说:“此碑如病维摩,高格贫土,虽不饶乐,而眉宇间有风霜之气,可重也。”

明王世贞其书曰:“《道因碑》如病维摩,高格贫士,虽不饶乐,而眉宇间有风霜之气,可重也。”但锋芒棱角太露既促成了他的书法特色,也成为历代评论家的众矢之的,杨士奇批评他的字“少含蓄之趣”,《书断》谰其书“瘦怯于佼”这与当时时代惟“君子藏器”的审美观念有关,事实上书法艺术的负格当注重于阴阳的某一方面时,势必忽略了另一方面,不管如何欧阳通的楷书矩矱森严,笔力清劲,结字雅正,意度飘逸,乃不失为一代名家。

清何绍基称此碑“险劲横轶处,往往突过乃翁”。故临习此碑既要掌握欧阳通楷书点事谨严清劲、结字雅正、取势多端的特点,又要防止其用笔过于生硬尖锐、字形过分扁平倾倒等问题。道因法师据梁启超考《续高僧传》查无此人。故“其学业行谊,赖此碑以继”(见《饮冰宝文集》)。


《道因法师碑》全名为《大唐故翻经在德益州多宝寺道因法师碑》,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刊立,李俨撰,欧阳通书,范素鐫。计三十四行,行七十三字。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是欧阳通的代表佳作。

欧阳通(?--691),字通师,潭州临湘人,欧阳询第四子。累官中书舍人,后因反对武承嗣为太子被杀。欧阳通师承父法,刻意临摹,锐志钻研,成为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与其父欧阳询齐名,有“大小欧阳”之称。

《唐道因法师碑》宋拓本,北京故宫藏翁方纲跋本。此碑锋芒棱角太露,故临习此碑既要掌握欧阳通楷书点事谨严清劲、结字雅正、取势多端的特点,又要防止其用笔过于生硬尖锐、字形过分扁平倾倒等问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