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以人传、人以书传

 星河岁月 2024-03-06 发布于江苏

图片

世有 “书以人传 ”之说。人,自是当时名人;名人的字,仿佛他的化身。书迹因人而流传的现象,就像爱屋及乌,有如 “光环效应 ”。

书以人传的最早例子,可以溯至西汉。《汉书 ·游侠传》载:哀帝时,陈遵以豪侠闻名,封侯居长安,列侯贵戚皆重之,郡国官僚豪杰至京师,莫不到其府上拜访。陈遵 “赡于文辞,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弆以为荣 ”这段文字,也是书法收藏的最早记录。

陈遵的 “书以人传 ”,有名声有地位之外,还具备 “善书 ”的本领。这样说来,书法也有自在的价值。

所以我们看到,书迹的流传,反过来也能延续人的名声。东晋王珣就是显著的例证。他生前居高位,却不是王导、谢安那样了不得的名人,因其行书《伯远帖》传世,且是罕见的东晋士人真迹,及至后世,其书迹的名声大于人,反是人以书传。

古代一些名不见经傳的小人物,往往人以书传。比如,书写《始平公造像记》的北魏朱义章,北魏《石门铭》署名的王远,梁朝《萧憺碑》署名的贝义渊,唐朝《王居士砖塔铭》署名的敬客 ……

试问,王羲之是书以人传,还是人以书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