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上最后一个废除科举的国家,不是中国

 大连北溟子 2024-03-06 发布于辽宁
世界上最后一个废除科举的国家,不是中国

自从隋唐时期我国确立科举制度,这一先进的选拔人才的方法就逐渐被汉文化圈各国所学习。

日本、朝鲜,琉球、越南四国均进行过科举方面的尝试。

随着近代封建社会的崩溃以及西方列强的到来,各国科举走向末路之前,展现出了不同的特征。

世界上最后一个废除科举的国家,不是中国

法国入侵时的越南

01

19世纪后期,随着清法战争中,中国的战败,越南彻底成为了法国殖民地。

原本完整的阮氏王朝被法国一分为三,分别交由北圻统使、中圻钦使、南圻统督管理。

连阮朝皇族都变成徒有虚名的摆设,更不用说其他大臣士子。

越南文人,参与科举的热情大减。

1884年乡试,法国公使居然拒绝允许让参试士子进入清化,使得原定的3000名应试者,实际到场的不过2000人。

世界上最后一个废除科举的国家,不是中国

越南举子

​到了维新三年(1909)四月,法国大臣开始参加对科举上榜者的赏赐仪式,以钦使之名赐予举人和秀才新式官服,包括青纱衣,青盖等等。

其实早在1906年,北圻统使就已经参与到了科举的出题及内容改革之中:

“凡应试文式,须有西字译出国语字、汉字一题。”

1910年,国语字和法语字正式纳入幼学教学,乡试前的考核也增加了这两项内容。

慢慢的在法国主导的改革之下,原本科举所包含的诗赋等内容逐渐被新政时事取代。

1918年和1919年的科举考试内容,越南国语和法语题目几乎占了三分之二,汉字和中国历史方面的内容已经少的可怜。

启定四年(1919)己未科会试之后,越南不再举行科举,成为了世界上最后一个废除科举的国家

世界上最后一个废除科举的国家,不是中国

琉球国王画像

02

琉球王国的科举则出现的比较晚,1760年才创始(距离亡国不过一百二十年)。

最初只是用于在汉人移民聚居的久米村选拔管理,后来才扩展到了整个琉球中山王府。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明朝万历皇帝后期,琉球王国已经被迫向日本萨摩藩臣服,接受萨摩监督。

因此,琉球的科举试题充满了自己身为傀儡政权以及清朝属国这种双重身份的矛盾体。

清嘉庆十年,琉球的科举试题就是如果本国出产的布料上印着萨摩统治者岛津氏的家纹,同时被清朝人发现,该如何解释?

第二年的琉球科举又提到了如果父子一同登科,该先给父亲还是儿子官职的伦理问题。

这两道试题,恰如其分的反映了琉球作为中日两国共同属国,那种忍气吞声,小心翼翼的维护双边关系的无奈。

世界上最后一个废除科举的国家,不是中国

朝鲜王朝老照片

03

至于“小中华”朝鲜王朝的科举,那就场面相当的喜人了。

朝鲜王朝后期,科举的名目及其繁多,足足有数十种之多。

打仗可以额外开科举,祭祀可以额外开科举,什么都可以用开科举来庆祝

“每式年先试论、赋、策, 后试明经曰东堂科, 即古进士科也。间三年聚八方, 而合试之曰庭试科。因邦庆而覆试东堂曰增广科...值上及东宫亲释奠, 因御泮宫取士曰谒圣科。每春秋召试生员、进士及馆学斋任曰到记科。命宰相子侄, 就三经拣一秩, 亲临背讲曰日次科。有庆会或令节, 令儒生赴试殿庭曰应制科。类增广而只取大科曰别试科。每大报坛享祀后, 即其地试取丙子前后斥和殉节名臣子孙曰忠良科。每式年, 聚八路讲儒之领解额者, 试诵七书而栍取之曰明经科。每京中大小科初试, 因场屋有事, 或至罢榜, 则旋聚士, 直取大小科曰轮次科。或鉏治乱逆趁时特设曰讨逆科。或以特恩命考官出外方, 只取一道之士曰道科。或为举子之老屈者, 聚老儒而选取之曰老人科。或聚宗姓而示亲亲之恩曰宗亲科。”

而科举时的场面也非常有趣,常有许多从事低贱行业的贱民,缠上儒巾冒充读书人参加:

每应制令下,运水者、卖薪者、负粪者,纷然卸担裹儒巾,骈阗塞涂,中国人驻京者,指点嗤笑曰:“朝鲜尽多人才。”或执手而耳语曰:“汝有钱几万。”

时大科率十万馀两。

当然,在朝鲜这样的情况下,科场舞弊自然是难以避免的。

许多不学无术的富贵子弟,遇到这种情况就将自己豢养在家中的代笔者派去考试。

“近世京中士大夫,富贵游闲,平居手不知笔, 馆穷儒于家而兽畜之。每场屋副急,驱而役之,代制者曰巨擘,代书者曰写手。卧阅邸报,见某日设某科,则必唱问曰'巨擘·写手安在’。京外富人亦效之, 故不读一字而券面皆佳。故主司或时秉公,则所选皆富贵子弟也。于是有孔子为考官, 石崇作状元之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